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2-0100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學習班學生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开孝法师、开慧法师、开宝法师、开莲法师、开示法师、开定法师  (第一00集)  2014/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100

  老法师:好,我们开始。

  学生:惭愧学生开孝,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一句佛号,至上法宝」。

  学生在观看「贤公和尚,佛门榜样」的光碟时,看到大家送老和尚出殡的场景,一片安详寂定,全场笼罩在庄严的佛号声中,没有悲伤,没有哭泣,没有痛苦,这就是师父上人所说的没有死苦,不禁感佩至深,对净土念佛法门的信愿行又增加了好多好多倍。海贤老和尚是怎么成就的?一句佛号,行住坐卧不离,从朝至暮从未丢失。师父上人说,学佛之后,你看生老病死,八苦交煎,八苦都没有了。第一个「生苦」过去了,那个我们不谈了,过去了,现在生过去了,现在生不苦了。「老苦」,来佛寺三老都是超过八十岁,海庆八十二岁往生的,海贤的母亲八十六岁,他自己一百一十二岁,老,不苦,没苦。你看海贤老和尚的妈妈,老妈妈八十六岁,走的那一天亲自包饺子,大家一起吃,吃得欢欢喜喜的。吃完了,她在椅子上盘腿一坐就走了,没有「病苦」,没有「死苦」。三个人都没有老病死苦,这不容易。我们现在留意看这个世间人,你特别去看看医院,在医院你就真正知道老病死苦,看看妇产科你就看到生苦,生老病死在医院全看到了。要免除这四种苦,那一句阿弥陀佛管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宝。世间什么样的宝都不能解除生老病死苦,遇到了徒唤奈何!佛门有这个办法,这佛要不要学?

  另外,除这四种苦之外,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这四种苦都放下了,都没有了。打开记忆的闸门,八年前,父亲在异地工作期间,於某晚,一人骑没有灯的摩托车,不幸遭遇车祸,意外身亡。那天,哥哥突然出现在学校说要接我回家,当时他并没有告诉我实情。半欢喜半疑惑的我随哥哥一起回到家中,看到家里的一些布置变了样,心里略微猜到了几分,但我骗自己不可能,不可能。可事实就是事实,当我走到堂屋,看到躺在榻上已蒙了一层布的父亲,我说我要找我妈。我跑到楼上,母亲从佛堂走出来,早已是满脸泪水的母亲看到我,抱著我失声痛哭:「都是我们没有福啊,福不住他!」是我们没有真修,没有真实功德,没有能度他进入佛门,转不了业报,留不住他啊!现在学生已学佛出家多年,才有少许理解母亲当时的心情。师父上人说,当一个人愿力大过业力的时候,才能消除业障。如果自己当时就明白,也许能转,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像海贤老和尚超度死去的母狼一样。清朝慈云灌顶法师说得好,我们世间人造作罪孽求忏悔,一切经论、一切忏法都失效,都忏不了你的罪业,他说最后还有一门可以把你的罪业忏除。这一门是什么?老实、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说了这么一句话。

  出殡那天,母亲撕心裂肺的放声痛哭,一出门头就往地上撞。三叔强有力的拉著母亲,边哭边劝:「嫂,别这样,还有孩子呢!」街道两边站满了来送葬的人,都是一片惋惜之声。哥哥哭得泣不成声,路都快走不了了。愚痴的我,强忍著一股气,嫌人家笑话我,一声都没哭。有人以为我吓傻了,哭不出来了,还一个劲儿劝我,「毛儿,你别憋著,哭出来吧,啊!」现在回想,这位阿姨是一片真心啊!是我太傲慢了,把人全想坏了。虽然她不学佛,但人家有慈悲心。是我个性刚强,所以佛法大海,才不得其门而入。上果下良律师说,进入佛门首先要具足调柔善顺的弟子相,人家才肯教你,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师父上人反覆劝导学生们,「要重视扎根教育,没三个根,再努力都是枉然」。其实,我就是放不下,埋怨命运为什么如此安排,为什么偏偏是我遇到这样的事?我还小!

  学佛后,每当读到祖师大德的生平事迹时,常常发现他们的经历比学生不知痛苦多少倍!在心理上给予了很大的安慰和鼓励。佛菩萨无限慈悲,知道学生什么都放不下,不忍学生再在六道里打滚,所以用恶度的方法度学生进入佛门,帮助学生放下情执,出家修行。三年前的一个晚上,学生曾跟馆长汇报过:「今天是爸爸的忌日。」馆长说:「其他人也遇到,为什么可以是别人,不可以是你?」突然想到了黄警官在学习班心得报告里面,提到的一位枢机主教单国玺先生,当他知道自己得肺腺癌时,他说:「为什么是我?」随后向上帝忏悔,数十分钟后说:「为什么不是我!」这叫转念。佛经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愚昧学生直到今天,才搞懂三年前馆长的教诲。是啊!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我?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三世因果,自作自受;受了受了,早受早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顺逆境界,一切随顺。放下我爱、我瞋,因为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都不可得。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能生万法。

  因为经历失去至亲的痛苦,对上海下贤老和尚的表法才更增敬佩,才体会到一点上昌下明长老对老和尚的赞叹,「证明了净土持名念佛法门的无比殊胜,证明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不可思议」。净土法门是当生成就的法门,是不老、不病、不死的法门,学生才愈发想要弘扬这个法门,誓愿帮助一切有缘众生离苦得乐。无限感激尊敬的师父上人日日教导,今年又慈悲开办《无量寿经科注》学习班。感恩上印下信法师、馆长送学生们参加学习班,真心帮助、照顾、成就我们;感恩所有护法菩萨,感恩一切同修依众靠众互相帮助。我们做好是本分,做不好就是在灭法。其实我们就是这条道路上的先行者,一块垫脚石,踏著这个足迹,后来者比我们走得更精彩、更殊胜。所以我们必须要走好。那就是「一句弥陀法中王,自今而后心中藏。信深愿切直念去,早和弥陀慈父见」。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孝的心得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开孝法师的报告,世尊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十法界里面的大众,都是属於迷而不觉。尤其是六道轮回里面苦难众生,完全是被业力支配,如果不能觉悟,确实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自作自受。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这个里面有染净,没有善恶;六道是世尊的秽土,有染净,有善恶。善业、善心、善行所感的是三善道,恶念、恶心、恶行所感的是三恶道。学佛的人,首先要把六道轮回搞清楚、搞明白。为什么?真正清楚、明白了,才知道不愿意住六道轮回了,下定决心要想超越。超越轮回就要放下造业,善恶业统统要放下。为什么?我放下恶业,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行不行?行。只是放下三恶道而已,还有三善道。生到三善道,人道是三善道之一,果。在三善道里头造不造业?依旧在造业。造什么业自己不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往往把恶当作善,真正善业茫然无知。在人道的时间不长,人的寿命到了,又到三途去了。三途很容易去,很不容易出来。人不是故意去造业,是无知、迷惑颠倒才造的恶业,太可怕了。

  所以佛教众生从哪里教起?从三皈、五戒教起,首先是教我们不堕三恶道,然后再向上提升,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六道轮回,才是真正的离究竟苦。没有一尊佛不介绍我们到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得究竟乐。注意究竟两个字,脱究竟苦,得究竟乐,这才深深体会到佛菩萨无尽的慈悲,我们世间人没有。世间人只看到离苦得乐,短暂现行,没有想到究竟苦跟究竟乐。既然知道了,我们这一生,如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怎么对得起佛菩萨?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许多善知识给我们表法,给我们做榜样,你这里所举的来佛寺的三圣,是在家、出家学佛真实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所以我劝大家,海贤老和尚的光碟,一天至少看三遍,遍数愈多愈好,天天不能间断。然后要求自己,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希望也做到不间断,我们往生才有把握。这一生生活纵然是清苦一点,好,真放下了,一心念佛,苦中有乐。苦是假的,乐是真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我们往生了,这个榜样就是给一切众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启发大家。现在人不看到榜样他不相信,来佛寺三贤给我们做好榜样,我们相信了,我们要做好榜样给别人看,这才叫真正报佛恩、报父母恩、报祖宗恩、报善友恩,都在这一招。好,我们再看下面一位。

  学生:惭愧学生开慧,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

  甲一,不憎、不怨——化解冤结消罪障。

  我们学佛的人常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业障深重,念佛功夫不能增上,是我业障深重;身体不好,是我业障深重;烦恼妄想多,是我业障深重;遭遇天灾人祸,是我业障深重。说得没错,我们是业障深重的凡夫。如何消除我们的业障?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消除了,放下憎恨、放下冤仇,不再怨天尤人,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学生在上学期间学习过一个案例,此案中的当事人给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令学生深受震撼。这是一起伤人致死的刑事案件,被害者张某、犯罪嫌疑人李某就职於同一家公司,但这两位当事人此前彼此并不认识。一日,二人因一件小事发生摩擦,便相邀於中午下班后到公司天台单挑。中午二人果然在天台互殴,但二人不打不相识,於打斗中竟升起惺惺相惜之情。所以没打几下就聊起天来,并且愈聊愈投机,最后二人决定结拜为异姓兄弟。二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张某是家中独子,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培养成人,虽家境一般,但也是备受疼爱,母亲不舍得让他吃一点苦。李某幼年双亲便过世,由兄姐抚养长大,幼年生活非常艰难。张某便与李某说:「从今天起我家就是你家,我妈就是你妈,改日我就带你回家去看咱妈。」李某也感动的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亲哥哥。」

  当日下午张某便感到头部有轻微疼痛,但没有在意,谁知傍晚时分疼痛加剧,以至於昏倒在路边。被救护车送至医院时,医生宣布已无力回天,於当日晚在医院过世。经医生诊断,张某死因系头部受到撞击导致动脉破裂。此时的李某还沉浸在与张某结拜的喜悦之中。次日李某到公司听闻了张某的死讯,犹如晴天霹雳,他不相信昨天还生龙活虎的义兄,仅仅时隔半日,竟然已经不在人世了。他在得知义兄的死因后,回想起昨日自己曾向义兄头部挥起的拳头,更是悲不能胜。知道是自己莽撞的行为害死了义兄,李某便来到派出所投案自首。其实他与张某打斗的事情,没有第三者知情,而且医生也说死者的伤极有可能是由於意外摔倒或碰撞导致的。后来记者采访李某为什么要投案自首,只要他不说没有人会知道的。李某回答说:「因为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学生当时看到这里已深受感动,谁知此事的后续发展竟更加的出乎学生的意料。

  至此,犯罪嫌疑人已投案自首,并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且其所供罪行与尸检报告等罪证完全相符。若是平时这个案子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只待开庭审理、判刑、结案。可是死者张某的母亲,在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竟然亲自替李某向公诉人求情,说他是无心之失,还年轻,不能因为这件事就把他这一辈子给毁了。况且李某已有家室,他有家室他家也就毁了。

  张母这样做,不是对自己的儿子用情不深,法庭上在被告人李某陈述案情谈及死者张某生前的一幕幕时,张某的母亲悲痛欲绝的哭泣,一滴滴带血的眼泪诉说著这位朴实憨厚的母亲的丧子之痛。即便如此,这位伟大的母亲还是强忍著悲痛,一字一句的说:「儿子这样这是他的命,我已经失去了儿子,何苦再搭上另外一个家庭!失去亲人的滋味实在是太痛苦了,我不愿他的家人像我一样承受这种痛苦。况且小李(被告)是我儿子的把兄弟,他也是我儿子……他不是有意的,希望法庭看在他还年轻,能够对他从轻发落,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张母的话字字千斤震撼著学生的内心,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是感动,更是敬仰。法庭内的所有人,无一不为之动容,连法官与审判员都低头拭泪,被告(李某)更是泣不成声,当庭向张妈妈下跪哭著说:「妈妈,儿子对不起你。」

  由於张妈妈的求情,最终法院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四年,缓期执行两年。也就是说,两年之内只要李某没有任何违法行为,就可以免除牢狱了。审判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一年后李某的孩子出生了,李氏夫妇从张某的名字中选了一个字给孩子命名,以此来纪念张某。每到周末、年节,他们都会带著孩子去张妈妈家。李氏夫妇对张妈妈体贴孝顺,一家人其乐融融。谁能想到李某竟然是误杀张妈妈儿子的凶手?(张某、李某均为假设姓氏)

  这是学生所见的刑事案例中,唯一一件控、辩、审三方意见一致、愿求一致(三方都希望李某能够从轻判罚)。法庭上没有争论,没有仇恨,李某的真诚忏悔、张妈妈的慈悲宽恕,洗涤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灵。当时学生的同学中有部分表示对张妈妈的做法不能理解,认为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怎么可能替仇人求情,并认仇人作儿子呢?学生从张妈妈手上戴的佛珠,及其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像猜测,这位伟大的母亲应该是一位学佛的人。她说,他儿子的遭遇是他自己的命。说明她深信因果,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她的心中没有仇恨,纵使儿子的离去令她悲痛万分,她也没有想到要去报复谁。在承受丧子之痛的同时,张妈妈还在为另一家庭的幸福著想,希望他们不要再经历失去亲人的痛苦,为误杀自己儿子的李某求情。这正是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怀呀!这位朴实憨厚的老妈妈就是活菩萨呀!

  无始劫来我们造的罪业无量无边,这业力牵著我们在六道流转,无量劫又无量劫。这无量无边的业是怎么造下的?就是我们看不破、忍不过,受到一点委屈、伤害都牢牢记在心里,怨天尤人,有能力时就一定要报复。这一生不能报复,仇恨的种子种在阿赖耶识,来生后世遇到缘也一定要报复。这一世你伤害我,下一世我伤害你,一世又一世,冤冤相报无有尽时,这六道的轮回也是无有出期。

  张妈妈深信因果,知道儿子的死是他的命,是他前世造作的不善业,感召今生被人误杀、短命的果报,怨不得他人。这一世把这个业债还了,不怨天尤人,心中不生仇恨怨怼,那这个业就了了。所谓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今生我们所遭受的是我们应受的,顺逆、善恶一切境界都是我们自己造的,不要再用仇恨的刀剑害己害人。像海贤老和尚那样,看一切都好,没啥不好的,打我、骂我、唾弃我也好,敬我、爱我、称赞我也好,统统都随缘,不放在心上,从前造下的业消了,六道的种子不再种了,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念念播撒菩提种子。

  甲二、不争、不辩——化解一切冲突。

  我们这一代人(八0后),大多数都有争强好胜的毛病,衣食住行样样都要和别人比,没人愿意居於人后,言语上更是不肯落人下方。控制、占有、支配的念头根深蒂固,纵使学佛了也不能避免。有竞争不可避免的就会有斗争,斗争再升级就变为战争。所以化解冲突,便是放下我们控制、占有、支配的念头,不与人争,不与人辩。

  乙一、修行人由不争得心安,生大智慧。

  我们净宗学人,今生唯求净土,但我们若是不把财色名利、五欲六尘那些拉拉杂杂的都放下,极乐世界没分。因为这些东西会扰乱我们的心智,只要我们有欲望、有情执,我们就会为外境所驱使,在其中造业。若不想为外境驱使,就要将一切财色名利统统放下。你的、我的、他的,统统是不可得的,别人要的我不要,别人争的我不争,我只求极乐世界。所有的冲突都化解了,身心俱得安乐。

  乙二、修行人以不辩为解脱,得大自在。

  海贤老和尚说,出家人要有度量,能包容。他老人家什么都能忍,别人造谣中伤他、侮辱他都能忍,不辩解。因为海贤老和尚知道,一切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凡夫迷惑把身当作是我,永远把我的利益摆在第一,然而我们费尽心思,为之谋求、经营的这个色身并不是真的。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个色身一秒钟有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哪一次是真的?哪一次是我们能够掌握得住的?它有生老病死,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都不是我们所能主宰的。我们长劫迷惑,把假的当作真的,执著身是我,贪瞋痴这三个俱生烦恼跟著一起出来。对於别人的毁谤、侮辱,甚至是一句不合己意的话,都要辩上一辩,驳上一驳,总不肯落人下风。控制、占有、支配的念头没有一刻停息,害怕失去,我们心生恐惧、忧虑;与人攀比,我们心生瞋恚、嫉妒,心被贪瞋痴紧紧束缚。现在知道身不是我,那么一整天为它营求还有何意义?身心世界统统放下,都是假的,别人辱我、毁我,我以不辩为解脱,放下就得大自在。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慧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开慧法师这一篇报告,跟你的名字相符,你智慧开了。只有智慧开了,才能把一些迷惑、假相彻底放下;智慧要没有开,依然放不下。智慧是什么?能够把眼前所有的现象究竟是什么搞清楚、搞明白,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搞清楚、搞明白了,原来是毕竟空,不可得。你在这里提到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这个生灭是念头的生灭,念头的生灭就是万法的来源。能大师说得好极了,简单、明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念头是自性生的,万法是从念头生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念不可得,哪有一样是真东西?

  真东西在哪里?真东西在生灭心中,生灭心里头有个不生灭,你要把这个找到。这个东西不生不灭,永远常住,这就是自性,生灭心放下之后,它就浮现出来了。我们今天见不到真心,是因为妄心把它盖覆住了,只看到妄心,没有看到真心,妄心、妄相,真心、真相我们看不到。看到真心真相,这个人就叫佛菩萨,这个人智慧开启了。修行,这比什么都重要,明白这桩事情才叫真修,功夫就得力;没有了解诸法实相,往往功夫不得力。这就是佛教化众生,为什么常常提出信解行证这个顺序。我们今天对佛法相信,是不是真信?未必。为什么?我们没有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所以虽然是信,信里头有疑在里头。必须搞清楚、搞明白,我们的信扎根了,不动了,这个信才管用。所以信不能离开解,解得愈深,信得愈深;信得愈深,解得愈透彻。但是解了之后要行,马上要行,立刻落实到生活,再说得清楚一点,落实到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变成什么?起心动念是凡夫。不起心、不动念,这就回头了。最后要证得,要亲证,自己真得受用。

  海贤老和尚能忍,他得受用,得什么受用?没有烦恼,法喜充满。你怎么样去毁谤他、侮辱他,他不跟你争辩,他没事,像没听到一样。他为什么?因为他知道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真的是一句阿弥陀佛,真的念念没有丢失,他得受用了。这是他九十二年做出的榜样给我们看,什么样的人才是个念佛人,什么样的人才是个佛弟子。他做出来标准给我们看,我们向他学习就对了。在这个世间,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老实念佛,积功累德,这个功德是到极乐世界的保障,是往生极乐世界的真实资粮。千万不要被假相迷惑了。

  学生: 惭愧学生开宝,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将三皈融入身心,从点滴积累开始」。

  师父上人常常强调,三皈是学佛最高的指导纲领,是根本,是学佛的入门,非常重要。学佛从三皈学起,没有三皈就没有五戒、没有十善。当年章嘉大师曾将三皈比作火车票,说明我们学佛开头受三皈,一直,甚至於说生生世世,直到成佛证得大涅盘了,三皈才圆满。告诉我们,三皈时时刻刻不能离开,离开就错了。惭愧学生最近逐渐体会到,在每天的生活、学习、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中,真的要时刻观照和提醒自己,让身心世界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虽然做为五浊凡夫,烦恼习气很深重,但师父上人说过,迷不怕,怕的是不回头。半年多来,在师父上人的慈悲教诲中,在上印下信法师与馆长无微不至的智慧护持中,在同参道友的相互扶持中,学生一点一点找回信心与力量,不再沉溺於因迷邪染造作的种种罪业中不能自拔,逐渐可以用理智来面对它们。因为学生找到了身心可以依止的强大后盾,自性三宝。同时也感受到,将三皈与身心融为一体,要从点滴的回归开始,日积月累,习惯成自然,真正积功累德。

  甲一、皈依自性觉,四字洪名不离心。

  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不可思议,唯有证得妙觉果位,回归常寂光的究竟佛,方能完全明了。做为六道凡夫,学生二障深重,信根微弱,但是通过听经,对这句名号不再那么陌生,现在知道阿弥陀佛代表常寂光,常寂光是一切修行者,修行圆满时的终极归宿,至高无上。所以常寂光充满无与伦比的智慧、德能、相好,常寂光遍满虚空法界,自在无碍,虚空法界万法由常寂光遇缘而生,故常寂光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同体。最重要的,常寂光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佛性,是真正的我。

  《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心量极大,慈悲无尽,应十方三世诸佛刹土,无量无边罪苦众生之感,以其无比殊胜的大智慧、大福德,为众生找到了转凡成圣的最佳捷径。他为众生找到了能与常寂光感应道交的深秘咒语,阿弥陀佛。在地上菩萨的果位,发四十八宏愿,希望建立最殊胜的佛陀培训大学,极乐世界,自己是校长,以阿弥陀佛为名号。为了早日开学,於无量劫勇猛精进,积植德行,成就无尽功德。他以此功德全部回向众生,加持众生,使所有深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愿意成佛的众生,凭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能顺利入学,永不失学,直至回归常寂光。所以,我们只要真信切愿,执持名号,不仅与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还与常寂光里所有究竟佛感应道交,因而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加持,凭藉他力自在往生。古今中外所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前贤们,已经为我们做出最好的证明。海贤老和尚离我们最近,学生每天看他老人家的光碟,恭听师父上人宣讲最适合末法众生的大经和注解,学生相信自己会逐渐做到皈依自性觉,四字洪名不离心。

  甲二、皈依自性正,愿将身心奉尘刹。

  早年章嘉大师教给师父上人,只要真正发心,不为自己,为苦难众生,为正法久住,就会得到祖宗保佑、三宝加持,一生都是佛菩萨来安排。师父上人的一生是最好的证明。师父上人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了佛菩萨和众生,为了众生,一生遇到的困难是最大、最多的,遭受的灾难也是史无前例的,但师父上人在最苦、最难的时候,丝毫都没有改变对老祖宗、佛菩萨的坚定信心。师父上人说:「老师给我说的话我相信,他不会骗我。」在师父上人弘法的近六十年中,得到真实利益的众生无法计量。只说我们地球上的人,凡是听闻师父上人讲经的,哪怕只听懂一句,只要依教奉行,就是在断恶修善。多少人因为听了师父上人的慈悲劝告而放下恶念恶行,才使这个多灾多难的地球维系到今天。如今终於明君出世,世界出现了转机,太平盛世不再让地球人感到遥不可及。

  惭愧学生知道师父上人对我们年轻人的殷切期望,知道这一生要接下师父上人所传的法,以正心、正行做一个和平使者。但是学生以往总在遇到障难时,失去对老祖宗、佛菩萨的信心,个人利益跑出来了,生怕自己会吃亏上当。通过听经,现在了解了老祖宗、佛菩萨对我们的爱出自真心,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爱出自妄心。真心的爱能让众生离苦得乐,妄心的爱让众生沉沦六道受苦无穷。学生决心,今后遇到困难与灾难,放下邪知邪见,相信老祖宗、佛菩萨的教诲,不再担忧身家性命,一心为众生,方能不辱佛弟子的形象。

  甲三、皈依自性净,视一切众生当如视佛。

  皈依自性净即是做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六根染污根源是起心动念,严重染污来自我们对六尘境缘的分别、执著。《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智度论一》曰:「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师父上人多次为我们开示诸法实相,告诉我们,不仅所感受的六尘境缘不可得,连能感受的六根都不可得。因为我们自己这个身以及身所依止的万法,都是有名无实的,就像乌龟的毛、兔子的角,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幻相,是因一念不觉产生的误会。但是万法的根源是常寂光,万法的佛性是真实的。

  惭愧学生很差劲,不能将所学经教融会贯通。但是学生很感恩师父上人天天强调我们要落实经教,所以这些道理让自己能逐渐淡化内心的对立与不敬,特别是对我们同门的师兄弟,学生要落实用真心礼敬与赞叹。想想自己迷惑颠倒无量劫,如果不是仰赖曾在三宝面前种下善根,哪里会有今天的出家修行胜缘?将心比心,自己要成为令众生善根增上的助缘,还是要做断人法身慧命的助缘?诸佛菩萨、师父上人辛辛苦苦千方百计与众生广结法缘,为众生广种善根,自己动一个自赞毁他的念头都是在破坏诸佛菩萨、师父上人的法。千里之堤毁於蚁穴,学生不能做那个毁堤的蚂蚁。学生发愿,今后放下自己的分别执著,配合大家,恭敬大家,与大家和睦相处,一起进步,一起弘法利生。惭愧学生知道,三皈的内涵深广无尽,自己只是刚刚接触到其皮毛,所以期许自己从点滴落实开始,有一天能领悟到三皈的真谛。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宝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佛法的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三皈依,皈是回头的意思,是依靠的意思,它终极的目标是回归自性。凡夫迷失了自性,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无量劫来已经养成习惯了,这个习惯就是迷邪染,没有能力把它转过来。学佛入门,无论是大小乘、显教密教,第一堂课就是教我们回转,转过头来,转迷为觉、转邪为正、转染为净,所以佛法是清净、是正智、是大觉。从哪里下手?佛教给我们从五戒下手。

  中国人,经论里头也有说,是大乘根性。大乘根性就是菩萨根性,菩萨根性就是利他而不求自利,真正的自利就在利他行当中。大乘菩萨起心动念,都想著苦难众生,如何能让苦难众生离苦得乐,自己在这个世间多受一点苦、多受一点灾难也无所谓,这叫大乘根性。小乘偏重在自利,小乘迷而不觉,只是说迷里头比较轻,众生迷得比他重,他比众生轻一点,没觉悟。觉悟了,就成菩萨。但是无论在迷、在悟,都应该向正觉的道路上去行走,总有一天回归到自性,这就是三皈真正的意思。

  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都会想到觉正净。有觉正净,一定会连带想到五戒十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五戒就是五常,常,永恒不变,这叫常;会改变的,那就不叫常。五伦是道,五常是德,我们常讲道德,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就是把五常五伦落实了。五伦怎么是道?道不是人为的,不是人类的发明、不是人类的创造,是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法则。这个道德是被古圣先贤那些聪明智慧的人发现了,劝导大众要遵守道德。遵守道德,那就是真正的人道,六道里头,有天道、有人道。正因为如此,所以左丘明说,「人弃常则妖兴」。如果人把德丧失掉了,道德没有了,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道没有了;不仁、不义、无智、无礼、无信,德没有了,人就是妖魔鬼怪。人弃常则妖兴,不是人了,一转眼三途去了。三途时间之长我们无法想像,三途之苦我们也体会不到,真苦!看清楚、看明白了,这不能去。现在在这个人身要守住人道,像一个人,决定不能违背伦常,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人与人的关系处好,人与人当中的义务要尽到。权利不必自己受用,有这个福报,多多帮助别人。没有这个福报,那是没法子;有这个福报,要懂得多多帮助别人,多多的成就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也是成就自己。

  三皈全是性德,自性觉正净,目标总要记住,回归自性,绝不贪图六道轮回的这些乐事。佛用这个,跟儒家用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一个道理,是一桩事情。中国古圣先贤,我们心目当中常常想到,都是诸佛菩萨慈悲应化所示现的,佛菩萨慈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虽然现身说法教化众生,确实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这就属於道,佛道。众生有感,自然有应,这个自然没有起心动念,大叩则大应,小叩就小应,决定是感应道交。我们的心愈清净、愈真诚,感应愈明显。所以希望同学,开宝同学,宝是三宝,三宝就是觉正净,认真努力修学,跟自己的名号相应。

  学生:惭愧学生开莲,今天恭敬向大家报告的主题是:「学佛的意义在於了生死」。

  今年师父上人在「学习班」第一集中开示道,「我们学习经教,如何把学习的经教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就真正得受用。如果这样的认真来学习,我们相信我们这一年会是一生当中最有意义的一年,最有成就的一年。为什么?可以了生死,了是明了,对生死不迷惑了。了生死的利益是什么?生死自在」。学生最近才渐渐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这就是当年方东美老师对师父上人讲的那句话,「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今生遇到了佛法,最可贵之处,就是明了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诸法实相四个字。释迦牟尼佛将宇宙人生的真相和盘托出,浅的教我们伦理、道德、因果,教导我们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深的则一语道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我们指出离开六道轮回最快速、最稳当的一条道路,就是信愿持名。一个方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遇到了佛法,今生才有出离的机会。

  学生的心量狭小,眼光短浅,常常在人事上斤斤计较,在烦恼习气里转来转去,走不出来,经常忘失正念。就在一次无意中看到「了生死」这三个字眼,给学生当头一棒,顿时心里的疑惑和烦恼减少了很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即便如此,学生还是无比感恩佛菩萨在冥冥之中的加持,让学生更加明了今生要做的是什么,就是了生死。在观看贤公和尚光碟的时候,从开始带著有求的心,总想在里面看出点儿什么,到后来逐渐没有什么感受,如今学生才开始对贤公和尚一生的行谊,无比的敬佩和感动。贤公和尚从小对生死就看开了,在他十八岁那一年,腿生痈疮,无药能治,当时的他能够放下身心,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学生想如果换成是我,我能否像老和尚一样,有他这种决心和毅力吗?身体上稍微不舒服,就提不起正念来了,这怎么行?要学习老和尚知因识果,欢喜受,欢喜了。

  第二就是贤公遇到狼的时候,说的那几句话,学生始终铭记在心,「要是欠命就该还命,把我吃了就算了,只管念佛」。这要对阿弥陀佛有无比坚定的信心,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老和尚了业、还债的时候是如此的痛快,老和尚一生的为人也是如此,干脆利索,没有那么多的忧虑和牵挂,因为他一生为人不为己。

  老和尚一生都在干活,一天到晚都不闲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一百一十二岁的高龄还上树修剪树枝,摘柿子给大家,老和尚完全是在服务众生,自己的安危丝毫都没有放在心上。老和尚将这种热忱积极的心保持了一辈子,佛念到底,活儿干到底,直至往生的前一天都是如此,这种激情和魄力超过了我们年轻人。也由此可见,老和尚求愿往生之心是多么的坚定和迫切,老和尚把自己完全放下了,所作所为全是为了众生,只要众生需要,看到之后就去做,没有想到自己,眼到手到,这就是教我们用真心,没有二念。

  师父上人说,「人最难放下的就是这个身」。就是这条命,如果把身放下了,把生死看开了,就一切都能放得下。对生死看不开,心量就永远放不大,自私自利舍不掉,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在生活中遇到许多的考验,勘验自己是否能够放得下自己,全心全力为众生著想。因为已经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起心动念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很少能为大家著想,要等到事后很久才能转念头。如果不刻意去下功夫的话,这种根深蒂固的烦恼习气是很难转过来的。偶尔有一、二次在境界中提起正念,放下自己,去随顺性德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的法喜,感受到师父上人常讲的,放下即是得到。得到的不是随顺习气后得来的利益,得到的其实是心安,是顺应性德后的法喜,这种法喜才是世间最高的享受。学生知道自己还是著相修行,还有一个我在,但是这点滴的感受,给了学生很大的信心和动力,让学生更加愿意突破自己,随顺性德来生活。

  生死是假的,生命往前推找不到一个开始,往后也没有一个终点。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转变不空,相续不空,循环不空,舍身受身搞了无量劫,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要想终止六道轮回,唯有在这一生短暂的生命中,精进修持,看破生死,放下身心,拓开心量,安住当下,一心念佛。全心全意为正法久住,为众生的福祉做出牺牲奉献。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莲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开莲的报告说得也很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落实,我们说到要把它做到,这样就好。如果是说到做不到,依然是六道里面众生。话说得容易,真正做到是一桩很难的事情。为什么?要克服现实的烦恼习气。烦恼就是我执。世尊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无量劫来,从我们迷失自性那一念起,一直到今天,经历无量世,我们都是围绕在,紧紧的围绕在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我见,没有我认为有个我,从这个我生出贪瞋痴;我爱,贪心;我慢,瞋恚;我痴,这个也是我们常常提醒大家的。情执,我爱里头情执,是贪烦恼的核心。断贪心从哪里断?从情执上断。断瞋恚从哪里断?从傲慢断,从这里断。断愚痴从哪里断?从怀疑断。不怀疑就生智慧,有怀疑就生烦恼。要把它的核心点找出来,从那里下手。

  对於佛法经教深信不疑,要认真去做,绝不自己欺骗自己。甚至於很多人自己欺骗自己,自己都不知道,堕到地狱他喊冤枉。他为什么要堕地狱?不知道全是自作自受。所以警觉,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要警觉到,都要自己有个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迷惑,千万不能受外面境界诱惑,小小的诱惑会变成大的诱惑,到最后回不了头来。你的名字有个莲字,莲的意思是清净,出污泥而不染,今天的社会是个大染缸,你能在这个染缸里头不受污染,这是无比殊胜的功德。

  学生:惭愧学生开示,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学佛就是换心,念佛即能转境」。

  学佛就是换心,把凡夫心换成佛心;念佛即能转境,把此土转成净土。

  一、把私心换成慈悲心。

  学佛就是向佛菩萨学习,首先要从拓开心量做起。佛菩萨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其实我们凡夫本自具有的真心也是如此广大,大心量人人有分。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万法是从同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万法与我一体。这是真相,是事实。可是现在的我们迷惑颠倒,自私自利的念头把这颗大心分割成一个个私心,把自己困在这个私心里,以为除此之外统统跟自己不相干,从而表现出来的是分别、执著、对立、自私。

  正因为有了自他之分、人我之别,所以原有的平等心就变得高低不平、此起彼伏。见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就会嫉妒不已,甚至会障碍打压;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又会贡高我慢,指手画脚。总之,都是因为迷失了本是一体的真相,任由迷惑的私心指使。因为私心,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或许会得到一时的满足,却不知三途的大门也同时打开。因为私心,会肆无忌惮的伤害他人,也许能得到所谓的痛快,但是恶道的通行证也已经握在了手中。更可悲的是,因为私心,我们偏离了回家的路,离阿弥陀佛愈来愈远,离极乐世界愈来愈远,诸佛菩萨都在为我们的愚痴蒙昧而流眼泪。

  尊敬的师父上人在讲经中开示道,「慈悲心是爱心,是同体的爱心」。所以慈悲心与自性相应,是性德。佛菩萨都是究竟圆满的大慈大悲,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念念不舍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一心救拔罪苦众生早日离苦得乐。而迷惑凡夫却还在自私自利中不能自拔,何谈救度众生!而且自私自利在世出世间法中都是严重的障碍。所以,我们做人要做得好,学佛要能学得像,就要从心地上下功夫,先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舍得干干净净,把虚妄的私心换回本有的慈悲心。舍掉私心,就是放下自己。在此,学生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决定要「自己先成就,才能帮助众生」。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没成就,就是还没放下自己,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常常是自己的意思会不知不觉就冒出来,自己还以为是对的,甚至会沾沾自喜,以为有功。其实这些起心动念就是私心,是名闻利养的心,是控制、占有的欲望心。而真正的提起慈悲心,正如师父上人教导,「一切不要为自己想,为自己想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为正法久住想、为众生得度想、为如来正法久住世间想就不会。我算什么?人人比我好,我欢喜;人人不如我,我就会伤心。要存著有成就别人的心。佛法之兴衰事大,个人事太小了」。

  所以,真正的慈悲心,就是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放下自己的意思,一定要用师父上人宣讲的经教来指导自己,用理智代替感情用事,完全为对方著想,这才能真正的帮到对方。想想我们本是一体的,一体哪那有不爱护的道理?把这个理念牢牢记在心里,时处拿出来运用,对治自己分别执著的习气,就要发心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念念为众生、为佛法,为正法久住世间。怀有大心量才能承办如来正法的大事业,常常怀这个心,就是在积德累功,这样功夫才能得力,学佛才能受益,诸佛菩萨也都会赞叹。因此,学佛私心不能不除,慈悲心不能不有。

  二、念佛即能转境。

  学佛就是为了成佛,而经上告诉我们,凡夫成佛就在一念之间,念头转过来了就是佛菩萨,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尊敬的师父上人在一幅墨宝中这样写道:「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顺逆皆佳境。恶善咸良缘。君能转境界。是人同如来」。惭愧学生由此想到师父上人在讲经中教诫我们,「我们要能转境界,不要被境界所转」。确实,转境界的人能得大自在,被境界所转的人常生烦恼。得大自在是因为他知道外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不放在心上,就不会被外面环境染污、动摇、蒙蔽了。常生烦恼是因为把世间假象当真了,就会在这些境缘的考验中上当,生出贪瞋痴慢疑。而真正的烦恼从哪里来的?师父上人在讲经中已经为我们开解得很明白了:「是自己感应来的。任何人都不能把烦恼加给你,你自己愿意接受就没法子了。佛教我们怎么解脱?放下就解脱,你要肯放下。」

  惭愧学生在遇到境缘时,也是常常被考倒。总是不能用佛号降服妄心,不能把经教往自己身上归:这是我的妄心变现出来的,不是真的。如果不能用经教来转境界,就是没有把经教落实在生活中,那就还要好好听经,听明白了自然就落实了。随著经教的加深,再加上看海贤老和尚的光碟,想想我们尊敬的师父上人和尊敬的海贤老和尚一生的行谊,两位老人家做的都是那么融通、圆满,令人叹羡。看看他们在境缘中的态度就是,不放在心上,好好念佛,求生净土。而反省自己,则是不认识真相,假的不肯放下,真的这句佛号又提不起来。所以,这颗妄心就随外境生发出善恶、是非,飘摇不定。

  妄心不灭,真心不修,谈何成佛!而修真心灭妄心就是靠这一句佛号。用这句佛号换除一切妄想杂念,妄心自灭。这句佛号念久了,念出清净平等觉就是真心,自然对一切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此心就是佛心,此土方为净土。因此,当下就得牢记师父上人的教诲,常常观想:好的、坏的、善的、恶的、顺的、逆的,最后统统归於零,零跟零是平等的,哪还有分别!假的何必去计较?真的(一句佛号)决定要提起来。不念佛就大错特错了。再加上海贤老和尚的金玉良言:「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以此激励自己,无论苦乐、动静,耳边历历佛声。坚定成佛的目标,不在境界中上当受骗。一句佛号,勇往直前。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示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后面还有两份。开示法师,你这篇报告也提醒许许多多同学,要把念佛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最大的大事来看。确实它不是小事,要认真努力。海贤老和尚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常常想到这个老人,常常看他的光碟,读他的《永思集》,向他学习,就决定不会错误。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这一句佛号不丢失,就是真念佛人。看下面。

  学生:惭愧学生开定,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醍醐妙味」。

  心性的学问是内修,契入佛法最快的途径是「看破、放下」。烦恼习气淡薄一分,性德、智慧就彰显一分;欲望情执看淡一分,法喜自在就显露一分。佛法不离生活,法味亦在其中。

  在学习班成立不久,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位师兄就发心,每天帮助大家打开水,在上课前给大家倒好水。他说:「我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就要多为大家服务。」从此以后,班上打水的工作就由这位师兄完成。师兄做事很认真负责,每天早上、下午,为了服务好大家,让大家能在上课前有水喝,因此就要比大众早起一些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打好开水。师兄很细心也很有爱心,因为开水瓶不是很保温,如果打多了喝不完,水就凉了,所以师兄在为大家服务的过程中,记下每位师兄喝水的水量,每次都能恰到好处的打够大家所需要的水量,在上课前给大家倒好水。倒完水后,师兄都会很细致而恭敬的将开水瓶和大家水杯上的水渍用布擦搽干净。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这位师兄把它当作是自己的本分,怀著一颗真诚恭敬、诚心诚意为大家服务的心去做这件事情,自然而然就能把一件小事做得很温馨,让人很温暖。有时因为起床晚了一点,或是被其他班的师兄将热水器里面的开水打完了,就没能在上课前为大家打好开水。这位师兄总会用手挠著头,然后露出很憨厚而纯朴的笑容对大家说:「不好意思,今天没能为大家打上开水。」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位师兄的那种天真质朴的真心。

  师兄们都很欢喜念佛,只要有一点空余的时间就念佛。因为念佛念得很专注,所以这位师兄有时在下课后就忘了将开水瓶提回寮房。有一天下课,学生将收好的供水倒入开水瓶中,这位师兄看到后,露出他憨厚而纯朴的笑容说:「我又忘了提壶啦!」当时学生就很自然的回答了他一句:「这就是醍醐妙味!」(醍醐跟提壶的读音刚好相同)。所有听到的师兄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原来佛法当中所说的醍醐妙味就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用一颗真心去生活、学习、处事待人接物,就能品味到。

  曾经有一位很有德行、智慧的长者,教导学生一段话:「每个人都在做好一件事和坚持做好一件事的过程中,通往心灵从容,精神宁静,以及深知自我的大道,就可以开发自身的性德,释放出无限的潜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个性和人生。真理无路可寻,只能在做好一件事的过程中显现,在一个人从头到尾做好一件事情的一个个细节中涌现,在坚持做好一件事的韧劲和毅力中凸显。一个人顿悟或发现自性的机缘各有不同,但是打开自己,在全神贯注做好一件事与坚持做好一件事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安心於一刻接一刻的精进,就是安身立命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如此,一个团体如此,一个国家亦如此。」

  师父上人在经讲当中常常给我们开示到:「修学重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贵在专一、持之以恒,不要贪多,专才容易得定,定到一定的时候,智慧就开了」。所以修学要专一,做事要专一,念佛更要专一。佛法里面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由专一而契入一体的境界,就入了无上醍醐妙味,就是真心,就是自性的流露。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定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大乘佛法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大乘的慈悲心就从这流出来,真实的智慧也从这流出来。一是任一,不是特殊哪个一,任何一法都具足一切法。佛经上告诉我们,极其微小的一个物质,科学家叫微中子,佛家叫极微色,这一法里面含摄遍法界虚空界都在其中。这是我们无法想像的,但是它是事实,它是实相,真实相。所以明白这个真相,就肯定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同体大悲心、无缘慈心都能生得出来,无量无边的智慧都从这里流露出来了。这两句话佛说得很多,意思很深、很广,无有穷尽。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佛常说的一毛端、一微尘,含容遍法界虚空界,所以任何一法都是第一,没错的,没有第二。有第一、有第二就会有分别,最高的境界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动念。

  后面还有,时间到了,后面这一个留到下一次。还有一位开成,他弘法利生必扎三个根,这是正确的。我们对於三个根的学习要认真、要加强,要给大家做好样子,因为这是最容易疏忽的,它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