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2-0173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學習班學生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郭帅华、开律法师  (第一七三集)  2015/10/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173

  学生:师父上人尊鉴!惭愧弟子帅华今日汇报为「第三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所交论文,题目为「《说文》声训考略」。

  摘要:《说文解字》对於文字之训释,包含形、音、义三方面,诚如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所言,「《说文》之为书,以文字兼声音、训诂者也」。关於声音,《说文》中大量存在声训字,对於我们认知字义、了解文化、深入经典有重要作用。然而后世多以形书对待《说文》,对於《说文》声音训释研究多有忽略。有清已降,朴学大兴,干嘉以来,段玉裁、王念孙等诸儒,深通音韵,宣导「以声音通训诂」,通过声音学习《说文》,取得了巨大成就。是知,学习《说文》,要继承先辈优良传统,能够重视声音(声训)的学习,进而全面掌握文字的形音义,方能学好《说文》。此文就《说文》中典型声训字进行归类、比对、分析,进而探究许慎说解文字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文字形义、音义的关系,使我们能够全面、深入的学习《说文》。

  关键字:说文解字;声训;形音义;形声

  引言

  声训,也称「音训」,是用音同、音近(双声、叠韵)、音转等「音近义同」的同源词来释义,按照读音的线索来推求语源、探求文化、说明假借的。声训为传统训诂学的重要方法,历史悠久,在先秦典籍中就多有声训内容融合於正文。如《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汉承先秦,声训之理论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汉末刘熙所著《释名》,就是以声训的形式来解释名物、推求词义的典籍,虽然其中不免有穿凿之说,然多有精义,后人注经,引用颇伙,是「因声求义」的开先河之作。东汉《白虎通》做为解经之书,也多用声训的方法,如「教者,效也。君,群也。岁者,遂也」等。至宋,王圣美据「声符兼义」理论,创立「右文说」,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载:「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右文说」之基本原理没错,然后人依此不断推广,以偏概全,广受后人诟病。然而对於「声中兼义」之推展,有很大的功劳。

  到了清朝,朴学兴起,当时学者普遍重视小学的研究,古音学得到空前发展,「因声求义」、「声近义通」的理论方法得到全面运用,声训的功能被提到了至高的地位,被时人认为是训诂的最高境界,顾炎武《答李子德书》说:「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王引之於《经义述闻序》中进而申其义说:「诂训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段玉裁精通音韵,作古韵十七部,其代表作《说文解字注》,正是以声韵为纲,特别诠释「声符有义」,将声训贯穿到了全书中,如「凡同声多同义」、「凡叚声,如瑕、鰕、騢等,皆有赤色」、「凡贲声字多训大」、「凡从辰之字皆有动义,震、振是也。」正是因为段玉裁注重以声韵通《说文》,方有《说文解字注》的鸿篇伟作。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集大成者,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研究各种学问,皆要以此为基础。《说文》虽以形为主,然非仅於此,《说文》训释,每一字於篆书下,首释字义(训诂),次析字形(文字),后明字音(声韵),三者相辅相成,是全面的训释。因此,学习《说文》,不应仅仅在形义上面著力,也应当关注音义,方能全面深入了解《说文》。章太炎於《小学略说》讲:「凡治小学,非专辩章形体,要於推寻故言,得其经脉,不明音韵,不知一义所由生,此段氏所以为杰。」黄侃先生也说:「讲小学,不宜专究形体,必以声音训诂为先务。」又讲:「《说文》列字九千,以声训者十居七八而义训不过二三。」综上述,可知学习《说文》,声音方面内容不可忽略,尤其要重视声训的研究。《说文》多有文字以声训释义,所占比例很大,黄侃先生於《文字声训训诂笔记》中讲:「《说文》中字,其训诂与声音无关者,仅十分之四五而已。」万献初先生《说文学导论》引崔枢华《说文解字声训研究》统计,《说文》运用声训释义文字共有四千四百三十八条。《说文》声训字数虽然没有如黄侃先生所说「十之七八」之多,也实属不少,盖黄侃先生所说「十之七八」乃指於声音有关之字,非全指声训也。本文就帅华统计《说文》声训之字,择其代表字,用以探讨《说文》声训之作用、分类、来源等有关问题。

  正文

  一、声训之来由

  浙江工业大学朱惠仙老师,在《说文解字》声训研究述论一文中,提出对於《说文》声训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一就是《说文》做为以形求本义为主旨的著作为什么有大量的声训。今就此问题试作讨论,顺便说明声训来源。

  先说声训之来源。声训之来由与文字之形成之次第有关系,文字分形音义三端,论其产生之次第,则必先有字义,次有字音,最后有字形。段玉裁先生於《广雅疏证序》中言:「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於得义,得义莫切於得音。」黄侃《音韵略说》也讲:「盖文字赖以传者,全在於形。论其根本,实先有义,后有声,然后有形。」昔在远古,生民之初,万物皆处於蒙昧之状态,先民生活在自然之中,对於万物,眼之所见,耳之所听,身之所感,皆汇合於心而有感触,物类不同,故感触也各有别,这就是太炎先生於《语言缘起说》中所言的,「物之得名,大都缘於触受」,见山则赋予山之独特的认识,见草、木、虫、鱼等亦然。久而久之,先民为了沟通交流,便根据对万物的不同认识,创造不同语音以体现物类之义。远古人数较少,日常事情不多。在部落群体中,把最初产生的字音,以少传多,逐渐约定俗成,久之,便成定名,就用固定的音来表示某一类的物。这是文字未产生之前的「音义」阶段,当时的文化、生活等皆以口耳相传,此过程经历了相当久远的时间。

  帅华以为,先民拟定语音(物名),盖主要取法於两方面,此地不妨采用班固《艺文志》六书之「象声」为说。其一,语音「像物之声」,先民听万物之音,据其所听之音,定所发音者之「名」,以名表其物类,凡有音可像者,皆如此。《说文》中「咳,小儿笑也」、「芈,羊鸣也」、「淙,水声也」,就是「像物之声」的说明。如《说文》:「牟,牛鸣也。」上古音,「牟」为幽部明纽,「牛」为之部疑纽。「幽、之」二部旁转,故「牟,牛鸣也」,是声训。於此可知,牛何以叫「牛」呢?以其鸣声「牟牟」也。此外,孩之所以名「孩」者,以其笑声「咳咳」也;鸡之所以名「鸡」者,以其叫声「唧唧」也;鸭之所以名「鸭」者,以其鸣声「嘎嘎」也。《说文》中如此类者颇多,可证部分字音,由「象(像)声」而来。

  其二,语音「像物之义」,万物有声可像则像其音,无音可像则根据万物之特性、形状、味道、颜色、作用等方面的不同依义而各名其音,以名表其义类,即「像物之义」。《说文》「韭,菜名。一穜而久者,故谓之韭」、「麦,芒谷,秋穜厚薶,故谓之麦」,就是「像物之义」的说明。如《说文》:「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火、毁互训,据唐作藩先生《上古音手册》,二字上古音皆属微部晓纽,故「火,毁也」,是声训。火能烧毁物品,自然界的大火可以烧毁森林,先民夜行用火把,用火烧制食物。先民看到火能够烧毁物品,故根据「毁」的意义定名为「火」。「南方之行」是以汉代通行的五行学说来解释「火」,五行中,南方属火。「炎而上」是指火的特性,火燃烧时,火苗、热气是往上的。「象形」是说火的六书归属,甲骨文字形 粹七二就像火苗形。从「火」字训释可知,「毁」是「火」字的音,「火」的意义蕴含於「毁」的音中,明其音就可以知其本义。以上文字,可证部分字音,由「像义」而来。

  由上可知,先民之初,是依靠语音交流的,明其音即知其义,无须借助字形,这就是「声中有义」。《说文》中的初文,是先民对於自然万物的最早接触,而这些初文大多都是采用「声训」训释的,如:天:顚也;日:实也;月:缺也;山:宣也,水:准也;火:毁也;土:地之吐生物者也;木,冒也;户,护也;首,头也;礼:履也;春(萅):推也;东:动也;香:芳也;祺:吉也;古,故也;羊:祥也;爻,交也;衣,依也;晋,进也;室,实也。这些声训字,说明声训是最早的、最根本的训释。

  以「音义」交流的历史持续了很长时间,语音虽然足以用於沟通交流,然而却不便於传播久远,永恒不变,后来就促使了文字的产生。语音是会变化的,语音的变化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横向的变化,即以空间为参照,所谓「地有南北」,各地有各地的方言,乃至於两地相隔十余里地,语音就略有不同,语音不方便於广泛交流,就促使了文字的产生。第二是纵向的变化,以时间为参照,所谓「音有古今」,语音随时间的流逝而有不同,如果仅靠语音传递,后代就听不懂而不明其义了。为了能够做到「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使文字千古不变,就由无形的音义,逐渐创造文字,称为完全成熟的包含形音义的文字系统,这也是中国文字能够传承至今,保存完善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声训是文字发展中最初音义阶段的体现,声训就如同先民对话一样,完全靠声音传递意思,无须字形,即王念孙《广雅疏证序》所谓「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这是文字发展规律的自然体现,不假人为。所以,训释当中,声训为先,形训为后。所以清朝诸儒,重视声训的研究运用,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因为声训能够最直接彻底明白字义,故而先秦典籍当中,有大量声训参於正文当中。文化是代代相传的,许慎为东汉通儒,自然继承了前代的经验,故而《说文》中大量存在声训,我们学习《说文》也应著力於声训的探究。

  二、从《说文》看声训之作用

  1、推求语源,探求本义

  上文诠释,声音是先民对自然万物意义的直接体现,声训通过语音能够让我们了解文字的本义,是字形无法替代的,如:

  《说文》:「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九」字采用声训训释,「究」为声训字。九言「屈曲究尽」,是穷究无尽的意思,於此可知,「九」不仅是数名,其音本身就含有穷究极多之义。在古籍中,「九」字之义多有训多者。清汪中《述学.释三九上》:「因而生人之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又《文选.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九,数之极也。」

  此外,《说文》有诸多声训字可让我们了解语源、知晓本义的,如「震,劈历,振物者」、「泉,水原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等。

  2、了解文化制度

  部分声训字,说明了古代的文化风俗、典章礼制等,深入学习此类字,可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如:

  《说文》:「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琴」以声训训释,琴之言「禁」也,这是在古代文化中,古琴是主要的乐器,琴的主要功能,是古人通过琴声来调和身心,涵养正气、防非禁邪的。《白虎通》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风俗通义》中说:「雅琴者,乐之统也,与八音并行。然君子所常御者,琴最亲密,不离於身。…以为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故琴之为言禁也,雅之为言正也,言君子守正以自禁也。」蔡邕《琴操》说:「昔伏羲竹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

  通过以上经典,可知,古琴的主要功能是修身所用,禁止不善的,其次才是音乐本身。这个道理从《说文》「琴」字训释就可以知晓了。关於文化方面的声训字还有很多,如「瑁,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犂冠」、「旻,秋天也。从日文声。《虞书》曰:『仁闵覆下,则称旻天』」、「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等。

  3、说明通假

  通过《说文》声训,可以了解文字的通假,了解通假,方能正确理解经典,深入了解文字的发展演变。如《说文》:「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栖」为「西」之声训字,通过训释可知,「西」为假借字,「栖」为本字,段玉裁於「日在西方而鸟栖」下注曰:「上西,卽下文东西之西也。下西,西之本义也。」当然,声训的作用还不止於此,本文仅就《说文》声训字解释,说其大概。

  三、《说文》声训之类别

  《说文》中与「声音」有关的有:形声字、声训字、亦声字、语源字、读若字等,然并非与声有关的就是声训字。帅华认为,在训释正文中以音同、音近、音转之字训释,通过声音能知其意义的训释,方是声训字。亦声字不是声训字,亦声是说明是会意兼形声字,表示声中有义,但并没有在训释中体现声训字,故不能算为声训字。语源字虽然以音表意,但读音处於无形,并没有在训释中体现声训,也不能称为声训字。以下为帅华对於《说文》声训字之分类:

  1、正例

  凡训释正文中,采用音同、音近、音转之字训释,且声训字与被训字之间,有语义联系,能够说明本义、语源、文化、假借的,为声训字正例。又分以下三种:

  1.1单字同源词直训,采用「某,某也」的训释方式。如:帝,谛也。政,正也。庸,用也。像,象也。尧,高也。

  1.2采用多字义训,其中有主要声训字。如:

  垚,土(高)也。「高」为声训字。

  史,记(事)者也。「事」为声训字。

  平,语(平)舒也。「平」为同字声训字。

  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炳」为同源分化声训字。

  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祠」为声训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效」为声训字。

  2、变例

  声训字不能通过现前读音辨认,需恢复声训字或被释字古音以确定。如:

  竹,(冬)生草也。「冬」为声训字,然而依现在读音,则二字声韵皆不同,古无舌上音,复被训字「竹」之古音可知。上古音,竹为觉部端纽,冬为冬部端纽,竹、冬双声。故「竹」字训释为声训。

  班,(分)瑞玉也。「分」为声训字,依现在读音,二字声韵皆不同,古无轻唇音,复声训字「分」之古音可知。上古音,班为元部帮纽,分为文部帮纽,二字为双声,韵部「文元旁转」。故「班」字训释为声训。

  关於《说文》声训数量,前辈学者所得字数各不同,朱惠仙老师《说文解字》声训研究论述一文中有详细说明,引各家所得数量如下:一、有数量不多说。王力《中国语言学史》认为:「《说文解字》的声训多限於干支、五行、四方以及一些常用词。声训在《说文解字》中所占分量不大。」二、三九九例说。殷寄明《中国语言学史》认为是三九九条。三、七O六例说。李传书《说文声训的特点和声韵关系》一文,根据他自己确立的原则,认为《说文》声训共有七O六例。四、四四三八例说。崔枢华《说文解字声训研究》语音上基本按照黄侃先生的古音二十八部、十九纽理论,确定《说文》声训四四三八条。之所以诸家有不同划分,是对於《说文》声训的界定与划分不同。如果对於《说文》声训的界定过宽或过窄,都不利於研究学习。据帅华对於《说文》声训之界定,认为《说文》声训约七百余例。依《说文解字》中华书局陈昌治本,第一卷共有六百七十二字,其中声训字七十五个,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一。分别为:一、天、示、帝、礼、禛、禧、祺、神、只、祀、祡、禷、祰、[彭/示]、祏、祠、禘、裸、祝、祈、祳、禡、禂、祷、祘、禜、禳、祸、禁、禬、王、珛、瑗、琥、珑、瑁、璱、班、士、璪、芋、芽、茁、荫、苍、芬、落、薄、萅、葬、葚、蔟、莫、菿、葩、叶、蘳、蕤、茇、荄、[艹/傅]、芃、芼、芜、薉、蘀、菸、[艹/乏]、芳、[艹/丽]、荐、[艹/渴]、葱、蓱。

  四、形声字以声中喻义为正例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由表示事物义类的(文)形符,和譬况意义的音同音近的声符和成,是最能产的造字法,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六书爻例》所载,形声字有八O五七个,占百分之八十六。有人认为形声字的「声」是仅仅表示声音而已,没有实际意义,其实不然。许慎著《说文》,虽然以「据形系联」为主,但也有按声音分部的,比如「句」部收录「拘、笱、钩」三字,音皆相近;「劦」部收录「协、勰、恊」三字,音皆相同。於此可知许慎也有按照「声中喻义、音近义同」的原则编著《说文》的。

  杨树达先生《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自序》说:「中土文书,以形声字为伙,谓形声字声不寓义,是直谓中土语言不含义也。遂发奋求形声字之说。」万献初先生《说文学导论》也说:「一般来说,形声字形符表示义类,声符表示读音。然而,声符实际上与其所构的形声字往往是音义同源的。」帅华对《说文》形声字进行研究,发现形声字十之七八都是「声中有义」的,必须了解声中蕴含之义,再结合形义,方能全面认识形声字。上文讲到,早於字形产生的字音是表示字义的,既然单纯的字音表义,那么形声字中的音也自然表义的。《说文》形声字中,音中有义之字不胜枚举,下面列举几个声训形声字以说明:

  《说文》:「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声。」「政」是会意兼形声字,采用声训训释,「正」为声训字。古人认为,从政人员要以身垂范,行端表正;继而要引领天下走向正道,这是古人文化观念的体现。「从攴从正」表示会意,说明政有「正」的意义。同时,「政」也是亦声字。「正亦声」说明「正」不仅表意,还是声符,「正」的声中就蕴含「政」字的意思。从「正」即为形符,又是声符中,可知形声字的声符是表义的,这是许慎通过「亦声字」给我们明显说出来了。

  《说文》:「室,实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段玉裁注本作「从宀至声」,认为「室」是形声字,说:「古至读如质。至声字皆在十二部。至兼形声。屋主会意。」「室」采用声训训释,室为房屋,人居住则房屋不空,有实在之义,故训「实」。「至」为人所至而止,有人至,室方「实」,故「至」声中有义。这也是显著的说明「声中有义」。

  《说文》:「富,备也。一曰厚也。从宀畐声。」「富、备」上古音属於双声,乃声训训释。富则完备无缺,故训「备」。畐为声符,《说文》:「畐,满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满则全,全则备。「备、满」意义相近,故知「畐」声含有富的意义,乃属「声中有义」。

  《说文》:「壤,柔土也。从土襄声。」「壤、柔」为双声字,故「壤」为声训字。壤之言柔也。「襄」为声符,《说文》:「襄,汉令:解衣耕谓之襄。」解衣耕,就是天热耕田,大汗淋漓,但不休息,脱去上衣勉力耕田之义,田地经过耕犁,土就会松软柔和。「襄」有柔软之义,「壤」为柔土,故「襄」为声符是兼有意义的。

  综上述,及对《说文》大量形声字研究,可知形声字以声中喻义为正例,如黄侃先生所言,「字从何声,即从其义者,实居多数。」形声字虽然多声中有义,但很多是不能直接从声中可以看出来的,需要间接辗转取得,就如同上面「壤」字一样。当然,形声字声中有义是指大部分而言,不包含全部。有一部分形声字是仅仅表示声音的,另外有一部分形声字不能表义,这是因为所从之声是假借的原因。

  结论

  通过以上对《说文》声训典型字的分析,以及《说文》七百余声训字,可知《说文》声训的内涵是丰富的,形式是完备的,数量是较多的。虽然部分内容有争议,但是其理论、方法大体是正确可靠的,不能一味的否定《说文》声训的价值。客观对待,认真研究,才能深入《说文》,进一步了解许慎说什么和许慎说解的原由。其次,对於《说文》声训的界定,应行其中道,不能过於狭窄,不然就不能深入掌握《说文》声训的价值。又不能过於宽泛,用之滥觞,否则就无法准确理解《说文》声训了。了解了声训的由来和其在《说文》中的运用,以及大量《说文》形声字的研究证明,形声字「声中有义」的结论是成立的,是客观正确的,也说明了许慎是非常重视文字声音方面的训释的。虽然也有部分形声字声不表义,但毕竟是少数,不影响此结论的认定。关於《说文》声训,前代人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及参考资料,然而声训本身是复杂的,很多问题还有待学者的进一步探究。

  以上为不肖弟子愚见,弟子德薄学浅,障深业重,凡所汇报,多有缺漏,恭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大德、老师慈悲开示。不肖弟子郭帅华顶礼敬呈。

  老法师:帅华还很年轻,他对於文字学确实下了功夫。我们听了多次他的报告,这些报告在现前社会上很少见到,所以他所学的这些报告就相当珍贵。我们没有这个机缘、没有这个时间去专攻文字学,对於文字学普遍感到非常生疏。也正因为如此,现在人把正体字(就是正楷)改成简体字,大家都鼓掌,没有人出来说话,什么原因?对中国文字不认识,没有人教过。像这些属於小学,小学在过去,一百五十年前的中国,家家都教,从儿童就教,五、六岁的时候就教识字,认识中国字。

  中国字要怎么教?形、音、义都要教小孩。小孩虽然完全不能体会,他记熟了,他有这个概念,长大到十六、七岁,他对这个就产生兴趣。为什么?中国文字每一个字里头它有意思、有道、有学在里头。有一些外国学者专家,学中国文字,契入进去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有不赞叹的。在全世界这么许多国家族群当中,就文化来说,中国文字,这个文化的载体,最优秀的;而且它是表义,它不是表音。表音变化太大,有些地方几十年,一、二百年,语音变了,如果文字跟音是同源,声音变了你听不懂,看文字也看不懂,就有这个麻烦存在。唯独中国的文言,这是老祖宗开了两条路。

  中国范围这么大,在夏商周,我们看周代所记载的,八百诸侯,八百多个部落。部落就是小国,它有国王,它是一个社会团体,也是属於一个国家。周如何统一这个局面?这个局面不是政治统一,不是武力统一,而是文化统一。文化里面首先是文字统一,在周朝晚年都用小篆。所以到汉,秦汉,小篆就正式成为文言的载体。全国这么大的范围,言语不同,文字同。语言不通,文言是通的,文言是一致的。中国是这么统一的。

  所以汤恩比发现了,他明白了,希望我们这个地球现在要统一,用什么统一?用文字来统一。用什么文字?用中国文言文。非常有道理,非常有见地。中国人发明的文言文,发明的汉字,是人类高度的智慧,这在人类所有发明当中,应该摆在第一,最伟大的发明。这个工具难得的是什么?就是上下沟通。现在拼音的文字是平面的,平面可以通用,但是对上就不行,传下一代也不行,传不下去了。上一代,远古人的智慧,用这种文字做载体,留给后世做参考,启发后人的智慧,多么难得!

  人在世间,真正能过到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外乎两桩事情,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学问。学问与德行,都要靠老祖宗的承传,他们千万年的经验,累积成为传统文化,这个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这文化怎么学?从汉字、文言文著手。中国几千年都遵守,没有中断过。现在中断了,断得非常严重,很可能汉字、文言文会在这个世间消失,那真正是人类的悲哀,人类无比的损失。我们今天想救!怎么救法?希望年轻人认真学汉字、学文言文。

  中国古籍,幸好乾隆做了一桩好事,把它统统搜集,做审查,重新整理,编辑一套丛书,《四库全书》。分量实在太大,乾隆是个读书人,喜欢读书,也不是一个人一生所能读得了的,所以他很聪明,他让这些编辑的人,从《全书》里头替他编一套《荟要》,就是精华。这套东西专门供给他看,所以一共只有两套,一套放在圆明园。圆明园里面,一套《荟要》,一套《全书》,被八国联军放火烧掉了,真可惜!外国人不知道这是宝,把些艺术品当作宝,那些东西他们都拿走了,现在在大英博物馆。这两部书他不认识,那个价值比他拿去的,百倍、千倍、万倍都不止,这价值之高,真正的宝没有人认识。

  慈禧太后疏忽了,她不重视这些,所以对於尊师重道就轻慢了。由於她的不重视,就上行下效,自古以来对於传统学术的那种尊重的心,真诚、恭敬心就衰了,到满清亡国民国成立,可以说是严重的衰退。民国到现在这一百年当中,中国社会不安定。早年军阀割据内战,以后日本的侵略,八年抗战,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是疏忽了,变得非常生疏。尤其对於传统的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那都是古代帝王愚民政策,都是骗人的,错怪了古人。

  外国人,英国汤恩比博士,他们这些人,对中国传统有研究,他们佩服到极点,居然说出来,「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就是现在社会问题,没法子解决,科技造成的,科技不能善后,汤恩比博士说,「需要孔孟学说、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国,完全变成汉字、文言文的版本。好在这些东西还在,还没有失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找一批年轻人,把它继承下来传给后世,让它世世代代承传下去。这是无量功德,这是当前第一桩大事情。所以我们鼓励年轻人,发大心,牺牲自己这一生,这一世我们牺牲自己,专门学习汉字、文言文。

  什么样的标准?能读得懂《四库全书》、《四库荟要》,能把它讲清楚、讲明白,能把它翻成白话文,白话文就能普及大众。不是承传,承传是要一批真正发大心,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要这样的圣哲他们来承传。大学正式要设立一个汉学院,汉学院学些什么?学习《四库全书》,用中国古老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的心态,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没有这三心,圣人来教你你也学不到。这三心就是我们选拔人才的条件,主要条件。学习的理念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跟一般学校不一样。

  现在外国人懂得,我们佩服,他们听到这个,一点不反对,非常赞成。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办汉学院,办汉学院干什么?我这都给大家报告清楚了,就是我们要培养,全心全力培养一批年轻人,把《四库全书》让它活起来。没有人学习,那是等於死的一样。如何能够重活起来,让全世界人都能得到其利益,这一批老师重要,这一批老师真正是为往圣继绝学。我们全心全力来护持,全心全力来协助,这一生就没有空过,把祖宗东西认真传下去。

  帅华这篇文章,我们听了,我们学了,我们没有发这个心,我们要发心做护法,弘法是老师,护法重要,没有护法,他也很难成就,我们做护持的工作。希望他们能够在三年、五年,成绩拿出来,十年之后就相当可观,这就拯救起来了。好,我们看下面的报告。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惭愧弟子甘肃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学班开律恭敬报告的主题是「无上广大微妙法门」。(注:以下内容出自《印祖文钞》及《大经科注》。未标明出处的「」内容均出自《大经科注》。)

  甲一、前言

  乙一、题目解释

  无上广大微妙法门

  「《往生论注》云:『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上。』『无上法』者,涅盘也。《智度论》云:『是故知无法胜涅盘者。』『广大微妙』者,以此法门圆具万德,普被群机,故云『广大』。以念佛故,善根福德,顿同诸佛,神妙难思,故云『微妙』。」

  乙二、大教缘起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即欲一切众生开明本心,同佛知见,等成正觉也。」也就是说,诸佛出现在世间的唯一愿望: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早早成佛!

  「释尊所为之大事因缘,即宣说弥陀愿力,普度众生也。」

  「如来现瑞放光,阿难喜悦请问,世尊正答所疑,演出一部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稀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释尊将欲演说无上殊胜净土法门。」

  「凡圣齐收,利钝悉被,横超三界,迳登四土,诸佛同赞,经论共指,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不可思议,净土法门。当来一切众生,皆以此法而得度脱。」

  甲二、正文

  乙一、称性极谈,如来正说

  丙一、称性极谈

  「《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蕅益大师赞本经云:『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是故本经称为称性之极谈也。又乃世尊称其本性,和盘托出,毫无保留,故名称性。一切含灵皆因此而得度脱,乃称性中登峰造极之谈,故为称性极谈。」

  丙二、如来正说

  「又日道隐於所著《无量寿经甄解》中曰:『五浊之世,造恶之时,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其难非一。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一代所说归此经,如众水归於大海。…《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本经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

  圣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圆顿,本无高下。唯以众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饥遇王膳,而不能餐。唯本经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大势至圆通章》曰:『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即凡夫心,开佛知见。至於根器浅者,但能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乃至十念,临命终时,蒙佛摄受,便生极乐。花开见佛,悟入无生。奇妙疾捷,莫过於是。一切众生由此得度,十方如来乃称本怀。

  又本经所宣,乃如来真实纯一之法,无有权曲,故名正说。」

  乙二、普契众机

  丙一、三根普被,圣凡齐收

  印祖曰:净土法门,乃一代时教契理契机之特别法。下自五逆十恶,上至等觉菩萨,皆当修习,皆可即生超凡入圣。其余所有一切高深玄妙之法,多是契理,而绝不能普契上、中、下三根之机。

  「至於契机,则更是本经之独胜。经中之持名法门,普被三根,齐收凡圣。」

  「夫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世尊故说八万四千法门广应群机。《华严》圆教专接上上根人,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连,於佛声闻弟子中均称第一,但在华严会上,如盲如聋,况是下於此者,故云下根绝分。至於小始诸教,乃接权小之机,对於上根则有教浅机深之失,亦不应机。唯本经之持名念佛法门,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彻下,则《观经》中,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可见本经乃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药,能愈万病。

  元晓师云:『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此说之要妙,在於直显如来度生无尽之悲愿,扫尽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发心念佛。乘佛愿力,悉得往生也。可见净土宗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丙二、契合时机

  「又契机者,亦寓契合时机之义。…夫净宗之妙,在於『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因持名之法,最为方便。随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随时可念,不劳闭关宴坐。但发广大觉心,一向专念名号,下至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既能自觉觉他,广度众生於未来;亦复自他俱利,造福社会於当世。」

  乙三、他力妙法,善护行人

  丙一、仗佛慈力(以下四段为印祖开示)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其余诸法门,皆仗自力。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

  多劫不能成佛,由修自力法门故。须知净土法门,纵临终始闻,能生信愿而念,即可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况未至临终,即已预修乎!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如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又无论功夫浅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然一生西方,则生死已了,烦恼不生,已与在此地久用功夫,断烦恼净尽了生死者相同。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知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专仗佛力,故其利益殊胜,超越常途教道。昔人谓余门学道,似蚁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如风帆扬於顺水。可谓最善形容者矣。

  丙二、他力即是自力

  「净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办,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弥陀无上果觉,做为众生因地初心,因达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感应难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

  更加以外圣易信,己灵难明。是以具缚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深信此两个『有』字,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愿,迳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若独言究明自心,则唯上智所堪任。法藏菩萨於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此他力法门(不靠自己,全靠弥陀),是以世称弥陀乃大愿之王。…盖自他本来不二,肯仗他力,即是於此难信之法能生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此即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心朗现(理一心不乱),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於此。」

  丙三、安稳修持

  「其他法门,全凭自力,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例如《楞严》中广明行人於禅观中之五十种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犁,是故其余诸法,名难行道。

  但念佛法门,…行人发心念佛,仗弥陀本愿摄受,威神加被,护持行者,魔不能扰。如《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又《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今於此界,摄念佛人,归於净土。』

  又《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由上可见,念佛之人有弥陀所遣之廿五菩萨於一切时处拥护加持,又有大势至菩萨等威德摄受,复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故得远离魔难,安稳修持。仗他力故,化险为夷,称为易行道。」

  丙四、带业往生

  印祖曰:吾人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灭尽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其难逾於登天。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无论业力大、业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颗沙子,入水即沉。纵有数千万斤石,装於大火轮船中,即可不沉,而运於他处,以随意使用也。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大火轮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於水中,决不能自己出於水外。

  「若是已造者(五逆、诽谤正法等极重罪业,必堕地狱),但能回心,忏悔念佛,则仍旧摄取,无有遗漏也。」宋莹珂法师、唐张善和,造作恶业,恐堕地狱,拼命念佛,求佛救度,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是其明证。

  「若宿世作恶,有决定业,命终之后,须於此界或於他方堕三恶道。以今世悔过修道行善,诵经持戒,发菩提心,专念极乐,至心回向,求生净土等,於是乘弥陀此愿功德(悔过得生愿),遮其宿业,蒙佛摄引,不堕三途,迳生极乐。…可见宿业深重之人,皆可不更三途,带业往生。弥陀悲愿之深,摄度之广,超逾十方。」

  乙四、至简至易,方便直捷

  「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余门修行名竖出三界,如虫生竹中,竖出则难,故称难行道。但念佛如虫横出竹中,易於透脱,是横出三界,称易行道。喻为径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其他法门乃正入无生,故为难行道。今此净业,巧入无生,盖易行道也。念佛法门乃修行之径路,而持名一法又为四种念佛中之径路。故称为径中之径。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直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但能发心专念,皆可往生。故更为明确简要。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净土宗譬如妙高峰头,而本经正如峰头之顶尖。本经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是知利济众生,此经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

  乙五、十念必生,定成正觉

  丙一、十念必生,大愿之王

  「今愿文(『十念必生愿』)中之十念,只是口念。上者尽一生之形寿,唯念佛名。下者仅念一声,皆可往生。(仅念一声者,指临终一念,或『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於彼佛』,亦皆得往生。)

  『十念必生愿』。日净宗古德较量诸经,余经中《华严》独真实;若与此经相较,则此经为真。又本经诸大愿与此愿相较,则此愿最为真实,盖表此愿乃真实中之真实也。

  《甄解》云:『四十八愿虽广,悉归第十八愿。』又云:『谓由此愿故,使众生生无三恶趣之土,不更恶趣;具相好,现神通,而得灭度,入光寿海故。是以此愿特为最胜矣。』又《笺注》曰:『故知四十八愿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愿,而为本愿中之王也。』此愿显弥陀之究竟方便,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功德。以名号即实德(性德),『声字皆实相』故。」

  丙二、往生不退,决定成佛

  黄念老在第二十愿注解中讲:「但今愿言,十方众生,闻名发心,一心念我,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小本亦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要解》又云:「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下下品人,亦证三不退,一生圆成佛果。此乃十方世界之所无,唯极乐所独有。如是胜异超绝,言思莫及。故《要解》云:「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师父上人开示:「净土法门能叫我们在一生当中就能够超越两重虚妄: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往生到一真法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皆是阿鞞跋致,所以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这是极乐世界跟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不一样的地方。生到这里,便宜可占大了,一生就证得。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修到阿鞞跋致是无量劫。遇到净宗法门,中了特奖,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修学圆满就成佛了,必成正觉。这个机会要是错过,叫真错了。」

  「第十二愿名『定成正觉愿』。往生者决定成佛,正显弥陀之本心,唯以一佛乘,广度无边众生於究竟涅盘也;彼佛本怀,只是为一切众生决定成佛。为实现此愿,乃有『十念必生』之殊胜大愿,众生依此最简最易、极圆极顿之径路,念佛往生,则皆可成佛也。」

  乙六、大圣垂慈,特留此经

  「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又《法灭尽经》中,亦具《无量寿经》最后入灭之说。

  今於末世,浊恶弥深,众根愈劣,垢重障深,恶浪滔天,毒焰遍地,世尊垂慈,仍特留此经以作慈航。正显本经兴起之胜缘,持名法门之妙用。佛恩深重,粉身难报。」

  乙七、念佛成佛,总持法门

  丙一、念佛成佛

  「《弥陀要解》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即无上菩提)。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释迦牟尼佛凭这个法门成就的,并把它传授给五浊恶世的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但要忆念,过去诸佛』。《华严经》明,『十地菩萨,地地不离念佛』。本经《大教缘起品》云:『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又《观佛三昧经》云:『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又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弥陀亦如释尊及十方如来,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证无上菩提。故但乐忆念诸佛也。」

  「净土法门。当来一切众生,皆以此法而得度脱。」

  佛是怎么成佛的?念佛成佛的。释迦牟尼佛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阿弥陀佛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一切众生怎样成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

  丙二、总持法门

  印祖曰:大觉世尊,愍诸众生。迷本妙心,轮回生死。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众生机,说种种法。虽大小权实不同,偏圆顿渐各异,要皆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究竟成佛而已。然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不能直下畅佛本怀。又为末世众生,业障深厚,智慧浅薄,寿命短促,知识稀少,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於是特开一总摄初中后法,普被上中下根之净土法门。俾彼已证法身者,速成佛道。未断烦惑者,亦出轮回。其为利益,超出一代时教之上。以一则专仗自力,一则兼仗佛力。譬如跛夫,尽日只行数里。若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洲。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以其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也。

  师父上人说:「《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所说的一切法全放下,只要一部《无量寿经》,只要一句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代表一切经,一句阿弥陀佛代表一切法门,你修的是大圆满、大总持法门。我不走弯路,我走直路。那个路也能到,迂回的,弯弯曲曲的,很长,我要走捷径,走直路。像海贤老和尚九十多年不拐弯,这一辈子他都不拐弯,为什么?没有比这个更殊胜,它达到登峰造极。这一句佛号统摄一切法门,统摄一切经教,统摄一切诸佛菩萨的德号。而且这个法门不妨碍工作,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活活泼泼,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当下就得大自在。」

  甲三、结语

  乙一、广大微妙,难信易行

  净土法门之广大微妙,岂是以上数语所能道尽,诚如印祖所言:「窃闻净土者,乃究竟畅佛本怀之法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广说之,虽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诸祖师之妙义,亦诠不尽。纵饶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又岂能尽?良以净土本不思议故也。…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不但此也,举凡六根所对一切境界,所谓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见闻觉知,声香味等,何一非阐扬净土之文字耶?寒暑代谢,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侣邪见,何一非提醒当人速求往生之警策耶?广说其可尽乎?」

  净土法门是著名的难信之法,但难信易行,只要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就能往生,也就是说,想去就能去。

  印祖云:「净土法门,乃极难极易之法门。说其难,则大彻大悟,深入经藏者,尚不信。说其易,则愚夫愚妇,至诚恳切念,即能临终现诸瑞相,往生西方。」又云:「念佛修持,如服药然。能明教理,如备知病源、药性、脉理,再能服药,所谓自利利他,善莫大焉。若不能如是,但肯服先代所制之阿伽陀药,亦可愈病。亦可以此药,令一切人服以愈病。只取愈病,固不必以未知病源、药性、脉理为憾也。」来佛三圣不识字,也没读过经、听过经,一句佛号自在往生,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证明。

  乙二、贤公表法,抓住根本

  师父上人开示:「为什么我不念别的佛,念阿弥陀佛?为什么我不念别的经,念《无量寿经》?就是因为诸佛如来的心愿、本怀,帮助我们离究竟苦得究竟乐,方法就是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我们对这个法门不相信,不能接受,再用别的方法,用八万四千法门慢慢帮助我们提升,但是到最后还是归这个法门。如果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能够发愿,佛决定不会罗嗦。海贤老和尚在这个世间做好榜样做了九十二年,告诉我们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他活这么大年岁,阿弥陀佛给他的任务就是证实三个真实:夏莲老的会集本真实、黄念老的注解真实、我们依照这个经本修行真实。跟老和尚学习决定没有错,那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帮助我们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究竟圆满成佛去。」

  海贤老和尚真正抓住了根本:「阿弥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啊!」并提出了最究竟圆满的心得报告:「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报告至此结束。惭愧弟子开律学佛浅薄,恐有错误之处,恳请师父上人慈悲批评指正。惭愧弟子开律顶礼敬呈。

  老法师:时间超过了很多。开律法师的报告是一篇很好接引初机的讲演稿,希望这篇讲演稿多流通。到处都有人把念佛法门,用最简单的方法讲清楚、讲明白,如果有人听了,他能相信,他能接受,他能发愿求生净土,能老实念佛,这人就得度了,这个人这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所以要像弥陀一样,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很好的讲演稿。好,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