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2-0153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學習班學生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胜妙法师、刘克雄教授  (第一五三集)  2015/7/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153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大德:时近中元祭祖法会,胜妙奉命为「祭祖专刊师道篇」撰稿。藉此机缘,奉上拙著,敬请尊敬的师父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大德不吝批评指教。二O一五年中元祭祖专刊师道篇:东西方圣哲无不以身垂范讲经教学——释胜妙

  简介

  自古以来,对后世产生重大而长远影响的东西方圣哲,都是先行其言,以身垂范,然后讲经教学,化导世人,所以能够成其伟大,为千秋万代后人所景仰与效法。

  前言

  起源於东亚的儒学,起源於南亚的佛教,起源於西亚的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对全世界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它们的先知与创始人是如何开展教化工作,而能得到如此辉煌的成功?

  本文概述五位圣哲的生平,以显示他们的身行言教榜样,提供有志之士参考。犹太教先知摩西教学约四十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教学四十三年,基督教创始人耶稣教学三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三年,这些圣哲都教人爱人,所以「仁慈博爱」是他们教学的核心。

  在他们的教导中,一致要求人必须孝敬父母,戒除杀人(或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恶行,并讲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教人敬畏神圣、圣贤,因此他们的教学都包含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神圣教育,都是净化人心、端正社会风气的普世教育。

  一、摩西

  摩西,公元前十三世纪诞生於下埃及的歌珊,是犹太人的民族领袖,犹太教的创始人,也是《旧约圣经》前五本书的执笔者。《出埃及记》中记载,摩西受上帝之命,率领犹太人逃离古埃及,经历四十多年的艰难跋涉,前往一块富饶之地迦南地(巴勒斯坦的古地名,在今天约旦河与死海的西岸一带)。在摩西的带领下,犹太人摆脱了被奴役的生活,学会遵守十诫,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摩西的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是四十年。第一个是在埃及王宫的孩童和求学时期,第二个是在米甸旷野牧羊时期,第三个是蒙上帝选召,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经旷野。

  第一时期,摩西在孩童时就从母亲那里认识上帝,知道本族的传统,并知道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母亲敬虔的生活,建立他信仰的根基,成就他伟大人生的基础。这时期他虽然有爱同胞的心,以救同胞为己任,但只是依凭自己的眼光、鲁莽和血气行事。失手将殴打犹太人的埃及士兵打死之后,为了躲避埃及法老的逮捕,摩西逃往米甸。

  第二时期,在米甸旷野牧羊,乃是造就他、训练他,磨尽他的脾气、嗜好、雄心,使他变成一位柔和、谦卑的人,才能承担上帝的重托。摩西在旷野受苦四十年之久,却没有一句怨言,可见他是多么谦卑、多么顺服。《民数记》说:「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

  第三时期,摩西与上帝同工,率领犹太人民出埃及、过红海、走旷野道路四十年之久。他在西奈山顶受到神亲自传达的「十诫」,并教导大众这是神对犹太人的告诫,每个人都要遵守。以「十诫」为代表的摩西律法是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的准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在基督教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十诫」的内容如下:

  第一条: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於安息日,定为圣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的所有。

  摩西一百二十岁时,在摩押尼波山去世。他的一生,无论对人对己,以及对上帝的态度,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摩西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旧约圣经》提到摩西约一百七十次,《新约圣经》提到摩西七十几次,甚至在伊斯兰经典《古兰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先知名字不是穆罕默德,而是摩西。摩西在他死后三千多年的今天,仍同样受到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甚至许多无神论者的尊敬。

  二、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十世纪(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出生於古印度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他是古印度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佛教创始人。作为王位继承人,悉达多太子每天过著幸福舒适的生活。但是由於天性仁慈,目睹世间众生弱肉强食的悲剧,又感慨於人生、老、病、死苦的无奈,於是发起大愿,十九岁即舍弃王位,为了寻求解脱世间众苦的方法而出家修行。

  出家之后的六年里,他四处寻师访道,遍参当时各宗教的著名大师,并精通他们的教导,但是仍然无法找到解脱之道。於是他以六年的时间,奉行极端的苦行,使自己变得形销骨立,甚至濒临死亡。最终他确认苦行无益於解脱,并终止苦行,通过正常的饮食而恢复体力。他总结,沉迷於欲望享乐是一个极端,从事於无益苦行是另一个极端,舍弃这两个极端而行中道,才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於是他在菩提树下进入甚深的禅定,观照自己与众生多生多劫的生死轮回与宇宙真相,最后终於证悟无上菩提而成为佛陀(觉悟者),称为「释迦牟尼佛」,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成佛之后,释迦牟尼佛开始讲经教学,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社会各阶层传播自己亲身证悟的真理,让众生也能觉醒,从而断恶修善,离苦得乐。由此创立佛教,指出众生皈投依靠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佛宝」是指圆满的觉悟者,也指每个众生本有的觉性;「法宝」是指佛陀发现的真理,也指每个众生自性本具的正知正见;「僧宝」是指追随佛陀修学的和合团体,也指每个众生的自性清净心。由此可见,佛教的主要精神不在於向外追求,而在於向内开发自己本有的觉性、正智与清净,所以佛教又称为「内明」。

  释迦牟尼佛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但是由於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了自己自性本有的智慧,使智慧不能开显,所以成为迷惑颠倒的凡夫,在生死轮回中不断起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苦。经由修行戒定慧三学,凡夫能够逐步提升自己,断除烦恼,开显智慧,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如果能够放下执著,就能成就阿罗汉(断尽世间烦恼的圣者);如果进一步放下分别,就能成就菩萨(以成佛为目标、自度度人的圣者);如果进一步放下妄想,就能成佛(究竟觉悟、圆满解脱的圣者)。

  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既契合真理,也契合听众的根机,基於听众根性强弱的不同,佛陀给予不同的教法。这些教法可归纳为「五乘佛法」,其中人、天乘属於世间法,声闻、缘觉、菩萨乘属於出世间法。

  一、人乘:奉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就能避免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而投生人道。

  二、天乘:奉行十善及修行禅定,就能超越人道而投生天道。十善是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不妄言、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恶口(不粗口伤人);意业,不贪、不瞋、不邪见。

  三、声闻乘:修学四谛法门。了知世间众苦,修行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断除烦恼(见解的迷惑和思想的迷惑),就能证悟永恒安乐的涅盘,成就阿罗汉,超越六道生死轮回。

  四、缘觉乘: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真谛之理。一切有为法都从因缘而起,有情众生生死流转不出十二因缘法。顺观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然后逆观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由此因缘生灭,而悟非生非灭的道理,因此称为「缘觉乘」,这一类圣者名为辟支佛。

  五、菩萨乘:发大菩提心,修行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悲智双运,广度众生出生死海,达涅盘岸。修行达到福德与智慧圆满,即超越声闻、缘觉二乘的境界,至无上菩提究竟成佛的果位。

  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直到八十岁离开世间为止,所度化的众生无量无边。他所说的教法集结成浩瀚的三藏经典,传播全世界,利益后世无量无边。

  三、孔子

  孔子,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周朝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从小过著清贫的生活,做过一些粗活,学会很多技能,而且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精。孔子年轻时就立定做学问的志向,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都称赞他「博学」。他在三十岁左右就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学生致送教师的礼物)的人,都收为学生。如颜路(颜回的父亲)、曾点(曾参的父亲)、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回等,都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国大夫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来学礼,可见孔子的办学已名闻遐迩。孔子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他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三十五岁时鲁国大乱,孔子到齐国,受到齐王的赏识,但是未得到重用。五十一岁时,孔子就任鲁国的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政绩卓著,四方效法。五十二岁时,晋升到大司寇,鲁国大治,齐国由此感到很害怕。后来齐国送八十名美女给鲁国,鲁国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并且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於是孔子离开鲁国,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这年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得到各国国君的敬重,但是始终未得到重用,无法实现推行仁政的政治抱负。六十九岁时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的工作。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七十三岁过世,不少弟子守墓三年,子贡则守墓六年。弟子们和鲁国人搬迁到孔子坟墓附近来住的有上百家之多,於是那地方就称为「孔里」。

  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表达出对古代传统文化敬慎尊重、深信爱好的态度。孔子本身道德涵养极好,弟子们认为他具备「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他不仅以言教,且以身教,所以凡是受过他薰陶的人,无一不佩服他的伟大。颜回曾高度赞叹孔子说:「对於夫子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愈望愈高,高不可穷;我努力钻研,愈钻愈坚,深不可测。看著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难以捉摸。夫子善於一步一步引导我往前学习,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见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充满喜悦,想停也停不下来。我竭尽才力学习,但是夫子的学问与道德如同峻绝高山立在面前,虽然我想跟从它,但是却无路可以到达!」

  孔子教学的核心是「仁」,强调人必须有仁爱之心。孔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圣」,而仁是通向圣的台阶。其他德目如孝、悌、忠、恕、礼、义、谨、信等,都是用来成就仁的。孔子明辨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勉励人以成就圣贤君子为人生目标。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在现代,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主张无分贵贱、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儒家学说简称儒学,在中国是影响力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耶稣

  耶稣,公元前四年生於以色列的伯利恒,他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也是基督教徒所信奉的救世主,在世三十三年半的时间。传说耶稣十二岁时,曾随父母到耶路撒冷神殿,他进了神殿后就不愿离开,连回家都忘了。他母亲来找,他反问道:「为什么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应在我父亲的家里吗?」年轻的耶稣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在人间负有重大使命了。耶稣长大后,走遍了中东各地,默默的充实自己。到了三十岁左右,在约旦河施洗约翰那里受洗。受洗礼后,被圣灵引到旷野战胜魔鬼的试探。

  耶稣三十岁时,开始出外任教,讲述天国的道理。据说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的头上出现了一轮巨大的光圈,使人民能在黑暗中清楚的看见他。耶稣不断的为人民做好事,免费为百姓治病与驱魔,慢慢的愈来愈多的人崇拜他、信仰他。

  他说:「穷人在精神上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的精神属於天国。悲痛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安慰。懦弱者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土地。渴求正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满足。仁慈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仁慈。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见到上帝。建立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被称为上帝的儿子。为正义受到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属於天国。为了我,你们受到辱骂、迫害,以及各种诽谤、中伤,那你们是有福的,你们在天国里将会得到极大的幸福和欢乐……」。

  耶稣让门徒们传扬福音,并从门徒中选出十二个人做使徒。耶稣给了世人很多充满慈爱和恩典的伟大教导。《马太福音》说:「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要爱你们的仇敌:恨你们的,你们要待他好!诅咒你们的,你们要为他祝福!这样,就可以做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太阳照好人,也照坏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有人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也送给他打。」「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哥林多前书》:「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可是,耶稣的救苦救难善行,却遭到了官吏和祭司们的嫉恨。他们串通一气,用三十元银币买通了耶稣的门徒犹大。耶稣被捕时,他的门徒伯多禄拔剑削掉一个打手的耳朵,但是耶稣责备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人必死於刀下!」这门徒只好放下刀来,耶稣终於被抓走了。

  耶稣被捕后,被定以「谋叛罗马」、「自称犹太王」的罪名。他受尽了打骂和侮辱后,被处以死刑,钉在十字架上,慢慢受苦而死。他死时,山摇地动、岩石崩裂,众人大为惊异,惊呼:「这真是神的儿子。」

  《以赛亚书》说:「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据说,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了,他显灵在门徒的面前;第四十天,耶稣升入天堂。耶稣复活的那天是过春分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后被基督教定为「复活节」。基督教又把耶稣的生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定为「耶诞节」。

  耶稣死后,他的信徒们前仆后继,饱经风霜,以大无畏的精神去传播基督教,使得基督教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公元四世纪时,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爱护仇敌、反对同邪恶作斗争的说法,对他们的统治有利,就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以更快的速度传遍全世界,成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五、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公元五七O年生於阿拉伯半岛麦加城古来什部落的哈希姆家族。他是政治家、宗教领袖、伊斯兰教的复兴者,伊斯兰教徒认为他是安拉(真主)派遣到人间的最后一位使者。

  在穆罕默德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六岁时母亲病故,由祖父抚育。八岁时祖父去世,由伯父收养。因伯父多子女,家境贫寒,所以他童年失学,替人放牧。十二岁起,跟随伯父参加商队到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经商。他为人诚实谦虚,办事公道,乐善好施,赢得族人的赞誉和信任,被誉为「艾敏」(即忠实可靠者)。

  穆罕默德生活的时代,正值阿拉伯半岛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动荡的时期。当时的阿拉伯人盛行偶像崇拜、活埋女婴、部落间血亲复仇、酗酒赌博、高利贷盛行,人们追逐金钱,道德衰亡。《罗马帝国的没落》一书中有此描述:「人的凶残几近失去常性,与禽兽无异。」穆罕默德在早年颠沛流离的艰辛生活中,目睹阿拉伯社会贫富悬殊、部落氏族对立、战争频仍、经济衰落所造成的四分五裂的情况,体察到人们渴望安定统一和摆脱困境的愿望。他接触到当时盛行於半岛的偶像崇拜带来的愚昧无知和社会道德堕落的现象,并广泛接触半岛其他各宗教的传教师、神父和学者,汲取了大量宗教知识,还深受流行於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一神思想的影响,为他后来的宗教变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他二十五岁时受雇於麦加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不久与其结婚。婚后的穆罕默德常到麦加郊区希拉山一个山洞里隐居潜修、沉思冥想,探求解决阿拉伯社会和宗教危机的方法。

  据《布哈里圣训实录》记载,公元六一O年,穆罕默德四十岁时,在九月的一个夜晚,当他在希拉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真主)派遣天使吉卜利勒向他传达旨意,并首次向他启示了《古兰经》文,授命他做为安拉在人间的使者,向世人传警告、报喜讯。此后不断受到启示,命他传播主命,教导人们信奉伊斯兰教。从此,穆罕默德接受真主赋予的使命,以无限的虔诚献身於伊斯兰教事业。

  公元六一二年末,穆罕默德开始公开号召麦加居民放弃偶像崇拜,归顺并敬畏独一的安拉(真主),止恶从善,宣称伊斯兰教是自古以来的正统宗教,他自己是该教的最后一位使者。他主张限制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平民、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由此吸引了一批当地人的归顺。

  麦加的权贵们认为伊斯兰教的一神信仰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和牟利,贵族试图用金钱和名利诱惑穆罕默德,如给他更多的利润,或者让他与一些最富有的家庭通婚,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先知放弃他的信仰,解散他的信徒,改变他的宗教。这都被穆罕默德严词拒绝了,他说:「纵然他们把太阳放在我的右手,月亮放在我的左手,我也决不会放弃我的使命。」

  公元六一九年,叔父和妻子相继去世,使穆罕默德失去了两位重要的保护人和支持者,麦加贵族乘机加紧迫害,伊斯兰教史称此年为「悲痛之年」。六二二年,穆罕默德应麦迪那人的邀请,令信徒分批秘密迁往麦迪那,他本人也与挚友艾卜•伯克尔躲过敌人的追捕,於同年九月二十四日到达麦迪那,在伊斯兰教史上把这年称为「伟大的迁徙之年」,后来把这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在麦迪那,他首先制定了一项与各氏族集团共同遵守的公约,藉以巩固各氏族的团结,接著建立了一个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共同基础的政教合一的穆斯林政权,并陆续确立伊斯兰教的各种典章制度。

  公元六三O年,由於麦加人违约,穆罕默德便率领十万大军夺取麦加城,并迅速清除了「克尔白」圣殿内一切偶像,将克尔白定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六三一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派代表团到麦迪那表示愿意接受伊斯兰教,到此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六三二年,穆罕默德率领大批穆斯林从麦迪那到麦加朝觐,史称「辞别朝觐」。同年六月六日,这位伟大的先知在麦迪那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三岁。

  穆罕默德的到来对於阿拉伯人来说,简直犹如自黑暗找到光明,阿拉伯人首次得到新生,一个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浪迹荒漠的穷苦游牧民族,竟自渺小失落之境摇身一变而举世知名。

  穆罕默德过世后的数世纪,穆斯林所获得的创造应归功於他的精神影响,尤其应归功於他对知识的追求。对他生活实践的研究,导致穆斯林产生了一个专有的历史科学——《圣训学》。他将他的错误归罪於自己,而将他的成就归功於安拉,他一直反对别人将他看作神。

  结语

  总结上述东西方五位圣哲的生平,可见他们的身教足以感动世人,言教足以解决社会问题,对世人的博爱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教学实践,使他们崇高伟大、名传千古,这一切都值得现代人,尤其从事教育者借鉴与学习。如果能够弘扬他们的教义,团结各宗教,使宗教回归教育,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必能化解一切冲突,实现社会安定和谐,恢复世界和平,这是我们这代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以上文稿拟写匆促,疏误之处必定很多,恳请尊敬的师父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大德慈悲指正,无限感恩!惭愧弟子胜妙顶礼敬呈。

  老法师:胜妙法师这一篇文章写得很好,说得很清楚、很明白,特别是在最后总结。因为我们地球在今天,遭遇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混乱,在整个世界历史,任何国家都没有遭遇到今天的困惑。由於人民的无知,东方人不相信有圣贤,西方人不相信有神、有上帝,这都是无知(佛法里面讲的愚痴)所造成的现象,所造成的结果。这个现象结果很可怕,在因果律里面讲,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言行所感得的,这是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在东方儒释道都讲、都肯定,现代的量子力学家也说到、也发现了,确确实实这个世间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什么?是念头在高频率之下产生的幻相,我们误以为它是真的,从这个地方起了贪欲。贪欲的膨胀是无限的、无止境的,这就是带给世人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这个罪业的结果就变成了灾难。灾难是什么?灾难是罪业的果报。能不能救?能救,这篇文章讲的就能救。如果我们真正相信这篇文章上所写的理论、言行,都能够符合圣贤教诲,这个世间有救。如果不相信,随著自己烦恼习气的膨胀,甚至於可以说无恶不作,这个世界会走向灭亡。谁灭亡的?不善念头灭亡的。我有不善的念头,你有不善的念头,都要负责任。

  所以在十几年前有人问我,这个世界还会不会有和平?和平失掉了一百多年,好像不可能再恢复了,大家有这么个感觉。我们渴望和平,希望和平早一天再回到社会,应该怎么做?应该提倡宗教教育,宗教要回归教育,宗教要互相学习,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他这个地方提出了五个宗教,这五个宗教能够合作,都能够遵从经典上神圣所说的教诫,佛家称为戒律,基督教有十诫,如果我们都能够遵守,和平就能现前。如果不能遵守,还是著重在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无限的扩张,这个世界就会灭亡,会有大灾难。灾难里头最严重的,一般人都担心的是人祸。人祸是什么?第三次核武生化大战。这个战争没有胜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同归於尽。汤恩比博士说,这种战争是人类愚蠢到极点,做出了集体自杀的行为,非常可怕。他有慈悲心,在佛法上讲是菩萨再来的,晚年脑子里转来转去就一个问题,如何能够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三次是核武大战,得想出一个门道出来。我们相信他这个念头是从中国历史上周朝所实行的方法得到的灵感,就是世界要有统一的政府。

  谁来统治?他非常坚定的告诉我们,他说中国,东方文化。东方文化是以中国孔孟学说为主流,他说还有三个卫星文化,就是日本、韩国、越南,这三个国家跟中国发生关系是在战国时代,历史悠久。确确实实,我们到这三国去旅行,所看到的中国传统文化,越南我没去过,日本跟韩国基本上还保留,保存在。特别在农村乡下,我去的时候,简直就像回到春秋战国时候一样,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关系,衣著、饮食都还保存著古时候的样子。房屋的建筑统统看到,日本人榻榻米的房子,是我们春秋时代、战国时代现在江苏省苏州一带那种建筑,他们还保留著,非常可爱。汤恩比说,这四个国家要能合作,中国带头,日本、韩国、越南合成一个国家,就能领导全世界。这个统一就像周朝统一一样,不是政治统一,也不是军事,也不是科学技术,也不是经济贸易,不是这些,是什么?文化,孔孟学说、大乘佛法。孔孟学说是什么?简单的讲,孔子讲仁,孟子讲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我们就取这四个字,仁义忠恕。你看看,能不能救世界?仁是爱心,爱自己就想到要爱别人。大乘佛法,真诚慈悲。这八个字可以救世界,可以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共存共荣。所以汤恩比说,东方文化仁慈,博大精深,这个文化它能造福人群,它不会消灭别人文化。他举出例子,佛教,佛教是印度文化,到中国,中国没有把它消灭,也没有把它同化,还能相辅相成。大乘佛法把中国的儒跟道提升了,儒跟道帮助大乘落实到生活,相辅相成,这个难得!跟西方,西方人没有这么大的度量,他们保持独一,轻视其他的文化,如果他们来统一,会把世界上其他的文化统统消灭掉,只有他自己的独大。这是他不赞成的,他希望每个人都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中国文化做得到,非常难得。

  现在我们做宗教团结做了十几年,有效果。这一次我到英国访问,出乎我意料之外,英国人在做宗教团结,我们看到非常安慰。我提醒他们,宗教真正团结要从教育下手,要从经典下手,不能只读我的经,不读别人的经,这个不能产生效果,必须我学我的,也学别人的。经典上所说的都一样,你看戒律统统是一样,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每一个宗教都讲,不妄语,统统都讲,这五戒,五戒是所有宗教共同希求的,共同的教诲。在伦理上,孝亲尊师统统都讲,没有哪个宗教不讲。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几乎都是共同的。共同的我们把它发扬光大,有些不一样的,我们把它放在一边,到哪天我们都大彻大悟,不同的也同了。我们看到不同是什么?是我们自己有成见,我们自己智慧没有达到那个高峰,看起来不同;到上面去看,完全相同,慢慢来。现在当务之急确实是团结宗教,从这个下手,因为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依然有它的价值存在。现在人是放弃宗教相信科学,我们相信科学再有二、三十年之后,科学家都相信宗教,这是一桩好事情。所以这篇文章在祭祖专刊里面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能够引导我们重视宗教、学习宗教。

  宗教是一家,众神是一体。众神是一体,佛经里头讲得最多,中国儒跟道也讲到,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跟佛法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完全相同。所以这次我在英国,我就提出「众神一体,宗教一家」,大家都很欢喜。他们国家有些人发动建一个大道场,做为所有宗教共同在一起活动的场所,这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活动场所,大家在一起的活动场所,不是真正的团结。真正的团结要有经典,经典我们希望大家编《36O》。每一个宗教经典都很庞大,不是一个人一生能够学得完的,我们在那里取其最精华的、最重要的,选出三百六十小段。选出来之后,我们把它印成一本,所有宗教经典的精华,我们就学这一本。学习这一本,讲这一本,落实这一本,用这个理念带领我们化解一切冲突,促进全球安定和谐,让我们哪一天肯定,地球人类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共存共荣。这篇文章向这个方向引导,很有价值。我们再看下面一篇。

  学生:蜂腰继绝传薪火——怀念我的恩师林景伊(尹)先生。刘克雄教授。

  一、老师对我的严课

  甲、耳提面命二、三事

  林老师是浙江瑞安人,是黄季刚(侃)先生的嫡传弟子。声韵这门学问,章太炎、黄季刚、林景伊三代单传。一九三五年,季刚先生逝世,隔年太炎先生也过世了,绝学单传细如蜂腰,是多么脆弱易断!故老师他除抗战期间,秉其师承太炎先生、季刚先生的革命爱国精神,投身抗战救亡之外(详见后面的年表),终其一生,无不以传承发扬章黄学术,致力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图:先师林尹教授出自瑞安学术世家,是黄季刚先生的嫡传弟子。)

  老师到台湾后,教授於各大学间,不辞辛劳。民国四十八年,我有幸忝列老师门下。老师问我:熟读过哪些书?我如实回答:(1)背诵过整本《左传》;(2)《史记》所有的本纪、世家、列传;(3)《四书》;(4)《老子》;(5)四百篇古文;(6)诗词若干。老师听后说:《庄子》、《昭明文选》也应熟读,《资治通鉴》也不可不读,诗文要勤於习作。接著布置作业:用红笔圈点《说文》,第一遍许慎说解与段注一起点;第二、三、四,只圈点段注;第五遍,许慎说解与段注再一起圈点,要细心作笔记,譬如许慎的「引经」、「读若」,段注的「从某声皆有某义」等。《说文》之外,《广韵》也要圈点,系联反切上下字…。大约经过三年的努力,老师给我一份表格,慎重的说:「这是季刚先生传我的《声经韵纬表》,你拿回去仔细的填好。」我恭敬仔细的填好后才猛然明白,古本韵是不杂有变声,有变声,那就是今变韵。倘若不先做《广韵》反切上下字的系联,季刚先生的这份表格是填不上去的。这正是老师说的「口耳相传」吧。

  有一次,老师命我作《先秦诸子引诗考》,待我初稿完成呈给老师,老师约略看过,问说:《庄子》的引诗呢?我答:我对照过,好像没有引。老师略带责备的说:「青青之麦,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怎么没有!我惭愧不已,回来后把《庄子》从头细细对照,整本《庄子》只在「外物篇」引这四句佚诗,心想,老师真是火眼金睛,此后千万不可再粗疏了!

  后来老师命作《广韵韵类考正》,费时近一年,做完呈请老师指正。正巧碰到师兄陈新雄已先到了老师的家,也把他的博士论文《古音学发微》呈给老师,老师看过后,转头对我说:「新雄的古音学,已青出於蓝了。」老师当时说话的神情,充满无比的欣慰。我听过有人说:「你有了成就,能不嫉妒而拍手称庆的,除你的父母外,只有你的老师了。」老师像园丁,他耕耘,当然喜见结果。

  老师对我诗文习作的面命,使我最为愧赧。灯下困顿,每呈一作,总难令老师展眉。及至多年后,呈上题画的小诗:「南华诵罢夜如水,风卷星河下碧溪。」「山空涧底响,汲水独烹茶。幽鸟自来往,空庭踏落花。」老师才莞尔的说:「已小有进步,诗不容易啊!」袁子才认为:「诗宗『性灵』,非关学问。」我自己清楚,朽木是难雕的。(图:林尹先生维护中国文字与中国文化不遗余力,每课诸生亦常以发扬固有文化相期勉。先生以我国优美文化,藉文字以表现。如文字遭破坏,则断绝文化之命脉。)(图:师兄陈新雄先生。此为南阳聂振弢教授编辑的《万里飞鸿尺素书——伯元先生最后的通信》封面。)

  乙、浩荡师恩,难以为报

  老师的故乡瑞安,编写县志的宋维远老先生,为发扬老师的学术,电话中勉我以弘扬老师的学术为务,我复信略谓:远公阁下道鉴:…其后旅食巴西,离群索居,耄年蹉跎,学不能致用,愧对师恩,汗颜无已。今有孔子协会欲创国学院於北京,先成立国学师资培训班,后学承乏,主讲国学,冀传薪火於将息。噫,国学之承传,其任极重,其道极远,后学冀报师恩,愿竭驽钝,脂我车,策我骥,任再重,道再远,不敢辞也。端肃敬候,道安,后学刘克雄顿首再拜,壬辰年七月十七日。

  隔年二月末,修书净空老法师,敬陈国学班教学实况:

  净老座下道鉴:后学受命讲授国学,自去岁十月开学,至今年元月廿一日放假,阅三月余。除讲授文字学外,并旁及儒道学术之根本思想。要求诸生背诵《四书》、《老子》,及七十篇古文。并命诸生每日记录净老讲经之重点,做成笔记。诸生向学奋发,三月余来,喜见初效如下:

  其一:《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摹写每字小篆、甲金文,将许慎说解、段玉裁注详细录成笔记,部分同学已能熟记。

  其二:《论语》、《老子》,部分同学已能背诵。

  其三:六书中已讲授之象形各文字,部分学生已能熟记。

  其四:《说文》及段注,已部分圈点。

  以上为本学期成效之大略。至於《孟子》、《学》、《庸》及古文之背诵,与六书未竟之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则有待於下半学期完成。

  日月如流,时光抛人,一学期不觉匆匆已过,可喜诸生劬学努力,已著初效。假以时日,成才可望,斯可慰也。冀望半年之后,诸生能独立治学,渐求一门深入。后学驽钝,当竭所能,示以章黄之实学,尽心引导,期不负净老弘扬国故之大愿,亦冀报先师训诲深恩於万一。肃此敬陈,并祈诲正,后学刘克雄敬呈,癸巳二月廿五日。

  同年五月十二日,将国学班半年多教学实况,呈报凌孜会长:

  凌孜会长您好:自去年受命讲授国学班,半年多来,诸生向学努力,初见成效如下:

  1、《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要求诸生摹写小篆、甲骨文、金文。抄录许慎说解,并段注摘录,责令熟读背诵。

  2、文字学讲授之例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命诸生摹写小篆、甲文、金文。抄录许慎说解及段注,并要求熟读。

  以上1、2两项,部分同学已如期完成。

  3、责令诸生用红笔圈点整本《说文》及段注,要求精读。虽各生进度不同,然皆认真努力,正进行中。

  4、课堂上除讲授文字学及相关声韵、训诂之外,亦旁及群经、诸子大义,要求诸生能融会贯通。

  5、责令诸生背诵《四书》、《老子》及六十篇古文。诸生大部分皆已完成。

  6、要求诸生每日听净老讲经,并择要做成笔记。

  岁月抛人,时光如流。开学以来,不觉已过七月余,可喜诸生劬学努力,已初见成效如上,假以时日,诸生能具独力治学,渐求一门深入,斯可慰也。每念会长为弘扬国学,南北东西,奔驰忘我,无任感佩。后学驽下,愿追骥尾,戮力尽心,期不负净老及会长弘扬国故之大愿,亦冀报先师训诲深恩於万一。肃此敬陈,并祈诲正,后学刘克雄敬呈,癸巳盛夏五月十二日。

  贱内荷如顺此问安

  同年夏末,国学师资班课程结束,我移居乡野,专心编写《汉字入门》,到今年仲夏,杜门二年多,只望能为后生指出学习汉字的门径,也是望报师恩於万一。

  二、老师学术著作及文字之整理

  甲、重要著作简介

  1、中国声韵学通论

  据钱玄同先生序说到:「景伊天资渊懿,善读善悟,既受师说,复能潜心绎理,心得甚多;顷在北平讲述声韵,篹成此编。余观其书,於声韵之名称,声韵之通例,声韵之发音,韵书之起源,守温字母与涅盘字母之异同,三十字母至四十一声纽之异同,切韵残卷与广韵之异同,广韵之四声相承,广韵韵类之分析,广韵阴声入声阳声之相配,诸家韵摄之异同,反切之上下用字诸端,无不择精语详,立论多本黄君。」

  顾学颉序:「古初典籍之校雠考据,抽丝董理,靡不以文字音韵为之根本。此清儒所以有读书必先识字之说。一字之中,析而为三,形音义也。三者之中,音为尤要,据音以求,形义可得而寻,而后古籍之训诂晓然矣。吾师瑞安林先生景伊,亲炙季刚先生左右,凡十余载,最能得其心传。尝任河北、金陵诸大学音韵讲席,编撰讲义,以为讲授之资;凡中国音韵学之名称、通例、原起、流别、方法、途径,以及近人重要学说,罔不详尽於是篇中。既能用语音学之理,破虚妄之说,而又不侵其范围,且为便初学,仅示大道,少及专门,简明扼要,诚音韵之津梁,初学之钥键也。」

  2、文字学概说

  「学问之道,识字为先」,本书是老师讲授文字学的讲稿,加以门生黄庆萱听讲的笔记整理而成。书中内容共分为:第一绪论篇、第二六书篇、第三形音义篇三大篇;每篇之下又分若干章节,详细探讨中国文字学,为中文系学生必读之经典。

  3、训诂学概要

  训诂学为文献语言学之综合学科,结合文字学、声韵学、校勘学、版本学,文法学、修辞学,为探究古代语言、从事治学、研究古今典籍所必备的知识。全书共八章,内容包含训诂的意义、训诂与文字的关系、声韵与训诂的关系、训诂的方式、训诂的次序、训诂的条例、训诂的术语与训诂学的根柢书籍。

  4、中国学术思想大纲

  老师在民国四十一年为内政部做专题演讲而写的,在短短一个月内完成了初稿,全凭他对中国哲学及思想渊博的学识和综合的洞察而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再花四个多月的工夫,分段查证资料,加以引注;并融汇各家学说,详细阐明各段及注文的精义。这种方式「以六经作我注脚」。所以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有来历,不是凭空杜撰的。

  本书内容:分述六艺、先秦诸子、汉代经学及黄老术、魏晋南北朝之玄学、隋唐佛教发展与经学统一、宋元明理学、清代之徵实学,凡为七编。立论不鹜新奇,力避支离破碎之说,求立其大者。以极流畅之文笔,作有条理之叙述,简明扼要,精辟无比,使数千年学术思想变迁之迹,与乎历世学术之内容,一揽无遗。凡曾阅读本书者皆认为乃不朽之杰作。

  这部书还有一段文字缘。民国四十三年,浦薛凤教授主持政大政研所,他和老师素不相识,偶然看到了这部书,大为激赏,便亲临林府,敦聘老师到政大担任中国政治思想史,当时传为佳话。

  5、周礼今注今译

  据老师书后的后记说:永嘉学派,致力於经世之道,最重《周礼》、《尚书》、《春秋》、《周易》。故自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之后,以礼为宗,以恕为本,根柢六经,折衷诸子,数百年来代有传人,若孙希旦、黄体芳、孙诒让、陈黻宸,皆其尤著者也。尹幼承庭训,颇识途径,长而研求,益有所明,屡欲申述旧闻,扬我先德,终以事冗,因循未果。今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注译古籍,王云五先生以《周礼今注今译》见属,既请辞而未许,亦有符於吾愿,因口述其义,令长子耀曾笔录之。昔先仲父公铎先生四十五岁生日,尹赋诗奉祝,曾有「礼易吾家承祖泽,文章太学振门庭」之句,今尹重绎斯篇,此亦吾家之祖泽也。

  6、广韵反切的校订

  据《新校正切宋本广韵》老师序文说:昔陆法言论古今通塞、南北是非、撰定切韵,唐孙愐、宋陈彭年等承其条例而成唐韵广韵。今切韵唐韵等书,均已亡佚,虽陆续有发见者,亦断简残篇,不能睹其全貌,惟广韵独存,故研究中国韵学者,莫不以广韵为宗。通澈广韵,上可以究古音,知文字训诂之用;下可以审方言,辨声韵变迁之迹。故顾炎武、钱大昕等,就广韵并合离析,而定古韵与古声之部目,而古音之学以明。陈澧就广韵中之反切用字而归纳之,成「声类考」及「韵类考」,声韵演变之迹,遂有线索可寻。以至於黄季刚先生「古本声」、「古本韵」之发明,高本汉中国音韵学之研究,举皆依据广韵,盖广韵者韵书之正宗、音学之要籍也。

  广韵传写仿刻、反切用字舛讹者多,每思加以校理,便利后学。黎明文化事业公司以重印广韵相商,并乞余为之校订,适符余平素之愿,虽体力就衰,而旧稿尚存,因取而命弟子林炯阳、林庆勋一一写定,并命炯阳撰成「切韵系韵书反切异文表」,以资参证。至於检字索引,则弟子李殿魁督导许生学仁、虞生莲系所编撰也。

  乙、文字之整理:

  老师於文字整理之功劳。今就《中文大辞典》、《大学字典》、《国民字典》及教育部标准字体研订四项分述如下:

  1、《中文大辞典》之编辑

  《中文大辞典》,张其昀先生监修,景伊师与高明先生主编,民国五十一年七月国防研究院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全书收字凡四万九千八百八十八字,收词三十七万一千二百三十一条,此书编辑内容力求博大,论其体制规模,堪称为近几十年来最宏构者。事实上,若从辞典历史来看,传统字词书也无出其右者。「搜罗宏富」正是其最重要的一点。(图:先师林尹先生、高明先生主编的《中文大辞典》。)

  2、《大学字典》之编辑

  《大学字典》全一册,张其昀先生监修,景伊师主编,民国六十二年十月,中华学术院发行。全书收字九千九百六十三字。此书所收之字,皆经过科学方法分析调查,索引使用参见部首观念,翻查十分便利。

  3、《国民字典》之编辑

  《国民字典》,袖珍版,全一册,民国六十三年十月中华学术院发行。张其昀先生监修,景伊师及潘重规先生主编,此书收字五千六百四十二字,是继供大学生程度阅览之《大学字典》后,另一部供中小学生使用的语文工具书。

  4、教育部标准字体之研订

  老师除了字书之编辑,对於当代文字整理贡献最大者,应是教育部标准字体之研订。此套字体第一阶段由民国六十二年开始,至民国七十一年正式公布常用标准字体,前后几经十年,所有参与者每周开会,从未间断,如非受老师精神之感召,若此艰难之事,很难毕竟其功。这套字体自研订后,无论在教学、电脑运用、汉字国际化,皆具深远之影响,诚可谓为文字史上最大规模,影响最深的整理工作。

  三、年表

  二O一四年,瑞安市政府将开设「林尹先生文物陈列馆」,老师的长女尉曾大姐及三公子焕曾世兄,嘱我作老师的年表悬挂在正厅,让参观者对老师有清楚的认识。年表如下:

  当代儒宗林尹先生年表

  林尹,字景伊,浙江瑞安人,生於一九O九年己酉农历十一月五日。

  先生出身望族,幼承家学,祖父养颐公,清光绪十六年庚寅秀才,父辛(次公)先生,叔父损(公铎)先生,民国初年皆为北京大学知名教授。

  一九二五年,年十六,就读北京中国大学中国文学系,深得黄侃(季刚)先生器重,并召至家中严加督导。

  一九二八年,年十九,毕业於北京大学,继入研究所国学门深造。以《温州方言》论文,获硕士学位。

  一九二九年,年二十,应天津南开大学之聘讲授国文。

  一九三O年,年二十一,受聘河北大学,讲授「老庄哲学」、「中国声韵学」、「汉魏六朝文」。

  一九三一年,年二十二,任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文科主任。

  一九三三年,年二十四,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字学」。

  一九三五年,年二十六,受聘为第三届高等考试襄试委员。同年秋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讲授「清代学术思想」、「中国声韵学」、「经学历史」。兼任东北大学教授、民国大学教授。同年十月八日,黄季刚先生逝世,景伊先生哀痛之余,自誓蜂腰继绝学,传承章黄学术。

  一九三七年,年二十八,抗战爆发,先生投身民族救亡工作。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五日,年三十二,在汉口市被敌伪所捕,汪精卫许以伪教育部长,欲诱之以利,先生痛斥「汉贼」,又押赴刑场,枪毙旁边两人,做为要挟。如是三次,终不屈,作绝命诗,以死明志,诗曰:「此心同日月,此志拟冰雪,日月长光辉,冰雪终皎洁。昔思李郭功,今洒文山血,忠义分所安,慷慨成壮烈。翘首望天衢,悠悠恨无极,家国遭蹇屯,中原遍荆棘。生死宁足论,忧时心恻恻,但惟后死者,毋忘灭虏贼。」后幸得脱,转赴重庆。

  一九四五年,年三十六,抗战胜利后,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

  一九四九年,年四十,先生重返杏坛,致力教育,弘扬国学,余暇则寄情诗酒。于右任先生题赠「蟠胸万卷,在手一杯」。

  一九五六年,年四十七,出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国文研究所教授。

  一九六O年,年五十一,任国文研究所所长,前后十三年培育硕士逾四百名、博士百名,绝大部分皆任教各大学。

  一九六二年,年五十三,受台湾教育部委托,与高明(仲华)先生,主持修纂《中文大辞典》,历时八年,完成四万九千八百八十八字,全四十册巨著。尔后,陆续整理出版《大学字典》、《国文字典》等。

  一九六三年,年五十四,先生任中国文化学院文学系主任及中文研究所博士班主任,并兼东吴、辅仁、淡江等大学教授,致力教育,不遗余力,桃李遍天下。获韩国建国大学特赠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汉城市长颁予「荣誉市民」。

  历任「孔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长,「中华文学协会」会长,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倾其全力。一生著述宏富,计有:《中国声韵学通论》、《群经略说》、《清代学术思想概论》、《中国古音学》、《庄子通释》、《中国学术思想大纲》、《中国文字论集》、《中国文字的功用》、《中国文字与中国文字学》、《中国文字的条例及其特性》、《孔孟学说与中国文化》、《文字学概说》、《训诂学概要》、《两汉三国文汇》、《景伊诗抄》及论文百余篇。

  一九七八年,先生七十诞辰,原台湾教育部长张其昀以先生道德学问,世无有能比者,特题赠:「当代儒宗」。

  一九八三年六月八日,一代宗师陨逝,享年七十有四。

  本年表恭制既毕,置笔默坐,但觉先师昔日诲训谆谆,声萦耳际,於是起而叹曰:噫,先生志节,光同日月,胸蟠万卷,学比泰岳,传章黄之绝学,流布万古,滔滔滚滚,等江河之永长。二O一四年九月吉日,受业刘克雄谨述。(图:恩师林尹先生手稿。图:恩师林尹先生墨宝,「贞松惟有岁寒知」。)

  老法师:刘老师这篇文章非常有价值,我们这些后辈,把祖宗的东西几乎全都忘失了,给我们提醒,功德无量。确实中国文化在今天,是存亡继绝的关键时刻,老人都走了,现在承传的,刘老师是难得的一位。我听说他要到我们这边来讲学一个月,我非常欢迎他,希望我们的同学认真跟老师学习。他最近所编的《汉学入门》,这本书前面半部我看过,后半部,我相信他这次再来就完成了。我们同学一定要知道,像这样的老师确实有承传的,现在真的是难能可贵,应该非常努力向他学习,把基本需要背诵的、需要扎根的,认真的学好,那你们的功德就大了。你们承传了列祖列宗的传统文化,不但自己有受用,更重要的是将来把它传播到全世界。

  重要的还是师承,我们一定要重视。过去李老师常常跟我说,一个学生要找到一个好老师难,可遇不可求,老师要找到一个学生更难,到哪去找?什么样的学生能够继承道统?基本的条件就是老实、听话、真干。诸位想想,具足这个条件的人,到哪里去找?现在人几个老实、几个听话、几个真干?只要他有自己的想法、看法就不行,就没有办法继承道统。必须要老实、听话、真干,这在中国几千年来无论是哪一个行业,这个行业选继承人都是这个条件,不仅是学术,士农工商都不例外。过去还好一点,为什么?从小就把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的根扎稳了。这是抗战之前,八年抗战之前。八年抗战之后,就是二次大战结束了,整个社会变了,一直演变到今天。这个变不是正面的,负面的。

  科学进步,这个好像是正面的,人民的物质生活提升了,但是伦理、道德、因果,不是讲疏忽,完全抛弃了。西方人把宗教抛弃了,宗教教育里头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不再相信宗教,相信科学,科学排斥宗教,说宗教是迷信,科学不迷信。但是那个迷信带给人的是幸福、是安定、是和谐,这个不迷信带给我们是灾难,是带给我们富而不乐、贵而不安,我们冷静想一想,我们要哪一种?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於连文字也否定,我们也要改用拼音文字,真有不少人有这种想法,认为我们的文字落伍了,中国的积弱是因为文字。这就是我这次在联合国开会,坐在我身边的教廷大使他所讲的,现在人无知。世界为什么变成这样?无知。无知就是佛教讲的愚痴。什么叫愚痴?不明了事实真相,把事实真相完全看错、想错,他就说错、做错,这就造业。这个业的果报很可怕,来生是无间地狱,这没话好说的,这一生就是要遭种种的磨难。贪瞋痴,佛说它作三毒,一点都不错,这个毒非常严重、非常的深广,这世间物质上造的有毒都不能跟它相比。物质上的毒对身有害,这个愚痴之毒,贪瞋痴的毒,伤害我们法身慧命,慧命比身命重要。

  我们这些少数人,这一生很幸运遇到佛法,认识传统文化,不容易。认识要再努力,我们现在认识不透彻,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落实。真正透彻,你就落实了,你会把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真正享受到传统文化的利益、佛法的利益。学它,能讲或者能写,而没有切实做到,不是真认识,你自己没有享受到。今天这两份资料都是要放在我们祭祖专刊里头,这是对我们祖先的一种纪念,最好的纪念,非常有价值的纪念。我们认识老祖宗,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在全球各种不同文化里面是无与伦比的好东西,它的价值也是无法估计的,不是金钱能买得到的,它能够救人,把人从心地里救出来,回归自性。两篇终极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用中国的话来说,帮助我们成圣成贤,圣贤教育,大乘里面讲成佛、成菩萨。

  我们是幸运当中的幸运,无比的幸运,遇到大乘的净宗,遇到夏莲居老居士的《无量寿经》会集本,太难了,遇到黄念祖的集注。真的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一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我们有把握!这个利益到哪里去找?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没有遇到过,这一生遇到了,可不能放松。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世间业,在世间的事业。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大乘业,真正圆满的解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