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知福惜福再造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集)  2021/7/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0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六十三頁,我們從第四行,五十一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五十一、佛言旋塔有五福德:(一)後世得端正好色。(二)得音聲好。(三)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涅槃道。】

  這一條是講『旋塔』,就是繞塔,佛在經典上講「旋塔」,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繞塔。這個塔是佛塔,供佛的經像、舍利,因此我們繞塔就有五種福德。這是對三寶的恭敬,旋塔、繞塔就是對三寶的恭敬。這個旋繞就是要右繞,在佛門規矩是要右繞,順時鐘右繞。右繞得福,如果左繞得罪,所以在佛門必須要右繞。我們常常看到經典上講,佛的弟子去聽佛講經說法,向佛請示問題,這個禮節就是先右繞三匝,然後再頂禮,再請問,這是古印度佛門的禮節。這個禮節也傳到中國來,所以在中國的佛教寺院,繞佛都是要右繞,不能左繞,要右繞。

  繞塔有五種福德,第一種是『後世得端正好色』。「後世」是來生後世,來生換一個身體,這個身體會得到「端正好色」,就是身體的體質好,顏色,我們一般講莊嚴,這個身體好,得端正相好這樣的一個果報,這個果報從恭敬三寶得來的。第二個,『得音聲好』,「音聲」就是聲音很好,聲音美妙。這個塔,都有掛一些風鈴、鈴鐺,吊在那個塔周邊上面,風一吹,小鈴鐺聲音就非常美妙,好像樂器一樣,這個好的聲音。繞塔,聽到風吹這些鈴鐺的聲音,我們來生的聲音也會很好。在《安士全書》有一個公案,在佛經上的一個公案。有一天,好像是波斯匿王經過祇園精舍,那是佛講經的地方,他聽到裡面有一個出家眾在唱誦,誦經,聲音非常美妙。這個國王他就想見一見這位出家人,當然就去向釋迦牟尼佛啟請,請佛陀叫這個出家人來跟我見見面,我來供養二十萬金。金子供養二十萬,那很大的數字,見一面,國王就想要供養二十萬金。佛陀(釋迦牟尼佛)他說,你先供養,我再叫他出來。佛就跟國王講,他說如果你先見,恐怕你供養金就拿不出來了,所以你要先拿出來供養,然後我再請這個出家人出來跟你見面。結果這個國王也同意了,就先捐獻二十萬金給祇園精舍,給佛陀了,佛陀就請這個出家人出來了。這出家人一出來,這國王一看,人長得矮,又小又醜,大失所望。原先這個國王以為這個出家人聲音這麼好,應該人也長得莊嚴才對,怎麼長得這個樣子?看了之後真的大失所望,真的被佛說對了,佛說如果你沒有先供養,你先看了,恐怕你就會打消那個供養的念頭,讓你失望了,你會打消這個供養的念頭。

  後來就請問佛什麼因緣?他說為什麼聲音這麼好,人長得這個樣子?佛就講過去世的因緣,在迦葉佛的時候,就是說一個國王要建造一個寺院,這個寺院派一個大臣去監工,寺院工程很大,時間很長,他去監工很辛苦、很累,他就埋怨為什麼這個工程做這麼久,為什麼國王要建這個寺院,他就很埋怨。等到這個寺院建好了,他看了也很歡喜,這個寺院建起來很莊嚴,看了生歡喜心,他就發心去買幾個鈴鐺,就是掛在寺院那個角落。我們現在有看到佛教的寺院上面屋頂角落有掛風鈴、鈴鐺,風吹過來,好像打擊樂器,像交響樂一樣,聽了很好聽。佛就講出這個因緣,他說當時他在做這個工程,他埋怨,心裡不高興、埋怨,所以他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後來這一生他得到的身相就不莊嚴了。因為蓋寺院它是一個莊嚴相,供人家瞻仰、禮拜、種善根,他因為做得很不高興,這一生得這樣的果報,身體長得就很不莊嚴。但是後來他又發心去買幾個鈴鐺掛在寺院的四周,供養大眾、供養佛菩薩這個風鈴的聲音,所以他這一生的聲音就這麼好。佛講出這個過去世的因緣,在迦葉佛那個時代這個因緣。所以我們看看《安士全書》裡面講的因果報應,真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看國王叫他去監工,他心不甘情不願,一天到晚埋怨,這個是不好的因,建寺院是莊嚴道場,你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得到的果報就是你來生的身體長得醜陋、不莊嚴,這是惡報,不好。但是後來他又發心,看到寺院建好了生歡喜心,自己花錢買鈴鐺去掛在寺院,等於是莊嚴道場,而且這個莊嚴道場它主要是音聲,這個風鈴風一吹,撞擊的聲音非常美妙,所以這一生他的聲音就特別好。我們看看,真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善惡果報它不能互相去代替的。所以繞塔會得到音聲好,這個塔大部分都有吊鈴鐺,那我們去繞塔等於是隨喜,所以我們也會得到好音聲這樣的一個果報。

  第三就更殊勝了,死了以後生到天上去,生天道了,『生天上』,這個果報非常非常殊勝。這個天道起碼生到欲界天,四王天、忉利天,生到忉利天就非常殊勝,在六道裡面殊勝的一層天了。第四,『得生王侯家』,天上的果報享完了,下生到人間,會生在帝王家,我們現在的話講叫貴族,他會投生到貴族的家庭。貴族的家庭、王侯家,也不一定就是說很有錢、很有地位,這個當然是有,主要就是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果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縱然大富大貴,也不是很圓滿。所以生在王侯家,在古時候他就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前國王、做大官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孫要學好,所以會請全國最好的老師來教,才能培養下一代接班人,所以這個就很殊勝,那一般人可能沒有這樣的因緣,生到王侯家,他就有這個機會、有這個因緣。五,『得涅槃道』,第五個就是最後你會成佛,這是最究竟圓滿的果報。所以旋繞佛塔,有這麼殊勝的功德。所以我們台灣妙通寺道興法師,她是女眾,她在三十年前發心到雲南雞足山協助恢復佛塔寺,那個佛塔寺已經倒塌、荒廢了,把它重建、修復,也得到當地政府人民的肯定。那個佛塔寺我去過幾次,也非常殊勝,也去那邊繞過塔。所以凡是發心出資,隨喜佛塔寺的重建,長期的護持,將來果報就是這裡講的,有這五種福德。就是說你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在六道裡面,也會先得到這個福報,最後的福報、最圓滿的福報,當然就是得涅槃道,成佛了。可見得旋繞佛塔這個功德不可思議,非常殊勝。好,我們接著看:

  【五十二、凡入堂,律教令具五法:(一)須慈敬尊重於人。(二)應自卑謙下,如拭塵巾。(三)知坐起俯仰得時。(四)在眾中不為雜語。(五)不可忍事應默然。】

  這條是『凡入堂』,「入堂」,入佛堂,廣泛來講就是入佛的寺院,佛教的殿堂,凡入堂。在過去中國佛教,大的叢林它堂口很多。一個寺院有很多個堂口,這個堂口比如說念佛堂,也有禪堂,也有講堂,吃飯的是五觀堂,所以很多堂口,總的來講就是入佛堂。凡是進入佛堂,『律教令具五法』,這個「律」就是戒律當中,教我們要具備五法,就是五種態度。第一個,『須慈敬尊重於人』,「須」就是必須,你必須要慈悲恭敬尊重於人,不管什麼人,都必須有慈悲心、恭敬心來尊重他人,對人不能不恭敬、不尊重、不慈悲,這是入佛堂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應自卑謙下,如拭塵巾』。在我們老祖宗講,禮的精神就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重別人。所以「自卑謙下」,一個人如果能夠這樣的態度,自卑謙下,「如拭塵巾」,拭塵巾就是我們現在講抹布,擦桌子、擦椅子的抹布。這個抹布我們看,擦這些都很髒,好像很卑賤的一個東西,就是把自己身段、姿態壓低下來,謙卑,不要事事好像要高過於人,就要像擦桌布一樣那麼謙卑,供人家去擦拭。

  第三,『知坐起俯仰得時』。「知坐起俯仰」就是禮節,我們該坐的時候坐,該起來的時候起來,該俯仰,我們一般佛門禮節頂禮,這些規矩都在《沙彌律儀》二十四門威儀裡面都有講到。還有世間的禮,《常禮舉要》雪廬老人編的,應對進退,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要「得時」。得時,就是說什麼時候你該坐你就要坐,該坐你不能站著,該站著你不能坐著。得時,就是你該站起來就要站起來,該坐的就要坐著,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情,就是你什麼時間你該做什麼事情,這個時間在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不要再去做其他的事情。這個統統包括在裡面,所以這不只是一個禮節動作而已,而是我們整個生活上的一個規範。得時,那就沒有困擾了,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都有個安排,或者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樣臨時的狀況,怎麼去處理,這個就是知坐起俯仰得時。知就是知道,要知道,這個非常重要,我們要在生活當中自己細心去揣摩。

  四,『在眾中不為雜語』。在大眾當中,你入了佛堂,你不要自己在講話。你入佛堂,現在有很多念佛堂都要寫個禁語、止語,但是我常常看到同修,他胸前掛一個「止語」牌,看到我,一直講話講不停,這個就散心雜話。因為在佛堂裡面,無論是講堂、念佛堂、禪堂,是大家共修的地方,共修的地方你不要散心雜話。包括我們吃飯的時候,五觀堂,你也不能講話的。所以五觀堂,可以講話的一個是開示的主持方丈,一個是維那,有事情跟大家講,或者講開示,其他的人,清眾都不能交頭接耳去講話。所以「在眾中不為雜語」,不可以散心雜話。如果一個念佛堂,你散心雜話,這個念佛堂就沒辦法念了。

  五,『不可忍事應默然』。因為在大眾當中,總是有一些讓人家很難忍受的事情。在佛堂當中,或者講堂當中有一些不可忍受的事情,也不能在這個當中就發脾氣,甚至吵架,這個對佛就很不恭敬,在佛像前面吵架,對佛就很不恭敬,對大家也不恭敬。所以看到一些不可忍的,「默然」,默然就是不要理他,別人有做一些不好的,不能忍受的,就不要理會他,這樣就好。有事情,出了佛堂,要處理再去處理,就避免在佛堂裡面起衝突,所以要忍,忍下來。我們再翻到六十四頁,第一行,從五十三這一條看起:

  【五十三、若看經,須端身澄心默翫,不得出聲。身端則念正,心澄則理生矣。】

  這條是講『看經』,看經典,看經或者讀經,必須端身,身體要坐好,就是我們讀經的時候,要身體坐好,合掌。心要沉澱下來,『澄心』就是把心沉澱下來。『默翫』,「默翫」就是默默的,因為看經一般都是不出聲,就是看。看經或者看註解,看的時候就是要端身,身體不能坐得歪歪斜斜的,不能像看報紙一樣。所以看經要端身,身體要端正,心要沉靜,經默默去玩味,這個翫就是玩味。這個經義有無窮的法味,我們要細細的去玩味,才能嘗到這個無窮的法味,我們一般講得到法喜充滿。這是看經要這樣看,要恭敬,這就是恭敬心來看。『不得出聲』,看經就不能出聲,看經跟讀經、誦經不一樣,讀經、誦經是要出聲,那是大家共修的時候。如果自己一個人看,那就不能出聲,出聲可能會妨礙別人。下面講『身端則念正』,就是身體如果端正,念頭自然就正了。身會影響到心,心也會影響到身,身心是一不是二。所以『心澄則理生矣』,心如果沉靜下來來看經,道理就看出來了,理就生了,就是道理看出來了。這一條主要是講看經,應該要這樣看。看經,如果用恭敬至誠這樣的態度來看,會開悟。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常常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有的人他看經他開悟?他讀經他開悟了?有的人讀了一輩子他也開不了悟,主要就是跟讀誦的人恭敬心成正比例,一分恭敬他得到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一點恭敬心都沒有,那什麼利益都得不到。我們再看下面:

  【五十四、當惜眾僧物。《大律》云:「護常住僧物,如護己眼睛。」《行護》云:「有損費常住三寶等物,當賠償之。」】

  這個第五十四,『當惜眾僧物』,「僧物」,出家人(出家僧)的物品,這個要愛惜。所以我們要惜福,這也是惜福,在一個道場,這是眾僧用的物。我們雙溪這道場是屬於四眾道場,有在家出家、男眾女眾,四眾道場。昨天也跟大家說了,這個僧有出家僧、有在家僧,僧是和合的意思,團體的意思。僧是眾的意思,我們念三皈依,「皈依僧,眾中尊」,眾就是團體。在佛門裡面,四個人在一起共住、共修、共學,就是一個僧團。所以一個僧團基本的成員是四個,四個以上,最少要四個,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住、共修、共學,一個僧團就是一眾,就是一個團體。僧,是在家出家通稱的一個名稱,不是只有出家人稱僧,在家人也稱僧,因為他是眾,四個人在一起共住、共修、共學,就是一眾,四個人以上,最少四個人。如果四個人以下,就不構成一個僧團基本的成員。所以僧團有大有小,但最少要四個人。

  在家人,如果四個人住在一起共修、共學,也是一個僧眾,也是僧團,不過就是在家僧。這個我們要加以說明,不然大家現在看到僧這個字,第一個就聯想是出家人,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講到僧就是只有出家人,其實僧這個字,在家出家通稱,因為它是一個團體的名稱。所以所有的團體都可以稱為僧,僧是和合眾,任何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就是一個僧團、一個團體。「皈依僧,眾中尊」,眾就是大眾。團體很多,在家的團體、出家的團體,大大小小的團體很多,大眾各種團體當中,為什麼稱為眾中尊?在大眾團體當中,最尊貴的團體是什麼?就是這個團體它修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六和敬。只要做到這六個和敬,這個團體就稱為眾中尊,不管是在家團體,或者出家團體,它是最尊貴的。為什麼?因為它這個團體真正具足了六和敬這個條件,所以它是最尊貴的。如果沒有具備六和敬,那不是眾中尊,所以這個我們要懂。所以念這個三皈依,「自皈依僧,眾中尊」,就是佛勸我們要修六和敬,是這個意思。

  要愛惜眾僧物,像我們雙溪這個道場是四眾,四眾都叫僧,四個人以上,就是大家一個團體。等於說這邊這個道場所使用,大家公眾用的,不是私人用的,公眾用的,這個都叫眾僧物。比如說你衛生間放一些衛生紙,那個也是眾僧物,是大家在用的。你用的這個水,也是眾僧物。你住的這個房子,也是眾僧物,大家在使用的。廚房吃的、喝的,日常生活這些用品,凡是大家在使用,大家在共用的,都是屬於眾僧物。眾僧物,你就應當要愛惜,不能浪費,不能隨便給它損壞了。比如說這部車子是道場的,這個是眾僧物,大家在使用的,如果你給它保養好,這個車子它可以用時間就比較長;如果你都不去保養,可能它使用的時間就縮短,沒有維護保養好,對眾僧物就有損失,就損害了,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用任何公眾的物品,都要愛惜,不要浪費,也不要任意去糟蹋。惜福,為大眾惜福,也為自己惜福。所以『《大律》云:護常住僧物,如護己眼睛』,你看對常住物,你愛護常住物,就如同保護自己眼睛那樣的一個態度,不敢隨便去浪費、損壞,這個是給自己培福;反過來就損福,不知道惜福就損福了。損大家的福報,最主要的損自己的福報。

  『《行護》云:有損費常住三寶等物,當賠償之』。《行護》裡面也講,「有損費常住三寶等物」,那都應當要賠償。我們把常住物損壞了,應當要賠償。比如說我們把常住的一個杯子摔破了,我們自己要掏錢買一個還給常住,這個要賠償。所以你有損壞到常住的,要賠償。所以過去古代叢林這個公案,一個寶壽禪師,很有名的。住持生病了,要去廚房拿薑,管廚房的寶壽說拿錢來買,這是大家的。寶壽生薑辣萬年,這個公案。住持,他是大和尚,而且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禪師,不是一般人,身體不好,需要用薑來驅寒,等於是說它那個廚房是大家用的,現在他要拿來私人用。私人用,那個寶壽禪師,他說拿錢來買,看要多少。後來他就拿錢去跟他買了,多少,他就沒有虧損到常住。所以損壞要賠償,不賠償,就損自己的福報,護法神也會記過。這一條在五戒裡面,也屬於是盜戒這一條的範圍。我們再看下面:

  【五十五、今生不惜物,來世無受用。況常住眾僧之物,而不深加護惜可乎?】

  『今生不惜物』,就是我們這一生不愛惜這些物品、物資,就一直損福,任意糟蹋、浪費,這個就是不惜物。現在很多人他不懂這個。像我們雙溪四眾弟子都有這個情況,我們用水太浪費了,我們山上這水不要錢,不要錢也要人工去拉。所以每次做法會,有一些人他都不知道愛惜這個水資源,任意浪費,這個習慣就不好。好像說你用個大的盆子,你放一些洗碗精進去,大家的就用那個來洗就好,這樣就節省很多了;如果每一個人,他一個碗他就去用個洗碗精,他就用水去沖,那要浪費多少這些水資源?所以洗一個碗,可能要給人家洗一百個碗了,他就浪費掉九十九個碗的水了,那是損福。現在有水用,你要想到沒水的時候怎麼辦,這個都要愛惜。所以我現在在台北,在這裡也是一樣,除濕機的水如果不倒掉,放在桶裡面,可以再去沖馬桶。其他的物品都是一樣,我們要懂得愛惜,要知道物力維艱,得來不易,多少人的辛苦,我們才有一滴水可以喝、一粒米可以吃,怎麼可以任意糟蹋食物、水資源,還有種種的這些用品。你今生不惜物,你一直損福,沒福報了,來生無受用。來世就無受用,來生來世你就沒有了,你福報享光了,你就會受貧窮的果報,物資就很缺乏。過去世不知道惜福惜物,來世就沒福報了。上面這兩句是講我們一般,還不是講道場,還不是講到常住物,講一般人的家庭,一般社會上的,如果不惜物,來世就無受用,這講一般。『況』,就何況,「況常住眾僧之物」?何況又是出家眾的,常住眾僧的物品,『而不深加護惜可乎』,常住眾僧之物,不加以愛護、愛惜,這樣可以嗎?「可乎」就是這樣可以嗎?一般的都不行了,那何況常住這些眾僧物?所以這一條也是惜福,這個都是累積自己的福報。這一條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修福,要造福,要惜福。不然你不修福,也不造福,也不惜福,福報很快就享光了,在諺語裡面講「祿盡人亡」,福祿享完人就死了,所以不能太浪費。我們再看:

  【五十六、浴能除七病:(一)四大輕安。(二)除風氣。(三)除痹濕。(四)除寒冷。(五)除熱氣。(六)除垢穢。(七)身清目明。】

  『浴』就是沐浴,洗澡,能夠除七種病。第一個,『四大輕安』,我們如果流了一身汗,去洗洗澡,那很輕鬆。第二個,『除風氣』,有一些風在體內,也可以排除,沖個熱水澡,可以排除。第三,『除痹濕』,「痹」就是麻痺,關節疼痛,「濕」就是濕氣,這個也可以排除,除濕氣、痹濕。特別你如果去泡澡,如果你到有溫泉的地方泡,那效果當然就更好了,「除痹濕」,像北投、陽明山的溫泉,你去泡那個澡,的確會幫助我們排除這些四肢麻痺,有一些關節疼痛,泡那個溫泉是有幫助。四,『除寒冷』,寒冷、寒氣會排出來。五,『除熱氣』,身體的熱氣也可以排出來。我們洗澡、流汗,那個熱氣它就排出來,寒氣也排出來,濕氣也排出來,風也排出來,中醫講的風、寒、暑、濕、燥、火,外面的六邪,這些都可以透過沐浴,或者是泡澡這樣來排除。六,『除垢穢』,這條容易明白,垢穢就是髒,洗一洗,特別夏天容易髒,流汗,汗酸味,洗一洗,骯髒就沒有了。七,『身清目明』,洗完澡、泡完澡,身體很清淨,眼睛也感到特別明亮。所以現在有很多人他泡澡,當然天然的溫泉是最好,那個是最理想的。

  「浴能除七病」,我們在家裡洗澡、在道場洗澡,也不能太浪費水,這個前面有講過。在佛陀的時代,出家人半個月洗一次澡。在大陸寺院,特別是冬天,好像一個禮拜洗一次。有一次我到九華山佛學院主持佛七,那時候是冬天,沒有天天洗澡,因為天氣冷。但是它一個星期有一天它有燒熱水,那一天大家再去洗。它隔很多天,一定的時間再去洗,你感覺不一樣。如果你天天洗,一天洗好幾次,可能感覺不出這裡講的那種感受,身清目明、四大輕安,可能你感受不到。你一定的時間再洗,該洗的時候再洗,才能感受到這裡講的除七病那種感覺。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