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12-017-1729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七二九卷)  2007/5/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72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經文,「無方大用」第六段,有十七首頌,「明四攝攝生三昧門」。這十七首頌也分為幾個小段,第一小段就是第一首頌,「總標名用」。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它常常跟四悉檀融合在一起。悉檀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遍施,無條件、無方所普遍的惠施給一切眾生。這個對象大經上常講遍法界虛空界,所以範圍很廣。普遍布施施什麼?布施快樂、歡喜。這個真的要學,在一切時一切處先學著對人,一個歡喜的心、歡喜的面孔、歡喜的態度待人,一切諸佛菩薩接引眾生,是以這個為第一個條件。是不是在人面前做出來的?不是的。是內心的喜悅,這就難了,為什麼?娑婆世界苦惱眾生,他的煩惱習氣很深,業障很重,他那個歡喜怎麼能現得出來?只有菩薩。由此可知,常生歡喜心,也是你自己修行功夫有沒有得力?如果修行功夫愈是得力,就愈歡喜。

  連世法也不例外,孔子這是世間法,不是佛法,《論語》第一句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快不快樂?快樂。孔子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也是常生歡喜心,他從哪裡來的?他從倫理道德修養上來的;換句話說,都是自自然然沒有一絲毫勉強,不是做作。做作的人家一看就看穿了,看穿了是假的,不是真的。佛菩薩是真的,真正從自性流露。四攝攝生在第一首偈裡面給我們講布施,布施裡面頭一個就是講四悉檀。諸位要曉得,四悉檀是四種布施,是佛菩薩對遍法界虛空界的。我們把經文念一念:

  有妙三昧名隨樂。菩薩住此普觀察。隨宜示現度眾生。悉使歡心從法化。】

  我們先看這首,這首就是一段。在四悉檀裡面,前面兩句有『隨樂』,隨樂是「世界悉檀」。我們在大乘教裡面看到,「佛以四隨說法」,四隨說法就是佛依四悉檀說法,四悉檀就是四隨,你看隨樂。什麼樂?剛才說過,佛菩薩是自性歡喜的流露,眾生立刻就能夠感染,也能把眾生本性裡面的本善、本覺引發出來。這要隨著眾生根性不相同,善根深厚,自性流露的時間長一點;業障深重,煩惱習氣深重,還不斷在造罪業,這就善根淺了,也能夠隨樂,但是他的時間短暫。這個我們都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只要細心去觀察不難體會。

  世間人之好樂,就是歡喜,說實在的話,還是與自性本善本覺有關聯,迷得再深,本性並沒有消失。世間上的樂,現在人講到快樂,都認為這是物質的欲望,滿足欲望他就感到快樂,這些東西是什麼?財色名食睡,佛經上講的五欲,五欲六塵之樂。這是迷了,不是真樂,為什麼?這是生滅法。財色名食睡是生滅法、是無常,你得到的時候你感覺得很樂,你失掉的時候就很痛苦。失掉的時候,佛說這個苦叫壞苦,它壞了,壞苦,八苦裡面的苦苦、壞苦、行苦,那叫什麼?苦中作樂,迷了苦中作樂。真正的樂是永恆的,像孔子他一生做學問,修養德行,他那個快樂是永恆的,他不是財色名食睡;我們現在講是精神的快樂,不是物質的。所以他是長久的,他不受外面物質的變化,這是真樂。佛跟菩薩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貪瞋痴慢煩惱永遠斷掉了,所以他的樂是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可是世尊、諸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接引眾生,他知道,像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一定要隨順眾生的根性。「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他還有好惡,示現在這個世間也要隨順眾生。普賢十願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裡頭很有道理。在隨喜裡面利用機會教育,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回頭,這種教學方式真稱得上「極高明而道中庸」,所以他的教學成功。也許你要說,教學成功,我還沒得度,我還沒成佛,他成功在哪裡?他教學成功,你雖然沒得度,是你個人的煩惱習氣很重,佛在加持你,佛在度你。就好像植物一樣,它長成了,一粒桃,你現在才開花,剛剛結果,沒成熟,我們的修行就彷彿是在這個時期。到什麼時候才成熟?佛經上講無量劫。無量劫不是說有一定的時間;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把它正確的解讀,就是沒有一定的時間。什麼時候回頭,什麼時候你就成熟,你現在回不了頭是沒成熟。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是一接觸就回頭,這回頭就成佛了。其他宗門、教下的大德,有人三、五年大徹大悟,有人十年、二十年大徹大悟,有人三、四十年大徹大悟,都回頭了,都是一生成就。有人在這一生當中回不了頭,還要到來生,來生不一定是接著,是不是我這一生壽命終了,來生又到人道?不一定。那要看什麼?看你這一生所造的業。這個自己要知道,我在這一生當中,五戒十善自己有把握可以打個八、九十分,你來生不失人身,你會到人間來,不會墮三惡道;如果勉強說我五戒十善可以打個五十分,靠不住。自己跟自己打分數要嚴格,不要寬恕,寬恕是假的,個人修個人得,這個事情誰都不能代替。

  我前幾天看了一份台灣一個同修寫的劇本,是寫的《唐人傳奇》裡面一段故事,「杜子春學道」的這段故事,我看了之後,寫得很好,很有啟發性。故事說明一個人一生富貴是命定的,該是你的,丟都丟不掉;不是你的,求也求不來。造作的罪業,個人自己一定要受報。他在地獄裡看到父母受地獄的刑罰,非常痛苦,他流淚,叫了一聲爸爸媽媽,他修行的功夫全失掉了。他的老師是太上老君,他想拜他做師父,跟他學道,太上老君先告訴他:「我要到王母娘娘那邊去看看,拜訪、拜訪,你在這裡坐著,等我回來,你在這邊打坐。在定中會有很多境界出現,不管什麼境界,你決定不能起心動念,你不要理它,不可以說一句話,說一句話你的功夫就完了。」

  定中果然出現善惡所有一切境界,有來誘惑他的,有來欺騙他的,有來威脅他的,有來害他的,他都如如不動。佛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只要如如不動就通過了。到最後一個境界出現,就是他的父母在地獄受罪,他看到之後非常悲痛,叫了一聲爹、娘,完了,這一叫,他馬上就警覺過來了。老師在他身邊,老師說可惜!可惜!他再要拜他做師父:「不行,你不夠資格,你要離開此地。」太上老君送他一本書,這是什麼書?《太上感應篇》。叫他好好的學,在人間能修得好也能成就,仙人所住的地方你沒有資格,為什麼?你看到境界會起心動念。老君也很讚歎他,不錯,七情六欲你六條都不受動搖了,最後父母、父子的恩情你這個斷不了。

  然後告訴他,你看到你父母在地獄裡面受罪,你能幫助他嗎?那個受罪是什麼?叫罪有應得!他造作的罪業他必定在那個地方消業,他受報是消他的業障,你可不能夠起心動念,你起心動念對他沒有好處,對你自己傷害就更大,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如果說你能夠幫助你父母親,救度你父母親,諸佛菩薩大慈大悲,那不把地獄眾生全都度了?度不了,佛也度不了,自作自受。這是講因果報應的道理講到究竟了,誰都不能代替!決不是佛菩薩不慈悲,決不是你做兒子的不孝,不是,這個沒法子,你都不能代替他,你是你的業報,他是他的業報。

  佛菩薩度眾生用什麼?用教學,這個要懂得。教學你覺悟、明白了,從此之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才是自度之道。自度而後能度人,用什麼度人?教別人、勸別人。他聽不聽勸是他的事情,他要能聽勸,他就得度了;他不聽勸,他還要受苦,他要把苦受盡了,他才會回頭,沒有經過這個報應,他回不了頭來。所以三途好不好?好,沒有三途,你造的罪業怎麼消得掉?你造的罪業輕的,畜生道受果報;重一點的,餓鬼道受報,去消業;最重的,到地獄去消業,全是消業障。業障消除之後,你頭腦清醒了,清醒的樣子是什麼?接觸到正法生歡喜心,不疑惑,信受奉行,那是覺悟了。像我今天接觸到,我相信,我也有一知半解,我做不到,這是什麼?這是業障在作祟。

  現在這個道場、老師、同學在加持你,這什麼叫加持?給你一個很好修學環境,只能加持到此地。真正斷惡修善還是要靠自己,這個老師、同學、道場幫不上忙,諸佛菩薩也幫不上忙。諸佛菩薩幫助我們的是什麼你懂得嗎?經書、佛像。我們今天看到經書、佛像,是諸佛菩薩幫我們的忙。可是你看到佛像,你有沒有感受?你有沒有警覺?昨天我們講觀音菩薩,看到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表大慈大悲,一看到這個像,我處事待人接物慈悲心就生起來,那就管用;用這個像把我的慈悲心引發出來,觀音是自性的大慈大悲。慈悲心現出來之後,真的,迷惑、業障、煩惱馬上就輕了,這就叫觀世音菩薩度你,起這個作用。經書,這裡面講解得更清楚、更透徹,你能夠信、能夠解、能夠依教奉行,這是佛菩薩加持你,是這麼個意思。佛教裡頭沒有迷信,迷信是增長煩惱習氣,沒有辦法消你的業障,迷信是增加業障,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我們學了半個多世紀,有許多人不曉得從哪裡下手抓綱領,這二十多年來,將近三十年,我把我這一生修學的綱領寫成二十個字,你就抓這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能夠抓住這十個字,你在這一生當中肯定能入佛門。不要小看這一句,入佛門就是聖人了,你能把這十個字做到,你是華嚴會上最低的位次,初信位菩薩,初信位菩薩是聖人。雖然你還沒有出六道輪迴,決定不墮三惡道,就是決定不起貪瞋痴,貪瞋痴斷掉了。真誠裡頭沒有貪瞋痴,清淨裡頭也沒有貪瞋痴,平等、正覺、慈悲統統沒有貪瞋痴;有貪瞋痴慢這就沒有了,這十個字就沒有了。修什麼?就修這個。

  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處修?你落實《弟子規》就是。千萬不能輕視,《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是儒釋道三教修行的根本,從根本修,這是活路。像樹木一樣,它有根,只要有根它就會成長,一定是茁壯開花結果。如果你不在這三樣東西上下功夫,你把它疏忽了,「我不要這個,我只要聽經教,我只要學大乘」,那是什麼?那是花瓶裡面的,樹上摘下來的花,很好看,沒有根,死的。剛剛摘下來好看,幾天、一個星期就枯死了,你一定會把它當垃圾處理。這就是學佛、學儒、學道不知道從根本修,辛辛苦苦修了一輩子,依舊修的是六道輪迴,出不了三界,沒有成就,這個原因你不能不知道。

  昨天吉林來的二十多位同修,我接見他們,磁場不一樣,我能感覺到。確實,他們向我提出報告,天神、鬼神、護法神修行念佛往生淨土的常常有,我很清楚、很明白,很歡喜。今天人不如鬼神。鬼神為什麼能修行成功?他在畜生道也好,在餓鬼道也好,甚至於在地獄道,剛才講這三惡道是消業障,他業障消得差不多,還沒有出來,但是他聞到佛法,他認真修行,業障雖然還沒有消盡他就往生,叫帶業往生;業障要是消盡,他往生就不是凡聖同居土。我們人為什麼不如他?人沒有消業障,天天在增長業障,天天在加重業障,腦子胡思亂想,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痴慢。所以,三惡道的他們在消業,我們在造業,怎麼能比得了人家?

  可是諸位要知道,佛法的緣很不容易遇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經教裡常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你看得人身的有多少?現在世界上人口將近七十億,得人身的,幾個人聞佛法?我們不要說全世界,單說香港,香港大概六百萬人,幾個人學佛?再把圈子縮小,我們這麼一棟大樓,這棟大樓你看住眾多少?我們每天在這裡講經,幾個人來聽經?這不就很明顯了嗎?證明佛法難聞。諸佛菩薩示現在九法界雖然是從來沒有間斷,可是講經說法這個緣很希有,為什麼?要許多條件都能夠湊到一起,這個現相才能現前,缺少一個條件都不能現前,所以這個機會就太難得,希有難逢。我們既然遇到,當面錯過,鬼神都在旁邊嘆息,太可惜!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太可惜了。

  有善根的樂道,他能夠隨順佛道,隨順儒道,這裡頭得樂、得法喜,他才能夠放下世緣。世緣就是世間的五欲六塵,他才會把這個看淡,才會把這些捨棄,捨就是再也不放在心上。日常生活當中隨緣,有很好,沒有也很好,決定不計較,這叫隨緣;我還要想怎麼做怎麼做,那是攀緣。這一層現在也不容易看到,為什麼?沒有這個樣子。古時候有。古時候有,沒有看到,我們在文字記載裡面看到,古來的祖師大德主持道場真的是隨緣而不攀緣,所以他得大自在。現在主持道場的、管理道場的人,跟古來祖師大德的行誼,不一樣。現在主持、管理道場是攀緣而不是隨緣,他們有沒有好處?有好處,修福,人天福報。那是什麼?真正把道場管得很如法。為什麼說他又是修人天福報?因為他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斷,這是世出世間法的分界線。

  這個三大類的煩惱只要一類,執著,你能夠於一切法統統不執著,你在這裡所修的是出世法,可以達到阿羅漢的境界;還是樣樣都執著,世間法,人天福報。有時候人天都拿不到,為什麼?因為你五戒十善做不到。福報有,到哪裡去?畜生、餓鬼的福報。你要說畜生、餓鬼有什麼福報?畜生、餓鬼要沒有福報,他怎麼能聞到佛法?他怎麼能修行?他怎麼能往生?那些畜生、餓鬼,也包括妖魔鬼怪,他能聽經,他能念佛,他知道求生淨土,有福!到那裡面去受。可是他的日子也很難過,三惡道裡面的業報他必須要受,受是什麼?消他的業障。還有這麼一個緣分,他能聞到佛法,他能夠隨順佛教修行,他也能護持佛法,這些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諸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隨樂,「有妙三昧名隨樂」,三昧是什麼?照翻譯上來解釋,三昧翻作正受,三昧翻作禪定,這是修行關鍵、樞紐。你看太上老君教杜子春的,不是跟他講嗎?什麼順逆境界現前都要不能動心、不能說話,那叫三昧;你一動心、一說話,三昧就沒有了,那就可惜。三昧叫隨樂,隨樂是什麼?恆順眾生。

  底下一句話妙,『菩薩住此普觀察』,動不動心?不動心。看得清楚,聽得清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看一切眾生就像看戲一樣,看眾生迷惑,看眾生顛倒,看眾生造業,看眾生受報,菩薩生起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不是真的生了?如果真的生了,他動心了,菩薩動心,起心動念了,他怎麼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自性,沒有生滅,這個道理要懂。菩薩的慈悲心怎麼生出來的?怎麼起作用的?它不生不滅的,怎麼起作用?眾生有感他有應。就像江本勝水實驗一樣,我們用善心對著水,你看它很美麗的結晶就現前;我們用惡心,很煩、不耐煩的念頭對待它,醜陋的現相就現前。它自然的,它沒有起心動念,確實沒有分別執著,自性裡面的大慈大悲是這樣的。所以「菩薩住此普觀察」,菩薩也在修行,為什麼?菩薩他沒成佛。這是我們在《華嚴》上跟諸位說,法身菩薩無始無明習氣沒斷,所以他還要修。他在哪裡修?他就在九法界修,跟眾生感應道交的時候起修。

  感應裡頭,應,應不是起心動念,不是分別執著,這個沒法子說,我們很不容易體會到。所以大經上有個名詞叫「不可思議」,你不能去想,你不能去說。為什麼?想,起心動念了,說,分別執著,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決定看不到事實真相。菩薩在那裡看所有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的,三途不是真的,六道也不是真的,十法界也不是真的,像什麼?像一個人在作夢。他在作夢,你在旁邊看著他,你有能力看到他夢中的境界現相,幻相。你看到這個現相,如如不動是三昧,了了分明是智慧;了了分明是看破,如如不動是放下。菩薩在九法界應化也在不斷提升自己,把無始無明自自然然就斷掉,沒有法子用功;一用功,一有這種念頭就壞了,大乘教裡面說這種修行法,叫「無功用道」。

  你看這段經文,這一大段總共有二百零三首偈,無方大用,這都是屬於無方大用。所以會修行的,什麼地方是道場?處處都是道場。你眼睛看到的、耳朵所聽的、鼻所嗅的、舌所嘗的、伸手接觸的,沒有一樣不是道場。怎麼修法?在這裡頭修的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這叫大乘;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真功夫。達不到這個境界,達不到境界從根修,那你好好學《弟子規》,慢慢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剛才講的這華嚴境界,你基礎沒有,聽到是好聽,對你有沒有用?沒有用。為什麼?你起心動念,你有分別執著。縱然你讀得很多,聽得很多,說得天花亂墜,與你自己煩惱習氣、業障毫不相關。李老師從前常說,該怎麼生死,你還是怎麼生死;該受什麼報,你還是要受什麼報,沒有一樣你能逃得過的。

  在四悉檀這是第一條,叫世界悉檀,就是對於遍法界虛空界平等布施歡喜,「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是大乘教菩薩修行的第一課。在中國,中國是大乘,你看寺廟的建築大致上都有一定的一個規模。你一進寺院頭一個是山門,山門叫天王殿,護法神,這第一個門。你還沒進門,你就看到坐在裡面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笑面迎人。你還沒進去你就看到他,他在那裡教什麼?在那裡布施歡喜心,這表法。然後旁邊四天王,四天王教你什麼?東方天王教你負責盡職,南方天王教你日新又新,要求進步,西方天王教你多看,北方天王教你多聽。沒有叫你多說。多看、多聽就是此地所講的「菩薩住此普觀察」,多看、多聽裡面成就你自己的定慧,是這個意思。你看它的意思多深,它的意思多好。我們了解、知道自己業障深重,做不到,一定從《弟子規》做起,你才能入得了這個境界;沒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你永遠入不了這個境界。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第六小段,第一首偈的後面兩句:

  隨宜示現度眾生。悉使歡心從法化。】

  這是四悉檀的第二句,叫「為人悉檀」,為人的意思就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就這個意思。古大德跟我們解釋說「得生善益」,也就是斷惡修善,專講生善。斷惡是底下一條,底下第三有對治,隨治,勸人怎麼斷惡。最後一條是隨義,這個義是義理,就是隨順佛陀的究竟聖教。我們就先看這兩句經文,『隨宜示現度眾生』,你看這個用意、存心目標非常的明顯。「度」這個字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幫助眾生、協助眾生,幫助他什麼?幫助他修善。你看一切佛經,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我們接觸到之後,才知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確實真正做到「隨宜示現」,沒有一時、沒有一處不是成就眾生的善心、善行、善願。所以,一切眾生對他老人家感恩,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誨。

  在大乘教裡,教人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關於這方面說得最多,為什麼?眾生不是喜歡造作罪業,而是怎麼樣?而是他無知,迷惑顛倒他才造業;他要是了解事實真相,他怎麼會造業!了解事實真相,簡單的說就是看破。二十二年講般若,世尊一生教學四十九年,分五個階段,最初是講《華嚴》,《華嚴》是定中講的,凡夫沒分,要什麼人?法身菩薩。我們在《華嚴經》上也看到人天,也看到天龍八部,祖師大德在講解裡面告訴我們,那是什麼?那是諸佛菩薩、法身大士應化在九法界。所以他有能力進入華嚴境界,有能力參加華嚴法會,不是真的鬼神,不是真正六道裡頭的人天,不是。是法身菩薩在六道裡示現,所以他有資格、他有能力;真正的六道凡夫是決定做不到。無時無處對九法界眾生都是隨宜示現,來幫助他們。

  隨宜就是隨順,必然是那個眾生現前迫切需要的,佛做出樣子給他看,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佛有沒有身相?沒有身相。為什麼?起心動念就現相,不起心動念沒有相。法身菩薩,《華嚴經》上講的圓教初住以上,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統統沒有相。唯有沒有相他才能隨宜現相,示現頭一個是現相。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你看多自在!三十二應是三十二類,每一類裡面無量無邊,譬如說現佛相,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度他。佛就太多了,我們看《萬佛名經》,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簡單介紹,這一說就說了一萬二千多尊的佛號。應以什麼佛身得度,他就現什麼佛身,自在!沒有一定的身相,應以菩薩身得度就現菩薩相。

  說法也沒有一定,也就是說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沒有一定的方法。應該用言說,就給他說法;不應該用言說,就不用言說。甚至於示現的飛花落葉,讓這個人一看他感悟了,看了之後恍然大悟,無一不是示現。然後你才能體會到,法身菩薩、諸佛如來的示現遍虛空法界,遍一切時,從來沒有間斷過。現在在不在?在。我們六根所接觸的統統都是,只是自己迷惑顛倒,自己業障現前,障礙住了,看不到。如果自己沒有業障的話,現前這是什麼世界?大方廣佛華嚴的世界。「大方廣佛華嚴」不是這幾本經,是整個宇宙的理事、性相、因果,全都在面前。

  佛說得好,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全見到了。全見到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恭喜你,你成佛了。妄想分別不能放下,放下執著也好,為什麼?你見到一部分。這一部分是什麼?十法界。只要你放下執著你就見到十法界,十法界四聖法界裡面,有聲聞、緣覺、菩薩、佛,一真法界見不到。一真法界必須要把分別妄想放下,分別是全放下,習氣都沒有了;妄想放下一部分,習氣還在。這個我們在《華嚴》課程裡面講得太多了,我們對這些狀況很清楚、很明白,確實知道從哪裡下手、怎麼學法、怎樣恢復我們的真性。自己明白之後要真幹!真幹幹什麼?就是放下。

  可是煩惱習氣確實是很重,無量劫來的薰修,怎麼能在這一生短短的時間能夠徹底放下?理上講是容易,事上來說不容易。太上老君給杜子春的實驗,最後看到父母在地獄受罪,馬上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情愛就現前。在人間說,不錯,孝心。在事實上,事實上錯誤,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情執一現前,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現前。那不叫三昧,三昧沒有了。那種功夫是世間禪定,世間禪定伏住煩惱,沒斷,沒把它轉變過來;出世間禪定是煩惱沒有了,所以它能夠轉變過來,轉煩惱為菩提。怎麼轉法?聽經是一個方法,每天讀誦大乘,聽聞經教是一個方法。可是一面聽一面要放,如果不放,光是聽,不放,那個障礙存在,有沒有用?說老實話沒用。不放,你是不是經真聽懂了?沒有。你有障礙,你怎麼會聽懂?經裡面的意思你能夠聽懂一成,不錯了。

  從前李老師常常給我們講,一般人聽經只能聽到一成。真正用心的、專注的,什麼樣人?學講經的。今天叫你聽,明天叫你複講,不敢打妄想,全部精神貫注在聽。能聽多少?老師講能聽四成、五成。那是強迫的,過一個星期統統忘掉,又恢復原狀,這是凡夫,這是眾生,這是經上講的可憐憫者,不能不知道。這裡頭最重要的是要回光返照,要想自己,我自己是不是?自己學佛、自己聽經學教,我到底改變多少?我到底受用多少?真正有受用不造業了。真正得受用,給諸位說就像《無量壽經》上講的,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不會再打妄語。也就是說受用從哪裡看?從不自欺,我不再欺騙自己了,不欺騙自己就不會欺騙眾生。你不要想我怎樣不要欺騙人,那是假的,頭一個學不自欺,不自欺就不會欺騙人,欺騙人決定欺騙自己;自欺欺人,自欺在前面,欺人在後頭。那真得受用,這個經你真懂得一些。

  妄語斷了,別人騙我,不怕,我也很清楚,我也讓他騙,你就會這樣,那很快樂,為什麼?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我能夠隨順,讓他生歡喜心,他騙了我很歡喜。我清清楚楚,我沒吃虧,怎麼不高興!為什麼他騙了我,我明明好像人家說吃虧了,為什麼沒吃虧?沒吃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吃什麼虧!「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吃什麼虧!連身體都不可得,哪一樣是你的?你以為這個東西是你的,你妄想分別執著全在。阿羅漢不執著身是自己,身見破了,所以六道沒有了,超越六道;只要執著這是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六道是假的,這個也是假的。什麼時候知道這個不是我,能把這個身看作這是我所有的,衣服一樣,對衣服不會愛惜,別人需要,脫了給他,把身體也看成是這樣。什麼是自己?靈性是自己。

  這個身體確實是靈性的載具,外國人還不知道靈性,外國人知道靈魂,他說靈魂是自己。靈魂不能出六道,出不了六道輪迴,永遠在六道裡捨身受身,他知道身不是自己,靈魂是自己。如果什麼時候知道靈魂不是自己,靈性是自己,超越六道了。靈魂跟靈性差別在哪裡?差別在迷悟,悟了就叫做靈性,迷了就叫做靈魂,所以靈魂還是迷,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沒有徹底放下,道理在此地。真功夫,這是事實真相,諸佛菩薩在世間示現,所謂示現就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在感應當中給眾生啟示,這種啟示有顯有冥,顯是很明顯的;冥是什麼?就是暗中不明顯,可是你很細心專注你能體會到。別人體會不到,你能體會到,我們講冥冥當中加持的,就是這個意思。

  自己要是真正有個好學的心,真正好學的心,好學要放下分別執著,諸佛菩薩暗中加持你,這個路就通了,你就時時刻刻能得到加持;還有分別、還有執著就不通,這條路就不通。偶爾把分別執著忘掉,暫時就通了;如果分別執著一起來,立刻就斷掉。這種情形在一般人常常會有,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有的時候聽,好像一下開悟了,過一會兒又忘掉,道理就在此地。也就是說妄想是不會斷的,但是分別執著偶然會斷,偶然斷就會產生這種現象。在這個現象裡面你才體會到,諸佛菩薩無盡的慈悲,真的是光明遍照,一切時一切處無所不在,只要我們分別執著稍稍放下,那一念就感應。希望放下的時間長一點,你感應的時間就久,就得很大的利益。我相信我說這些話,同修當中有不少能體會,為什麼?你在修學過程當中會遇到。遇到的次數各人不同,遇到時間長短也是各人不同,你就明白了,是你分別執著暫時放下。你在這裡面,如果真正能夠體認到,暫時放下就有感應;要是真的完全放下,那不是感應全現前!你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

  諸佛菩薩是「隨宜示現度眾生」,我們要學,怎麼學法?我們要恆順眾生,一切時一切處要給眾生做好樣子,就是學這一句。現在眾生心浮氣躁,我們示現什麼樣子?寧靜、安詳,你做出這個樣子給他看。他看不懂,看個一年半載,三年、五年他看懂了,根性利的,很短的時間看懂;根性鈍的,要很長的時間他看懂,他明白了。做的人、示現的人沒有心,就是沒有分別執著;看的人有心,為什麼?他是凡夫。他有什麼心?他有妄想分別執著,他有七情五欲。貪心重的人,現在哪個不貪?貪財,我們怎麼示現?施財,布施;貪法,我們示現布施法;心有恐懼、心不安,我們示現無畏,布施無畏。你看這個世間,你只要看出他的毛病,你從反面把他糾正過來,做這個示現,這就叫度眾生;用現在話說,影響眾生。給他啟示,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不一定是上課。

  我們從這個地方才真正體會,釋迦牟尼佛教學是用身、語、意,身體的動作是教學,做好樣子,言語的教學,意念的教學。意念教學一般煩惱重的人不行,他接受不到;心地清淨的人、煩惱輕的人能夠接受到,就是我們講感受到佛陀的意念。心愈清淨感應就愈明顯,時間也愈長,跟諸佛如來交流。感應裡面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為什麼?自性。我們雖然沒有見性,但是佛的性德裡面的東西我們也感受到了。好像燒火,古人舉的比喻,我們沒有看到火,但是暖氣感受到了,愈接近感受就愈明顯。

  佛的心三昧,這個地方二百零三首偈子統統講三昧,三昧是清淨心。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叫三昧,這是最簡單的說法;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三昧就沒有。三昧是正受,有妄想分別執著,佛給我們說了五種受,苦樂憂喜捨,這是講六道凡夫。六道凡夫的受(感受),身有苦樂,心有憂喜,當苦樂憂喜暫時斷掉的時候叫捨受,捨受是三昧,但是那個三昧不長,時間很短。凡夫業障再重,有這個時候,時間很短,一剎那,二、三秒鐘,二、三秒鐘就相當長,有的人可能不到一秒鐘,苦樂憂喜沒有,他就有感應。我們如何能夠保持,苦樂憂喜放下的時間長一點?不必很長,每天有個二、三分鐘就不得了,能保持二、三分鐘真正的清淨。如果能保持到十分鐘,每天有十分鐘,這個身輕鬆、放下,這個人身體就健康長壽。能夠有十分鐘腦子裡都沒有妄念,身體輕鬆,身心清淨,你內裡面什麼毛病都調整過來。養生之道很講究這個!

  你不懂得這個,你是煩躁,煩躁把你的壽命能量消耗掉,那個消耗得真的叫無謂,一點利益都沒有,消耗掉大的能量,妄念太多。妄念生煩惱,不生智慧,生煩惱就是造業,造業下面一定受報。這是諸佛菩薩觀察十法界的眾生,特別是六道,只說了一句話,「可憐憫者」。為什麼說他可憐憫者?他所作所為全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迷惑是虛妄的,造業是虛妄的,受果報也是虛妄的。就像我們看電影屏幕一樣,裡面演的喜怒哀樂,演的享福、受罪,全是假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六道真是這樣。《永嘉證道歌》講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哪個是覺後?法身菩薩是覺後。他應化在這裡面,他看到的是空空無大千;可是迷惑顛倒的人正在這裡作夢,他好像是真的,他不知道是假的。因為他以為是真的,所以他分別、他計較、他執著,虧吃大了,他不曉得三惡道就從這兒來的。本來沒有三惡道,自性裡頭沒三惡道,三惡道是自己變現出來的,所以你要自己受,別人救不了你。為什麼?你自己變的,不是別人變的,不是宇宙之間真的有三惡道,沒有。宇宙之間沒有六道輪迴,沒有十法界,只有一真法界。

  我們明白了,學佛了,就學佛的隨宜示現,我們今天示現什麼?現在這個世間人真的是太可憐,無知!無知到極處。古時候中國從小父母教誨,老師教誨,親戚朋友大家都教,所以懂得倫理、道德、因果,懂得!他真正是做一個好人;現在沒人教,倫理道德沒人教了。過去崇尚倫理道德,尊重倫理道德,人人都想學;現在的社會恰顛倒,現在的社會崇尚金錢,崇尚貪婪,這還得了。從小就教競爭,從小就教怎麼樣賺錢,爭名奪利,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個不得了,這全是阿鼻地獄。我們跟他講他不相信,「別人不都是這樣做嗎?」他以為是正確的,人人爭利。

  我們怎麼做?我們做出一切不爭,你爭,我不爭。你爭到手的,你的生活並不快樂;我不爭的,我日子能過得去,我非常快樂,不一樣!具體而言,現在做人沒有規範,沒有規矩,沒有模範。我們要做規矩、做模範,規矩、模範怎麼做?只要依《弟子規》做就行了,你就是「隨宜示現度眾生」。把《弟子規》落實,變成我自己的生活,變成我自己的工作,變成我自己處事待人接物的原則。好好的學習《感應篇》,《感應篇》是因果教育,你念了之後你才曉得,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們在講席裡常常跟諸位報告,你能佔到別人的便宜嗎?佔不到。我在世間我吃了虧嗎?沒有。如果真的你可以佔別人便宜,自己吃了虧,給諸位說,因果推翻了,沒有因果報應,這不是事實真相。所以,永遠不會佔便宜,你現在佔便宜,將來要還人家,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不但要還,還要加利息。這一生沒還,來生還還,來生還得不夠,後世還要還,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你就想這個事情多可怕,這個事情多痛苦。

  明白了,趕快放下!首先了解事實真相,命裡有的捨不掉,你儘管捨,你命裡有,捨不掉,愈捨愈多。譬如捨財,財是人之所愛,人之所貪,他不曉得愈施愈多。我在此地做樣子,你們看了怎麼樣?看了不相信,為什麼不相信?不懂道理。我在年輕的時候看相算命,我這個人一生貧賤,貧沒有錢,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貧賤到極處是什麼人?乞丐。我這個命是這樣的命,接觸佛法之後,章嘉大師教我修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做好樣子給人看,就是法布施,在社會上不能留個壞樣子;壞樣子那也是法布施,果報是負面的,果報是什麼?愚痴。在三途,人身都得不到,得人身是貧窮下賤,我們一般講叫化子命。修財布施,哪來的財?每個月的收入僅僅夠生活,還過得很苦。老師跟我說「你一個月能不能省一塊錢?」這可以,這個能省得出來。「能不能省一毛錢?」行。你就從一毛一塊去布施,常常有布施的心,盡量去節省。

  我在台灣那麼多年,我自己有一個月,這是節省最嚴格的,一個月只用八塊錢。八塊那個時候是台灣錢,台灣錢那個時候一塊美金是換四十塊台灣錢,我一個月只用了八塊錢。那個時候我一個月收入是五十塊錢,我用八塊錢,其他的錢省下來,老師教我修布施,放生、印經,人家印經我們隨喜,三塊、五塊隨喜,放生。布施醫藥,捐給醫院幫助貧窮的人付醫藥費,那屬於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印經是法布施,果報是聰明智慧;放生裡面有財布施,也有無畏布施。老師講的話沒錯,愈施愈多,把整個命運都改變過來。命裡頭是短命,過不了四十五歲,我一生除了偶爾傷風感冒不小心,沒生過病,沒有進過醫院,沒有病歷。怎麼?老師教的,就是修這三種法,捨財、捨法、捨無畏。捨無畏裡頭最重要的,素食,不再吃眾生肉,知道殺生吃肉是跟眾生結冤仇,自己餓死也不願意再造這個業。不吃眾生肉這是無畏施,果報是健康長壽。

  印光大師七十歲,蚊蟲螞蟻就不騷擾他;我告訴諸位,我在七十五歲,七十五歲以後蚊蟲螞蟻也不騷擾我。你愛牠,牠愛你;你照顧牠,牠照顧你。我們都把牠看作菩薩,都把牠看作善友,善友在一起共同生活,怎麼會有傷害!我在這個地方讀經,房間裡蚊子有十幾隻,牠也不飛來飛去,牠就叮在牆壁上,在聽我讀經,十幾隻蚊子都叮在牆壁上。念完之後有一些走了,還有幾隻在那邊,到第二天早晨我起來看到還有幾隻,不要趕牠走,趕牠走很不禮貌。對眾生傷害的念頭沒有了、意念沒有了,牠知道,牠知道我們是朋友。實在牠要想叮我的話,我也很樂意布施,供養牠一餐飯讓牠吃飽,彼此都是歡喜心。這些都是給眾生做樣子,我做得到,你也做得到。所以,《弟子規》是好樣子,《感應篇》是好樣子,《十善業道》是好樣子,只要把這個東西做到,你就是現前隨宜示現度眾生。『悉使歡心從法化』,不但是人,連畜生都生歡喜心,都聽你的教化,鬼神亦復如此。

  我剛才看到一個同修拿一本書給我,好像這個字還能看得清楚,《消業懺悔法》,上面是「淨空法師法語」。跟諸位說,這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從來沒看過,我也沒寫過,他怎麼會寫成淨空法師法語?也許有同名的,這不是我這個淨空。希望同學要是看到這個,你要知道這個與我不相干,裡面雖然也是勸善,實在講他不應該寫我的名字,寫我名字是錯誤的。雖然是善書,也很好,可是如果要寫我名字,先要把這些資料送給我看一看,讓我了解。這裡頭我都沒看過,不知道是什麼人寫的,也沒有人名,也沒有地址,可見得他不負責任,這都不是個好樣子。好樣子,有名字、有地址,負責任,這個很重要;不負責任,做好事也得不到好果報,這個道理要懂。做好事要負責任,做壞事也要負責任,不能說不負責任,這是一般人不會接受的,這是附帶給諸位做個報告。希望我們這兩句經文要能兌現,要做好樣子給眾生看,這就是度眾生了,讓眾生生歡喜心。現在時間到了,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