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2-0224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學習班學生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黄柏霖、妙音  (第二二四集)  2016/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224

  学生:《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报告十七

  尊敬慈悲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同修大德:大家好!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

  海贤老和尚亲近弟子最近发心编辑《海贤老和尚懿行录》即将付梓之际,嘱咐弟子就这几年学习海贤老和尚慈悲慧行提出心得报告,弟子不慧,敬谨接受邀请。谨就些微领悟心得,祈请师父上人慈悲教诲。

  题目:《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一样的修行境界》

  我们如何面对别人的毁谤跟侮辱呢?老法师说:娑婆世界是最好修行的地方,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问题点出来了,你要在哪里修行,就是告诉你在毁谤中修行,这样才修得了行,不然修不了行啊,德行出不来啊。

  我们常讲说,藉修德显性德,那请问,性德怎么显?就是在毁谤里面显出来,古来大德都是这样修成功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障碍,样样顺心,样样如意,提升很困难。这个娑婆世界,苦乐夹杂、大起大落,要堕落很快,一下就掉到地狱去了,要往上升也很快。所以你能够了解这个环境,抓住这个环境,大幅度提升自己,多好啊!大幅度提升,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慈悲、就是爱心。你能够把爱心扩充到虚空法界,至少也像《弟子规》那样一个标准,「凡是人,皆须爱」。你能够爱一切众生,人之外所有动物也平等爱惜,甚至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你没有一样不是真诚爱心,那你到极乐世界去了,你的品位就提升得很高很高了。

  老法师,他面对很多毁谤,你看他仍每天讲经不辍啊,一点都不受影响。老法师说,我们处在现在这个世间,要学这一招,学「化解所有的怨恨」。别人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不但没有怨恨,还有感恩的心,为什么?消我的业障啊,顺境里面感恩,逆境里面更感恩,这一生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多么幸福。放下恩怨,全心全意尊重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要这样去做才有真实的功德。

  但是一般人都放不下恩怨,忘恩很容易、很快,记怨也很快。所以老法师说,住在这个世间,跟一切众生往来,就学普贤菩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念念想去帮助他们、成就他们。众生造恶没有关系,有缘,你慢慢去感化他;没缘,我们先做一个好样子来给他看,让他慢慢觉悟,关键在这句话。俗话讲,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他骂你、他毁谤你,结果你也毁谤他、你也骂他,你就不能够做一个表法。

  像海贤老和尚,那个电工要来收费,海贤老和尚说:为什么这个月的电费这么贵?那个电工二话不说,啪就打下去,就打海贤老和尚的脸,还向他吐口水。弟子抱不平,海贤老和尚说,没关系,他打我的脸是搔我的痒,他吐我的口水是帮我洗脸。这就是这里讲的,海贤老和尚跟普贤菩萨一样,恒顺众生。逆缘来,我更感恩你,因为你消我的业障。你看,海贤老和尚对一个电工,尊重他像佛一样,众生来考试。他没有起瞋恨心,光凭这一点,我就认为,海贤老和尚已经做到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修行境界。

  这个地方,我一定要把这个道理讲出来。老法师说,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一样的境界,说他什么都知道,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老法师说:如果海贤老和尚没有证得,他讲出来是大妄语,那是出家人的大忌讳。既然海贤老和尚已经讲出来了,说我什么都知道了,那就是一个「觉者」啊,过去、现在、未来,就是《金刚经》里面讲,「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海贤老和尚完全明白了,也就是他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

  宇宙人生真相是什么?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觉悟什么真相?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们讲的,他虽然是一个电工,但是他现在迷,他染贪瞋痴,他染五欲六尘,他染名闻利养,他染自私自利。但哪一天他觉悟了,他跟你一样是佛,海贤老和尚体悟到这个道理。换句话说,当这个电工把海贤老和尚的脸打下去的时候、吐口水的时候,海贤老和尚已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不起啊!你要从这个地方去看、去领悟海贤老和尚修行证量。

  我本来听老法师说: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一样的时候,我还有点听不懂,换成我们,面对电工这般侮辱,哎呀,我忍耐啊,我忍耐他给我吐口水、他帮我洗脸、他打我耳光、他帮我搔痒。我们说忍、忍,那个「忍、忍、忍」,还有个「我能忍」,还有「我所忍的打耳光跟吐口水」,那你还有「能所」,那哪是佛呢?真正到极乐世界,是绝待境界,它是「能所双亡」,没有能见的我、跟所见的境界,三轮体空。也就是说,没有我能忍的海贤老和尚,跟所侮辱的电工。你要懂这个道理,才有办法看透、看清楚海贤老和尚是「一尊佛示现」,我是从这个地方,去体悟出来啊!哇!海贤老和尚这个境界太高了,他只有念一句佛号就到这个实相境界。

  那为什么老法师说: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同样的境界?因为六祖大师悟到这个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海贤老和尚如果没悟到这个境界,他就会有我贪、我爱、我瞋、我痴。那为什么我说他已经做到佛的境界呢?因为海贤老和尚跟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平等平等。我们看佛陀《本生经》因地的故事,或我们就看《金刚经》里面讲的,佛陀说他在因地作忍辱仙人的时候,他在山中修行。歌利王带着嫔妃到山中去玩,歌利王翻成中文叫暴虐。那些嫔妃看到忍辱仙人法相庄严,听忍辱仙人开示,忍辱仙人为她们开示说,应该远离五欲六尘,应该寻求解脱的生活。这些嫔妃听了非常感动,法喜充满,乐此不疲。

  歌利王醒过来以后,马上起了个瞋恨心,为什么我的嫔妃跑到你那边去?马上产生一个占有心、还有一个嫉妒心、还有一个瞋恨心出来。他就质问忍辱仙人说:为什么你叫我的嫔妃到你旁边去听法?忍辱仙人说,是她们自己来听我说法。歌利王说:你有没有动「欲望之心」呢?我们凡夫见色会生心,见到美的东西会生贪心,我们会起欲望之心呢。忍辱仙人说:我没有生起欲望之心。歌利王不相信,歌利王说:你没有起欲望之心,五通仙人都有起欲望之心,你怎么没有欲望之心呢?五通仙人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是还没有到断烦恼的漏尽通,前面那五个都通了叫五通仙人。五通仙人有时候还会失去禅定,他会失去定功,就会起欲望之心。

  歌利王就反问忍辱仙人,你真的没有欲望之心吗?忍辱仙人说,我真的没有。歌利王就把刀拔出来割忍辱仙人的耳朵、手脚、皮肤。痛不痛?忍辱仙人说:我不起瞋恚之心,亦如我没有欲望之心一样啊,如果我有这个心,我就不能够恢复被你割掉的这个耳朵、手脚。我就是没有这个心,所以它立刻可以恢复。后来歌利王向忍辱仙人忏悔。忍辱仙人跟歌利王说,我将来成佛,我第一个度你。就是这一世在《无量寿经》中的憍陈如尊者。

  这个告诉我们是什么道理?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他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没有起瞋恨心,他也没有起欲望之心。换句话说,佛陀在那个时候已经是法身大士,无住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没有起心动念,哪来个我生气呢。同样道理,这个电工跟海贤老和尚打脸、吐口水,仿佛是现代的歌利王嘛。只不过他是用手打脸跟吐口水,代替那个小刀嘛,一样的道理。

  海贤老和尚说,他给我搔痒、他给我洗脸,跟佛陀讲得一样,我没有起瞋恨心。也就是说,海贤老和尚当下不起心、不动念,他没有起瞋恨心。他如果有起瞋恨心,他讲不出这个话出来,他顶多不说话,对不对?或者说,哎呀,众生业障重。他连说都不说,为什么?他也做到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那谁做到清净平等觉?佛,就是海贤老和尚,今天他要不是修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一定会起心动念。换句话说,会动怒。那动怒呢,粗的跟细的烦恼,细的你看不到;粗的,他可以用压制的方式,可以用禅定压制。那细的更不要讲,那尘沙惑根本看不到了。菩萨破尘沙惑,阿罗汉破见思惑。所以阿罗汉破了贪瞋痴慢疑的时候,他就证阿罗汉。

  海贤老和尚已经超越阿罗汉了,他也没有尘沙惑,超越菩萨了。海贤老和尚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圆教初住位的菩萨,最少法身大士,也就是分证位。在天台宗的六即佛里面,分证即佛,分证佛就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才有办法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功夫非常了得,了不起。所以海贤老和尚才说,以后全世界都会知道他,他怎么知道老法师会赞叹他,全部净宗学会同仁要跟他学习呢?因为海贤老和尚已经大开圆解,六通现前了,只是隐而不说,老佛爷不让他说。

  孝廉讲堂每天播放《海贤老和尚》三次,最少两次,我们每天都在看。我也常在看,所以我都在想,为什么电工打耳光跟吐口水,海贤老和尚竟然不会起瞋心?不会起怨恨心?我今天讲到这里的时候,才有所领悟啊,我把我这个领悟讲出来啊。否则,我一开始听老法师说,海贤老和尚是六祖大师再来的,我实在听不懂啊!他到底是不是六祖大师的化身,我们先不要去讨论,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都是化身再来的,都是应化身再来的,「十方三世一切佛,同共一法身」嘛。他也是释迦牟尼佛再来,也是阿弥陀佛再来,也可以说是六祖大师再来,为什么?「佛佛道同」嘛。佛佛道同是什么意思?他们同诸佛都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佛佛道同。

  我们应该向海贤老和尚学习这一点,为什么他当生可以成就?为什么我们六道轮回不断,无法出离呢?他只不过单提一句佛号,一个不认识字的乡间老人,他做到了。今天我们研讨海贤老和尚的这位圣贤菩萨足迹,我们必须要看透这一点,你才知道从哪里下手。海贤老和尚入清净、平等、觉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老法师有这个智慧眼,看出海贤老和尚已经是佛的境界了。

  今天学人把海贤老和尚的精神讲出来。海贤老和尚他就是在学习普贤菩萨,他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我们如果碰到这种情形,我们应该学普贤菩萨,帮助他们、成就他们。众生造恶没有关系,有缘,你再慢慢去感化他;没有缘,做一个好样子来给他看。海贤老和尚做到这一点。假如当时他教育这个电工,电工会接受吗?不会的。可是电工回去一定会想,奇怪,我打他耳光,他怎么没有反应,为什么吐他口水,他没有反应,还说是搔痒跟洗脸。海贤老和尚做一个好样子来给电工看。这里面海贤老和尚真的明白事理因果,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天台宗里面讲的十如是。

  所以海贤老和尚就做到一个好样子,来给众生看,让他慢慢去觉悟。像《华严经》偈所说:「舍身无量等刹尘」。「舍身无量等刹尘」是什么意思呢?等到你把这个身见破了,我执破了,你这个自性悟了,这个无量智慧流露出来,就入平等法界了,一刹一尘都是菩萨舍身的地方,就是「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这就是开悟的境界。「舍身无量等刹尘」,海贤老和尚做到了。菩萨做到这好样子给我们看,我们应当学习。

  自己觉悟了,帮助别人觉悟。一样道理,现在我们看到海贤老和尚这样,我们从他身上学习,他等于帮助我们觉悟啊。随缘不攀缘,有这个机缘就做,没有这个机缘不要做。对于这些世间的物质现象,缘聚缘散,聚的时候没有欢喜心、没有贪恋心;散的时候不生烦恼、没有怨恨心。聚也好,散也好,总要心平气和来对待,才能真正保持自己觉而不迷。这是我特地从净空老法师给我们开示的,如何面对别人的毁谤侮辱,我们再来探讨为什么海贤老和尚是达到六祖大师的境界。

  今天我们碰到别人毁谤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自持,我们怎么去反求诸己,怎么去觉悟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必须要了解老法师开示这个道理,然后我们学习海贤老和尚。也就是娑婆世界是一个好修行的场合;换句话说,顺境跟逆境都是好修行。但是老法师说,逆境要更加感恩,顺境是感恩而已。所以一切的苦跟乐都是你修行的一个契机跟因缘,觉悟就在这一念间。恶也是修行的契机,善也是修行的契机。当你能够觉悟契入的时候,你就跳脱善恶对待,那就恭喜你,你见到自性了,今生如海贤老和尚一样,往生净土,圆满无上菩提。

  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至此,祈请师父上人教诲,若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法师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老法师:我们听了黄居士这一篇学习报告,说得很好,把老和尚表法的意义都说出来了。老和尚是近代人,跟我们是同一个时代,他往生是二O一三年一月,今年是二O一六年,也就是三年前,很近。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一个环境,在这个地区,一般讲空间、时间,他告诉我们,如何修行成就自己、利益大众,主要是说这个。都是说法,说法没中断,说法不一定要口,没有口也能说法。所以说法没有间断,不论开口、闭口都在说法,也叫做表法。

  老和尚确实了不起,我看他的《永思集》,看他的光碟,我能够想到他什么时候得一心不乱,大彻大悟,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他的师父知道,不是凡人,师父要不是法身菩萨,怎么会知道他成就?从哪里看?他二十岁出家,传戒法师给他剃度,剃度完了之后,看到这人是法器。什么叫法器?他会明心见性,他会大彻大悟,他能承传如来大法。这个了不得!师父看出来了。所以教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凭什么?我们一般人比不上的,他凭他的老实、听话、真干,具足这六个字,就是法器,就能成就。我们不能成就,学了多少年的佛,有没有老实?不老实,不听话、不肯干,都是在敷衍塞责,自己骗自己,还骗一切众生,这怎么能成就?

  他是个农村长大的老实人,家教好,大概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听话、真干,所以从小他就养成这个好的理念,跟处世待人之道。所以师父教他这一句话,一直念下去,你看他念了九十二年。从二十岁剃度那天开始,到一百一十二岁他往生,一生没有中断,没有违背老师的教诲,他所以能成功在此地。凡是这样的老实人,老实念佛,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头看到,《往生传》里面看到,大概都是三年,功夫成片就得到了。得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么意思?就是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除了这句佛号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叫成片。念三年,真念佛,不是真念佛,三十年你也得不到。

  得到功夫成片的人,阿弥陀佛知道,阿弥陀佛一定会给信息给他,那就是定中见佛,打坐的时候,定中见佛,或者在睡觉的时候,梦中见佛。佛都来告诉你,你的阳寿还有多少年,等到你命终的时候,佛说我来接你。消息告诉他,他心就踏实了,极乐世界我已经有名了,报名了,注册了,将来决定往生。那么没去,还有寿命,可以提升自己,把自己的境界,这样的老实念,再念个三年五载,念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是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同居土。前面那是同居土,事一心就是方便有余土,相当于阿罗汉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再向上提升,我相信不会超过十年,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跟惠能大师平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禅宗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所以理一心不乱,跟禅宗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同一个层次,同等的境界。

  成佛了,他怎么会不知道?可是,他的老师在剃度的时候,末后说了一句话,「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所以他开悟之后怎么样?不讲,你是细心人,真修行人,你能看得出来。他为什么师父叫不能讲?环境不许可,现在这个环境,真正成就别人的人很少,毁谤别人的、把别人拉到火坑的,这种人特别多,你要说了,别人会害你,不会帮助你。所以师父有这句话。有这句话,我们就相信他的师父是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的人,要不然他怎么会知道?他什么时候得理一心?我估计四十前后,他就会得理一心。

  见阿弥陀佛,见极乐世界,我相信他这一生不止十次。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我们初祖慧远大师,在东晋时代,他是第一个依《无量寿经》建立莲社念佛堂,一百二十三个人在一起共修,个个都成就。远公往生的时候,告诉大家,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过去见过三次,从来没跟人说过。现在阿弥陀佛又来了,这第四次,要接引他往生,所以把这个信息告诉大家。这叫预知时至,把往生的日子说出来了。远公三次,这个老和尚念佛念了九十二年,十次以上,跟极乐世界很熟了,跟阿弥陀佛很熟了。每次见佛,都向阿弥陀佛要求,接引他往生,带他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告诉他,你修得很好,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所以他的寿命不是他的,阿弥陀佛给他的,叫他多住几年。为什么?给念佛人做个好榜样,特别是给修净土的人做个好榜样。

  所以,三转法轮他是作证转,这是最有效果的,来给我们做证明,真有西方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信愿持名真能往生。往生是一点都不难,难在哪里?难在你真信真愿,有恳切的愿望求生净土,决定相信,没有怀疑。从哪里看?万缘放下。万缘没放下,你那个信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的愿也不是真的,你对这个世间还有留恋。对这个世间真的没有留恋,彻底放下了,什么时候走,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对这个世间毫无留恋,这才行。他真做到了,你看他走的时候,那天晚上走的,他把他衣服,不多,穿的就那么几件衣服,洗得干净,叠得整齐,放在那里,一点都不乱。自己晚上念佛,一个人,没告诉任何人。很多人都跟他讲,什么时候走,你老人家预知时至,告诉我们,我们来送你往生。他笑笑,助念不可靠,我自己念佛往生,不需要你们来帮我助念。他说到他做到了。

  我们今天生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听谁的?我劝大家,听海贤老和尚的。你要怕麻烦,海贤老和尚一生一部经没念过,他不认识字,一堂课他也没听过,我们讲经,他一生没有遇到这个缘。没听过经,没有读过一部经,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他什么都不知道。在寺庙里面跟大众做早晚课,别人念咒念经,他就念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念到底。谁不能学?人人能学。他能够遇到顺境没有贪恋,遇到逆境不生瞋恚,靠什么?那告诉我们,真放下了,如果没放下,他计较,他喊冤枉、委屈,他计较。他不计较,他没事,若无其事。我们为什么?我们有计较,我们不肯放下;他放下了,从这个地方来看,彻底放下了。所以一生圆满成就,一定要学。

  还有,黄念老老居士最后的一部著作,《净修捷要报恩谈》,一定要读,这个可以做海贤老和尚《永思集》的同一类的书,有这两样就够了。如果再多一样,我劝你多念《无量寿经》,不要再贪了,什么咒、经、道场都不必跑。跑道场,你的心不定,你心定,怎么会跑道场?真正的法喜你没有得到,你还是有忧虑,还是有烦恼。所以,海贤老和尚这个榜样千万不要疏忽,你依这个榜样,祝福你,你一定会成功。

  好,我们再看下一位。

  学生:传承家塾教育,收获实际利益——心源教授家塾实践参学报告

  三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建筑住宅,一入门就在东西两边设立房间,称为「塾」。民间便将教授孩童的地点设立于此,称为「家塾」,一边教男孩子,另一边教女孩子。

  在住宅入门处设立求学的讲堂,也是为了方便街坊邻里的子弟前来就学——此为一个有能力的家庭惠利一方之举。及至清代,富家延请先生教授子弟,常大开宴席,礼请亲朋乡党,便是希望大家都能知道先生在此,求学者可以前来学习。

  《礼记.学记》有「古之教者,家有塾」的记录,说明了早在周代之前,家塾就已经是教育的主体。(图一、图为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早期民宅考古发现,左图中的东、西门房,就是家塾所在地;右图是依据考古成果进行3D还原的效果图。)

  千百年来,纵然朝代更迭,家塾的教育、家学的传承一直得以延续,即便是外族入侵、胡人当政,家学依然延续着,家塾依旧承担着培育人才的重任。这种情况从未曾改变,昭示着家塾教育的真实收益,为历朝历代所认可。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学校成为培育人才的主要机构,教育与家庭脱节,真正德学兼备的人才不易养成。面临当前的教育困境,延续了数千年的家塾教育逐渐为许多有识之士所重视:如何将验证有效的老传统,加以继承以服务新社会、解决新问题,这是摆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课题。

  心源教授及其实践

  一九九九年,从事历史文化教育的心源教授决心在家中教女儿和姪女,意在将传统的家塾教学法,在新时代做一个积极的尝试。心源教授所期待的,是将孩子们培养成温和、善良、恭敬、勤俭、礼让、快乐自在、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与所有人皆可和睦相处的新一代中国人,经过十七年不懈的努力,这个目标可以说是基本达成了。

  心源教授是八十年代中山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所以博文通史。对于家与国、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总结说:功能齐全的家族、家庭从两方面支撑国家:一是经济方面,以参与建设、承担纳税为国效力;二是人才方面,以培养出知恩报恩、品德高尚、欢喜付出的人才来延续文明。他指出:「一个家庭花二、三十年的时间,培养一个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为国家效力,合理、简单而且高效。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活力无穷,这是重要的奥秘之一。」基于此,他提出「家学兴、国运旺」的观点,认为天下日趋太平盛世,首应恢复家塾的教学传统。这一点,亦印证了汤恩比博士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预言:在二十一世纪,「旧传统将成为新趋势」。

  家塾教育实践

  心源教授对于家塾教育,非常强调夫妇协同合作、琴瑟和谐地将子女培养成才,其宗旨便是俗话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由于家塾教育不离开家庭,所以,比起学校教育,真诚恭敬、直面问题就成为实践家塾教育的「入门必修课」。毕竟,人在家中便是撤去所有的伪装与假面的时候,此时,所有的习气、所要面临的问题,都会无比真实、不可逃避地呈现在家长与子女面前。在与伴侣和子女乃至祖父母等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要想一起成长、共同提升心灵,必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定老实真干地改过迁善、实实在在地解决各种问题。经过协同心源教授十七年的具体实践,师母特别强调用心,她指出:用心真诚,家教可成;机心用事,困难多事。

  十七年来,心源教授的家塾教学,从一开始的三个学生,逐渐发展到了一百多个学生。多位夫妇也在家中实践办班教学,他们相聚而居,成为街坊邻里,一同协作,将家学的传统在当代社会的环境中,做出来、演出来、讲出来。(图二、每天都是师母主厨,为「一大家子」准备好丰盛的素食。用餐的时候她还为家塾的老师们夹菜,同学们因为有客人来到,纷纷让位,站在那里吃饭。每当用餐时,场面十分温馨热闹,让人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形。图三、每周,心源教授及其他老师们的家塾都会上集体课。一百多位孩子们坐在小方凳上学习,简陋的条件培养出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做真人

  如何教人求真?如何学做真人?心源教授将多年的传统文化教学经验总结成为六点「真实」,在家塾、家学的旧传统即将成为新趋势之时,作为参考指导。(图四、每天晚上,学生都会和老师们一起座谈,有时谈理想、谈人生,有时则谈某个学生成长时所遇到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心源教授常常妙语连珠,举坐开怀。图五、一对老师夫妇带着自己的孩子(穿红色运动衫者)以及学生们一起读书。)

  首先,传统家学的目标真实。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便是把「人人皆可成尧舜」做出来,有教无类地让每位受教育者将本性本善彰显出来,明其明德,从而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这个目标,超越时空,是真实中之真实。

  其次是体制真实。要想帮助受教育者求真、做真人,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教授将它总结成为两点:父母责任制以及「一对一」的师徒制。

  传统文化教育是爱的教育,性德中真爱的流露首在「父子有亲」。父母对于子女无条件、无保留的爱是慈悲心的源头,所有解决问题的善巧和智慧皆由此而生。所以,心源教授指出:要让天下父母承担起教育天下子女的责任,因为最爱孩子的,莫过于他们的父母。而真正的教育,是用爱来浇灌、靠爱来成就的,所成就的,还是孩子的爱心得以彰显、发光发热,继而推己及人,爱人如己;再进一步提升境界,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大同篇》的这段记录,向世人证实,真正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教育推行开来,大同世界便不是幻想,而是生活之具体实践。

  教授说:「家庭教育是由孩子们的父母做主,也就是由最深厚的爱心做主。凭这一分爱心,亲自施教,会最自觉地任劳任怨;凭这一分爱心聘请老师,会请到最相投、最敬业的老师;凭这一分爱心选择教材,会使孩子们读到最精辟的典籍;凭这一分爱心设计教案,会最大限度地精益求精。对孩子们的缺点,会最忧心地去纠正;对孩子们的长处,会最欢喜地去鼓励;对孩子们的前途,会最深远地去考虑;对孩子们的焦虑,会最耐心地去疏导;对其他人的教学经验,会最虚心地去吸取;对教学中的一切问题,会最善巧地去解决;对孩子们的兴趣特长,会最周到地去照顾;对人世间的美丑善恶,会最具体地去指明。最持久的恒心、最彻底的苦心、最精密的细心,最无我的道心……这一切,无不一一现成,来如泉涌。」(图六、家塾中的孩子们在绘画课上临摹《芥子园画谱》,此时,孩子则随手将心目中的父亲画了下来,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亲情与生活的情趣。)

  然而,在当前传统文化教育断层的历史时期,要让天下父母承担教育天下子女的重任,还需要有明师的教导与指引。明师难遇,指引难寻。几位志同道合的家长,便将孩子送到心源教授的家中,恭请教授夫妇予以父母般的爱护与教诲。教授夫妇亦不辱使命,拿出爱人如己的大爱,把每一位重托都变为成就人才的契机;又有父母,因自身失教而无法承担教育子女的天职,孩子的行为已经严重失当之时,因缘殊胜遇到教授夫妇,孩子得以再获新生。这些孩子们的转变与成就,反过来又成就了他们的家庭,改变了他们的父母的人生观,其家族的命运亦从此转变。

  曾经有一位马来西亚的孩子,出生之后就交给了养父母家庭。孩子长大之后,对生身父母以及养父养母都非常怨恨,少年时就加入了黑社会。当他到心源教授的家塾时,言行都十分偏颇,充满杀气,令周围的同学十分畏惧不安。然而,经过数年的学习,孩子竟然脱胎换骨一般地改变了,成为一位可造之材。当他毕业回到家乡,负责管理养父母家族的庄园,由于业绩突出,老成可靠,周围邻居也将自家的庄园交给他管理,为当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说文解字》对于「教」、「育」二字的定义是「长善救失」、「养子使其作善」;并且特别指出,育有令「不善使其作善」的含义。换言之,能够把坏孩子教好的教育,才是真正有价值、切实可行的教化,这也是现代社会最为迫切需要的。

  在心源教授的家塾中,老师的职责是夫妇共同承担的。所以,许多发心办学的有识之士,第一件事就是赢得另一半的支持,一同向教授学习,才能开班教学。教授说:「夫妇同心,孩子们才能安心。」这一对老师夫妇所收的学生,与自己的孩子性别一致,年龄相仿,从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地将孩子们都教起来,都成为老师夫妇的「独生子女」。

  因为是「独生子」式的用心个别教授,所以一个班的人数,最多不超过十个,这是祖宗成法。毕竟,老师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要真正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又要照顾到每个孩子身后的家庭背景。

  对老师的亲生子女而言,父母既是亲人,又是老师;对其他孩子们而言,老师夫妇又变成了父母一样的亲人。亦亲亦师的家,成就了孩子的道德学问、成就了孩子一生的为人处事。(图七、男生班的孩子们一起用餐。年龄大的孩子都会负责带领年龄小的孩子,手把手教他们读书、做家务。)

  第三点是教材真实。《朱子治家格言》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经书对于启发孩子的心性、实现人格至关重要;史书对于开阔孩子的眼界,历练孩子的见识也是必不可少。《三字经》对孩子们读经学史的次第,就是成就一位有见识、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先成就德行与悟性,再成就哲学与修养,继而读史以成明鉴,成就做人做事大学问——「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

  所以,在心源教授的家塾之中,首先在学习四书的同时,就要学习做家务、服务大家,在老师与学长的指导下,打开心扉、改过迁善;接下来,就要开始学史,以《史记》入门,以《资治通鉴》提升,而且《史记》需要读十遍,此时家塾的孩子们,对于四书等经书,早已经读过百遍乃至数百遍。孩子们一生的为人处事,此时已经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心源教授指出:孩子们要集中精力专攻经史,经史基础牢固之后,再学习英文和自然科学。这样的学习,可以说做人能够脚踏实地;学习知识亦可事半功倍。

  真实的教材成就真实快乐的人生。一位十三岁的孩子,最初十分抗拒读书,尽管将经书的内容读了一百多遍,却因为内心的抗拒而无法背诵。此时,老师和同学们一遍遍地和她开班会,帮助她找回诚意,帮助她打开心扉。两、三年后,她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教授便指导她读《史记》。她说:「第一遍读下来,什么感觉都没有。因为看到老师读《史记》如同看杂志,十分享受,我很是羡慕,才又开始读第二遍、第三遍。发现老师说得没有错:『头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好朋友。』」到现在,这位同学非常享受读书,发现每当生活出了问题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古书、读《史记》就能帮助解决问题、放开心境。她现在开始每天都抓紧时间好好读书,读书之乐,如今终于有所体会;读经书之真实收益,现在算是得到一些了。

  尊敬的上净下空老教授对当前人才、学术都出现滑坡,社会风气日益败坏的情况,总结为「不读书之过」。在过去的两百年间,我国的知识分子,从无人不读四书五经变成鲜有人能读经阅史,这个转变令许多有识之士扼腕叹息。读经阅史所培养出的智慧与见识,对一个孩子日后组建家庭、服务社会的人生之旅而言,都是一盏盏明灯、一座座灯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就一个个的孩子,一个个的家庭,就能成就一个社会的有条不紊和经济的持久繁荣。恢复传统经史的教育,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其意义之大,可谓唯有证者方知。(图八、一位十岁的孩子的功课。)

  第四点是师生真实。孩子与老师「一对一」的相处过程中,就会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因为是在同一屋檐下的朝夕相处,老师对于孩子的陪伴非常真实,关键时刻、细微的变化,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智慧的支持。不但如此,孩子们之间互动互助,也成就了彼此的道德学问,这也是情同手足一般的真实。

  曾经有一位班长,表面上做得很好,但是在内心深处却在掩饰过错,不想改掉毛病,一味姑息纵容自己的习气。对此,老师带领学生开班会,谆谆教诲,帮助孩子们直面错误,老实改过,彼此真诚相待,互相帮助,而不是一味讨好对方。

  心源教授对学生们开示道:「不要把说真话当成一种手段,反省之后不能立刻改。这是不对的,自欺必会欺人。如果大家都很真,你的假就会暴露出来。如果你还没有下决心要改,没暴露出来的还想继续隐瞒的话,那么暴露出来的部分对你来说也不会有什么益处。关键在于你想不想改!自己不想改,固执己见,排斥掩饰才是最可怕的!」

  教授还提醒同学们要互相督促,坦诚相待。他说:「等这位同学从家中回来,就要很直地对她。不要怕得罪人家。我们做人要磊落,平等爱人,只要你真心对一个人好,谁都亲近你,用不着费力去讨好每一个人,人心自然都感觉到。这样才能真正帮到这位不能改过的同学。」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几番努力,这位同学终于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从文过饰非、自欺欺人的心境中走出来了。我们见到她时,曾问她:「妳如何彻底转变自己,彻底摆脱负面作假的心态的?」她被我们问愣了,想了半天,也都不太记得清楚了。我们这才知道,帮助一个孩子放下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些心理的障碍,及至孩子真正放下了,就很难再想起来了。这才感到,真实的爱的教育可以令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就健康完整的人格,关键还是父母师长的严格提携、绝不姑息纵容。这种老实真干的态度一旦养成,对于孩子日后与人相处、学习深造、提升德行都是无比重要的助力。

  反省我们自己,在接受圣贤教育方面,总感到进步有限;纵然想要精进改过,也往往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在青少年成长阶段,习惯了回避问题、待己姑息纵容恶习、待人只做好好先生所致啊!(图九、这种同学之间彼此坦诚相见,互相督促的风气,实际是从老师开始的。老师们互相切磋、提升教学的时候,都是实话实说。)

  第五点、教法真实。传统文化的教学法,是启发心性的心学,所以重在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做、自己悟,如此才能有所得,而此时所得,亦是自己努力所致,不是老师机械的填鸭塞进来的。既然行道有得于心,每一位孩子都自自然然成为道德之人。心源教授说:「老师只是点拨、示范、启发、印证。务必要以学生身心成长程度为目标。」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孩子的悟处是能够启发利益他人的,孩子的身心成长是爱心愈来愈宽广,智慧愈来愈高,办事愈来愈稳健。这样就产生了第六点,效果真实。孩子们真正发出了利益他人的真志愿,养成利益他人的真习惯,也具备了利益他人的真能力。

  前两年,有四位接受心源教授家塾教育多年的青年人,走上了实习岗位。他们不约而同在工作中主动捡重活儿、累活儿干,不但不求清闲,更不求地位,喜欢在基层做实事。经过了四个月,他们虽然没有大学文凭,但却干得比工作了五、六年的大学毕业生还要好;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却和每一位同事都能和谐相处,让工作岗位的每个人都生欢喜。

  古人云:作之亲、作之君、作之师。这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如果想要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就要同时扮演好「君、亲、师」的角色。为此,学,就要以德范天下自期;行,就要以为人师表自许。「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不是古圣先贤为世人提出的一项可望不可即的目标,而是家塾家学中的日常生活,是学成之后的真实行止。

  心源教授夫妇通过多年呕心沥血的实践,为世人演说,为世人做出证明。三千年前的家塾,在三千年后的今天,成为多个家庭合力教育子女与学生的实践,帮助许多「问题儿童」「情绪少年」走上正路;更帮助许多有识之士的子女,走上了成圣成贤的大道。传统社会天下父母承担教育天下子女的经验,如今成为二十一世纪全人类教育实践的先驱。是故——

  挽救天下、始于家庭。

  唤醒父母、勇担天职。

  责任分担、家家自立。

  诚心养贤、利益千秋。

  (图十、心源教授家中的张载先生名言的墨宝,道出了老师的心声与志向。近年来,上净下空老法师亦常用张子之言,勉励天下有志之士。两人虽未沟通,但却在不同的时空实践着共同的志向,真的是「德不孤,必有邻」。足见传统文化能够救世,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随着大力提倡,现已是众望所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世人所需要的,就是一个真实有效的途径,将这样的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真正做出样板、取信于世。)

  老法师:这一篇报告,我相信许多人看到了、听到了,都会有很深的感想。社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问题都在教育。中国历史有五千年,改朝换代三十多次,每次改朝换代,都是时间很短,社会就上轨道,国家颁布礼乐,乱象的社会就终止了。如果能像过去这历代的帝王,把政权巩固之后,马上就展开圣贤教育,记住,中国的教育是圣贤教育,目标是培养圣人、贤人。圣贤达不到的,后头最低限度还有君子,就是圣贤君子教育,能救世。今天在大陆,回头把传统的好东西找出来,再认真去研究,结合西洋的文化,创造成适应当前社会的一种新文化,来救国家,来救人类。这篇文章所说的,是真正提醒我们,我们要把它流通,把它翻成外国文,做成一个小册子流通。西方人现在也是走投无路,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对他会有帮助。

  我们还有二十八分钟,好,还有这篇,不长,这篇。

  学生:众神一体 宗教一家

  现今世界纷争、战事不断,许多仁人志士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但成效似乎有限。世界和平似乎遥不可及。师父上人说:「和谐世界、太平天下要能出现…从宗教下手就有办法。」为了促进宗教和谐,师父上人提出「众神一体,宗教一家」的理念,并且不遗余力地团结宗教,目的就是希望最终能达到世界和平。天主教神学家汉思.孔 (Hans Kung)也说:「不同宗教信仰未能和平相处之前,世界和平是不可能的。」

  一、众神是一体

  《金刚经》云:「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自性能生一切万法,万法不离于自性,所以万法皆是同一自体,无有高下之分。《楞严经》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应该以何种身得度,佛菩萨则现何种身来度化;应以「主耶稣」得度,则现「主耶稣」身;应以「真主」得度,则现「真主」身;皆是同一自体所化现,所以众神是一体,无二无别。

  师父上人说:「每个宗教都有神,(都)是一体;每个宗教都说,『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先知爱世人』、『天使爱世人』。所有宗教的核心思想,离不开四个字『仁慈博爱』…所以『仁慈博爱』是所有宗教的核心价值观,宗教能团结,就靠这个价值观。」

  大卫.霍金斯博士(David R. Hawkins, M.D.)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他以科学的方式,测定出各种精神能量的等级。这种能量等级,同时也是真理等级,真理性愈高,能量也愈高。能量最高测定值为一千,这被称为是神的意志或精神,是绝对力量的频率;测定值二百以上为正面能量,二百以下则为负面能量(见《心灵能量》一书)。在不同宗教中,不管是佛陀、耶稣基督、或印度教克里希纳的最初教导,真理等级都是最高值一千。

  另外,经过长期的临床实验,霍金斯博士发现能量值(振动频率)低于二百者,就会生病,而这些病患的共同特征,就是没有爱,只有怨恨、痛苦、沮丧等负面意念。然而,具有慈悲、爱心等正面意念的人,不管是信仰何种宗教,都具有高能量值,且不会生病。信仰印度教的甘地与天主教的德蕾莎修女,都是具有高能量值七百的代表性人物。所以,「爱」不仅是宗教的核心,而且是宇宙能量的核心。

  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MasaruEmoto),透过高速摄影技术,观察到水在接受外界讯息后,所产生的不同结晶,他将实验结果发表在《水知道答案》一书,证明带有「爱与感恩」等美好的讯息,会让水结晶呈现美丽的图形;相反地,若是带有怨恨、指责等负面的讯息,则会出现破碎丑陋的结晶。华严实验室曾进行让水观看十大宗教标志的实验,结果每一宗教标志所呈现的水结晶,与观看「爱」字的水结晶,同样呈现美丽的图形。由此可知,宗教所要传达的核心讯息,就是同一自体的「爱」。

  二、宗教不对立

  在《优婆离经》(《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记载着一位大富长者,名叫优婆离,他是外道信徒。有一次见到教内弟子,向教主报告他与佛陀辩论的过程,优婆离长者就自告奋勇地说,他可以轻易地折伏佛陀的观点,便请求前去拜访佛陀,进行辩论。然而,就在一连串的问答之后,却反为佛陀所折伏,并且心悦诚服地发愿皈依三宝:「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世尊鼓励长者:「汝默然行,勿得宣言。」世尊希望他不要对外宣扬,自己已经成为佛弟子。长者听了之后,非常欢喜,因为以他的身分地位,如果换成别的宗教师的话,这些宗教师必定要四处宣传说:「优婆离居士为我做弟子。」相反地,佛陀不仅不自我宣传,甚至还要他「默然为善」,不要对外宣扬,这令他由衷地佩服,生起大欢喜心。

  长者接着说:「世尊!从今日始,不听诸尼揵入我家门,唯听世尊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入。」从今以后,不再让以前的教友,进入家门,只让佛陀的弟子进入。佛陀则说:「居士!彼尼揵等,汝家长夜所共尊敬,若其来者,汝当随力供养于彼。」佛陀要长者应当随力供养以前的宗教师们。长者听了之后,倍加欢喜,因为他本来听传闻说,佛陀要人「当施与我,莫施与他。当施与我弟子,莫施与他弟子」,施与佛陀众等,当得大福,施与其他宗教徒,则不得大福。没想到佛陀竟然会要他继续供养以前的宗教师们,他因此而更加欢喜赞叹。

  佛陀继续回答说,他所说的并非如传闻的那样,他所说的是,「施与一切,随心欢喜,但施与不精进者,不得大福,施与精进者,当得大福」。佛陀要人布施一切众生,且心生欢喜,但布施不精进修行者,不能得大福,只有布施精进修行者,才能得大福。所以不论是何种宗教,只要能精进修行者,都是福田,当为人所敬仰。

  佛陀善巧的开示,要长者「汝默然行,勿得宣言」,主要是希望长者低调行事,不要刺激其他宗教而造成对立。「随力供养」则是不分宗教平等供养,促进宗教之间互助合作。因此,佛陀所教导我们的,正是师父上人所提倡的「宗教不对立」、「不拉信徒」、「宗教互助合作」的具体落实。

  三、宗教是一家

  古代印度的阿育王(约西元前304年至232年)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在即位之初,曾发动一系列领土扩张的战争,并以残酷的方式统治国家,被认为是一位暴君。但在即位后的第七年,他开始皈依佛法,进而在之后的征服羯陵伽国战役,彻底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在那场战役中,他目睹了大规模的杀戮场面,而深有悔悟,从而决定遵循佛陀慈悲的教诲,以仁慈与宽容的方式治理国家,最终使他成为传颂后世的转轮圣王。

  阿育王将他的教谕刻在岩石(图一)或石柱(图二)上,用来诏告人民,重大的决定与宣示。根据所搜集的现存石诰中(见《The Edicts of King Ashoka》一书),其内容主要都是关于所推动的行政改革和所建议的道德规范,以及希望建立一个具有公平与人性化的社会。他真诚地向人民宣告,人民就如同他的小孩,他们的福祉是他所最关心的。

  身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阿育王除了大力宣扬与护持佛法外,他并未排斥其他宗教,反而真诚地鼓励每个人依着自己的信仰,认真地学习与修行。为了管理不同宗教及推动宗教和谐,他成立了一个宗教部门,专门管理与协调不同的宗教,并派出专员(称作DhammaMahamatras)到各地协助及鼓励人民认真修行(见石诰第五篇)。

  面对不同的宗教,宗教徒所应采取的态度,阿育王在第十二篇石诰中,作了具体的指示(见《佛陀的启示》一书):「不可只尊敬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应如理尊重他教,这样做,不但可帮助自己宗教的成长,而且也对别的宗教尽了义务。反过来做,则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坟墓,也伤害了别的宗教。凡是尊重自教而非难他教的人,当然是为了忠于自教,以为『我将光大自宗』,但是,相反的,他更严重地伤害了他自己的宗教。因此,和谐才是好的(《The Edicts of King Ashoka 》一书解释为:宗教交流是好的), 大家都应该谛听,而且心甘情愿地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阿育王对于其他宗教如婆罗门教和耆那教,都予以慷慨捐助,这种宽容的宗教政策,也成为了以后印度君主的传统。

  阿育王所说的「(不可)尊重自教而非难他教」、「应该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与师父上人提倡的「世界宗教是一家」若合符节。师父上人说:「我们跟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往来,那些宗教都是我们的堂兄弟、表兄弟,我们是一家人,彼此都应当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合作。」更应当「回归(宗教)教育,互相学习,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共存共荣」。

  四、结语

  师父上人说:「世间所有一切神圣的教诲,其根本就是『仁慈博爱』,其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不同的宗教具有相同的根本,亦具有共同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一体」与「一家」的密切关联性。国际知名的一行禅师在他的书中(《活的佛陀,活的基督》)提到:「我在法国的道场里,圣坛上供着佛陀和耶稣的像。每一回点香,我便探触这两位我心灵上的先祖。」因此,仁慈博爱是没有界限的,更是没有宗教之分的。

  惭愧弟子妙音至诚顶礼,二O一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老法师:好,很好,这些年来我们团结宗教,这篇文章是我们的总结,希望我们更努力,把这个事业发扬光大。宗教有一股非常伟大的潜势力,如果能把它团结起来,对于化解社会冲突,促进世界安定和谐,会做出伟大的贡献。我们应该要这样做,自己以身作则。过去我们做,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这篇开示,今天我们看了,说明这是佛陀教我们做的,我们没有做错,我们做得很正确,我相信诸佛菩萨都欢喜,我们更应当认真努力。对于所有宗教一视同仁,我们跟宗教往来,都称每个宗教都第一,没有第二的;每一位神明,不管哪个宗教,也都第一,没有第二的,都是第一。我们尊重,我们敬爱,我们学习,我们会依教奉行。

  好,今天时间算得正好。这篇文章也应该普遍的流通,把它翻成英文,做小册子流通。特别对于不同宗教信仰,我们要帮助他认识,帮助他回头,帮助他学习他自己的宗教,尊重别人的宗教,真正做出化解冲突,促进人类安定和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