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第十六集)  1988/7  台灣華藏圖書館大專講座  檔名:05-001-0016

  我們再繼續看底下這段文。「久憶不忘者,謂時刻在懷,雖經年累月,乃至盡形,亦不忘也」,這個意思是說真誠的憶念,時時刻刻不忘。這個不忘意義非常的深廣,絕對不是說我不忘阿彌陀佛,不忘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常常在自己腦海裡面,這是消極的。要不忘阿彌陀佛的發心,我們要跟他發一樣的心,這叫真正不忘。不忘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要發跟他相同的願;不忘阿彌陀佛普度眾生,我們要效法阿彌陀佛,他怎麼做我們也怎麼做,這才叫真正的憶念不忘,這是積極的。所以,我們要把經裡面所說的,阿彌陀佛他累劫的修行,他給我們的教誨,我們要統統做到,這才叫做時刻在懷。這個叫學佛,學得跟他的想法、看法、做法完全一樣,這叫真正學佛,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要做多久?盡形壽,經年累月,乃至盡形,我活一天就要做一天,只要有我這個身體存在,只要我這一口氣不斷,我就得要去做,這才是真實的憶念。

  夏蓮居居士給我們編的《淨修捷要》,他是怕經論太長,我們一下想不起來,一下記不起來,所以把重要的、精華的開示融合在三十二拜當中。每天早晨我們起來拜佛,一面拜佛一面想到阿彌陀佛從修因到證果,從他發心修行一直到他成佛,他發願、修行、度眾生,我們想這些事情。想了怎麼樣?我這一天就要這樣做法,我們自己的生活,以及處事待人接物,我就要用這個心,要把經論裡面所說的全部在生活裡頭去兌現。所以這個三十二拜,不是說早晨拜拜就完了,那沒有用處的,這種修行的方法叫雜修,不是專修。只有早晚課修行,除了早晚課之外,什麼都忘掉了,那有什麼用處?必須要把這個經義、教誨念念不忘,時時刻刻去做,這才叫做專修,這才叫做專念。

  夏蓮居老居士是很了不起的一個人,最近南部有兩位居士他們到大陸去觀光,見到黃念祖老居士,黃念祖居士是夏蓮居的學生,黃居士親近夏老師二十年,這是夏蓮居的傳人。他們到大陸去比我早幾天,他們去見到黃老居士。因為我這次在開心法師那邊剪綵的時候碰到他們兩位,他們兩位來問我,他說黃念祖居士有沒有什麼祕密說給你聽?我說沒有!他說他跟我講的,他說你去的時候有祕密跟你講,不跟他們說。我說沒有什麼祕密。我想我跟黃念祖居士見了兩次面,沒有談什麼祕密的事。我說可能有一句話你們不知道,這他決定不輕易講的。他告訴我,他親近夏老居士二十年,聽夏老居士講《無量壽經》聽了很多遍,他說他曾經看到夏老師升座講經的時候全身金色,連衣服都是金色的。他說這是感應,他大概一共見過二十多次,每次的時間短則半個小時,長大概一個小時,決定不是眼睛看花。他說這是個祕密,他決定不輕易告訴任何人的,為什麼?怕人家說他造謠生事。不是真正對淨土有深刻信仰的人,他決定不說的。他不是說一點點瑞相就到處去宣揚,他不是的,他說不是真正那種人他不講。我說他可能說的就指這個事情,這的確沒有給他們講過,他來給我說的。像這樣的感應瑞相太多了,說不盡。

  所以,這個人確實不是普通人,在我們客觀想像當中,都是佛菩薩再來的。這部《無量壽經》會集得真是最完善的本子,這是一點缺點你都找不到,所以我們大力流通。我告訴他,我說這《無量壽經》我在台灣前後一共印了九次,印的數量大概差不多七、八萬本的樣子。他聽了也非常歡喜,有這麼多的數量。以後我們大力的來印行,普遍來流通。尤其他這個註解出來之後,可以說是大有功於淨土法門的弘揚,希望大家要認真的去讀。我還有一個想法,他的註解印出來之後,我們希望還有一套錄音帶,就是把這個註解從頭念一遍錄成錄音帶,有聲的《無量壽經》註解。找一個國語念得很標準的,把這個註解從頭到尾念一遍,我們流通。今後不僅僅是注重文字上流通,要注重有聲的經論的流通,這個很重要。

  我過去曾經提倡過,希望將《大藏經》能夠錄一套有聲《大藏經》,就是錄音帶。這將來看看同修多了,大家發心,像現在我們《大藏經》精裝本一百冊,如果有五十個人,一個人念兩本,希望在兩年的時間念完。五十個同修大家合作,三年以後就是一部有聲《大藏經》出版了,這非常有意義。一般《大藏經》人家請回家去,都在那裡供養供著,等著蛀蟲把它吃光,他不看。他為什麼不看?看也看不懂,一看也麻煩,如果有個錄音帶聽,他就高興了,它帶動他看。他一方面看經,一方面打開錄音帶在聽,他也不要查生字,他也不怕句子念錯,很多的方便,帶動大家去念《大藏經》。所以,我很希望出版一部有聲《大藏經》,這是佛門很偉大的一個事業,我相信連國外那些圖書館都要收藏,現在有視聽圖書館,他們會收藏的。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工作。關於淨土重要的這些經論,我們一定要出錄音帶,除了講經錄音帶之外,就是註解的讀誦,從頭到尾念一遍做成錄音帶,這個非常重要。

  夏老居士在生前,他有一個構想,這是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的,希望成立一個「淨宗學會」,就是淨土宗,它的名稱叫淨宗學會。希望到處都能建立,普遍的弘揚淨土宗,勸人專修專弘。他說很可惜,這個會在大陸上沒有能夠成立,有這個構想,沒有能成立。他對這樁事情是耿耿於懷,告訴我,希望我在海外能夠建立,我聽說這個名字也非常歡喜。他有幾種書,他給我的那些書,你們要看看原本都會流眼淚,油印印的。我帶回來的本子是油印印的,就是從前滾筒油印機印刷的,我帶回來的。所以帶回來之後我就影印,把原本收起來,原本是毛邊紙,紙張也很長,我用影印印出來。你看看那個字,刻在鋼板上的字,油印印的,那樣流通。

  這種油印,我們曉得在我們台灣三、四十年前也是這個方法。一張蠟紙頂多只能印七十張的樣子,七十張以後就模糊看不清,所以一版在我想充其量印八十本了不起,不可能超過一百本的。那上面雖然講印過四版,四版頂多也不過是印了四百份,最大的數量也只是這麼多,它不是排字印刷的版。你們在序文裡頭你可以看得到,他說他印過四版,四版是油印的。哪裡像我們現在一做版,我們現在印《無量壽經》一印都是一萬本,黃念祖居士的註解也是印一萬本。這樁事情我們要努力,我們可以成立淨宗學會,志同道合真正發心專修淨土、專弘淨土,我們參加做會員。以後我們向海外發展,希望每個地區志同道合的,我們都成立淨宗學會。這是時刻在懷,念念不忘,不僅教訓不忘,一定要把它做到。

  下面結指,這是講「喻久憶不忘也,如是,結指之詞,乃至,超略之詞」,這底下是指這個。「結指者,指上相憶念深也」,佛念眾生,眾生念佛,佛念我們,我們念佛。「超略者,謂不但此生,常得見佛,乃至他生,盡未來際亦常得見佛也。」換句話說,以後想見佛就很容易了,想見就見,想不見就不見,太自在了,太容易了。就好像兒女見父母一樣,想見立刻就見到,沒有障礙,沒有阻攔的。以後見佛就這麼容易。不但這一生,生生世世都是如此,一直到盡未來際,常常見佛,天天見佛。「乖異」,乖是乖違,異就是離開。「形影」這是「略舉一事」,舉一個例子來說,「以例不離」,形不離影,影不離形,把形比作佛,影比作眾生,眾生跟佛永遠不會離開,這舉一個例子。「至於聲響」,響是回音,我們在山谷上大叫一聲,回音立刻就過來,這就是聲不離響,響不離聲,跟前面意思一樣的。水不離波,波不離水;鏡不離光,光不離鏡,這些都是佛經上常常拿來形容不能離開的意思,「皆不相捨離也」。

  「又此形影,近對下喻合文意,單顯獲見佛益」,下面就是底下這段經文,母子的比喻,顯示見佛的利益。「遠對下證果文意」,證果還在底下一段經文上,「雙顯獲見佛成佛二益」,這個二益就是現前當來見佛,這是一種利益,心開染香是第二種利益,香光莊嚴,這有兩種殊勝的利益。底下說「應釋文云,如是一心念佛,心同佛也」,這段講得非常之好,「心同形亦同,形同影亦同」。念佛的心就是佛心,念佛的行就是佛行,眾生念佛,與佛就沒有兩樣。所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本來是佛,現在又作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眾生修行成佛,念佛是最近的一條道路,最直截、最穩當、最快速成佛的道路。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沒有這個法門來得快速,沒有這個法門來得穩當。禪快,密也快,比不上念佛快。要說穩當,那就差得更遠了,禪與密非常容易著魔,稍微一不謹慎,路子就走錯了;念佛這個法門決定不招魔障,它有這樣的穩當。無論在哪方面,絕對不是其他法門能夠相比的。所以這個法門,自古以來諸佛都說「難信易行」,修起來很容易,相信很難,真正是難信之法,易行之法。

  下頭說「不唯此世,乃至生生世世,形影皆同也」。我們很幸運,非常的幸運,正如同古大德所說的,我們能遇到這個法門,能信願修行這個法門,這是我們自己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今天我們遇到了,無比的慶幸。為什麼?遇到了之後,我們這一生就有機會超越六道輪迴,有機會超凡入聖,有機會一生成佛,機會現前。這個機會不是說千載難逢,無量劫都難逢,希有難逢的這麼一個因緣,我們這一生遇到了。這個世間,佛在《無量壽經》上講的,多有菩薩想遇到這個因緣遇不到,那只好修別的法門;遇到了必定修這個法門,一生決定成佛。

  「楞嚴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身心合成,名法王子,此非敵對正意,故疏不釋。」《楞嚴經》上解釋法王子,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容貌為什麼會如佛?這連算命看相的都會說,相隨心轉,你心是佛心,容貌就變成佛的容貌,相隨心轉。一個人心地慈悲,他相就很慈悲;這個人心險詐,他的相貌不管長得怎麼樣好,你會覺得他很可怕,給人有恐懼感,相隨心轉。佛的相最好,佛的心最好。我們每個人的相貌不同,每個人心不一樣,所以相貌不同。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相貌完全相同,他心一樣,都是修念佛三昧成功的,心行一樣,所以他相貌相同。我們的相貌怎麼變現出來的?這個要知道,現在科學裡講遺傳,佛門不講遺傳,遺傳在佛法講不通的。小孩生出來像父母,這不是遺傳,這是他來投胎的時候他歡喜這個相,他要不喜歡他不會來投胎。

  佛經裡面給我們說,父母跟兒女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四種緣,沒有這四種關係他不會來,他來了就是這四種關係。如果前世你跟他有恩惠,他是來報恩的,這個小孩將來就是孝子賢孫,不教就會,本性如此。為什麼?他是報恩來的,你前生跟他有恩惠。第二種就是敗家子,不孝順,他是報仇來的、報怨來的。過去你跟他有過不去,這一世好了,到你家裡來做你兒女,你擺都擺脫不了。長大之後為非作歹,搞得你家破人亡,我們俗話講敗家子。第三種是討債的,叫討債鬼。長得也很可愛,如果欠的債少,三歲、五歲他死了,為什麼?他少,他要完了,債討完了,你花這些金錢培養他,這債討完了,他走了。如果欠得多的話,大概供養他中學畢業、大學畢業了,死了,債欠得多的,討債的。

  還債的是他欠你的,他來做你的兒女來還你的債。如果是欠得多,他對你物質供養很豐富,要什麼他都會供養你,對父母沒有恭敬心、沒有孝順心,只是生活上他給你照顧得很周到,還債的;如果債欠得少,他也給你,就很刻薄。譬如我就見到有一個,也是個學佛的,他自己是個廠商的老板,非常有錢。他對他父母,他給他買了個小房子,讓父母住在那個地方,一個月給他六千塊錢生活費,父母僅僅能維持生活就是。那我們一看就曉得,這是還債的,還得少,過去欠得少,所以一個月只給父母六千塊錢,他自己家請傭人都不止六千塊錢。他是學佛,他供養他師父一供就是好幾萬,他對父母沒有這麼孝順!這就是很明顯的是還債的,對父母沒有恭敬心、沒有孝順心,生活勉勉強強給他維持。這四種緣要知道,無緣不來。

  不學佛的,的確就是隨著這個緣過一輩子了。學了佛之後我們要覺悟,縱然我們是還債的,我們現在學了佛,佛教我們要孝順父母,我們要改變態度。不但我們有能力我們要盡心供養父母,還要盡孝心,勸父母念佛,這樣子能轉變命運,這是修自己的福慧。只曉得供養師父,不曉得供養父母,那沒用處,這是一種迷信錯誤的心理在作祟,認為我供養父母,父母對我已經不能幫助;我供養三寶,三寶加持我,我再發大財,他在做那個夢。結果學佛學了個十年、二十年,破產、倒閉了,可見得巴結佛沒巴結得上,佛還是不照顧他。如果他要盡心盡力孝順父母,他就不至於這樣子了。諸位一定要明瞭,孝順父母是學佛的大根大本。縱然是我們過去生中緣不好,我們現在學佛了,要把這個緣改善,這才對。如果還是繼續過去那個緣,不能改善一點,這佛是白學了。雖然在三寶門前他修福,他做功德那麼樣熱心,我們一看是假的。他為的是什麼?為了求自己的利益,求自己的名聞利養,這是巴結佛!佛是大公至正,巴結不上的。你心不善,你供養的,佛不接受,這些我們要曉得。

  投胎的時候,佛經上常說,六道的眾生都是以淫欲而正性命的。女人來投胎,她就看中了那個男的,她的父親,喜歡她的父親;男人來投胎,就喜歡他的母親,異性相吸。他那個時候因為喜歡,他就取他的相貌,這個小孩生下來是因為他那個時候取的相,他喜歡那個相,他就變成那個相貌。所以,出生之後就像他的父母,就是這麼個道理,相是他自己變的。出生之後再想變相貌他變不成了,定了型。能不能改?能改,從心地改。看相的人常說,一個人四十歲以前,相貌是前生,就是你投胎那個時候決定的,四十歲以後的相貌與前生不相干,為什麼?是你在這一生當中的修積。所以相貌是會轉的,年輕跟年老的時候不一樣,年老的時候相貌就是你這一生修積所變的。一個是我們常講先天的,一個講後天的,先天就是你投胎來的那一剎那決定的,那我們講先天;後天的就是你從有知識開始,取決於你的心地。你的心地如果是覺而不迷,慈悲好善,那你的相貌是一天比一天殊勝,把你先天的相貌完全轉變過來,相隨心轉。四十以後的相貌要自己負責任。

  容貌如佛,這是心行如佛,我的存心、我的行為像佛,所以你的相貌也就像佛了。這心行像佛,佛的標準就是經論,我們把淨土三經、五經努力去做到,能做幾成就做幾成。我們去做的時候要天天增長,年年增長,總希望能把經教圓圓滿滿的做到,那你就跟佛沒有兩樣,這叫學佛,這叫修淨土,這叫做一心專憶、專念。大家不要把這專憶、專念只在自己憶想、口念當中,不肯去照做,那就錯了,那憶佛、念佛就是古人所譏笑的,你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你沒能做到。一定要做到!佛是教我們實行的,並不是教我們天天念。我們天天念是提醒自己,怕自己忘掉。早晨念一遍,這是早課,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我這一天要照做。晚課是反省,做一次反省,我這一天有沒有做到,我究竟做到了多少,這是晚課。

  現在我們佛門的早晚課都流於形式,沒有什麼用處,有口無心。好像我念給佛菩薩聽的,我每天像小孩上學做功課,給父母交代一下完事了,一天到晚心裡還貪玩,這個沒有用處的。一定要曉得,早課是提醒,晚課是反省,這個功德就大了。因此早晚課也不必照課誦本,為什麼?課誦本跟我們修的法門不相應,跟我們學的不相同,這課誦本是過去寺院裡頭用的。任何一個法律、一個規章都要隨著時代來修改,隨時隨地修改,不修改沒有用處,弊病叢生。我們佛門的這種課誦本配不上時代,換句話說,與我們的生活不能夠相配。所以這個課誦本天天念,不發生效果,道理在此地。

  你看夏蓮居居士編的《淨修捷要》,這是給專修淨土人來做的,簡單明瞭。早課、晚課都是一樣的,就是這一樣東西,這裡面包括了憶念、觀想、發願、迴向,統統都有了,真是簡單明瞭。你不要以為說,我現在把這課誦本不要了,我專照這個修,恐怕不如法了,那你就錯了。人家這個修行的方法是針對著現代人現代生活方式來修正的。所以要明瞭,你要不改進你就跟不上時代,你就會被時代淘汰掉,你得不到利益、得不到功德了。古大德所編的這個,他是要遷就各宗各派,各種法門修行的他都要顧及到,所以這個課是一種共同課程,普通的課程,不是專修的課程。我們今天專修,要再加上這個,這叫夾雜。像這樣的課誦,我們如果到別人寺院裡面參學,跟大家一起做,這可以的,這是一般禮節。我們自己修,乃至於我們自己有道場,專修的道場,我們不用這個課程,我們自己必須另立課程。

  諸位要知道,這些課程不是佛立的,佛陀在世,只有講經說法,沒有立功課。佛陀在世的時候只有大家聽經,互相研究討論,沒有共修的,修行是個人的事情。佛陀在世,一般的早晚課就是念個三皈依,其他都沒有。因為三皈依很重要,時時刻刻要提起,要提醒自己,我們這個心是不是真正回頭、真正依靠三寶了!所以,原始的功課是各人自己修的,沒有在一塊共修的。佛教傳到中國來的初期也沒有共修,也是各人修各人的。提倡共修是我們淨土宗首創,就是慧遠大師他在廬山搞個念佛堂,召集志同道合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大家在一起念佛。這是首創,大家在一塊共修,其他宗派都沒有。

  到以後佛門共修受到大家的重視了,覺得這個方法很好。到唐朝中葉,幾乎各宗各派都有共修。尤其是百丈禪師、馬祖道一和尚,他們兩個人發起叢林的運動,叢林運動就是提倡共修,大家在一塊集體共修,依眾靠眾。於是共修才普遍影響到各宗各派,這才有共修會。共修的課程都是各人自己建立的,但是影響最大的是禪宗,禪宗共修課程是百丈禪師定的,「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所以要曉得,所有修行這些課程、課誦都是我們中國祖師定的,他定的課程就適合於當時,那個時候照這個修大家有利益。可是輾轉這一千幾百年了,這個東西一成不變怎麼行?我們要認清這一點。

  我們修哪一個法門,必須要建立這個法門最理想的早晚課誦。可以說今天最理想的,我看到的,夏蓮居編的這個的確是很理想。意思那麼完整,又那麼簡單,這個真難得。大家仔細去看看,真正不容易,值得讚歎。所以我想說我們把這個本子印出來之後,大字的本子印出來之後,我們每個星期共修會我們採取這個方法。我們在台灣第一個提倡,採取這個方法。我們館長看到也很歡喜,她也很同意,她跟我說,我們用這個方法拜佛、念佛,這法子的確好。它裡面連香讚都是自己新編的,詞都是重編的,調是一樣的,詞是新編的。

  底下這一章這是「母子喻」,前面這一章比喻是泛指親友,就是一般的比喻,母子是最親切的比喻。實在講做子女的人很難體會父母的心。所以做子女,他不想念他的父母,縱然想念,過年過節偶爾想起一下。可是做父母的那個心他念念不忘,他忘不掉,時時刻刻都掛念著兒女。兒女雖然長大了,他還把他當小孩一樣,出門怕他不小心,哪裡受了傷,遇到了災難了,他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就是放不下心。這比喻親情,把阿彌陀佛比作母親,一切眾生比作子女,父母想子女,子女不想父母,這個沒辦法,必須母子相憶才能感應道交。所以,大勢至菩薩特地用這個比喻來說明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種感應,要這樣做法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