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2-0181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學習班學生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刘余莉、张丽彬、陶星伊、开寂法师  (第一八一集)  2015/10/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181

  学生:岁次乙未年冬至祭祖。《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刘余莉教授。

  魏征在《群书治要.序》中提到,《群书治要》的编辑采取了一个原则,即「一书之内,牙角无遗;一事之中,羽毛咸尽」。也就是说,他所选录的典籍之中,凡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华,一句都没有遗漏;如果选录的是一个历史事件,那么整个历史事件的内容也会选编得非常完整,甚至连细节也保存。由此可知,魏征等编辑《群书治要》时用心良苦,目的就是给太宗乃至后人最好的借鉴与启示。这部宝典用了五年的时间才编辑完成,说明古人治学的态度非常严谨,确实是从古籍之中精挑细选,把精华都挑选出来。而与古人相比,现代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所以不能认为科技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现代人就比古人更有智慧。

  古人之所以比现代人有智慧,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古人的心很清净,清净才能生智慧。第二就是古人襟怀天下,心系苍生。念念都是想着如何利益天下之人,怎样能够治国、平天下。因为他有这样的气度和胸襟,所以智慧也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唐太宗之所以派魏征等编辑《群书治要》,就是因为他有胸怀天下的心,确实想把国家治理好,为老百姓带来真实的利益。我们能够用这种心学习《群书治要》,才能够领纳其中的智慧。《群书治要》被誉为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精粹,正如尊敬的上净下空老教授所说,《群书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精华。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群书治要三六O》第三条:

  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

  《史记》记载,周厉王登位,贪图财利,亲近荣夷公。这时,忠臣芮良夫劝谏说:「王室大概要衰微了吧!」为什么?接下来就说了这句话:『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荣夷公喜欢独占利益,却不知道会因此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财利是天地之间万物所依赖生存的资源,而要有独占的现象,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害处可就大了。『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因为大家都需要用到这些财利,怎么可以独占?『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专有独占财利,所惹怒的人一定会很多,他这样做却不知道有大的患难,还用这样的道理来教唆君王,君王的统治怎么能够持久?

  芮良夫的劝谏非常诚恳、也非常直接,甚至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来劝谏君王。这是古代忠臣一贯的做法,如果看着君王做错事而不去劝告,就是陷君王于不义。芮良夫还说:「普通人独占财利,还被称为强盗。如果您干这种事,归附您的人就会很少了。荣夷公若被重用,周朝必定会衰败。」

  但可惜周厉王却没有听从劝谏,还是任用荣夷公主管国事。周厉王施行暴虐的统治,奢侈骄傲,国都的民众都纷纷议论他的过失。这时,召公又来劝谏说:「民众都忍受不了您的政令了。」但厉王不仅不知悔改,还恼羞成怒,派一位卫国的巫师监视那些指责自己的人。只要他来报告有谁诽谤自己,便立刻把他杀掉。于是议论朝政的人愈来愈少,诸侯也不来朝见了。

  厉王的统治更加暴戾,结果「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都的民众没有人敢讲话了,在路上相遇时,也只能是互相用眼色示意一下。周厉王得意的对召公说:「你看,我能消除非议了,民众都不敢乱讲话了。」召公说:「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召公这句话也成为历史名言。他说,你这不过是塞住民口罢了,堵住人民的嘴巴比堵住河流的后果还要严重,河水堵塞蓄积,一旦决口,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住民众的口也是如此。所以,擅于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使水流通畅;治理民众的人,要让民众宣泄,表达其意愿。放手让民众讲话,政事的好坏得失都可以从这里反映出来。民众想在心里,说在嘴上,成熟的意见便可予以推行。若是堵住他们的嘴巴不让他们发表意见,那么支持您的能有几个人呢?

  厉王仍然不听劝谏,于是国内没有人敢说话了。三年之后,大家都联合起来反叛,袭击周厉王。周厉王就逃跑到彘地。后来,宣王即位,整顿政事,效法文武、成康的遗风,结果诸侯重新归附周朝。学习这一典故,至少给我们四点启发:

  一、修身为治国之本

  为什么周厉王任用荣夷公,而却不听芮良夫、召公的劝谏?《易经》中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走到一起。君主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就喜欢任用什么样的臣子;自己的修身达到怎样的程度,也会感召什么样的下属来到自己的身边。所以《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君主自己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不难了。

  在《列子》中记载,楚庄王向詹何来请教说:「怎么治国?」詹何反问说:「您为什么明白修身,却还不明白治国的道理呢?」楚庄王很真诚的说:「我得以尊奉宗庙、拥有整个国家,我希望学会怎样来守护它。」詹何回答说:「我不曾听说过君主自身修养很好而他的国家却混乱的,也不曾听说君主自身修养不好而他的国家却安定的。所以,根本在于修身,像治理国家这种次要的事情,我就不敢对您讲了。」可见,君主的修身是平治天下的基础。在《群书治要》这本讲如何治国理政的典籍中,有大量的篇幅都是告诉在位者应该如何修身。

  如果君主是贤德的君主,他也必然会任用贤明的臣子。《书经》说:「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最近,我们看到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所谓的「不世之君」,就是不是世代都能出现的卓越君主,他能任用不是世代都能出现的卓越大臣,就能创建「不世之功」,即不是每一个时代都可建立的伟大功勋。

  二、修身始于戒贪

  在位者一定要戒止贪心,不能与民争利。如果想独占财利,必定会招致民怨,甚至导致灭亡。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创下贞观之治,和他熟读《群书治要》密不可分。《贞观政要》上记载着唐太宗对臣子的谈话,从中可见,太宗确实把《群书治要》的教诲力行在治国之中。

  在《贞观政要.论贪鄙》中记载,贞观初年,太宗皇帝对侍臣们说:「如果人有一颗价值连城的明珠,那没有不视之为宝贵的,但是如果拿着宝珠去射鸟雀,岂不是很可惜吗?而人的性命比明珠珍贵得多,但一看到金银钱帛而不畏惧法律的惩罚,立即就收受,这就是不懂得爱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射鸟雀,怎能用比明珠更宝贵的生命换取财物呢?群臣如果能够尽忠职守、正直公道,做事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爵立即就可得到,一律不必采取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赃物、贿赂暴露以后,必将身败名裂,确实是很可笑的行为。」在这里,太宗用了一个「明珠射鸟雀」的形象比喻,说明一个人拿着自己的官位不珍惜,去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结果是得不偿失。

  贞观二年,唐太宗又对侍臣说:「我曾经说过,贪婪的人不懂得爱财的道理。例如,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优厚,一年所得的收入本来就很多了。如果接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几万钱而已。然而,一旦丑行暴露,就会被革去官职和俸禄,这哪里是懂得爱财的道理?他们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过去鲁国的丞相公仪休很喜欢吃鱼,但从不接受别人送的鱼。」

  这里太宗引用了《群书治要》中的一个典故:鲁国的宰相公仪休,为官清廉,对属下要求也很严格,从来不与民争利。他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吃鱼,结果有人投其所好,送给他很多鱼。但是他却拒不接受,派人把鱼送了回去。送鱼的人就问:我知道您爱吃鱼,所以特意选了一些上好的鱼送给您,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说:「正是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我今天才不能接受您的鱼。我爱吃鱼,我是宰相,自己去买不就好了吗?但是如果我今天接受了您的鱼,却因为受贿被关进监狱,请问我还能再吃到鱼吗?还有谁再送给我鱼呢?」这就是公仪休的明智之处。

  可见,唐太宗确实博览群书,在这里就引用了这个典故,并且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从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他就得以长久吃得上鱼。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如果国君很贪婪,必定亡国;做臣子的很贪婪,必定丧命。太宗还列举了历史上的一些故事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提醒臣子不要做这样得不偿失的事。他时时警告身边的侍臣以及朝廷百官,让他们都引以为戒。

  贞观四年,太宗对大臣们说:「朕整天都不敢懈怠,不但忧念、爱惜百姓,也想让你们能够长守富贵。天高地厚,朕长久以来小心谨慎以敬畏天地。你们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总是像朕敬畏天地那样,不但百姓安乐,自己也可常得快乐。古人说:『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虽然原本是贤德之人,但是财富一多,可能就会骄奢淫逸,过上放纵的生活,不思进取,志愿也不像以前那么坚定了。所以「自古公卿出白屋」,很多有成就的人,年轻时生活都很贫苦,为的是让自己长守这种清白的志向,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没有智慧的人虽然拥有很多的钱财,但却不知道利用钱财去做利国利民、弘扬传统文化的事,为自己累积更大的福报,反而拿着钱财去骄奢淫逸,结果是富不过三代,甚至是富不过当代,这一生还没有过完,就已经败落、甚至锒铛入狱了,这都是不读圣贤书的过错。所以太宗说:「这话可以引以为戒。如果徇私贪污,不但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实践证明,贪官心里都是战战兢兢,长期的压力、紧张,让自己的身心都不得安定,所以很多领导干部英年早逝,和这种不必要的压力也是密切相关。

  「大丈夫岂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蒙受羞耻?」不仅仅害了自己,一旦锒铛入狱,自己的家人、儿孙都跟着蒙羞。从这些对话中可见,唐太宗是一个真正明理的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贞观七年,唐太宗到蒲州考察。蒲州刺史赵元楷是隋朝的旧臣。在隋大业十二年,隋炀帝游江都(即今天的扬州)时,就是赵元楷负责供应美酒、饮食。炀帝与萧后以及宠幸的美女酒杯不离口,所以赵元楷也因「献异味」被提升为江都郡丞,初尝「媚主」的甜头。现在唐太宗又来蒲州巡视,他就故伎重演,令老年人穿着黄纱单衣,准备在路旁迎接拜见皇帝,并且大肆修饰官署的房屋,装饰城楼城墙以讨好太宗。除此之外,他还暗地饲养了几百头羊、几千条鱼,准备送给皇亲贵戚。

  唐太宗知道这件事后,就把赵元楷召来斥责说:「我巡察黄河、洛水之间的地区,经过了几个州,凡是用度所需,都是由官府的物资提供。你给我们饲养羊、鱼,雕饰庭院屋宇,这种行为无疑是已灭亡的隋朝的坏风气,现在不能再实行了,你应该理解我的心意,改变旧习。」因为赵元楷已经习惯于阿谀奉承,为人很不正派,所以太宗就说这样的话来警诫他。结果赵元楷听后又惭愧、又害怕,几天不吃东西就默默死去了。由此可知,为什么隋朝很快就灭亡,而太宗能在短短的时间就恢复安定,创下了贞观之治?就是因为他自己能够真正从古籍之中汲取经验教训,明白修身是治国之本的道理。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大山有很多银坑,如果开采出来,利润很大,每年可收入银钱几百万贯。」一般的领导者听到这样的建议可能非常高兴,马上去开采。但是唐太宗确实熟读经书,他说:「我贵为天子,这些东西一点儿也不缺乏。我只需要好的建议,来推行善事,以有益于百姓。更何况国家增加几百万贯的钱,怎么比得上得到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呢?」这全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古人不以金银财宝为宝,而是以人才为宝。他接着说:「你不推举贤能,建议善事,也不揭发奸邪之人,使权贵豪强震惊敬肃,只会说出出租、出售银坑以获取利益的事。过去尧舜把璧玉扔进山林,把宝珠沉没于深渊,因而美名被称颂千古。后汉的桓帝、灵帝却重利轻义,是近代有名的昏庸之君。你这样做,是要把我当作桓帝、灵帝吗?」从这一段对话中,就能够看出明君的风范确实与众不同。不仅如此,他当天就勒令权万纪停职回家。

  《论语》中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如果在上位者没有贪欲之心,就是奖赏人们,人们都不会去偷盗。如果在上者特别喜欢珍奇之物,贪财好利,那么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也会竞相追逐利益。结果必然如孟子所言:「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可见,太宗能够创下一代盛世,成为一代明君,绝非偶然。

  贞观十六年,太宗又对侍臣说:「古人说,飞鸟栖息于树林,还唯恐树木不够高,所以要筑巢于树木的顶端;鱼藏于水中,还唯恐水不够深,所以穴居于水底洞穴之中。然而牠们仍然被人们所捕获,为什么?就是因为牠们贪图诱饵、抵不住诱惑的缘故。现在大臣接受任命,居高官、享厚禄,应当要履行忠诚正直,遵循清廉无私,这样才没有灾祸,长守富贵!古人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那些以身试法的,都是因为贪图财利,这与那些鱼和鸟又有什么不同?你们应当好好想想这些话,做为借鉴和告诫。」

  古人提醒我们,面对财色名利,要有一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当别人拿着金钱、美色来诱惑自己的时候,实际是人家拿着诱饵诱惑我们,希望我们跳下悬崖,如果把持不好,把脚踏进了悬崖,很可能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所以学习《群书治要》,为什么有助于反腐倡廉?如果领导干部们都能够读一读这些历史教训,看一看唐太宗是怎样身体力行圣贤教诲的,就知道贪财好利的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里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现在的领导干部真正明白这些道理,他们的人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三、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这段话中讲到:「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如果把老百姓的口给堵住,就像把洪水堵住一样,危害很大。水流被堵塞了,如果一旦决口,伤害的人一定会很多,人民也是如此。所以善于治水的人,要懂得疏通水道;善于治理人民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使民众的心声得以表达。

  在《左传》中记载着「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乡校就是古代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郑国人都到乡校休闲聚会,并经常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就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要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的,没有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的。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是很容易的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失巨大,伤害的人一定会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可见,开明的领导者,都是想方设法的要了解百姓的心声,要让百姓把他们的建议传达出来,而不是一味的把他们嘴巴堵住,不让他们说话、发表建议。

  这段话可以消除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没有民主,其实恰恰相反,中国人讲「民本」,很注重让民众反映心声,汲取民众的建议。在《群书治要》中记载,历史上很多开明的领导者,设计了很多合理的制度,能够使得民众直接批评时政的得失。同时,非常注重选拔任用那些敢于犯颜直谏的臣子,听取他们对自己的批评和意见。

  在《韩诗外传》上记载,赵简子有一位臣子叫周舍,在他的门外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就派人去问他有什么祈求。周舍回答说:「我别无祈求,只想做一个能够犯颜直谏的臣子,跟在您的身后,把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特别是你的过失给记录下来。」赵简子一听很高兴,从此以后他走到哪里,周舍就跟到哪里,很小心的把他的一言一行,特别是他的过失给记录下来。

  但是没过多久,周舍过世了。有一次,赵简子在洪波台和诸大夫饮酒,大家喝得正高兴时,赵简子却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大家一看,纷纷的离开坐席,说:「我们知道自己有过失,但是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还请您明示!」赵简子说:「诸位大夫没有什么过失。我只是想到了自己的一个朋友叫周舍,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千张羊羔皮都不如一片狐腋有价值;一千个唯唯诺诺的臣子,都不如一位敢犯颜直谏的臣子对我有帮助。从历史上看,商纣王的臣子都闭口不言了,所以商朝就灭亡了;而周武王的臣子却可以当面指正他的过失,所以周朝就兴盛起来了。但是,自从周舍过世之后,我再也没有听到过自己的过失了,我因此知道自己离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所以我才哀泣!」

  可见,古代的领导者非常的开明。他知道任用什么样的臣子对自己真正有帮助,而且还想方设法的鼓励臣子监督自己的言行,给他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才能够使民众的意见传达到上面,上面的决策才能够体现民心,受到人们的拥护。

  四、教学为先乃盛世之因

  这段话最后一句说:「宣王即位,修政,法文、武、成、康遗风,诸侯复宗周。」周宣王即位之后,整顿朝政,而且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结果诸侯又重新向周朝来朝拜了。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周宣王就改变了社会风气?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重新兴起了道德教化。「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文、武、成、康之所以能够创下盛世,把国家治理好,成为天下的榜样,就是因为他们都重视道德教化,因而成为天下诸侯效法的榜样,以文化统一了天下。可见,只要我们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信心,重新重视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那么国家安定、社会和谐、天下太平,必将指日可待。

  在十年前,尊敬的上净下空老教授协助家乡安徽省汤池镇建设和谐示范镇,结果在短短的时间就把人民教好了,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老教授本人,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经验、方法非常通达、深信不疑。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是可以教得好的,而且也是很好教的。如今,老法师又在澳洲图文巴市提倡宗教要回归教育、互相学习、互相团结,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二O一五年五月,图文巴的宗教代表团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汇报了其建设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市的经验,受到了一致好评,让人们对宗教团结生起了信心。

  此外,老法师也指导学生们秉持「教学为先」的理念,在潮州等地兴办道德讲堂,在苏州、北京等地建设和谐企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在系统研究了各个国家文明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属于中国」的论断,认为未来世界是中华文化得以普遍弘扬的世界。一位外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具有如此的信心,但是我们自己却丧失了文化自信心。尽管多次强调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但是仍有一些人对传统文化半信半疑,甚至还认为弘扬中华文化是在走回头路。在这种情况下,老教授一方面提倡深入经典、弘扬《群书治要》等国学经典,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提倡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城镇、和谐城市,在实践中树立典范。相信这样理事结合的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必将大大提高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为实现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平做出真实贡献!

  老法师:我们听了刘老师的报告,我想每个人心里面都有感动。刘老师爱国,把当前社会的病态说得很清楚。用什么来对治?《群书治要》。汤恩比的话,我相信,我一点都不怀疑。他说的,「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孔孟学说是中国文化的根,大乘佛法早已从印度传入中国,也在中国生根茁壮了,都在中国。现在的问题,确实外国一些专家学者他们学习中国文化,他们懂得中国历史,对于中国文化没有一个不佩服的,都承认中国文化可以救全世界。为什么?它是和平的,它是讲道理的,它不是霸道,它不是强迫人,它是劝告人,而且研究它的核心,那就是用真心,真心是爱。这个爱,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不懂,不认识这个字,为什么?因为现在接受的教育,可以说是以自私自利为价值观的教育。这个事情可麻烦了,利,大家都要争,大家都要抢,造成社会的动乱,造成地球上的灾难。中国传统文化,它的根是孝,它的根是敬,是以孝敬为核心的价值观,落实在五伦五常,五伦是人与人的关系。在今天科学技术发达了,交通便捷,环游地球一周只要两天,古人作梦也想不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出了一点小事情,通过媒体全世界立刻就知道了。这是什么?这地球变成一个村了。很多人说地球村,我过去也说地球村,现在我改口了,我怎么称呼它?整个地球变成一体,不是一个村,变成一家了,变成一体。我们起心动念要怎么去想?一定要想到全球的人类,如何能帮助他们,既然到这个地球来了,就能在地球上过一个美满的一生,幸福美满的一生,让他快快乐乐的。能不能做到?能。

  中国在过去,几千年来,夏商周三代没统一,政治上没有统一,每一个小国家都是主权国。我们读历史,周代八百诸侯,就是八百多个国家,大家都尊周这个国家为天子。为什么?他做出榜样出来了,他做出模范出来了,他爱人,他那个国家人民最幸福。所以许许多多诸侯国都向周学习,以周为榜样,遇到问题都向周天子请教。所以它是文化统一,它不是政治统一,文化统一了。古书里头最有名的两句话,「书同文,车同轨」,周做到了。你看那么多的国家,八百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车都同轨,道路修筑就适合它运用,它能够走遍天下,那个时候天下就是全中国。最重要的是文字,周朝时候用大篆,秦汉用小篆,就是书写完全相同。每个国家言语不一样,文字相同,这个统一好!你看现在欧洲,欧洲就跟我们中国过去诸侯国一样,他们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国家。但是它每个国家有文字,这个麻烦可大了,这就是为什么欧洲不能统一起来,关键在此地。中国能统一是文字,这个东西重要。所以现在我们中国每个地方的方言就是从前的国语,它是每个国家的语言,语言不懂没有关系,写出文字相同。

  所以汤恩比应该从这个地方得到启示,就想到如何化解第三次大战。因为第三次大战不能打,核武战争,生化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一爆发,是人类集体自杀,这个地球上一个都不留。汤恩比晚年脑子里就想这个问题。我读到他的一些资料之后,我觉得那是菩萨,真的大慈大悲,为天下人着想。提醒我们,决定不能发动核武战争,核子不可以做武器来用。如何才能达到?就像周一样,要文化统一。什么文化最好?他是文化专家,一生专门研究世界各国的文化史,他把世界上文化史分成二十多类,最优秀的,中国。他说中国还有三个卫星国家,韩国、日本、越南,一点都没错。这三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化,完全用中国文化,用中国的汉字。在二战之前,越南跟韩国的文字二战以后才发明的,才作出来的,二战之前他们用文字全用中国的汉字文言文。所以它是中国卫星文化。日本的文字改得比较早一点,但是在那个时候每一篇文字里头汉字占一半。所以我们不懂他的,看他们的汉字能懂得他的意思。所以到日本,不懂话没有关系,写字他能行得通;不像现在,现在用他们的文字多了,汉字愈来愈少了。

  汤恩比的想法,如何能让中国文化普及到全世界,跟我们的想法、看法相同。所以我们看了之后,真志同道合。他是一九七五年过世的,过世那年他八十五岁。我们没有见到面,读他的书,看了不少,对他很了解。他的看法正确,大公无私,他没有说是欧洲人来领导,他说欧洲、美洲都不行,为什么?他们没有把自私丢掉。他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开口闭口是天下,很少说国家的,心量大,能包容。这外国一些文化,他没有这么大的心量,他要来做主领导全世界的话,他那个族群是一等,其他的文化、国家的族群都要变成二等公民、三等公民,不公平。如果是中国文化统一是公平的,人类确实能够过到幸福美满的生活。中国人待人厚道,在历史上几千年,没有侵犯过别人。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朝贡(就是给皇上送礼),回礼一定是加一倍,不占人便宜。这就是值得他们提出来的,希望中国文化,这正确的。尤其是中国文字,瑞典的汉学家,这欧洲的,高本汉说的,高本汉应该在中国改简体字的时候可能他还在世,他看到了,所以提出来,「汉字不可改,文言不可废,经书必须读」,欧洲人劝我们。

  所以我今年参加联合国的活动,五月,结束之后我到英国去访问。听说英国教育部有个命令,让英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要学中文,这是好事。他们知道中国会强大起来,中国可能领导全世界,把中文变成第一外国语,必修课,很难得。所以我想去看看,看看什么?中国还有好东西,你们还没看到,是什么?文言文。中国真正的宝,国宝,是《四库全书》,是《四库荟要》,还有两个,一个《群书治要》,一个《国学治要》,这四个东西是中国的四宝。这两种《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精华,太有价值了!这个宝,你学了之后,能让你自己这一生,过幸福美满快乐的生活。

  我感谢方东美先生,我跟他学哲学,他把佛经哲学讲给我听,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从这个课程里了解了佛法、认识了佛法,章嘉大师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我就真干。我剃了头再去看方老师,方老师说:你真干了!我说:是,老师,人生最高的享受。老师说:你的路走对了。鼓励我!在那个时候,没有一个同情我、鼓励我的,只有方老师。别人说我学佛,怎么这么消极?怎么迷到这种程度?现在这些老朋友都老了,一半都过世了,剩下来几个见面都竖着大拇指,你走对了。真走对了,要不听老人言,吃亏就在眼前,可能我都不在世了。我们一生的好处,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为什么?父母、老师绝对不会骗我,绝对是真的。

  所以我把一些供养统统都买《四库全书》、《四库荟要》,《群书治要》印了一万套,《国学治要》也印了一万套,希望这个东西不会失传,送给全世界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去保存。我相信纵然整个地球有灾难,总还会给我们留几部,不至于完全毁坏。这是今天藏书利益后世最好的手段。在古时候,没有这个方法,古人想什么?刻在石头上。北京房山有一部石经,石头刻的《大藏经》,我去看过。八百年,很完整,比我们现在流通的《大藏经》还完整,还有几部我们《大藏经》没有收,它那里头有,所以很有价值。但是如果一个地震就毁掉了,就全功尽弃,不如普遍分散,我想出这个方法。

  我们看到汤恩比,我们欢喜。现在我们着急的,这些书在,完整留下来了,我们要找能够读的人、能够讲的人,能够把它翻成白话文,再从白话文翻成各种不同的文字,在全世界流通。同时,一方面叫全世界的人(有志的青年)来学中国文言文,希望二、三十年之后,中文变成全世界共同使用的文字,叫文言。那中国就变成周天子了,这些诸侯国,你看不是政治统一,这我跟外国人往来常常告诉他,中国统合,我叫统合,不叫统一,合作的合,统合。中国统合,不是政治,大家还是独立国家,不是武力,不是经济贸易,不是科学技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群书治要》。《群书治要》已经翻成外国文字了,送给他们,你们去看,没有一个不欢喜,没有一个不赞叹。这就是我们放出风球,试探一下,没有一个反对的,一些国家领导人看到了欢喜。我在联合国把这个送给每个国家的大使,教科文组织好,教科文一共是有一百九十五个单位,国家地区代表,送给他们,一个人送三套,另外两套希望他送给他国家领导人。每一个国家领导人都学,都认真的学,就能够把世界带向和平,战争永远在地球上消失。这是人类的大福报!真难得,这是做出真正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对全世界,可以救全世界,不但救中国,救全世界,利益无边。

  我再过两个月就九十岁了,我只能说说,我没有办法去做了,体力、精神都不够了,但是我活一天讲一天经。讲经利益很大,这些年来讲经,受益的人很多,多听,慢慢都明白了。我们用网路二十多年了,用卫星电视也有十几年了,我们用卫星电视是二OO三年元旦开播,到现在有十四年,这个效果很好,全世界每个地方都能收看得到。我们没有道场,没有信徒,所以好!有道场,有信徒,嫉妒的人很多。我没有,不跟人争名,不跟人争利,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我们过的是什么?老师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看一天到晚欢欢喜喜,欢喜什么?跟极乐世界一天比一天近了,这个欢喜!还有时间、有这个影响力,多帮助众生,多帮助国家,我们做的是抛砖引玉的工作。我们名闻利养什么都不要,默默的在奉献。只有奉献,这就最快乐的;如果奉献里头还有企图,我还要回报,这就错了,跟《群书治要》讲的就不一样了。牺牲奉献完全是无条件的,没有任何希求,这个自在,这个快乐。我们现在看底下第二篇。

  学生:第三届「《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张丽彬,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内容如下:

  甲、修学前后的对比与体悟

  首先还是要感恩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的慈悲加持,感恩父母、公婆及先生的支持,成就了学生此次修学的殊胜因缘。愈深入学习,愈发感恩,深知没有恭敬心、真诚心、出离心来修学佛法,所学的都是在消遣、戏弄佛法而已,不但得不到佛法真实利益,反造无量罪业。学生借此机会忏悔以往因没有恭敬心、真诚心修学而造下的种种罪业,真诚忏悔并积极改过,祈请诸佛菩萨加持!

  学生现将这十五天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这十五天是学生自从学习以来最用功努力的一次学习。这十五天里体会出家人晨钟暮鼓的清净生活,没有手机、微信、QQ、网路等资讯,放下了一切外缘,去体会静中的乐趣。

  一、早起

  古人讲,挑柴运水,无不是道;开口动舌,举手投足,行住坐卧,也是道。起床,是我们面对崭新一天的第一件事。一日之计在于晨,然而凌晨三点半对于现代大多数人来说,有的人是刚刚入睡,而我们在这里却伴着法师轻柔的早晨叫起床:「各位同修,起床时间到了,请大家合掌:阿弥陀佛……」十声佛号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从前起床对学生来说是个大挑战,记得同寝室的室友曾对我说:「请问妳的闹钟是闹谁的?大家都被妳闹醒了,妳还都没被闹起来,也真够厉害的。」说得我也不好意思再定闹钟了。在家里让妈妈叫我起床,几次之后妈妈就说:「我可叫不动妳,妳自己看着办吧。」有时也会坚持一段时间早起,但总是又被晚睡或阴天为由放弃或中断了。曾国藩先生家训中教诲:不晏起,看一个家庭是否兴旺,从这一点可看出。学生一直想养成一个早起的好习惯,妈妈已经给我做了几十年的榜样,可我还是落实得不好。在这里,不同的是看到同修都那么精进,自己也不好落后,心中暗暗祈求佛菩萨加持,让我能好好休息,好好一天的修学。果然满我所愿,每天早上都按规定起床了,起得早也能多做很多事情,而且精神状态很好,克服懒惰习气,培养了勤劳的品格。法师们却是雷打不动,天天不中断,这又是一种坚韧的品格、忍辱的精神。学生发愿将这种良好的习惯坚持住,一生保持下去!

  二、拜佛、念佛

  佛门中拜佛礼忏是消业障最殊胜的方法,既消除了业障,身心都得健康安乐。学生在家拜佛时,身着运动服或居士服,自己舒服了,却疏忽了最关键的恭敬心。此地我们要身着佛门盛装海青来礼拜,法师们每天早上都认真且不厌其烦的教大家叠海青、解海青,从第一步手执海青开始,到最后一步穿好、叠好,恭敬遍及每一处,衣领、衣袖、飘带都要它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整齐平整。果然穿着海青在庄严的大殿拜佛,恭敬心自然生起,在清脆的引磬声引领之下,心中默念佛号开始了拜佛。拜着拜着,会发现走神了,但在大殿中拜佛时又能听到师父上人的教诲,无一处不在帮助我们生起正念。不是念佛就是听经,总之,一直被系在正念上,这也是此道场修学最殊胜之处。哪怕就是上课时,需要去卫生间,都能继续听到师父上人讲经,以致不会被中断,因为它与讲堂中是同步的,太妙了!如同极乐世界般讲经、听经不中断,所以欢欢喜喜的拜完了,还不累,有时甚至还想接着拜。海贤老和尚教诲:「拜佛要拜出清净心,拜出自性佛。」学生发愿努力精进,欢喜拜佛!

  念佛的时间是学员们用课余时间来完成的,目标是一万声。学生惭愧,没有一天完成的,原因是我们不会念佛。在家里是要找出一个固定时间念,这一小时就念佛,啥也不干,而干活时也很少能提起佛号。所以造成了念佛是念佛,生活是生活的脱离状态,因此常常生烦恼,怪自己时间少,没时间念佛。海贤老和尚是干活不耽误念佛,学生这是干啥都耽误念佛,把念佛跟人或事完全对立了起来,结果佛没念好,活也没干好。在这里看到同修们一下课,除了去卫生间,课余时间(其实心里也在默念)就会看到同修们手拿记数器,认真专注的念佛,有走着的,有站着的,有面对佛像的,总之都在念佛中,不知不觉自己也被动的学着,因为没有人愿意跟我说闲话。学生从第一天念佛二百声到第十天三千多声,虽未完成数量,但有了点小小的进步。按照印祖的教诲,用十念记数法念,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记得清清楚楚。就这样利用零散的三分钟、五分钟,念下来的效果也很好,精神愉悦的进入讲堂听经了。学生学会了忙里偷闲,见缝插针的念佛,把这颗不间断念佛的心带回家中保持下去,一生坚持下去,必然会有大收获!

  三、吃饭

  在道场中用餐都很有规矩,碗筷餐盘的摆放都有讲究,筷子在念供时要横着放,代表横遍十方,用餐过程中竖着放,代表竖穷三际,处处皆学问。跟着法师念供养偈,心里随文入观,如亲自供养诸佛一样,并随喜斋堂法师及一切付出的人,提醒自己吃这一餐饭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精进道业。起初学生会在第一行少打一点,看着这个是否合口味,若吃得开心,就在第二行再打一点,若吃得不开心就不要了。后经法师及同修分享,知道自己做错了,生起了贪执心。过后,要求自己除了粥可以再次添加,其余的就不允许再添,以此来消除贪欲之心,慢慢的体味到了一点点平等的味道了。吃七分饱,还健康。用餐后,还要用水来清洗碗内的残汤油腥,并喝下,不轻易糟蹋粮食。这样用餐,无形中也积累了福报,原来处处都可以修福啊!我们的用餐是一菜一汤(一菜也是好几种菜合为一个菜,并不缺少营养),学生在想,这也是一种表法。这一菜让我们的分别少了,执着也少了,因为没得选,只这一个,欲望之念自然也少了。学生反而提起了教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门深入」、「一心专念」、「一心不乱」等几个「一」的开示。在这里的平等还体现在吃饭上,绝对不会有任何人多吃一道菜或开个小灶,平等无处不在。法师们要等到我们用完餐,他们才能开始,真是干在前头,享乐在后头。这让我们每一位学员感动不已,这种心甘情愿付出的精神深深印在我们的心田。

  四、行走与整理内务

  在这里常常看到一个场景,就是法师们一列列的行走,像一排大雁,整齐而有序;走直线转直角,更显得端庄威仪有礼,相敬如宾。

  整理内务是学生一直都没放在心上的事,认为是小事,差不多就行了,听经念佛才重要,也并没认为这样观念有错误。本次通过内务整理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了一点点师父上人教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奥义。只对佛恭敬,对人事物不恭敬,那不是真恭敬,是假的,因为真心里不夹杂丝毫不善,不敬自然属于不善。因此虚心下来恭敬的整理被褥、衣物,虽未达到法师教的那样好,但是看着整齐了,心情也好起来了。它们似乎也在赞叹自己对它们的恭敬,而整个外界都变得庄严了,这也是对物品的恭敬成就了自己恭敬心的同时,物品也给予我们回报。恭敬心到几分,外在的表相全部呈现,丝毫不差,恭敬万物亦是礼敬诸佛的落实。

  五、听经

  学生在家听经的状况丝毫提不起恭敬心,困了就睡着了,也从未想过主动克服,一到讲经结束佛号声响起时也睡醒了,睡醒了之后又是一顿懊恼,怎么又睡着了,白白浪费时间了;要不然就是吃水果、干果等小吃,边听边吃,行为大不敬,自然没有收到佛法真实利益。在报恩讲堂里听经则大不相同,在听讲前学生看到法师恭恭敬敬的在佛像前礼佛上香,伴着法师提醒上课时间到,同修们列队进入讲堂,法师带领我们一起礼请师父上人升座讲法。虽然是恭听师父上人讲的碟片,如同师父上人亲临现场一样,所谓「敬师如师在」。这一刻,学生学会了恭敬的具体落实。然而在听经过程偶尔会昏沉,这时法师们会及时递过来风油精来帮助提神。在讲堂中也有几位同修常常是跪着来听经的,一次学生很困,看到前面座位的同修一直很虔诚的跪着听经,心想那我跪下来试试吧。法师们为我们准备了拜垫,怕我们跪在地上着凉。果然这一跪下去,真的好了很多,精神集中了,跪下去的那一刻似乎明白了,恭听这难遇又无上甚深的妙法,跟古人、祖师们忘躯求法的心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这么一丁点的敬心都没有,就是佛菩萨来教我,我也学不会,得不到任何利益。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真实不虚。

  六、小组分享会

  每天晚上的小组分享会上,算是一个可以正当说话的时刻了,同修们将自己一天修学的心得体会全盘托出,分享交流,互相成就。记得一次,我们同组的几位同修都提到令我们无限感动的场面,现正值云南雨季,几次我们从斋堂出来时看到惊人一幕,法师们分成两队,面对面的两排,双手撑起两把雨伞,构成一道人工走廊。很多同修当时就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感动的当下,我想快走几步,好让法师们本已被淋湿了的衣衫少淋点雨。类似的感动天天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效法。法师跟我们分享,在开班之前已经很久没下雨了,当我们报到那天才开始下雨,天降甘露,是诸佛菩萨欢喜啊!学生心想:佛菩萨看到一个个发心想求解脱轮回之苦、想学圣教的孩子们终于开始回头了,天降甘露以兹鼓励,增强信心。同样诸佛菩萨欢喜赞叹的是,两位大家长及法师们一样发心的大菩萨们教化众生,深入经典,教学为先;太平盛世,教学为先;极乐世界,教学为先。

  七、睡觉

  学生作梦也没有想到,睡觉也可以修行,只晓得睡觉姿势要右卧如弓,这样对身体好,对睡眠质量好。在这里我们每晚在法师的带领下「坐莲台」,先念十声佛号,随文入观,观想坐上莲花,莲花合上,阿弥陀佛带上我们去七宝池,到阿弥陀佛大讲堂听法……这是一种发愿,也是一种发心,亲近弥陀之心不能断。同样也提起师父上人的教诲:睡觉前也提起警觉,若一气不来,我将去哪里?哪一样是我的呢?什么也带不走,要把身放下,身不是我。这样一天,时时处处,常常有帮助我们提起正念的助缘,提起正能量的善缘。伴着十声佛号,结束了一天的修学,愿我们夜梦弥陀,真能早日亲近弥陀,乘愿再来,普度众生。

  乙、明了经典 听经为先

  通过十几天的密集薰修,学生深刻体悟,师父上人讲经太重要了。在来学习班之前,一位姐姐说:妳这一个月的修学,抵得上妳在家修学三年。因为这位姐姐也是一直恭听师父上人讲法。当时我不解,但我知道一定很好。好在哪里呢?通过修学「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似乎抓到了一点点类似提纲挈领的认知。

  一、世出世间第一等福报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才知自己是何等幸运。师父上人教导我们找到了一条可以一生脱离六道轮回苦的快速、有效、稳当的成佛法门,离究竟苦,得究竟乐。

  二、所依经典 方法

  现今净修学人依止经典:夏莲公《无量寿经》是真经,黄念老的《大经科注》、《净修捷要报恩谈》,海贤老和尚的《永思集》来修学。将净宗最高指导原则,净宗行门五科: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落实在起心动念之处,落实在生活、工作、学习、处事待人接物之中。遵循师父上人的教诲:一部经,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句佛号,一生成就。

  丙、小结

  当年,法藏比丘发了大誓愿救度尽虚空遍法界的苦难众生出离苦海,佛从未舍弃我等顽冥,今逢乱世同样有佛菩萨来救度我们。愿我同伦,抓住此无上殊胜因缘,今生跟随师父上人一起回极乐老家,阿弥陀佛!

  以上是惭愧学生张丽彬的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惭愧学生张丽彬顶礼敬呈。

  老法师:张丽彬同学的报告,我们在这一份报告里头看到她的喜悦,看到她真的回头了。希望她努力,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切时、一切处都是修行道场。要懂得修行修什么,这个很重要。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很多,佛把它分成三大类,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这是心理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造作是身的行为。所以用身、口、意,这三大类全部都包括了。行为有错误,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与我们念佛、拜佛、诵经有没有关系?那是提醒。修行最重要的,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我们要把佛经上所教导我们的落实。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真修行。

  修行的目标在哪里?清净心,平等心,觉心。在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我们现在的心不清净,心浮气躁,要把它放下,用念佛的方法把清净心念回来。如果天天念佛心里还是浮躁,那你就白修了,你不得利益;真正放下,心就清净了。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就是有生有灭,有生有灭不是真的,全是假的。所以物质的世界是有生灭的,人有生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都不是永远存在的。念头也是前念灭后念生,一个接着一个,连晚上都不间断,如果间断就不会有梦了,你还有梦境,可能你还没间断、还在造业,睡着了作梦还在造业。这些道理要懂,然后你晓得怎么修。

  修成清净心就开悟了,清净心,小悟。小悟就不错了,众人不悟,你的小悟就可以教他。所以我们知识分子用什么来修?用读经的方法来修定,修清净心。所以经上讲的是什么别去理它,你要常常想到经上的意思,你就用心用错了,你还在分别执着,分别佛的言语,分别佛的文字,错了,佛没有言语,佛没有文字。我们用这种方法修清净心,把妄想念掉,把杂念念掉,把分别执着念掉就对了,就成功了。执着念掉,于一切法晓得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关系呢?跟自己一体,不再执着就是阿罗汉,不再分别就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佛。希望妳认真努力,祝福妳天天有进步。后面还有?好。

  学生:大士阁首届「大学生佛学夏令营」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陶星伊,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学佛新感受和不听话的坏处」。

  甲、学佛新感受

  一转眼,我们的课程已经过去了两周了。通过这两周的学习我才发现,之前我对于佛法虽不是迷信,亦不远矣。

  一、把阿弥陀佛当成速效救心丸

  之前我的学习是标准的临时抱佛脚型的,对于佛菩萨也是很不恭敬,不说早晚课,连每日的上香、上净水都无法做到。若是发现我家的佛台有哪一阵子是每日净洁,那准是我那阵子过得不如意了。每当在这个时候我才会想起佛菩萨,只有目的,何谈恭敬,更别说理解了。来到道场后,看到各位法师为我们所做的种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到学习上认真细致的解答,从进大殿的威仪到睡前,几乎一样的铺好每床被褥。我在感动与震撼中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我不禁想起我之前在家做的坏样子。以前我总觉得母亲在佛像前太随便不恭敬,总是打着为母亲好的旗号言语生硬的指责母亲,换来的是母亲更加抗拒。还有一次我在宿舍书桌上抄佛经,一位同学还走过来开玩笑,我当时心里还很替他难过。我总是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替别人忧心,却从没意识到这样的情况都是我造成的。有一天我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一段话:「妳总觉得人家不恭敬佛菩萨,开佛法的玩笑是别人的问题。但实际上,妳的不恭敬,妳的流于表面,妳的不依教奉行,才是别人看轻佛法的真正原因。」而我当时的想法则是:「哇!我好聪明,这么有道理的话都想得出」,然后拿本子记下来就不了了之。现在回头看看,我真是不遗余力的在诽谤佛法啊!在道场看到法师们的表法后才懂得,原来佛法对世人来说是一个温暖的拥抱,而不是一把冰凉的戒尺。在入门后我们要「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但对于门外的人来说,一个拥抱胜过十句说教。而我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有意无意间不理解。然后在你心情不好或是快要考试的时候,日日早起诵经和清理佛台。或者在与父母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痛哭流涕的在佛前祈求解决方法。每次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想起阿弥陀佛,在你问题有所缓和的时候又专注于吃喝玩睡。这不就是把阿弥陀佛当成速效救心丸了吗?有病吃,没病丢。然而,生命就在呼吸之间,若我没有来这里学习,没能正确的认识佛法,没能了解学习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那么无常到来时,我一定会找不到药的。

  二、阿弥陀佛的亲切

  以前我对佛法的理解就是巍峨庄严的大殿和晦涩难懂的经典,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现出这种很无知的样子,但在心底里认为修行只是拜佛、诵经,再多一点就是放生和法物流通了。如果不是在这里法师们的耐心指导和示现,我不会明白阿弥陀佛无处不在。吃饭吃出平等的味道是在念佛,喝掉惜福水是在念佛……一天又一天,一件又一件,我清楚的认识到比起我昏昏欲睡的诵经,这些才是我现在应该做的,认真的对待每个人、每件事才是对佛菩萨真正的恭敬。而我也是到了这里才明白,阿弥陀佛不光在金殿上,阿弥陀佛无处不在。

  乙、不听话的坏处

  师父上人不知讲了多少次,要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可我却总是不入心,不听话。

  一、被分别心伤害的人

  我之前总说我有洁癖,其实就是自己的分别心,自己做不到还对别人严格要求。第一个被我分别心伤害的人是我的母亲。我家的电脑在我的房间,有一次我回到家看到母亲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剧,我便冲母亲大发脾气,中心思想就是不许躺在我的床上。后来母亲对我说:「那我在上面再铺一条床单好吧,等妳睡的时候掀起来」,我勉强的答应了。从那以后母亲进我房间就是带着一条床单和枕头,走的时候再带走。我这么做的时候没有想过母亲为我的付出,我长这么大衣服都是妈妈给我洗的,我自己只是洗洗袜子和小件的,二十年自己洗牛仔裤的次数不超过十次,棉衣不足三次。还有哥哥姐姐们常对我讲的,我一岁的时候得了很严重的肠道疾病,一直拉肚子,用我爸爸的话说就是「拉得都不睁眼了。」医生也委婉的表示孩子估计不行了,可是我的父母没有放弃我,终于把我治好了,还养大了,养得高高的、健健康康的,养得会顶嘴,会嫌弃爹娘了。我的母亲从来没给我说过,她为我洗了多少次尿湿拉脏的床单衣服,而我呢?不是人啊!这就是一个人有分别心的样子,这就是不听话的坏处。不管你怎么忏悔,你已经把妈妈伤害了。

  第二个被伤害的人是我大学宿舍上铺的同学。以前从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大学到宿舍的第一天铺好自己的床便去校园里转了转,回来后发现上铺已经来了人。那么热的天,一句关心问候的话都没有,直接对她说:「不好意思,我有洁癖,妳以后上下床记得搬个凳子去踩。」有的时候下面没有凳子,她便直接跳到地上,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我怎么这么卑劣?我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把这些事情一件件的写出来,我一点都不疑惑为什么之前学佛没有成效了。这样一个不听话的人,奢谈佛法!我若再这么不听话,此生不是蹉跎而是糟蹋了。其实被我的分别心伤害的人还有很多,而我却连记都不记得,真是对不起。

  二、不止语的坏处

  不止语,心真的会乱,而有时一闲聊,根本发现不了心跑到哪里了。这样白天一乱,晚上便会浮躁不安,睡觉总是作梦,很累,而且看着计数器上的数字更是感觉惭愧,觉得自己又浪费了一天。听法师讲,在道场里的起心动念比别处威力更大,我觉得自己是有体会的。后来,我决定好好止语,便对自己说「坚决不许闲聊」,并在手心里写下「止语」二字。结果这一天过得更累,看到有人讲话想凑上去聊一下,猛然想止语,便停下;虽然嘴上没有说出来,但是一些想法在心里早就聊开了。就这么反复几次,没到晚上就破功了,心里又是一阵懊悔。到了晚上小组分享时,我说了自己的感受与心得:「持戒虽然难,但我们也要坚持,就像学骑自行车,刚开始会不停的摔倒失败。而我们一旦学会,便能一下子骑出去好远好远。那一刻,我们心里一定很欢喜。」

  以上是惭愧学生陶星伊的粗浅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惭愧学生陶星伊顶礼敬呈。

  老法师:陶星伊的报告。学佛,这些问题都是很平常的问题,多少人都经历过,只要知道过失,把过失改过来就好。知道,不能改,要真正痛下忏悔的功夫。忏悔的功夫,还是以拜佛、念佛、诵经。经读明白了,我们才晓得,学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这就对了。好,下面还有一位。

  学生:《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开寂,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如下:善友相依。

  师父上人常常教诫我们:「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意思是说,刚学佛的时候发心很大,初发心成佛有余,佛陀的教诲常常能提起;学佛二年,发心不如从前,佛陀的教诲也抛在后面;学佛三年,退心了,佛菩萨的教诲也不放在心上了。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非常多,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所以,这生一定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恒心,一定要出离轮回,否则「三途一报五千劫」,常常要想到三途的可怕,要常常把生死放在心头。

  师父上人告诉我们,修行不能离开群体,离开群体容易懈怠、堕落,久了就容易疲倦了。在群体当中,互相监督,互相勉励,看到别人精进,你不能不精进,你不努力用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古人修行的方法好,提倡依众靠众。

  阿弥陀佛很慈悲,知道六道的众生业习很重,常常受尘境诱惑而退转,所以,帮助众生成佛分两步走。首先,帮助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是第一步。往生到极乐世界,那地方好,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即使有业习的因,也没有不好的缘,所以进步很快。其次,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到七宝讲堂,阿弥陀佛亲自为我们说法,直至不退成佛。

  前些天,学生做课件,找了另外一位师兄帮忙拍照片。师兄很主动的给学生提供帮助,虽然不很专业,但很有耐心,把学生需要的照片列了清单,做了详细的说明,从哪个角度去取镜头,哪些照片是需要他人协助的,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从这里我就开始反思和总结,这点要特别感恩大家长,也是大家长反复提醒,我才改正过来。身边有善知识提醒你,会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自己慢慢才开始有这样的意识。从前做事情缺乏长远心,不懂得思考和总结经验,所以事情一过去,不管好与不好,不能为他人做任何的借鉴和参考,自己也不能从中得到经验和提升。自己也常常责备自己做事情没有效率,不懂思考,其实想想就在这些地方埋下的苦因,没有常怀布施供养他人的心,又怎么能有聪明智慧的果报呢?善友相依,感恩师兄的帮助,从一开始就在给我做提醒。

  第二,从他身上我发现,我耐性不够,心不够细致,怕麻烦。《了凡四训》讲「不耐烦剧」,同样面对一件事情,师兄就能给自己做一份工作计划,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做说明,方便自己的工作开展。确实,看完师兄的计划,我很受启发。

  第三,从他身上我发现,我自信心不足,胆子太小怕事,不够好学。师兄不专业,甚至就连相机的性能也不熟悉,他就敢去拍照,去琢磨它,去学习它,而我就迟迟不敢碰那个机器,不了解的、不会的就不敢冒险,害怕出乱子。看师兄这个积极主动的劲,我很受感动,好几次自己也想拿起机器去拍上几张,免得老是给师兄添麻烦,就是被自己设限了,拿起了又放下,以致耽误了不少时间。

  第四,和师兄共事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仁慈之心不够。师兄拍完了照片,后来提醒学生,拍的照片有哪些需要改进的跟他说说,不要沉默。我才反应过来,自己常常是这样,和别人共事,结果好与不好,常常保持沉默不语,给同事带来无形的压力。真是惭愧,当下没有给师兄表达我的意思,其实是我自己经验不够,说不出个一二,也只好保持沉默,其实师兄只需要我跟他交流几句就好了。我才知道自己太不仁慈,平时也很想别人给自己提提,我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回应的人很少,当然这里的原因很多,主要的问题都在自己。从这件事上我更清楚的看到,自己不仁慈,又怎么奢望别人对自己仁慈呢?感恩这些天和师兄共事,给了我很多启发,期勉自己恭慎保持,勇往直前不退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感恩身边的同修,善友相依,一定要互相勉励,互相帮助。阿弥陀佛。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寂粗浅的学习心得报告,肯定有诸多错误之处,恳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惭愧学生开寂顶礼敬呈。

  老法师:好,希望你认真努力,跟同学们在一起,向同学们学习。每个同学都是我们的好样子,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三人,自己一个,一个是善人,一个是不善的人,善人跟他学,不善的人也要跟他学,怎么学法?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有没有哪些不善的。能够这样学,人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你的进步就会很快。好,今天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