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共一集)  早期  檔名:05-003-0001

  今天繼續為諸位介紹這本小冊子最後的一篇,是《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是《楞嚴經》裡面的一部分。我們要介紹這章的大意,首先我們要將《大佛頂首楞嚴經》這部經先做個簡單的說明。

  佛經,我們知道在中文所翻譯的,自從東漢以後一直到宋、元,元翻譯數量已經不多了。在過去大德們將經典歸納、整編起來,稱之為三藏經典,也就是經藏、律藏與論藏。三藏裡面所含的分量,經論的部分大概有三千多部,要算算卷數,如果加上後人的註疏,總數是在數萬卷之上,《楞嚴》是其中的一部,而且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這部經典在大乘佛法裡,無論是學哪一宗、學哪個法門,可以說沒有不讀誦這部經典。尤其是古人在一切經裡面常常用這句話來讚歎,所謂「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由此可知,《楞嚴經》是開智慧的一部經典。全書在文字上並不算太多,大約有六萬多字,與《法華經》相差不遠。這部書的內容是探討宇宙人生的根源,所以可以說是一部智慧的書,是一部哲學的書。它的好處確實是做到了符合我們古人的要求:簡要詳明,這是它做到了。

  經的題目我們在此地只能夠略說。本經的題目比一般經典的題目在文字上說要長得多,它一共有二十個字,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二十個字是這部經完全的題目,題目裡面有因有果,如來是證果的人,菩薩是修因的人。關於教義,可以說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它都包含,所以經雖然是不大,在義理上來說,已經將如來一代的教義全都含攝在其中,這是這部書的好處。除此之外,這部書的文字尤其是華美,古人將這部經的譯文比美於《莊子》,這在文學裡面講是第一流、第一等的文章,所以古來讀書人都願意讀誦《楞嚴經》。題不能夠多說了。

  這個地方是簡稱,只稱「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這三個字是讚歎的意思,大這一字不是大小的大,而是讚歎之意,所謂是「大矣哉」,是這個意思。除這個用大來讚歎之外,實在是找不到更適當的字來讚歎它。佛,這是三界之內最尊最貴、至高無上,果地上修證的人。頂是我們頭頂,在我們一個人身分上,可以說是以頭頂為最尊最貴。大佛頂這三個字是屬於讚歎的,讚歎這部經就像是佛的頭頂第一,可以說這種讚歎也是無以復加,讚歎到頂點。

  「首楞嚴」是印度話,翻譯中國的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堅固」。究竟什麼樣的事才是究竟堅固,永遠的存在?這就是這部經裡面所講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永遠不會變更的,永遠常住的,所以稱之為究竟堅固。在本經裡面除了將宇宙人生的大道理跟我們說明瞭,而且還將宇宙的形成、演進也在這本書裡面概略的說明,然後講到修行的方面。所謂修行,我們拿一句粗淺的話來說,如同後人所講的,天人合一、人神合一,這些境界都是一切人所嚮往的、所追求的,可是我們能不能做到?並不是不能做到,要緊的是它的理論、方法,我們必須要徹底的了解,然後如理如法的去修學,這個境界不是不可以達到的。

  講到修學,在本經裡面有二十五位的菩薩給我們做為一個修證的榜樣,這就是著名的「二十五圓通章」。這章就是大勢至菩薩他老人家給我們做個榜樣,說出念佛這個法門。圓通,圓是圓滿的意思,通是通達而沒有障礙的意思。法門無量無邊,而念佛這一章在一切法門裡面可以說是最為殊勝、最為快捷,古人有所謂「下手易而成功高」,這是很難得的一個法門,我們能夠遇到確實是值得慶幸。現在我們就按照經文,此地這章的經文不長,只有十二行半的文字,我們依著這個來略略的加以解釋。

  【大勢至法王子。】

  『勢』是講的威勢,就是威德、勢力。威德、勢力從什麼地方來的?並不是從武力上來的、從權謀上來的,這不是真正的勢力。大的勢力一定是從智慧裡面得來的,所以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的德用,從這個地方建立的名號。

  在此地我們附帶的做個簡單的說明,佛教究竟是什麼?在前面三篇我們也斷斷續續的介紹了一點,這篇是正式的佛教經典,所以我們必須要認識佛教史。佛教簡單的講是佛陀的教育,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一切眾生所施的教育。它教學的內容是以智慧、慈悲與善巧方便,做為教育的體、相、用。教育的目的是破除一切眾生的迷惑,啟發他的智慧,這樣才能夠達到離一切苦、得究竟樂的目標。它的方法是用戒定慧、聞思修來達到破迷開悟;以五戒十善、慈悲喜捨、禪定的智慧,來達到離苦得樂之事修。所以它是人間最圓滿的、最究竟的、最理想的教學,我們要能夠得到、接受這種的教學,我們的迷障必然能夠消除,我們的智慧一定可以開啟。離苦得樂並非是理想而是事實,我們確定可以能夠真正的獲得。

  佛,這是指果地上的人,也就是說他的迷障完全斷除,他的智慧圓滿的透出來。菩薩是在因地裡面的學人,換句話說,就是正如同在校的學生,他的學業還沒有圓滿,這個時候我們就他叫做菩薩。菩薩兩個字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有情,也就是說覺悟的有情眾生。誰能在人生當中有了覺悟,他就可以稱為菩薩,覺悟圓滿了就可以稱為佛。佛又稱為法王,王是自在的意思,法是指一切法,在一切法裡面他得到了大自在,所謂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就叫做法王。菩薩是佛的弟子,佛為法王,所以菩薩也稱為『法王子』,這就是此地稱「大勢至法王子」之由來。

  【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

  『同倫』是同類的,也就是志同道合,大家都發菩提心、都行菩薩道,而且都是用念佛這個法門、方法,來達到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目標。那麼有多少人?此地講『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此地「五十二」並不是指五十二個人,而是指「菩薩」裡面有五十二個等級。正如同我們學校念書一樣,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菩薩地位一共是有五十二級,也就是說從一年級到五十二年級。所以它不是指人數而是指級數,這個級數是圓滿的級數,換句話說,它就是包括了一切修念佛法門的菩薩,全都含攝在其中。在這個法會裡面,這個菩薩是代表的身分。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幾句話是禮節。《禮記》裡面有說「請業則起」,原來我們坐在座位上,答覆老師的話要站起來答覆,有疑問要請教也要站起來請教老師。所以從座位上起來之後,『頂禮佛足』,這在禮節裡面是最敬禮,對老師致最敬禮是表尊師重道,這都是身業恭敬。『而白佛言』是語業恭敬,當然意業包括在其中,這是我們學生對老師的態度,三業恭敬。這就是師資道合,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學術,我們的能力、技能才有所成就。

  今天我看到報紙上有一段報導,在聯合報的第二版,蔣夫人贈言輔仁大學應屆畢業生,報導的標題:「為得到智慧就要先沈著、反省,甚至吃苦」。文章裡面特別告訴我們,智慧比知識更可貴。我們要辨別什麼是智慧?什麼叫做知識?所謂知識是一種常識,是一種才藝,是一種技能,這是時下一般年輕的學子一心一意在追求,而將智慧疏忽了。什麼叫智慧?智慧簡單的說是能夠辨別正確的,圓滿的辨別宇宙人生哪是真、哪是妄?哪些是正法、哪些是邪法?哪是是、哪是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利、什麼是害?如果我們能夠辨別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這種能力就叫做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夠造福,才能夠帶給社會、國家一切眾生幸福、和平,知識是做不到的。今天世界大亂,每個人都生活在恐怖、不安之中,其原因在知識過度的發展,而忽略智慧的追求,才產生這樣嚴重的後果。這篇報導,我想讀到的人一定是很多。由此可見,西方教育的沒落,導致全人類不幸的後果。

  反過頭來看,中國自古以來,我們的教育重視智慧的教育,至於知識向來是放在第二位的。從什麼地方看?從我們教學的方法上就能夠看出來。民國以來,我們教育制度是模仿西方人,這是我們民族的不幸,對於自己的文化喪失了自信心。看到外國人堅甲利兵,國家強盛,於是就有人主張應當把我們自己文化全部的推翻,全盤的西化。這種見解是膚淺,他決沒有看到今天西方文化的沒落,看到今天西方文化所帶給人類不幸的後果。如果能看到這一層,再認真的反省一下,才曉得我們中國文化的可貴處。

  我們過去的教學,兒童從七、八歲就外傅上學,所讀的聖賢經論,現在人看到這種教學方法,他不能夠理解。他說小孩年歲那麼小,讀古聖先賢這樣深的哲理,他哪裡會懂?這是摧殘兒童的身心,這種見解實在是太淺薄、太無知。

  我們古聖先賢顧慮得非常的長遠,他懂得如何去教育一個人,去培養一個人才,去成就一個人,所以在兒童的時候教他讀書,教他背誦,不須要他理解,目的何在?目的是在培養根本的智慧,在佛法裡面叫做根本智,沒有根本智就決定沒有後得智。小孩從小就教他背誦經論,背誦還並不限於念到會背就算,那是沒用的。因為聰明的兒童記憶力強,一、二百字的文章只要讀二、三遍他就可以背了,所謂是強記,但是一、二日之後他就遺忘了。於是童蒙的教學重點並不在背誦,而是由老師認真負責督促學生讀誦的遍數,在一般說總是以一百遍到二百遍為限;天賦稍微差一點的,有的時候要念到三百遍、四百遍。為什麼要念這麼多的遍數?遍數念得多能夠達到終身不忘。到你成年之後,甚至於到老年,你在言談、在解說,引經據典隨手拈來,不必再到圖書館裡面去翻參考書。他為什麼會記得那麼多?小時候下過背誦的功夫。

  所以背誦不但是熟記聖賢的格言、經論,同時從小培養一個健全的心理,這在佛法裡面稱之為定功。因為背誦經文時決不會去胡思亂想,不會去想東想西,心是定下來的,心能夠定下來,一舉一動自然就合乎規矩。所以中國在過去小學的教育是著重在根本智,到了十二、三歲之後,智慧開了,這個時候再把童年所背誦的經論一一提出來講解、研究、討論,這就進入第二個階段,講學的階段。講學是很有情趣的,可以說是教育真正達到了最高藝術的境界。因為學生與老師都將主要的教材背誦在腦海裡,記憶得很熟,所以講學時用不著拘束在課堂裡,學生與老師可以攜帶著美酒、好茶,攜帶著菜餚,在山林、樹下、水邊,一面遊覽觀光大自然的風光,一面討論著學術,這種的教學在現代實在是看不到。所以讀書是一樁樂事,是人生裡面最富有情趣之事,讀書不是一樁苦事。朱夫子有「四時讀書樂」之作,這不是我們這一代的學生們所能夠體會得到的。由此可知,師資之道是多麼的重要!

  歐陽竟無以往在支那內學院院訓裡面說出人生三大本,第一是天地,天之所覆,地之所載,天地是我們的大根大本,因此我們要敬天地。第二是父母,我們的身體得自於父母,父母對我們生育之恩,所以我們要孝順父母。第三,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知識得自於老師的傳授,所以我們要尊師重道。這是人生三大根。換句話說,一切的教學都不能夠離開這個大根大本。而在大乘佛法裡面只有一個根本,這一個根本就是老師。佛法裡面,我們除了身命之外,我們有更可貴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得自於善知識、佛教的老師。菩提涅槃也不是天地親師所能夠幫得上忙,這也要依靠佛菩薩。佛菩薩、善知識是我們智慧教育的老師,自在解脫也是得自於善知識,所以在佛門裡面最尊最貴的是師道。

  佛門這樣的重視師道是有它很深的道理存在,因為沒有師,我們怎麼知道孝親?我們之所以知道孝親,我們能行孝,我們能盡孝,都必須要歸功於老師的教導,這是師道真正的成就,師道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所以古人,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親報恩,親師互相的配合,才能為國家、為社會造就第一等的人才。這是我們從前的教育,是個懂得根本的教育,從根本做起的教育,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社會才能達到禮義之邦,才能夠有安和樂利。「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種意識今天有幾個人認識?有幾個人能體會到?這些說起來,因素當然是相當的複雜,可是我們要想達到恢復中華文化,復興中華民族,達到建國、復國的目標,是必須要在這方面深切仔細的去想想。

  大乘佛法教學的宗旨、目標與方法,都是非常的殊勝,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佛教的經典太深了,於是將人間第一等的教育、第一流的哲學捨棄而不顧,這是多麼的愚痴!多麼的可惜!文字如果說艱深,這種說法實在是太籠統,也太輕率。民國初年,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就能夠寫得出很好的文言文,那時候他們的年齡也不過十二、三歲。十二、三歲能夠寫得出很好的文言文,現在大學中文系的學生都比不上,原因何在?人家是念過幾年文言文,真正下了功夫。我們看看今天中文系的學生,中文系畢業了,恐怕連五篇的古文都不能背誦,這簡直是大笑話。如果是在民國初年,私塾裡面的學生跟著老師念了一個學期,一個學期大概是四個月,最低限度他也能夠熟背二十篇古文,他的程度比我們現在中文系的程度要高出得太多了,所以今天學術的衰落實在是不讀書之過。

  學問之道決不是在講堂裡有幾個名教授、好老師,把課文詳細的講解一遍就算完了,必須要認真的背誦,要熟記、深思才能夠開悟,悟了以後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今天有幾個人肯去背誦?在過去,《論語》、四書五經是必須背誦的共同科目,哪個讀書人不能背四書五經?所以他在德行上、在學術上都有點基礎,以這點基礎,如果他繼續努力不斷的深造,當然他會有成就。很可惜,今天背書的風尚被遺忘,沒有人再提倡,沒有人再這樣去苦學,何況又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那是古老的典籍,早就落伍了。哪裡曉得所以稱之為經典,它裡面的原理原則決定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所謂是萬古常新,儒家的經論、道家的經論、佛學的經論都是這種性質,這個裡面有無量的智慧,超越世間一切宗教、一切學術的智慧,如果我們對它不認識,對它發生誤會,這是莫大的損失。

  身為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在目前我們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將一切眾生對於佛教的誤會解釋清楚。能夠叫一切眾生對於佛教重新的評估它的價值,真正的認識它,然後自然能夠接受、信奉、修學、弘揚,來達到利益一切眾生的目標。這是從教學上說了這些話,當然也是經論裡面所包括的。看到是題外,實際上與題目並不遠離。經論裡面像弟子事師這些禮節,我們常常看到,由此可知,佛菩薩對我們不但有懇切的言教,而且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事,甚至於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在處處都表演給我們看。這是屬於教學的藝術化,教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用化,在在處處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看下面經文說: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在這段裡面,這是大勢至菩薩正式的答覆如來所問,而以身做證。首先總說明佛出世的情形,『我憶往昔』,「我」是大勢至菩薩的自稱,「往昔」是指過去世,而不是指現在。『有佛出世』,「佛」這個字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大智大覺。佛教就是大智大覺之教育,佛法就是大智大覺的方法,這裡面決定沒有迷信,所以凡是說佛教是迷信,誰迷?正是他自己迷惑。對於佛陀這個字的意義他都不明白,這不是迷是什麼?佛出現在世間,就是佛陀的教化流傳在世間,過去時劫久遠。佛號『無量光』,「光」是代表光明,也就是智慧,在佛教裡面常常是以光明來代表智慧,「無量光」就是無量的智慧,這是佛的名號。

  從無量光佛以後,繼續有十二位如來『相繼一劫』,這一劫裡面當然是非常的殊勝,因為這一劫之中有十二尊佛出現在世間。『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日月」是我們世人所見到的發光體裡面最殊勝的,光明最大。佛的智慧光明實在是太大,我們用比喻上說超過了日月的光明。這十二位如來,在此地並沒有把名號一位一位的列出來,雖然本經裡面沒有,可是在《大彌陀經》裡面有,這十二位佛的名號是說得清清楚楚,「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難稱光佛、超日月光佛」。這十二位佛名號裡面有個相同之處,都稱之為光,可以說這是十二位光佛。在此地我們不必將十二位佛的名號一一來介紹,要是一一介紹,費的時間很長,諸位可以參考《大彌陀經》,可以參考註疏來看。

  在這個地方要說明的,為什麼用十二?十二代表什麼意思?在古代我們中國人所使用時間的單位,一日十二時,是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排列的,一時等於現在的兩時。現在我們使用的時間單位是取外國人的,因為二十四小時的單位使用法已經遍及到全世界,為世界各國所通行的,我們也用了這個制度。所以我們稱為小時,小時比中國原來所使用的時辰要小,我們從前是十二時,現在變成二十四時,我們稱為二十四小時。十二如來代表的十二時,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要十二時都居在智慧光明之中。不能說是十二時裡面,我們有個十時覺悟就可以了,兩時的迷惑沒有什麼關係,這樣想法就大錯特錯。我們要求圓滿的智慧,圓滿的覺悟,在在處處我們捨離顛倒妄想、迷惑,我們自己才能夠真正達到自在如意,才能夠給家庭、給社會、給國家、給一切眾生帶來幸福美滿。所以這十二尊佛有他的意義在。下面這是修學的法門,這個法門非常的微妙。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在佛法裡面,一些年輕的朋友們,接觸佛法之後,知道佛法的學問博大精深,佛法的方法精密周延,嚮往羡慕之心油然而生。可是世俗的陋見他不能夠完全的摒除,凡是對於說理精妙的經典,他是愛不釋手;至於講到念佛法門的經典,不屑一顧。他以為念佛這個法門是老太婆教,大概是釋迦牟尼佛憐憫那些年老、愚痴、不認識字的人,教他念佛,給他一點安慰而已,這是很大的錯誤觀念。正如同我們對於兒童讀經,這種錯誤觀念是相同的。兒童雖然是童稚無知,這個時候讀經,剛才講的,求根本智。念佛法門的目的也是求根本智,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你才曉得佛法的殊勝,佛法之不可思議,方法的善巧,不是我們凡夫俗子所能夠理解的。念佛法門不但是釋迦牟尼佛提倡的,佛在經論上告訴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不提倡念佛法門的。

  在釋迦一代時教當中,最早的這是《華嚴經》,《華嚴經》裡面德雲比丘首創念佛法門,這是在經典裡面最初看到專門以念佛法門自行化他,一直到釋迦晚年,法華、涅槃會上還是提倡念佛法門。一切經裡面專講念佛法門的有三經一論,附帶說念佛法門的那就太多了,不勝枚舉。《楞嚴》這章裡面是專講念佛法門,所以我們對於念佛要正視它,對於這個法門不要發生了誤會,這個法門裡面功德之殊勝,在一切法門都比不上。諸位將來深入大經大論,再有個幾年修證的體驗,你才能夠發現諸佛菩薩所傳的這個法門真正是不可思議。這個法門又稱之為門餘大道,八萬四千法門之外的一個特別法門,下手容易成功高。

  念佛種類繁多,一般可以歸結到四大類,第一叫「實相念佛」,第二叫「觀像念佛」,觀佛菩薩的形像,將佛像印在我們八識心田。第三種叫「觀想念佛」,根據《十六觀經》的理論與方法來修學。第四種叫「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四種念佛法門裡面最方便、最容易的,也是成就最殊勝的。這個法門是以小本《阿彌陀經》為主。小本《彌陀經》經文雖然不長,可是其中所含的義理,可以說將世尊一代時教的大道理都圓攝在其中。流傳到今天,在註解裡面,我們可以讀到蓮池大師的《疏鈔》,博大精深。還有蓮池大師的弟子,古德法師,這是當年親自聽到蓮池大師講《彌陀經》的人,他將《疏鈔》又加以註解,叫做《疏鈔演義》,在《卍續藏經》裡面還保存在。我早年學佛得到一部木刻的版本,所以往年我講《彌陀疏鈔》的時候,依據《演義》來給同修們介紹這部經的大義。過去曾經講過一遍,是每週講一次一個半小時,我記得講了四年圓滿,其中好像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是一個星期講兩次。

  今年又有不少的同修來找我,希望將《彌陀經疏鈔》再講,我聽了也非常的歡喜,因為念佛法門確實值得我們特別去弘揚,所以我就滿口答應。我們在信陽街李月碧講堂啟講,一個星期講三次,預定三年圓滿。同時最近有陳居士她們姊妹三人發心,將《疏鈔》以及《疏鈔演義》印成單行本,一千部流通。這種因緣都是非常的殊勝,非常的難得,象徵著我們國家國運昌隆,象徵著台灣這個地區人人都肯培福、都肯修福、都肯造福,這種發心實在是非常的殊勝,非常的難得。下面經文這是對於解釋,先說修因,然後再說證果,修因這段裡面先從比喻上說: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這段是以二人喻,先是「單憶有離」。『有人』,這是比喻佛與眾生這兩個人。「一專憶者」,這是比喻佛念眾生。佛念眾生猶如,後頭有母子之喻,那個比喻就比較更親切了,我們到底下再說。佛憶念眾生是不間斷的,可是我們眾生念佛是『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不像佛對眾生那樣的專,因此感應的力量就相當的薄弱。如果眾生念佛要像佛念眾生一樣的懇切,感應道交就非常的顯著。『一人專忘』,這是指眾生,佛念眾生,眾生不念佛,所以「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假如兩個人都相憶,佛念眾生,眾生也念佛,心心相印,『二憶念深』,這樣一來,『從生至生』,這就是生生世世心電之交感永不中斷,這個當然是感應道交的。這是比喻眾生與佛不相違遠,正如同形之於影,不相乖違,感應道交。

  說到佛專憶眾生,這裡頭有兩個意思。第一個,佛有大悲願故。譬如我們學佛的人,哪個人沒有發過四弘誓願?不過我們所講發四弘誓願,實在是將別人發願的誓詞,我們拿來念一遍而已,是不是從我們內心裡面真正發出來的?那是另當別論。可是諸佛菩薩他們所發的心與願是從真心裡面發出來的,決不是口是心非。四弘誓願裡面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如果這個願要是真心發出來,他度脫一切眾生之心念念於懷,這就叫大悲願故,所以佛念眾生。第二,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自己修證的功夫尚未圓滿,他都對眾生念念不捨,何況成了佛之後?成了佛之後,智慧圓滿了,德能具足。在過去行菩薩道的時候雖然想救度一切眾生,可是智慧、能力還做不到,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今天在佛地上智慧圓滿,力量有了,當然更是要救護一切眾生。

  這樣說起來,佛既然是智慧、德能都圓滿,我們現在在受罪,佛菩薩為什麼不來救我們?這裡面我們要懂得,佛菩薩的教導我們肯不肯接受?我們接受了之後,願不願意去奉行?如果我們願意接受,樂意接受,我們肯去奉行,那跟諸位說,諸佛菩薩決定不捨棄我們,決定不會遠離我們,正如同此地所講的「二憶念深」。由此可知,感應道交的事情,問題確實是在我們自己這邊,諸佛菩薩那邊是絕對沒有問題,這是我們自己要深深明瞭的,而後才會覺悟到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是真實的,千真萬確。下面一段是母子喻,這個比喻就更親切了。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前面說的二人喻是泛指普通的朋友而說,關係不見得十分親密。第二段的比喻以母子來比喻,這個關係最為親切,使人起信。比喻裡面也有兩樁,第一是「單憶有離」。『十方如來』憐憫眾生,懷念眾生,就像一個慈母懷念他的子女一樣。父母對於子女,不管子女是孝順也好,不孝順也好,甚至於大逆不道,做慈母的人只要她活一天,她心裡面對她的子女就懷念一天。母親的心、母親的恩、母親的愛,實在是太偉大、太真實了。我們能夠將親恩、將親的愛,發揚光大愛護一切眾生,這就是如來,這就是佛菩薩。

  第一個比喻,『若子逃逝,雖憶何為』。母親懷念兒女,兒女不孝,遠遠離開她,置父母於不聞不問,這個樣子「雖憶何為」,又有什麼用處?這個意思就是說不能起感應道交的作用。後一段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做兒女的人也想念他的父母,如同父母想念兒女一樣的深切,那麼母子畢竟連心,一定有感應,『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在這段裡說明必須相憶念深才能夠生生不異,感應道交。

  過去齊國有位大行和尚,這位法師一生提倡念佛法門,弘揚淨土大道,他告訴我們有四個字,第一是要信,對於聖教要深信不疑;第二要憶,憶就是念,我們信了以後要念佛,心裡面佛號不能中斷;第三,我們要做到稱讚,在一切時、一切場所逢到人就要稱讚三寶的功德,稱讚佛菩薩的功德,佛菩薩的智慧,佛菩薩的德能,佛菩薩對於社會、國家、世界的貢獻,要稱讚這些;第四個字,要敬。「信憶稱敬」,這四個字要是具足,我們在這個法門決定成就。印光大師一生教人老實念佛,怎樣才叫老實?如果能夠具足這四個字,可以說這是一個老實的念佛人。凡是老實念佛的人,沒有不成就的,這是念佛最好的一個方法。引申的意思,佛是我們老師,對於我們的老師,對於社會的賢達,我們都要用這個態度,要相信他、要懷念他、要稱讚他、要尊敬他,給社會做個榜樣,做個典型,唯有如此,才能夠將至善、至真、至美的聖賢教育普及一切。叫一切眾生都能夠接受這個教育,奉行這個教育,變化氣質,人人都能夠脫俗超凡入聖,我們這個世界就變成聖賢的國土,極樂世界,那是教化的功德達到極處。

  在此地我們通常講念佛,都是以阿彌陀佛為主,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諸佛,由此可知,念這部經也可以說念一切經,只要一心專念,千萬不要疑惑。千經萬論在教體上是通的,體就是理,理是一個,相、用則有無量的差別,無量差別之相,同一個理體,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不要疑惑。

  哪部經的道理我們自己覺得懂得了,體會到,方法也明白了,我們就老實照著這個方法依教奉行,只要專心,有耐心、有恆心,時間久了一定開悟。由此可知,念佛是一種方法,是一種手段,它的目的是要達到一心,是要破除一切妄念。妄念沒有了,心寂靜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自然就悟出來。所以我們要開悟一定要有清淨心,沒有清淨心是不能開悟的。怎麼樣叫我們清淨心現前?念佛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在《地藏經》裡面所看到的,婆羅門女之成就是用的念佛方法,光目女的成就也是用的念佛方法。可見得,如果我們要以最短的時間求最高的成就,除了念佛這個方法之外,實在沒有別的路子可以能夠走得通。禪與密都要相當的時間,唯有念佛快、迅速,而且非常的穩當,不至於有什麼障礙、麻煩出來,這是它殊勝的地方。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這個兩句是法合。我們講完了比喻之後,再回過頭來說到我們這個法門。眾生指的是『眾生心』,『憶佛念佛』,由此可知,這個法門著重在心念。如果口念心不念,那不相應,那就沒有用處。著重在心念,心口俱念,好。口念累了可以休息,佛號在心裡面不要中斷。憶叫憶持不忘,「憶佛念佛」,念是心裡面有佛。念這一字,上面是今,下面是心,現在的心,現在心裡面有佛,這叫做念。念在經論上常講有事念、有理念,事念是事相上如理如法的去修、去做,就是以一念來摒除我們一切的妄念。我們心裡面有佛號,一切妄念自然不生,這是教我們清淨心,培養清淨心,也就是養定的一種功夫,我們現在世俗人常講養心,這是養心最好的方法。哪個方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養心的方法,但是以這個方法最善巧、最方便,人人可以做得到。

  我們善於養心,我們心清淨,我們心自在。心清淨,我們的身就清淨;身清淨,我們的環境就清淨;心自在,我們的身就自在;身自在,我們境界就自在。這是從根本修學,從根本上破迷開悟,從根本上求離苦得樂。這裡面有很深的哲理做依據,絕非淺知淺學的人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佛在經上自己也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換句話說,這個法門只有成了佛他才完全懂得。沒有成佛以前,縱然是等覺菩薩,雖然對這個道理相信,他懂得,但是他還不能完全究竟。可見得它所依據的理實在是太深了,但是在事上講好像是很淺顯,實際上它並不淺顯。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講的果報。剛才說念有事念、有理念,因此念佛的功夫成就也有事一心、有理一心。像這些在此地也不必多說,諸位要想詳細的知道,可以讀《彌陀經疏鈔》,或者是讀《彌陀經要解》,乃至於《要解講義》,都非常之好。大致上說,如果我們用心存念無有間斷,這是事念,念到一心,我們叫做事一心。如果對於我們念的道理,知道所謂是四性不生,這個四性是講的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包括了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眼見、耳聞,鼻舌身都是覺,意屬於知,四性就是六根的根性。四性不生就證到一切法不生不滅,經上所講的「無生法忍」,念佛念到這個境界當然是屬於理一心不亂的境界,這也是念佛成就裡面上乘的功夫,是最高的成就。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這是講到證果了。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我們讀了這三句才曉得這個法門的殊勝,才曉得我們先前所講的,童子讀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去佛不遠』,因為你心裡面常常有佛,「去佛不遠」。童子讀聖賢書,背得很熟、很透,心裡面常常有聖賢,他就與聖賢人不遠。這是從小給他培養,教他接近聖賢、親近聖賢,去聖賢不遠,這是我們古聖先賢的教育。『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方便」是方法,不必用別的方法他就開悟,心開意解。古人也常講,所謂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不必叫人講演,也不必去請教別人,一千遍念了以後,自己就開悟,書裡面所講的道理恍然大悟。我們要問,為什麼他會悟?熟透了,心定了。念書把心念定了,定裡面就生慧,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智慧一現前,大徹大悟,所以悟一定是從定當中得到的。由此可知,背書是修定,念佛也是修定,不必求解它的意思,熟透了,意思自然就悟出來,像此地所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自自然然的悟出來。這些道理我們必須要明瞭,一定要認識,我們才能夠成就自己,才能成就我們的兒女,才能成就下一代、一切眾生;才能為自己造福,為家庭造福,為國家、為社會、為天下人造福,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的。末後菩薩還有個比喻,比喻得非常之好。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在過去科技沒有今天這樣的發達,所以古人用的香,當然有非常好的香料,可是在使用香裡面,熏香是最普遍的一種。譬如說我們的衣服,衣服上要有香氣,怎麼樣得來?現在人用香水噴灑在衣服上,既方便又簡單,立刻噴上立刻就有香氣,就能夠發出來。古人沒有這種方法,所以這個香用熏的。熏香當然要相當長久的時間,譬如一件衣服必須要熏上十幾個鐘點、二十幾個鐘點,衣服上才有香氣;熏上個幾分鐘,這力量不夠。菩薩在此地以這個比喻,因為熏香在印度、在中國,古時候都是很流行的。『如染香人』,就是身上熏的有香氣的人,「染香人」身有香氣。這個比喻,比喻上面,我們身敬佛,帶了佛的氣分。我們常常讀聖賢書,不知不覺就染上聖賢的氣分。我們心的動念、身體的作為,一定會不知不覺受了古聖先賢的影響,受佛菩薩的化育。敬佛的人就像佛,敬菩薩的人就像菩薩,敬聖人就像聖人,敬賢人就像賢人,這就好比是身有香氣。

  後面就說出這個名稱,『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意思是說如來法身的香光,莊嚴自心本覺如來,像《華嚴》裡面所說的旃檀、沉水香等等,比喻菩提心香,所以在此地也以人天名香來比喻如來法身功德之香。說到這個地方,我們想到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裡面參訪鬻香長者,鬻香長者在《四十華嚴》裡面是青蓮花長者。這位長者他所表現的是一個商人,是賣香的,所以叫鬻香長者。在我們看起來,他是個做小買賣的,賣這些香料的這種商人,他是以這種的身分來行菩薩道,來教誡我們「香光莊嚴」的方法,所以長者講發心念佛是香。《起信論》裡面說,如世間衣服實在是沒有香,如果以香來薰習,薰習時間長了則有香氣。無明要薰習,無明這個薰法,實在沒有淨業,可是我們以真如內薰故,它有淨業的作用。「無明染者,本覺心佛藏在無明殼也」,所以經論上常講「在纏如來藏心」,又有所謂「出纏如來藏心」,凡夫是在纏的如來藏心,諸佛菩薩是出纏的如來藏心。纏就是纏繞、纏縛住。出纏就是心開意解的意思,所謂是心開成佛。這是說明念佛的功效,功效能夠達到開悟,能夠達到香光莊嚴,這是講如來果地上的成就。末後這段是講他自己的修行: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這他自己說明他是怎麼成就的,怎樣證得無生法忍,是因為用念佛這個心來修學,所以證入到無生法忍。『入』就是證,什麼叫做證入?理與事合一,理事不二,理事一如,這叫做證。事就是理,理就是事,這是佛法裡面講的證果。大勢至菩薩運用的方法就是運用念佛的方法,證得了宇宙人生理體之後,一證一切證,所謂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通常我們又講悟有解悟跟證悟兩種,在《楞嚴經》裡面說,從三漸次到十信,這是講解悟。《楞嚴》是圓頓的大教,所以從初住以上,這是圓教的菩薩,叫做證悟,在初住以前叫解悟。又所謂小聖悟三空,破人我的執著,這個通常也可以算作『無生忍』的境界。在此地當然是屬於大乘菩薩的境界,而不是講小乘人的境界,何況大勢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現在是在等覺菩薩的地位上。

  我們講到三聖,三聖也是表法的,是以佛來代表法身理體,法身理體是無言無說,它是代表真理;菩薩是代表從真理上起作用,所以他有言說、有行為。所以以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而以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在體用上這是兩大綱領,一個是慧,一個是悲,這也就象徵佛法教學的兩大綱領,智慧與慈悲。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這個一句是講化他的作用,前面是自行,自行化他,這才是大乘菩薩法。『今於此界』,是指我們這個世界,現在菩薩在我們這個世界攝受一切念佛的同修,也就是說與大勢至菩薩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所謂是氣味相投,自然能夠合在一起。菩薩的志願是在淨土,自己成就之後一定是發心去教化一切眾生。我們與菩薩同智、同願、同行,所以攝化是一種自然毫不勉強的。『歸於淨土』,「淨土」有事有理,理上講心淨則土淨。我們念佛成就一心之後,我們心清淨了。剛才說了,身清淨,境清淨了,我們現前就居住在淨土,這從理上說。從事上說,佛跟我們講娑婆世界的西方,十萬億佛國土的那邊有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教化區,觀音、勢至都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助手,念佛人莫不以西方為皈依,這是從事上說的。理事圓融,理事是不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