對盤錦儒釋道文化教育促進會研習營學員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8/6/24  中國遼寧省盤錦市  WD32-015-0001

  尊敬的諸位老師,諸位同修大德,阿彌陀佛!我們上這個課,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這個課程活動它的性質。我們上課能得到受用,這個受用就是我們能夠在聽課當中,老師的講課,我們能夠領悟、能夠理解,我們就有受用了。要領悟理解,關鍵還是佛法講的,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三學,定它是一個中心,一個樞紐,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你心定下來,你自性的智慧才會透露出來;你心不定,心浮氣躁,不專心,我們的智慧就透不出來,就被浮躁的心障礙了。所以儒釋道三教的教學,這是一個關鍵,重要在修定。

  所以過去廣東揭陽謝總的道德講堂,他為什麼辦得有效果,而且效果非常快速?我去他那邊參觀,他給我講,收手機,封閉,大家關一個禮拜。我知道什麼道理了。他給我講,一開始,第一天、第二天,大家心浮氣躁,甚至有的埋怨,有的說被騙來了,他不知道為什麼目的而來。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因為他們心浮氣躁,特別一天到晚受手機的干擾,思想非常混亂、非常複雜,他的心沒有辦法片刻安靜下來。現在一下子叫他靜下來,他很不習慣,坐在那裡,真的是坐立不安,坐得渾身不對勁。過了第一天、第二天,這個心慢慢沉澱下來,好像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講「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把念佛比喻作清珠,「謂此珠投入濁水中,入水一寸,則一寸之濁水,即便清潔」,慢慢沉澱,到第三天效果最好。過去倓虛老法師在香港打佛七的時候開示,一個佛七開示。倓老是我們東北人,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他講,打佛七效果最好是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這個什麼道理?他老人家開示說第一天、第二天,大家從外面來、從各地來,大家心還亂糟糟的;過了兩天,慢慢心沉澱下來;到第三天進入狀況,效果開始出現,三四五;第六天又開始不行了,佛七快圓滿了,有什麼事情要做,心開始又動了,又不專心念佛。所以他老人家講,七天當中三四五那三天效果最好。以前我們淨老和尚聽倓老的錄音帶,東北腔聽不懂的,聽了一百遍才慢慢聽懂。

  謝總他那個道德講堂也是這樣。所以我去看,我就知道什麼原因,收手機。收手機就是讓大家的心靜止不動。所以我們這個是課堂,這個課堂的性質跟我們在大眾場合跟大眾結緣的那種活動性質上不一樣。譬如講經升大座,以前都是要入定的,講經之前入定觀察,靜坐三十分鐘才開講的。為什麼?讓你心定下來。但現在人都沒時間,分秒必爭,沒辦法,就達不到那個效果。古代農業社會有時間,大家心定下來,你才能吸收得進去,他跟你講才有用。大家讀過《了凡四訓》嗎?有讀過的舉手,沒幾個,其他都沒讀過。了凡居士他還沒有改造命運之前,叫袁黃,他的外號叫學海,學問像大海一樣。他是聽了雲谷禪師給他開示改造命運的原理、方法,他明白了,才改為了凡。他去見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有沒有一見面就跟他講個不停,有沒有?大家看過《了凡四訓》的都知道,那做什麼?靜坐多久?三天三夜。為什麼靜坐三天三夜,為什麼不一來就跟他講一講就了事了,坐三天三夜幹什麼?他一來心浮氣躁的,你跟他講再多,他也聽不進去,你一面講,他一面在想其他的事情,你跟他講,他根本就聽不進去。所以讓他心定下來,靜下來,再靜下來,一講,他的感受就不一樣了。

  你看,我們老和尚講經不是常講,他見章嘉大師的過程,有沒有?問一個問題,半個小時才回答。為什麼?讓你心浮氣躁定下來。所以《太上感應篇彙編》前面那些非常重要,都是修心的要領。人能收攝浮氣,「遇親便能孝,遇物便能仁,遇善便能果,遇辱便能忍」。你能收攝浮氣,心靜下來、定下來,你的自性就顯露,遇到父母親你就會去孝,遇到善事你會很果斷的去做,遇到逆境屈辱你會安心的忍受。收攝浮氣,把心浮氣躁收攝,讓我們心回歸到心平氣和。所以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大家要懂這個道理。所以我們這個課堂就是要安靜,讓你心靜下來,讓你心定下來,讓你浮躁的心沉澱下來,然後來聽課,你才有受用。

  所以這個跟公眾場所跟大家結緣的場合不一樣,那個叫演講,那個跟西方人學的,我們中國古代沒有這樣,跟西洋人學的。那個在外面結結緣可以,鼓掌,鼓勵大眾情緒高亢、興奮,大家衝動,是不是?我們這個課堂性質不適合鼓掌。所以我們下午上課,請司儀老師帶領我們。我們現在的禮節,開始我們播放光碟,就請大家起立站著,然後老師的畫面出來,司儀就喊:禮敬老師一問訊,就坐下。坐下提醒一下,大家端心正意,恭聆老師講課。如果記不住,把它寫起來。恭敬聆聽老師講課,這樣大家明白嗎?我們現在講:向老師一問訊。開始向老師一問訊,講完向老師一問訊,當然也可以,但是感覺上沒有一個禮,這個叫行禮,所以開始叫「禮敬老師一問訊」。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一時不都念十大願王嗎?「一者禮敬諸佛」,怎麼禮敬?念完就沒事了嗎?念是提醒。念了之後,你要知道怎麼禮敬,要怎麼做,在生活當中怎麼禮敬。不然念一念,「禮敬諸佛」,大家都會念,但不會做,不知道怎麼做,就是在我們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這個禮不平等,恭敬心是平等的,禮有分尊卑長幼、親疏遠近。禮不平等,表現在外面不平等,但是恭敬心是平等的,一切恭敬。

  所以我們知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願為什麼講禮敬諸佛,為什麼不講恭敬諸佛。所以我們開始,「禮敬老師一問訊」;大家坐下之後,「請大家端心正意,恭聆老師講課」。我們這樣就很得體,你也不要講得太肉麻。所以禮不能太過與不及,太過就顯得肉麻,好像在諂媚;不及顯得我們傲慢、無禮。所以這樣就得體。講完之後就禮謝老師一問訊。最後,還有我一個坐在那邊,怎麼辦?要把我送走。不然在那邊,你看我,我看你,不曉得該怎麼辦。後面禮謝老師之後,接著恭送悟道法師,這樣也可以。以前我們在佛門都說,恭送法師回寮。回寮,如果法師沒有講,那你就一定要送他到寮房。如果法師客氣說,不為送,或者簡單講,免送、不送。照這個禮講,我說「免送」,送的人(維那)要說「該然」,該是應該的,當然的然。但是我們現在省略了,就不需要那麼繁瑣,就「恭送悟道法師」,也可以。現在也有很多人稱我為老法師,因為我們淨老和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跟香港王會長講,他說悟道法師現在也六十八歲,可以稱老法師。所以我上個月到福州做法會,漢學院的李越老師跟成德法師也在那邊,我去做法會,成德法師也去參加,成德法師現在都稱我長老,我現在是長老級的。這是講給大家明白,因為大家請我來,我就是跟大家講明白,跟大家就不客氣,不然跟大家都客客氣氣,大家可能也不明白。但是不是我要你們對我怎麼恭敬,因為禮節你不這樣做,好像也怪怪的,是不是?不然我坐在那邊,你看著我,怎麼辦?怪怪的,對不對?所以要有這個禮,就是這樣的。這是在行禮,恭送悟道法師,有時候中午吃飯,恭送悟道法師到齋堂。其實就省略了,不然這個會給大家也很麻煩。

  所以這個禮,我們就適當,禮就是要有個節制。所以《論語》裡面,「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這個禮就是它要有個節制,如果你太過了,大家很疲勞,你累我也累。像人家看到我要頂禮三拜,我說一拜。我就是要三拜,我只好要站在那邊等你三拜,我就很疲勞了。所以,恭敬不如從命,我們大家這樣來做。我們上課不是講演,講演場合是要讓大家情緒高漲的,上課就不用鼓掌,就是要心定下來,這是前提。還有在講課當中,也不要一直給我倒水,我自己準備一杯水,事先先給我準備好,也不要一直換毛巾,毛巾下課再換就好。前面也不要一直走來走去,坐在後面,看到前面走來走去,會不專心。我們記住,我坐在下面跟大家一樣當學生,這樣大家明白嗎?我們聽老師講課,我坐在下面跟你們大家一樣,都是當學生,這樣大家懂嗎?所以你就不必要倒來倒去的。倒來倒去,我坐在後面看到前面一個人這樣走來走去,走來走去,你說會專心聽課嗎?你會不會影響大家聽課?會不會?會,你會分心,你就干擾到他,這個叫做「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慎就是謹慎,很恭敬,但是你沒有禮來節制,你就很疲勞,彼此大家弄得都不安,彼此大家弄得都會有困擾。大家懂嗎?懂不懂?好像有的人還是不懂,所以回答還不是很確切、很肯定的,好像不太懂。不懂我再講一遍,我們聽課就是要專心,是不是?你不專心,你坐在那邊幹什麼?不如去外面散步,因為你吸收不到東西。所以什麼叫誠敬?誠敬你要怎麼做?就是你在行為上表現。不然誠敬,我們念一念,大家都會念,要表現在我們的行動上,那不是講的,你要做出來,那才是誠敬。光說不練,也不做,那個誠敬也不是真的。我們講禮敬諸佛,我們就從這個行禮當中去體會禮的精神,毋不敬。但是記住,「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葸就是不自在。大家都不自在,很謹慎,但是弄得緊張兮兮的,這個就不自在。所以這個禮節,禮要節制,不能太過與不及,這都是我們點點滴滴要學習的。

  所以我們下午開始,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流程,我們進來大家坐好,司儀老師喊:大家請起。然後銀幕出現蔡老師(他現在是成德法師),蔡老師的畫面出現,我們就說:禮敬老師一問訊。我們當然也知道,我們對老師是個禮敬,為什麼加上禮?我是根據我們師父講經,以前我當維那,請師父上座,我們開經偈唱完,要頂禮法師。但實際上大家都站在坐位,沒辦法頂禮,實際上是一問訊。現在我們講一問訊就可以。我們現在就是「禮敬法師一問訊」,大家一問訊,然後請坐,「請大家端心正意,恭聆老師講課」,這樣就好了,講太長大家也記不住。主要就是端心正意,就是讓我們心定下來、靜下來,然後我們很恭敬的聆聽,恭聆就是很恭敬聆聽老師講課,這樣我們才能吸收進去。這樣大家明白嗎?下午就不用一直給我倒水,我自己會倒;你把熱水瓶放在我桌子下面,不夠我自己倒,前面避免走動。你看,老師在這邊講課,你們在學校上課,有看過老師在上面講課,然後一個人在那邊走來走去倒水嗎?有沒有?沒有,大概我們這裡才有。所以我們要改進,就會像剛才蔡老師講的,我們就在提升了。這樣好不好?好。

  我們現在是午齋時間,我們下午是一點鐘開始,我們再來恭敬聆聽蔡老師給我們講解《群書治要》第二集,這是我們淨老和尚特別勸大家要學習的典籍,我們不能疏忽了。祝大家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