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55-057-0035 主講人 : 蔡禮旭老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五集)  2011/10/29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35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下午好。我们《群书治要360》进入第三个大的单元,是「贵德」。我们了解德是根本,它是学问,它是家道、事业的根本,也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这一、二个礼拜,连续有二、三位女士跟我提到,她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强调女德,怎么不强调男德?我们在古代男子读书,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对他们德行的要求是很多的。所以诸位女同胞,是不是应该上一个男德的课?首先我们知道德是重要的,那怎么样增长自己的德行?古人有讲「观德於忍,观福於量」,一个人的德行能不能提升,看他忍耐、忍辱的功夫到哪里。天底下没有不能包容的人、不能包容的事,他的德行就大有成就了。所以德行要提升,就是修忍辱的功夫,「一切法得成於忍」,还要成就学问、成就家和万事兴、成就事业,怎么可以不包容、不忍辱?

  所以我们女同胞们问我,说可不可以讲男德的课?我们说觉悟要从观心为要下手,善观己心。当我们动个念头都讲女德,都讲我,怎么不讲男人?请问这个念头是觉、还是迷了?所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我们一讲到德行「正己化人」,道家讲的《太上感应篇》讲正己,首先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孔子又说「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这句话能举一反三,不正己而求於人必有怨。我们学了传统文化,学了圣贤教诲,应该是有德风,德风就要让人如沐春风。假如我们学了之后这个心态都是要要求别人,那叫台风,不叫春风。而且这位女同胞叫我讲男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是在他先生面前讲的,就当著他先生面前:蔡老师,你都讲女德,为什么不讲男德?她意在言外我已经听出来。所以我们有时候都会被人家逼到,不知道要讲什么话好,只能说大家辛苦了。我也曾经遇过一个妈妈,把两个孩子带到面前来,蔡老师,鞠躬、鞠躬。压完头以后马上说,我这两个孩子都不听话,蔡老师你帮我教一教!我也只能:你好乖,先到旁边玩。

  所以增长德行,忍不住自己的控制念头、忍不住自己的情绪,光是在这个境界当中,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有要求就是控制。您看师长讲经当中叫我们要放下,从哪里放?放下控制的念头,放下占有的念头。什么时候放?不都在一切境界当中要观到自己的控制的念头。所以讲不讲男德?还是要讲这叫恒顺众生。刚刚是提醒每一个人,可不能说我提醒女的,那就又要有女同胞要举牌子:抗议、抗议。不是提醒女同胞,每件事情都是我们的学处,为什么?一个男人做到,他的太太必须要在人家面前说,要讲男德,那男人也要检讨了。怎么男人没有回应?男子汉大丈夫领妻成道!你看自古以来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女人把男人当天那样的尊敬,我们像天吗?自己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天德?一个男人做到让另一半都不服,枉为男子汉大丈夫了,有辱男人这个身分。《太上感应篇》说「男不忠良,女不柔顺」,这是男德很好的标准。

  包含我们「贵德」里面十几个纲目,全部是男德应该遵守,第一「尚道」,这个人得要了解,他这一生最重要的,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一生不能落到邪道,不能堕落下去。他得知道人生意义在哪里,在明明德,在恢复本善,尚道。再来他要「孝悌」,一个人没有孝悌,就没有资格当万物之灵,竭忠尽孝才能称得上是两撇大字的人,顶天立地。而且要讲「诚信」,要有「度量」,男人没度量看起来就不像男人是吧?看起来像什么?像小人。小鼻子小眼睛,没有跟天地一样广阔的胸襟,怎么会值得依靠?包含「正己」的修养;包含要「谦虚」,谦受益。要「谨慎」,谨慎为保家之本,不注重德行败德这个家道就完了。做事的时候不谨慎,看错人、用错人,事业也就完了,谨慎为保家之本。包含要有恒心,「有恒为成功之本」;要重视道德学问的提升,「学问为济世之本」。一个人学习还要人家催促,这都不够好学了,这都没有责任感。好学才有智慧,才能利益到家人,利益到下一代,利益到生命的有缘人;自己不用功,谈不上责任心,自私心太强。包含一个人要懂得怎么样交朋友,出社会之后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要有智慧分辨所处的环境、所交的朋友。这都是「贵德」的纲目,贵德的具体德目。

  我们上一节课讲「尚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我们明白了我们有本性、我们有自性,就知道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恢复本性,恢复明德。怎么恢复?靠修行,修德有功,修得很好放下很多习气,性德方显,我们本有的性德也慢慢恢复了。怎么用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一分一秒不可松懈,甚至於是念念都要在道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什么时候有进退?一个念头迷了,他就兵败如山倒了。大家有没有经验,打个妄想回过神来,十秒钟经过了,甚至一分钟过去了有没有?请问大家,这一念不觉接著有多少个妄念来了?这叫正常现象。我们修行前几年叫屡战屡败,接著屡败屡战,要百折不挠,不屈不挠,因为修行它是一个过程。「生处令熟,熟处令生」的过程,它不是一蹴可几的,修行不能贪快,不能急,当下急的时候就是在迷了,急就是贪,贪快,贪一蹴可几那就愚昧了。所以为学,一个人求学问先把浮躁的心要调伏,一求快心就很浮躁了,怎么定得下来?这生是很陌生,什么陌生?仁爱、慈悲、孝悌、忠信很陌生,不常提起来。什么很熟悉?自私自利很熟悉,贪瞋痴慢很熟悉,你都不用给它say hello它就来了。你看我们要提起经教的教诲,还要深呼吸:经教怎么讲的?好不容易把它挤出来了。

  自私、情绪、脾气不用招呼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比方你这个地方不对,不对我改不就好了吗?有什么了不起,我改就好了!请问大家这句话觉还是迷?我改就好了,你看那个态度还这么傲慢,不然你要这样?你看错上一直错错错错下去。所以这个惯性,我们真的警觉到了,这个修道你稍微放松都不知道退到哪里去了。修道第一关须打破什么?自欺,知道自欺已经不错了。习气使然浑然不知,贪瞋痴的习气起来了,他自己完全不知道,讲话那个苛刻讲到人家都已经心脏病快发了,他还讲得很高兴继续讲,不知道自己的刻薄,不知道给人的难受。这个时候很需要什么?旁边人的提醒,要善友为依,得要依靠旁边的亲人、道友提醒:你刚刚这态度不对,你要警觉,你没看你讲话人家眉头都皱起来,你都没看到。所以观心为要,善友为依,我们才比较容易发觉自己的问题,发觉过失了才能修,修正才能把它改过来。所以这句「不可须臾离也」,是相当重要的修行关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念念都要观照,不可松懈。

  接著我们讲到第二句:

  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你看在佛家的修学,佛门的教育是高度的艺术,所有的佛门的建筑,还有佛菩萨的雕像都是教学用的,都是教化的。我们看入佛门,佛家传统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个建筑物叫天王殿,大家去过没有?没去过没关系,到我们Heritage也有,大家从大门进来,首先看到四尊四大天王,这配合得真好。你看四大天王这都是教育我们立身处世的,东方持国天王教我们怎么持国、怎么持家?要靠和,太和之气。不能太紧,太紧了就像持国天王拿的琵琶,太紧了一弹咚断了。家里的氛围很紧张,常常都是一触即发,都快打仗起来了,这个家道就很难延续下去了。孩子每天在家里心惊胆跳的,他怎么可以健康成长?所以不可太紧,不可太严苛。但也不可太松,那孩子都很随便,造次了,最后出去都是给人家添乱的。所以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团体都有它的规定、规矩。这东方持国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手上拿的是一支剑,叫慧剑断烦恼。我们带领一个家庭,我们没有真实智慧只会把家人带向愈多的烦恼,他怎么幸福人生?所以要增长自己的智慧,自觉才能觉他,自觉觉他要靠学习,多看、多听。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大家看老天爷很有智慧,您看人,造出来的人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一个嘴巴给我们什么启示?多看、多听少说话,因为才一个。而且要讲话的时候,话到口边留半句,深思熟虑再讲,不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西方广目天王他手上拿著一条龙,龙代表多变的人事物,另外一只手拿著一个龙珠,那是不变的做人原理原则。今天会讲到《易经》的句子,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龙珠代表不变,就是《易经》三种含义当中的一种,叫不变。那条龙变化多端,代表变易,多变的宇宙万象,在多变当中,一个人要找到不变的原理原则,才能安身立命。不然每天听这个这么说,听这个那么说,都不知道路怎么走,都不知道饭怎么吃了。有没有?你们有没有遇过在一个桌上吃饭,这个朋友说那个不能吃,这个人说那个很营养,你在那里:听谁的?

  吃什么很营养是满重要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吃的时候,心情要很愉快。假如心情很不好,再好的东西吃下去,也消化不良是吧?这个道理我体会最深,我吃的东西都很好,还是这么瘦。所以重点在情绪要好,重点在你的思虑要少,「思多血气衰」,你烦恼多了能量都耗掉。我的功夫还不到家,放下不够,想的东西太多,能量消耗太大。所以假如心情愉快,吃得差不多就很强壮了,不一定讲究到,一天光是吃饭的时间要花七、八个小时,总是要有一个度,中庸之道,不能又变成一种执著。北方多闻耳朵听,拿一支伞盖防止污染,听也要懂得斗闹场,绝勿近,虽然要多听,多听什么?多听圣贤的经教。不是多听一些是非人我,「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都要用智慧去判断。

  而四大天王中间,有一尊我们很熟悉的菩萨像叫弥勒菩萨,您看跟这一句相不相应?『保合大和』,太和之气笑口常开,大肚能容。而且『利贞』,利就是利益人,慈悲呈现的是慈悲欢喜相;贞是永恒不变,这个爱人的心不会改变。诸位学长,我们有没有经验,帮一个人帮到回到家里桌子一拍:气死我了,以后不理他了有没有?那就没有「利贞」。

  所以修学的过程当中要修四无量心,叫慈悲喜舍,「慈庄严故」,一个人时时都很慈爱,看起来特别庄严,「於诸众生,不起恼害」。就这个人很慈祥,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种和气,不会让任何的人因为他而气得半死,当然如沐春风,这是慈。悲?悲心,「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悯就是怜悯,常就是恒常不变,不是我心情好的时候这样,心情不好就不这样,常是真常。常不厌舍,决定对任何的众生没有厌弃、舍弃的念头,这个慈悲时时保持。那可能我们看到这句想:那我没有慈悲心,我常常都会不想干,常常都会没耐性。不是没有慈悲,慈悲是本有的,人这个明德、慈悲是本有的,每个人都有。为什么我不能保持?它有障碍,被习气障碍,拨开云就见日。不管任何境界都不要怀疑自己的慈悲心,关注的是要把习气去掉,就对了。不然很多人可能又落入一种自责,你看我又做不到我好差!对自己否定的念头也是根本的烦恼,叫五毒,开始毒害自己。哪五毒?贪瞋痴慢疑。

  诸位学长,想不想吃毒药?不想,你们不愚痴懂得判断。不吃毒药,要吃甘露,怎么可以吃毒药?怀疑是毒药,最严重的毒药首先是怀疑自己,对自己没信心,这个毒害特别大。往往这个怀疑自己的念头一起来,好像就沉到谷底去,整个人就没劲、没有能量,不知道退了多少步。这个时候怎么办?吃了毒要吃解药,拿一服解药马上吞下去。你们手上都没药,那怎么办?到时候这个毒要攻心怎么办?来,有哪一包药赶紧拿出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法药解这个毒。还有没有哪一句可以解毒?「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好了,反正到时候要吃的时候,拿一包起来就够了,你不要到时候拿了十包,该吃哪一包?一包就有效了。其实这个法药有一句入心,你就解脱了;有一句不可须臾离也,你就念念都是觉悟,不久你就开悟了。所以重要的,是学了之后去真干、真放下,就得大利益了;不是读一大堆最后变成学术,搞学术。好,这是悲。

  「喜庄严故」,什么是值得欢喜?「见修善者」,看到人家的优点、看到人家做善事,「心无嫌嫉」,决定不会嫌弃别人,不会嫉妒别人。这个嫌弃、嫉妒也是我们很常起的一个烦恼,嫉妒不好,也是瞋恨心,坏脾气。而且造的罪孽特别大,因为嫉妒心一起,人家什么好你都看不到,就学不了。甚至於还毁谤有德的人,造成人家对他没有信心,不跟他学了,断人慧命这个罪业就大了。不能嫉妒,要修随喜赞叹他。「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舍庄严故」,舍是放下的功夫。你看,我们常常有提到,问自己是小时候的德行好,还是现在的时候德行好?奇怪了,我们怎么愈活愈回去了。为什么?在这个人生路上,扛上很多污染的东西包袱,愈走愈沉,心里愈来愈多罣碍、执著,那些罣碍懂得舍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顺违境就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无爱恚心」。不会起什么?不会起贪爱的心,也不会起瞋恚、排斥的心,拒绝,甚至於是反目成仇这样的心,不会的。您看其实顺境,好的人事环境,人容易起贪爱;遇到违背自己意思的境界,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境界,或者不愿意见的人,就怎么样?脾气就上来了。所以顺境不生贪爱,逆境不生瞋恚,把爱恚放下这叫舍,这好日子就来了,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那面对顺境应该起什么心?不起贪心起什么心?起感恩心。父母对我这么好,这些有缘的亲朋好友对我这么好,我感恩,要报恩。我这一生有了真实的智慧,我要供养他们,也成就他们真实智慧。不只不起贪爱执著这个情执,反而还生感恩的心,反而还生责任的心就对了。

  逆境不生瞋恚心,逆境生什么心?还生感恩心。为什么?它来给我考试,它是监考老师,它来提醒我,我还有哪一些习气没有去掉,它是来成就我的道业的,感恩心就起来了。它来磨炼我的,它来提醒我的不足的,它来让我不会活得糊里糊涂,赶紧发现自己的问题。有这样的心态,所有的人都是来帮助我的,哪还有跟任何人对立跟冲突?再来,在逆境当中生忏悔心,为什么?奇怪了,他不去找别人,偏偏找我。这不是偶然的,冤有头,这一句你们怎么接得这么心不甘情不愿的?债有主,这个话接出来叫做懂得还债,这是有承担的人,这是明理的人。会不愿意接受现在所遇到的境界,这是不负责任,不明理。

  真明理了,那是我感来的,我以前对他不好,这一辈子不是不报,时候终於到,对,它到了,这个时候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叫什么?天经地义。所以大家看,遇到逆境生感恩心、生忏悔心、生慈悲心:我跟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到此为止!怎么到此为止?跟他不再结恶缘。结什么?结法缘。这一辈子做到让他感动,让他觉得:我对他这么恶劣怎么他都不生气,还对我这么好,天底下还有这种人。了解一下,原来是学传统文化的,是学《弟子规》的。你就让他信任中华文化,你就结法缘,而且是让他不继续迷惑,你这一念心叫慈悲心。不是只有还完债,好、好,两百给你!那还是心不甘情不愿。要还了以后,来,再喝杯咖啡,跟你讲一下《了凡四训》,这样才是有慈悲、有真诚。好,这是我们讲到修学首先要和气,大肚能容,笑口常开。

  而我们看到这一句里面,『首出庶物』,形容这个元首受到黎民百姓的推崇,推举他出来做领导者带领全国人民。一个国要有元首,一个家也要有君、要有领导,「家人有严君焉」,一个家庭里面有威严的君主、领导者,谁?「父母之谓也」。父母也是子女最推崇景仰的领导者,进而效法学习他。所以一个元首,一个父母、老师,他的思想观念就影响了全国人民,以至於他整个家庭的命运。思想决定了他的行为,行为形成他的习惯,习惯形成他的性格,最后决定他的命运。所以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命运,一对父母的思想决定了他这个家族后代的命运,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思想,可能影响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

  二千多年前,当孟子遇到梁惠王,梁惠王看到孟子来了,孟子很有德行,「叟,不远千里而来」,老者,你不远千里走到我们魏国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来到魏国见梁惠王,你走这么远来一定是要来利益我们国家。请问大家,梁惠王看到一个圣哲人,首先想到的是哪个字?利。你看到圣哲人应该是仰慕德行,怎么先考虑利?孟子讲「王何必曰利」。梁惠王是魏国的国君,我刚刚讲错了,对不起。孟子在当下也是很有智慧,当场点住了梁惠王的起心动念:大王,你怎么一动念就是利益,你何必讲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你何不讲仁义?天子都讲利,那他底下的人也会重利,所以这个天子可能就会被诸侯争利给灭掉了;国君都讲利,那可能就被大夫给灭掉,争利;大夫都讲利,可能就被他底下的人给灭掉了。所以「上下交征利」,上位者跟下位者统统把利摆在第一位,「而国危矣」,这个国家就危险了。二千多年前讲的,孟子很有智慧!那我们现在拿孟夫子这句话来举一反三,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再来,上下交征利,而家危矣,您看现在父子兄弟告上法庭争财产的有多少?上下交征利,而天下危矣。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在网路当中看到一段演讲,非常精彩,好像七分钟左右。十三岁的少女在联合国发表演讲,她告诉这些联合国各国的代表,她说我要为我们的未来奋斗而战,不然以后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活。所以挽救整个环境,这小女孩讲的,跟股票输掉不一样,跟选举输掉不一样,这个大自然再不挽回,这个地球就要灭掉了。这小女孩说,我们是打工赚来的钱买的机票,我可没有经纪人,没有像你们这样有钱有势。她是加拿大人,她说我们加拿大享受的生活,那个花费太惊人。其实全球百分之八十的消耗,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人花掉,都是在所谓的最浪费资源的国家是哪些国家?(先进)国家。那个先进打个刮号,真讽刺!怎么会先进?做出来的行为都是要把这地球母亲给耗损掉,这样叫先进,哪有这个道理?你看救护车的声音出现了,这个有感应,这是很急的事情。所以她讲到,我们成人的世界,只要把战争花掉的费用拿来解决环境问题,解决贫穷问题,还有剩的钱,你们干嘛拿去打仗?小孩子说我在念幼儿园的时候,你们不是教我不要打架吗?你们不是教我不要矛盾、不要冲突,要跟人和睦相处,为什么你们做的跟你教给我的都不一样?我们这些成人在底下听,真的是流冷汗,汗颜,太惭愧了。

  结果她讲了一句她爸爸的话,她说我爸爸说,人类的未来是跟他做出来的事情相关,而不是跟他讲出来的话相关。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成人太会讲话,天花乱坠,结果都不做。就跟那个选举一样,讲得好的不得了,真正选上了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一个政治人物没有德,老百姓都失去信心;父母言行不一致,那底下子女都失去信心。所以这个时代,信心危机,下一代在呐喊:我们还能相信你们成人吗?所以连十三岁的孩子都有这么大的勇气,我们成人还不支持吗?这个女孩说,她曾经去过巴西的贫民窟,她跟一个小孩子谈话,那个小孩子瞪大眼睛对著她说,姐姐,以后等我有钱,我一定盖个老人院让这些没有饭吃的老人住,盖孤儿院让没有父母的孩子住,我要赚很多钱去救那些贫穷的人。他是个有一顿没有一顿的孩子,都懂得奉献跟分享;为什么我们这些拥有地球最多资源的地区国家,却不愿意去分享资源给快死掉的人?

  所以我们看到「首出庶物」,领导者、父母、老师得要首先以身作则才行,哪个国家是榜样就带给天下安定。我们看现在花钱花得真凶,办个庆典光是放烟火都不知道放了多少钱。那个烟火可以盖几间希望小学?那个烟火可以让多少人不饿死?所以老祖宗教我们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有一个国家特别难得,佛教国家叫不丹,它的国民收入只有台湾的二十分之一,他的国民幸福指数远远超过台湾。这个国家不就证明了,昭告天下,Ladies and gentlemen,笑不笑得出来钱不是第一要素。可是你看全球都在迷,一谈到国家发展经济、经济,拼经济有没有?拼到最后地球母亲都快垮了,还在那里拼经济。上下交征利,地球危矣。

  所以日本的稻盛和夫这个智者在企业界,那是企业界的医生,他说全世界人类都要重视环保问题,哪怕所有的经济都没有成长,都要来维护整个环境的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您看多有道德良知讲出来的话。当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各国都在那里玩弄金融的手段,人家老人家不这么做,他都是储蓄。金融风暴的时候,他的企业非常稳固,让他所有的员工都不用担心。现在企业追名逐利赚点钱又去买股票干什么,最后经济一风暴整个公司就垮台,都是谋私利、谋眼前之利,都是偏离正道。您看像稻盛和夫这样的智者,都让人家笑傻瓜有没有?人家在那里买空卖空赚很多钱,就看他,你看真傻、真傻。谁傻?日久见人心,真正遇到情况他不傻!

  所以这个不丹前不久国王娶妻,佛教婚礼很简朴,连外国贵宾都尽量不请,不花太多钱,为什么?所有的钱从哪里来的?老百姓的纳税钱。现在您看民主国家骂领导、骂元首骂得很凶,吃饭也骂,走路也骂。可是他是什么?他是一个国王,他不是民主投票选举来的,他是国王,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哪是制度的问题?是德行的问题。全世界都在追钱,都说GDP是吧,GDP叫国民生产总值。人家不丹提出来,GNH叫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人家有一个H,叫Happiness,叫幸福指数。这个经济愈发达的那些地方,就是消耗资源最多,而且最笑不出来,忧郁症最多的地方,大家去调查调查。所以人再不冷静下来,真是一生就这样枉然,不只枉然还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这个GNH记住了,要好好回去提倡,这是正确的国策。

  重点在四项,文化的保存跟发扬,现在整个中国大陆特别重视这一点,重视整个文化的自觉、自信,真正了解自己文化的可贵,民族自信心。再来自强,自立自强,深入老祖宗的智慧建设国家民族,成为世界的文化强国,中国不能不强,世界看著。美国的整个价值观已经是穷途末路,全世界欠钱最多的国家,危机四伏。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集到中国,中国能把整个文化复兴起来不得了,那可以把全世界错误的思想观念导正过来。所以首先重视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机,文化怎么深入?靠教育,你得教他才懂。再来,经济的稳定发展,你不能投机取巧,凭良心做事。还有整个环境的平衡、环境的保护。第四个重点一个非常有效益的管理系统,就管理整个国家。

  其实我们整个中国几千年来,每一个朝代它管理有术。你看清朝入关才二十万军队,这么少人最后统领整个中国,他没有好的管理制度他做得到吗?而我们几千年来的管理制度离不开夏商周,吏、户、礼、兵、刑、工,那个都是夏商周时候就有了。八部二会、三公九卿,所以政治制度,我们中华文化当中最完备。可是我们失去民族自信心,都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现在多少国家的政治制度乱成一团,大家看,好多国家都因为政治,抗争把整个什么飞机场都占领了,一大堆问题。完备的政治制度要跟中华文化学。孙中山先生武汉革命一百年,将近一百年前他老人家就说了,除了机器技术、科学知识西方比中国强,其他的都要跟中国学。孙中山先生对西方的文明比我们了解得更深入,甚至於他老人家在将近一百年前,就已经点出来了,民主制度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问题了,在《三民主义》当中都提到了,所以孙中山先生有见地。可是我们都没有很深入了解,他看到的这些真知灼见,他所著的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现在很多政策都是朝著他那时候,就已经规划出来的方向在发展,得多听这些圣哲人的话。

  所以我们看不丹一个小小的国家,给全世界反思,做出好榜样,『万国咸宁』,都在关注它,向它学习。所以不要小看一个国家,它能做出榜样,对全世界的贡献很大。诸位马来西亚的同胞们,你们也很有时代责任,这个汉学院座落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其他地方的华人是配角,你们可是主角,你们要承担起来。咳嗽也没用,还得承担,该承担的推不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不用咳嗽,不要担心,至诚感通,你诚心一起来老祖宗就保佑你。「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我们接著来看第三句,在第七册八百六十五页倒数第四行。我们先念一下这经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是效法,从这个句子当中我们可以理解到,整个圣哲人他非常谦卑,时时在学习,天地万物有什么值得我们效法学习的地方。那我们现在反思自己的人生,请问我们成长过程中,曾经效法过哪个圣哲人?我们的心目当中,哪个人是我们时时学习的榜样有没有?有,谁?电影明星,像我贴的就是Rambow,就是拿个冲锋枪。告诉大家,我可能以前犯的杀业太重,所以身体会不好,从崇拜的偶像就看出端倪出来了。假如我初中的时候,贴的就是向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那个人生就完全不一样!所以诸位《弟子规》的老师们,孩子们能遇到你们是很大的福气,他以后不用贴Rambow,他以后是贴孔老夫子。我们心里很安慰,我们走的荒唐路、走的冤枉路,下一代不要再走了,这才叫慈爱,我们才能被人称为长辈!不然就污辱了长辈这两个字,哪有让下一代跟我们一直继续错下去,甚至错得更离谱,那不负责任,老天爷迟早找我们算帐。「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都是责任。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经句,要能看老祖先的胸怀、心态,他宝贵的人生态度都在句子当中体会到。你看效法什么?天地之德。

  这一段取自於《老子》,我们把整段都稍微看一下,整段一开头,叫「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我们前一句讲「首出庶物」,身为一国之君王非常重要。《老子》这里也讲到道大,这个道是宇宙万有的本体,也就是说,宇宙万有都是从它那里生出来,它是能生,万物是所生。举个比喻,你拿金子去做观世音菩萨,你拿金子去做地藏王菩萨,你拿金子去塑一个老子、庄子像,孔子像。你说孔子、观世音菩萨相不一样,但是它是用什么做的?金子,都是用金子做的。所以金子是它的本体能做,塑像是它所做出来的相。现在我们这些万物是所生,能生是什么?能生就是道,道就是心性。大家做过梦没有?请问梦里面有没有山川大地、万事万物有没有?有。请问那么多东西从哪里变来的?心想变出来的。

  所以心性是能生就是道,万物是所生,所以道大。它变出来的万物当中天大,天覆盖著这么多的东西,地承载著这么多东西。还有王大,天大为什么?这里注解到,「无不盖」,没有不覆盖的,没有不含盖的,所以天大。地为什么大?没有不承载的。王为什么大?整个地区的国土、整个地区的老百姓都是他在统治,叫「无不制」,他在管理的,所以他影响也大。所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整个国土当中这四大,王居一大,所以他叫天子代天爱万民。底下讲,「八极之内有四大,王居其一」。这个八极,就是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叫八极。还有讲十方,加上上下就变成十方。

  我们接著来看,它说『人法地』,「人」向大地效法学习。为什么?接著讲,「地安静和柔」,这个地不安静就地震,而且和柔生养万物。而且时时都在生养万物非常辛劳,「劳而不怨」,大地的慈爱无有穷尽从来不抱怨,绝对不跟人、不跟万物任何的索求,所以劳而无怨。「有功而不宣」,它成就万物的生长,但从来不自居功,宣就是宣扬自己有功劳。大家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想到什么?母亲。您看我们的母亲就是这样,安静、温柔,所以这个家才安得下来。假如女人暴躁、强势、又不柔和,这个家每天都会有地震是吧?家里人都不敢回家了,要进门以前还要绕好几圈,终於深呼吸才进门,那这个生长就会生长得有问题了。包含臣子,臣道也是这样,您看诸葛孔明也是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宣,功劳这么大还向天下臣民公布自己的过失,「布所失於天下」。您看他治理老百姓,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整个蜀国很快的就兴盛起来了。

  『地法天』,大地也效法天,效法天的什么?因为地也在天的覆盖之下、保护之下,「施而不求报」,上天对万物施与,也不求回报,施不求报。「生长万物」,您看星体运行、四季运行,生养万物,「生长万物,无所收取」,天无私覆,地无私载,都是大公无私的榜样。再来『天法道』,「地法天,天法道」,天也是道所化的、变化出来的,也是从道生,它也效法道。道的精神是什么?「清净不言,万物自成」。之前我们曾经念过,六祖大师谈自性,他见性了,就是他见道、他悟道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清净,「本不动摇」,可是它「能生万法」,万法自成。

  所以依报随著正报转,这些道理一点都不难明白,只是我们心太浮躁不肯静下来想想。我们想看看,「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为什么?这个福人居在那里,这个地方慢慢就变福地,他就感染那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变了。所以范公当时候把他最好的一块地捐出来,然后把一个说很差的地,他说那给我吧!结果你看那个地交给他,最后还是人家家道八百年都不衰,哪会不好!那个鼠洞一下就变龙穴了。自己没有德行,住龙穴半个月就变鼠洞了,那个环境是会变的,江本胜博士那个实验就证明了。「大道至简」,宇宙人生大的道理不复杂,很简单,我们别把它愈搞愈复杂。

  所以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宇宙本体,它本来就没有名字,是我们强给它一个名叫道,所以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一讲怕人执著,就著在这个相,著在这个名,其实它无所不在,所有万物都是道变的,心性变的。你说道在哪里?道在哪?道在这,无一法不是心所变现的。你真正开悟了,见每个人都见他的心性,你怎么会不恭敬他,你怎么会不想成就他!希望他赶紧恢复性德大用,能像圣贤人一样,高度的智慧、高度的福报、高度的德能,让每个人都恢复了,他不就可以利益更多的人。所以这个道本身就是自然,叫「道法自然」,这个道性本来就是「法尔如是」,不要再加任何的妄想分别执著。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就见到道,见到本性,这个见性只能靠自己,靠不了别人。

  接著我们再看这下一句,也是《老子》的教诲,在八百七十八页同一册倒数第八行。你看道家讲道法自然,儒家也讲道,叫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化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就延伸出万事万物,太极其实就是本性,就是道。孔子他们契入了,所以孔子说「易,无私也」,就没有念头才能见得了易,叫「无私也,无为也,寂然不动」。奇怪了,儒道释的圣人,释迦牟尼佛跟孔子也没见过面,怎么讲的都这么契合!所以有句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契入境界的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没有契入,每个人看都不一样,您看这有一棵树,有些人很喜欢,有些人看到就讨厌,明明同一棵树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为什么?分别执著都不一样。

  所以诸位学长,每个人的世界一不一样?不一样,都是自己的心决定的。所以真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您看能生万法。所以雍正皇帝讲,这三教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都在这国度当中教化老百姓几千年,要尊重这三教的教诲。「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觉悟老百姓,「理同出於一原」,都是相通的,都是从性德里面流露出来的教诲,「道并行而不悖」,这些教诲都是相通,不违背的。所以我们学儒、学道、学佛的不要分别,不要把圣教给扭曲掉。好,我们把这个句子念一遍: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在这句当中,我们从前面几句经文的体会,再来体会这句。您看一个人要见性,他的智慧、福报、德能都会恢复,所以他要放下分别执著他才能恢复。人假如积了,又要积财他就有执著,他就变守财奴了是吧?他假如积累一大堆的知识,这他也要读,那他也要读,什么他都要学,学到最后杂学脑子乱七八糟,最后变成什么?学一堆变所知障。他这些经典都不好好落实,然后记一大堆经句,变傲慢去讲别人,最后这些理都不贯通,反而形成自己知见上的障碍。所以连经教都不可以贪著,「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你透过这些经教是干什么?是了解我们的分别执著,把分别执著放下,最后连经教也放下就见性了,而不是去贪经典、贪法。你看圣人都是无私无欲没有私心,没有欲求,所以他不积。他愈是没有欲求,没有分别执著,他的智慧、德能、福分就是自性里自然涌出来,本有的,他哪会匮乏!

  所以他『既以为人』,他愈为人著想愈付出,他愈把自己的分别执著断得愈干净,他的性德愈彰显。所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是最富有的人,他不只钱财富有,他智慧也最高。愈舍愈得,老子不简单契入这种境界。所以『天之道』,上天化育万物,『利而不害』,利益万物,「害」是什么?对於天来讲它没有任何损害。我们人就这一点过不去:我都为他,我怎么办?我没有了怎么办?你说还没布施就在自私自利,放不下了,所以怎么舍都是:好了,就这样了!那你还是变守财奴,这个欲望还是放不下。大舍大得,你看师长老人家一辈子,光是《大藏经》捐了一万套,光是《四库全书》、《四库荟要》几百套了。老人家缺钱吗?我看全世界最不缺钱的就是他老人家,舍得愈多的人愈不缺钱,您看证明了吧!

  你的心量像天地一样广阔,利益无量无边的万物众生,自己没有任何损害,为什么?性德流露了,能生万法不会缺了,你什么都放下你什么都得到了。这是师长老人家在五十年修学心得的时候说的,我记忆很深,老人家讲这句话的时候,笑得真灿烂:你们什么都放下,你们什么都得到了。我听的时候有点笑不出来,你看功夫差很多,真的,利益人绝对对自己没有丝毫损害,有大利益,什么大利益?恢复万德万能,想通的人没有不舍的。『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效法道,效法天地,「为」就是尽心尽力造福万民,但是决定不邀功、不争名,甚至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个老子《道德经》里面也讲的,不争名,让功於大众,功成赶紧引退。然后哪里有缘,哪里再去成就功业,随缘妙用,绝不贪著。好,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