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2-0083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學習班學生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开吉法师、自了法师  (第八十三集)  2014/9/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42-0083

  老法师:诸位同学,大家好。现在开始。

  学生:南山律五戒要义(上),释开吉学习心得报告之三十二。尊敬的师父上人、清公律师、副院长,诸位比丘大德、尼师大姊,诸位在家菩萨们,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开吉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南山律五戒要义(上)。

  时值澳洲净宗学院「戒学研习班」开课期间,和尚上果下清律师慈悲宣讲《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课程,亲授「宗体篇」要义,其中「归戒仪轨」的第二节即是五戒。今承蒙护法大德菩萨胡居士之慈请,惭愧弟子将听课笔记恭敬整理成文,以此供养同修道友,并祈不吝慈悲指教。

  一、戒德高胜。持戒的功德是非常高妙殊胜的。《善生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这是因为戒法是类通于有情、无情境界的缘故。《业疏》解释说:「尽形不盗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财。言不杀者,已施法界有情无畏。即用戒法行己化他,即名法施遍众生界。」尽形寿不偷盗,不虚妄盗取众生之财,已是布施法界有情众生财物。不杀生,不侵犯、恼害众生性命,已是布施法界有情众生无畏。将五戒的戒法如法奉行,自行化他,就称为法布施遍满虚空界。因此持五戒是悲智双运,具足三种布施。《业疏》说:「财为局狭。集散之法,能开烦惑恼害之门。戒法清澄,故绝斯事。」如果财布施时心不平等,会生起贪求、嫉妒、瞋恨等种种过失与烦恼,所以财施不如持戒之功德殊胜。《羯磨疏》引《大智度论》说:「由戒故施得清净也。」由于持戒的缘故而行布施,能感得未来清净的果报。修行人如果不能够如法持戒,而行财布施,则内心多有贪求而不清净,是用利养求得利养,且是恶劣、多多的贪求。因此,使令未来世受不清净的果报,招感得牛羊猪狗之果报。即使是生到人道,他的衣服、饮食也是粗劣不好的。反之,若能如法持戒,「既绝恶求,清净行绝」,最终能证得无上的佛果。

  二、简人是非。在受戒之前,需要先简别戒子的是非善恶,询问遮难。《羯磨疏》说:「当于受戒前,具问遮难。」在受戒之前要询问遮难。《善生经》说:「汝不盗现前僧物否?于六亲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净行否?父母师长有病弃去否?杀发菩提心众生否?」清公和尚解释说,盗现前僧物,含摄了十方现前僧物、现前现前僧物,同时也不可偷盗常住常住僧物、十方常住僧物。如果白衣违犯了以上重罪,就会障碍他不能够感发戒体。这些遮难要忏悔尽净之后,才可以受五戒。但是污比丘尼或污比丘者,日后不准许出家。《成实论》说,犯五逆、贼住、污尼或比丘之人,毗尼戒法中列入不许出家的难缘。是因为他被恶业所污染,能障碍三乘圣道,障深业重,不能感发出家戒体,因此不准许他出家。但此人可在如法忏悔清净之后,求受五戒,力行布施、四无量心等世间善行,而感得人天善报。

  弘公律师在注解中解释贼住,是指此人并不是出家五众,但却假装成出家人,偷偷进入僧团之中接受利养;或者是出家人在诵戒和作羯磨法时,此人去偷听,且内容听得很清楚,而成为出家的障碍,称为贼住。白衣行此,佛制不许。如《戒疏》所说,沙弥等下众无知无识,轻忽律教,容易生起高慢的习气,因此制令沙弥等众,耳目不可观听比丘戒和羯磨法,如此则沙弥就会重视戒法,尊重受具足戒者,能生起钦敬、仰慕之心,生起对比丘戒及戒法的尊重之心。

  三、预习发戒。受戒之时,戒子如何缘念境界,引发上品戒体?《业疏》云:「将欲受戒,初须说缘境宽狭,令受者志远,见相明白。」清公和尚解释说,缘境宽狭是缘念受戒的境界,若是缘念十方世界十法界则宽,缘念人道众生则狭。使令受戒者志向远大,发菩提心,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受的戒相缘自于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无情众生。《济缘记》解释说,先须事先开示、引导戒子如何缘念境界,领纳戒体。立誓发愿(断恶、修善、四弘誓愿),要约受戒期限(尽形寿或若干年,五戒二者皆可)。认识和了知所缘念境界的现量,如同虚空一样,无量无边。《萨婆多论》说,在受戒之时,戒师事先要为戒子说法,引导开解,发起戒子的智慧,来领纳戒法的深广境界。要认识缘念十方世界十法界的有情无情境界,发起慈悲怜悯之心(此乃领纳戒体关键之所在),如此便能够得上品戒体。

  第一支、所受法体。《芝苑遗编》说,佛世尊出现于世所制立的戒法,是用以「禁防身口,调伏心行」的。十方诸佛、三乘贤圣都是从戒起修,称为圣法。如今发心立誓禀受戒法,作法的仪式如律如法,来纳受戒体,正因与助缘和合聚集,以能受之心来缘念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心境互相冥合,才能感发、生起无作戒体,将戒法领纳于心中,称之为戒体。此乃「一生大事,不可自轻」。

  第二支、发戒境量。《芝苑遗编》说,「所缘境,即法界众生依正等法」,是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众生的依报、正报等诸法。境界无量无边,戒体亦是无量无边。所缘念的境界虽多,不出以下二种。第一、情境,以有情做为所缘念的境界。「即十方三世恒沙诸佛及诸菩萨缘觉声闻,诸天世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下至蚊虻蚤虱微细蠢动,六趣之外中阴众生」,如此等等之类,普遍十方世界,通于三世,无量无边不可计算,悉皆感发获得戒体。第二、非情境,以非情做为所缘念的境界。「谓一切世间微尘国土山河大地、草木花果,乃至一花一叶、一物一尘」,随着它们的数量,悉皆感发获得戒体。

  《芝苑遗编》又说到,现前色心所感发戒体的所缘境是如何广大,现前的色心无量劫以来,以及今生当中,所造作的流转生死的业因是不可穷数。恶心遍布充塞于十方世界十法界。经云:「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假如众生所造恶业有体质相状的话,穷尽虚空法界都不能容纳得了。若是能够得戒,就会翻转无量的恶业为清净的戒体,成为善法的种子,以及成就无上佛道的根本基础。《资持记》说,法界,就教法的限量而言,则局限于三千大千世界,现在随着南山律圆教宗的本意而言,须讨论到十方世界的十法界,无作的戒体称境而发起,等同于十方世界十法界无量无边的限量。

  《资持记》说,揽取无量无边的戒法,归入无尽的第八识库藏当中,成为善种子(根身器界种子入第八识),依此十善法的种子,做为修学无上圣道的基础,翻转无始恶缘成为戒善,转苦报身成无漏法身(戒就是佛的法身)。我们怎么可以不好好的珍惜和恭敬?道宣律祖《行事钞》引《萨婆多论》说,戒子以纯净、殷重之心发无作戒体,若是轻浮暗昧,就不能够感发戒体。所以必须依凭教理,发殷重心。

  第三支、依境发心。道宣律祖《行事钞》说,对戒子当说,你应当发起上品心,才能感得上品戒体。《行事钞》引用《毗跋律》说:「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则所发的是下品软弱的心,感发下品五戒戒体,而不是最上殊胜的戒体。《资持记》注解上文说,求道是所希望感得的果地,救众生是受戒者所修持的因行。虽然都称为救护众生,但是行有深浅之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不害彼命(下品行,是二乘人的发心);二、以法开导(中品行,是小菩萨的因行);三、令得究竟度(上品行,引导众生到达涅槃的果地,同归无上佛道,是大菩萨行)。

  《行事钞》说:什么是上品心?受戒的人说:我今天发广大菩提心,来求受戒法,是为了成就三聚净戒,趣向三解脱门,求得大般涅槃的佛果。又用此法来指引、教导众生,成就涅槃佛果。依此所发的菩提心,能使正法久住。三聚净戒出自《璎珞经》,聚是总摄的意思,菩萨的三聚净戒完全总摄、穷尽一切菩萨行。一、摄律仪戒(律仪能禁恶,结业烦恼,究竟断除,是止行);二、摄善法戒(是作行,所作符合戒法);三、摄众生戒(一切有情众生能够究竟度脱,即四摄行。又名饶益有情戒)。三解脱门虽是观照的智慧,但若无禅定功行,不能发起无漏的智慧,断绝烦恼的缠缚,因此也就是定慧二学。三解脱门是,一、空解脱门(性空观,是小乘,一切诸法自性本空);二、无相解脱门(相空观,是大乘小菩萨,一切法如幻如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三、无作解脱门(唯识观,是大乘大菩萨,又称无愿解脱门)。清公和尚教导我们,三解脱门在大乘菩萨行中是就圆教的义理来修因证果,求得涅槃的圣果,其名称通于小乘(偏真涅槃)、大乘(大般涅槃),此地所取的是大乘所求的大般涅槃。对于大菩萨的三聚净戒、三解脱门,若非久学之士,经历远大之人,用优厚刚柔的行为和积求学习的智慧,才得以明白;若是以浅识粗心,如何能够了解?

  《资持记》说,因为无作戒体是假借作戒体而生起的。既然无作戒体不是色法、心法,无法由外相表现出来,那么就受戒者所能领纳的心,用来显发戒体的优胜或下劣。

  根据以上所说的教义,是劝导戒子发上品心,请问四分律所宗的是哪一乘,为什么会发起大乘的誓愿?道宣律祖在《行事钞》中回答说:「此四分宗,义当大乘。」四分律宗虽属小乘,但是其义理是属于大乘。四分律教所宗本来不是大乘,但是在其教义中有相当于大乘的义理。「义当分通,深符教旨」,道宣律祖所建立的四分律是分通大乘,这个说法比较融通,深符世尊制教的宗旨。《资持记》问:关于上品心的情形,四分律是大乘还是分通?答:宣祖为扶成四分律(假名宗),因此是分通的义理。问:分通之义,出自何人?答:如来所立制教,是加被此土众生的根机。部主了知分通之理是符合佛的本意的,所以特别从上座部的根本律中,将契合此见的部分录出,成为四分律部(宗)。所以四分律的序文中,「稽首礼诸佛……令正法久住」,及律文后面的,「如过去诸佛,及以未来者」,这都是大乘的教理,是部主「分通大乘」的意义。

  《芝苑遗编》说,四分律假名宗所获得的上品戒体,与菩萨戒体是体同缘异,亦即受戒诸缘有异,而戒体相同。戒体是从发心受戒的正因而感发的,发起上品心,了知现在受戒,其戒体是相通于菩萨戒的戒体。小乘戒的戒体,虽是从圆教宗所立的上种智而言,从持犯戒行要依所作戒法的形象来行持,所以说行必依受。戒体既然是有许多途径,受戒者在未求修行圆满的情况下,必须用圆教宗的戒体(八识田中的善种)来做会归,因五戒、菩萨戒的戒体都是为修成无上佛果而做根本的。至于在奉持律法的戒条、威仪显相上,则是依小乘的戒法来奉行。又能依各宗之戒,依教法来奉持,受体随行能完全相应,约圆教义理来开解,使知其用心与大乘的三聚净戒同。既然四分律(假名宗)引用《法华经》开权显实,合乎大乘的见解,因此依小乘的律仪,当下成就大乘的菩萨行,难道必须舍小乘戒才是大乘吗?「故疏云: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等。」受戒之人应常想,四分律的戒行即是三聚净戒。

  第四支、用心承仰。《芝苑遗编》说:「心境相应,纳体正要。」能领纳的心跟所缘的境界相应,这是领纳戒体的正要。受戒的人要专心致志的摄心观想,缘念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非情的境界。因境界广大的缘故,能观想的心亦周遍广大,念念现前而不中断,不可浮动散乱。要观想自己的身体,普遍于虚空十方法界,能容纳接受十方世界十法界如尘似沙一样的戒法。此时须善用其心,不可缘念他事,否则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徒自沾染于七众佛弟子的行列,因为没有得到戒体,所以这一生就空过了。

  以上是惭愧弟子学习清公和尚《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的浅显心得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清公和尚、副院长,诸位比丘大德、尼师大姊,诸位在家菩萨们,慈悲惠予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弟子释开吉顶礼敬呈。

  老法师:我们听了开吉师的学习报告,也看到了文字。世尊当年在世教化一切众生,总结不外乎三学,戒律、禅定、教下。戒律是佛身,禅是佛的心,教是佛的言语,就是如来身、口、意三业,这个三业纯净纯善。这三业从哪里来的?这就讲到戒体,戒体就是真心、就是本性、就是自性,名词很多,意思是一个。三学是一,古大德教给我们,三学一源,佛法就兴旺了。世尊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世尊灭度之后,弟子们在一切教法当中受持一分,自己就列为宗派。但是大家都知道,佛说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为一桩事情。所以《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佛法一定要尊重,都是佛说的,哪里有错误?佛没有错误,我们自己有错误,我们自己有胜负的这个念头就是错误,有高下的念头是错误。佛所说的,好比大夫治病,众生的病很多、很杂,不是一种,大夫处方,药到病除。那个药是治病的,病治好了,药也不再称之为药。所以我们回归自性,回归常寂光,自性就是常寂光,常是不生不灭,寂是清净无为,光是遍照十方。常寂光在哪里?就在现前,无处不照,无时不照,没有生灭。这是一切法的本体,哲学里面讲的本体,佛法说理体。必须烦恼习气统统断尽了,这个清净的理体就现前。

  惠能大师,这禅宗,明心见性,见什么?自性的理体见到了,他用了二十个字来描绘,简单扼要,「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十法界,讲我们自己居住的这个环境,一切诸佛的报土都有十法界,《华严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个世界有多少?没有边际。为什么?自性没有边际,自性能生万法,也没有边际,一切万法是自性所生所现。十法界六道,再加上阿赖耶识,这是妄心,阿赖耶能变,自性能生能现,阿赖耶把它变成了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心现的,没有识变的,就叫一真法界,就叫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没有离开自性,真的、假的都没有离开,真假它也互相不生妨碍,没有冲突。

  这冲突从哪里发生?冲突是我们的情见,情见就是执着。这个情主要就是讲第七识,四大烦恼常相随。第七识是什么?第七识是四样东西,第一个我见,我爱,我爱是贪,我慢是瞋,我痴是愚痴,贪瞋痴。执着有我,没有我执着有我,这就错了,这是错误的根源,是有个我。情见各个不相同,智慧没有达到圆满也不相同。所以到什么时候同?佛佛道同,到成佛了,证到究竟圆满无上菩提,完全相同,圆满的回归自性,就这么一桩事情。佛为什么开这么多法门?众生根性不一样。就像大夫为什么准备那么多的药,开那么多的药方?每个人病不一样,同样一种病,你看他用的药物一样,分量不一样,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大乘经上给我们讲总的原理原则,讲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变成这样?迷失了自性。怎么迷的?总不外乎三大类的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烦恼,第二个尘沙烦恼,第三个见思烦恼。染是从这儿来的,先有无明,无明再生尘沙,尘沙再现见思。要断得反过回来,先断见思,再断尘沙,最后断无明。阿罗汉断见思,超越六道轮回。所以六道轮回怎么来的?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见思就是执着。我们于一切法不执着了,就超越六道,六道就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六道没有了,现前的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境界现前了。阿罗汉虽断见思烦恼,见思习气没断。所以在阿罗汉这个法界里面,他修什么?断习气。习气断尽了,他就离开阿罗汉,提升了,辟支佛。辟支佛是见思烦恼习气统断了,他要断什么?他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断尽了,他提升了,他是菩萨。在菩萨这个果位上断什么?断尘沙的习气。尘沙烦恼习气断尽了,他提升了,菩萨成佛了,十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大师六即佛里头相似即佛。为什么相似?他阿赖耶没转,他还是用妄心。用阿赖耶用得正,用得非常如法,也就是世尊所说的戒定慧他统统做到了,做得很像,但是没有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所以叫相似即佛,他是十法界里头最高的佛法界。在佛法界里断什么?断无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断尽了,十法界没有了。所以四圣法界从哪来的?从无明来的。无明断掉了,四圣法界不见了,到哪里去了?一真法界现前,就是实报土现前,他生到实报土。

  实报土里头为什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报土,为什么?无始无明习气没断。习气能不能断得了?断不了,为什么?无明烦恼就是起心动念,太微细了。不起心、不动念了,你说我要断无始无明烦恼习气,不就又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退转了,所以他不能起心动念。怎么办?那就随它去,让时间长了,慢慢自然就没有了,无功用道。大乘经里头用酒瓶来做比喻,酒瓶是盛酒的,把酒倒掉,里头擦干净,确实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个比喻习气。这习气怎么办?再把瓶盖打开,放在那里,放个半年,放个一年,再去闻,没有了。无明习气真不好断,要多长时间?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三大阿僧祇劫是说这桩事情,不是说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不是的,是在实报土,就是你破无明证法身。圆教是初住菩萨,要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这四十一个位次就是他无始无明习气厚薄不一样,习气重的,地位就低,十住菩萨,习气很薄的就十地菩萨,到等觉还剩一点点,这一点点叫生相无明。生什么相?生实报庄严土的相。所以这个无明破了,实报土不见了。《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实报庄严土,没有说实报庄严土例外。

  所以等觉菩萨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习气,这个要特别了解它是无明习气,无明早就破掉了,起心动念早就没有了,这样才能证得究竟圆满,就升到妙觉了。等觉菩萨升到妙觉,妙觉就是无上菩提、究竟佛果。升到这个位子上,实报土不见了,常寂光现前,融入常寂光。常寂光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大乘经里又称它作大光明藏,就是指的常寂光。你看看法身,法身佛毘卢遮那,毘卢遮那是梵语,翻成中国什么意思?遍一切处,光遍一切处。这个常寂光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本体。我们讲经把它比喻作电视屏幕,因为我们用远程教学,大家要在电视上一起来见面,电视的屏幕就好比是常寂光,屏幕上现的色相那就是实报庄严土。如果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那就是法身菩萨的境界。没有分别执着,有起心动念,三乘菩萨的境界,别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如果说是还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见思烦恼,他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

  八万四千法门,方法不一样,门径不相同,方向一致,目标是一个,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一定要懂。佛法要怎样兴?它怎么会灭亡?僧赞僧就兴,如果是批评、毁谤,自赞毁他,佛教决定就灭亡了。所以祖师苦口婆心的提醒我们,一定要晓得三教同源,同一个根源出来的,像什么?亲兄弟一样。戒律,律宗、禅宗、教下是一体,律里头有禅、有教,所以它叫圆宗;禅里面有戒、有慧;教是慧,戒定慧,它是慧学,慧里面有戒、有禅,一而三,三而一。我们到底学哪一宗?那是缘分,大家学的不一样,遇缘不同,但是一定要晓得是一体。

  功夫怎么得力?怎么样不得力?不得力都是因为有分别、有执着,就不得力。功夫得力,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功夫就得力。这里头有个核心我们要抓到,根本烦恼贪瞋痴的核心,贪的核心是情执,情执是指什么?就是我见,它这个东西是贪的根。为什么佛教我们以戒为师,还加一个以苦为师?就是破情见的,叫我们万缘放下,不能有丝毫贪着。吃能吃饱就可以了,不必讲求其他,衣能穿得暖,有个小茅蓬能遮蔽风雨,足了,没有贪心。对自己不是对别人,对别人我们要照顾,随着我们能力要尽量给他丰富,给他丰足,慈悲待人。为什么?他是凡夫,他不是佛菩萨。我们自己能够舍己帮助别人,这能够感动他。这就是摄受的方法、接引的方法,必须到他真正感动,自己来皈依,自己来求法。用不着说用各种方法来诱导他,没有这个必要,用真诚心感动。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这个环境不能不知道,当前的环境知道,过去的环境,我们读历史,看这些记载,能了解,也就能够判断将来的环境。一个时代、一个时代不一样,我这个时代跟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那个时代不一样。老师跟他上面一代,上面是印光大师,他的老师印光大师,净宗跟印祖学的,教下跟梅光羲学的,梅大师,黄念祖老居士的舅舅,跟夏莲居是同参道友,非常好的朋友,不一样。我们将来底下一代跟现在又不一样,要度众生不容易。李老师那个时代度我们,我们今天再度别人,比李老师就难多了,不止十倍。缘是可遇不可求,但是真正学佛,佛菩萨会帮助我们做助缘,大菩萨常常护念小菩萨。我们要懂得感恩,不是佛菩萨铺的路,人没法子走,不是佛菩萨加持,五戒都得不到,真的不是假的,三皈五戒都得不到。今天受三皈五戒的人有多少?几个得到的?什么叫得到?章嘉大师告诉我,真正落实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到了,那叫得到。没做到,受了五戒不杀生,照样杀生,甚至于还害人,害人等于杀人。为什么要干?烦恼习气放不下。情执,贪的根;傲慢,瞋恚的根。傲慢、嫉妒,还有这个念头,你瞋恚的根没断。怀疑,愚痴没断。这个东西你没有断的时候,哪来的戒体?戒体是真心,这不容易,这三样东西要是淡薄了,淡薄还不行,要拔根,要拔干净,这叫功夫,这叫真修。

  章嘉大师圆寂到今天六十年了,六十年前老人教给我,「戒律很重要」,我念念不忘,看到老师的遗像如同在目前一样,感恩,慈悲摄受。我们努力在做,在哪里做?在起心动念之处。老人告诉我们,你做到一条,真正受了一条,你得到了。他告诉我,佛法,特别是大乘,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他为什么讲这句话?形式没有了,现在没有形式了。现在受戒,戒坛,你们都经历过,我那个时候还比现在你们好一点,我们那时候在台湾受戒三十三天,上一辈的老和尚告诉我们,他们受戒是五十三天,到我们现在就变成三十三天。听说现在的时候还有一个星期,还有二、三天就完了,三坛大戒就一次做完了,这是形式。大师告诉我,形式不重要;换句话说,戒体重要,发心重要。你真正能得受用,能得定,能不受外面诱惑,不受外面干扰,今天必须要学这个本事。为什么?诱惑的力量太强大了!你张开眼睛看到的,竖起耳朵能听到的,全都是负面的染污。如果你烦恼习气还很重的话,你能够不动心吗?你要晓得,你那一动心,戒体就没有了,就不见了,多么艰难!换句话说,真正能做到,这个人是多么可贵!人无知。佛菩萨赞叹你,天龙鬼神恭敬你、拥护你,人无知,他不懂。

  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想一生成就。一生成就,我学佛到今年六十三年,现在才真正明了,一生成就除了生净土之外,没别的办法。为什么?每一条都得断烦恼,烦恼要断干净。我们见思烦恼就断不干净,换句话说,阿罗汉这个境界我们一生当中达不到。不要说阿罗汉,说初果须陀洹,你能不能做到?八十八品见惑断干净了,思惑没断。见惑,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说了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你能断掉吗?断干净是须陀洹,才入佛门,就晓得多难。李老师我感恩他,我终归回来了,他劝我修净土的时候,七、八次,不是一次、两次,言词非常恳切,也断定我走任何一个法门都走不通,不能大开圆解,不能大彻大悟,修净土,行。我终于搞清楚、搞明白,把自己最喜欢的《华严》、《大智度论》放下了,一心念佛。现在八十八岁了,来日无多。老师那个时候给我们讲《秋声赋》,讲到人生之秋,人的一生当中有四季,从你出生到二十岁,春天;二十到四十,夏天;四十到六十,秋天;六十到八十,冬天;八十以后叫风烛残年,随时都可以走了。你一生走到头了,怎么办?这个时候要想到印光大师,为什么在关房,他的关房我去过,关房小佛堂,一进门对面贴了一个「死」字,老人自己写的。每一天拜佛,看到佛头顶上一个死字,大字,生死心切。他老人家八十岁走的,所以我们这个年龄该走了,一切希望都是你们去接班了。你们的使命重,我们总是尽量给你开路,给你奠基础,让你们一帆风顺。

  最近我读到汤恩比博士的一份资料,日本人整理的。这个日本人也是个有心人,把汤恩比的著作、讲演,在杂志、在报章上所发表的统统搜集起来,讲到中国问题的,讲到中国的这一部分的,统统集在一起,成为一本书,那正是我们需要的。他晚年把整个希望都放在中国,那时中国并不太平,人家说他,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信心?他告诉人,你们不要忘了,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它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回头就世界第一。回头什么?找老祖宗,就是把传统的文化再复兴起来,中国就世界第一。这份资料找到了。我在日本打听,写书这两个人过世了,书店早就关门了,这个东西现在很难找到。这个书是一九七八年出版的,三十多年前,那个时候距离汤恩比过世三年,他是一九七五年走的,这是一九七八年日本人作的。在中国有翻成中文,中文的书题,书的题目,叫《未来属于中国》。这不是它的原来题目,这是它这一部搜集资料里最重要的就这一句话。所以你们努力,你们前途无量,将来辅助国家把佛教兴旺起来。戒学、定学(就是禅宗)、教下要统统恢复起来。大乘小乘,显教密教,都是一家人,要互相赞叹,不能互相毁谤。有问题,坐在桌上平心静气来讨论,如何把它圆融。中国人有福,全世界人有福。我就说到此地,下面还有。

  学生:《无量寿经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释自了。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不肖弟子冒昧报告的主题是,生死心不切,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从海贤老和尚反省我们求往生的信愿(一)。

  提纲。一、开头。二、提出问题:(一)普遍现象:念佛功夫不得力。(二)根本原因:生死心不切。(三)生死心是入道基础。三、分析问题:(一)生死事大。(二)「死」字真正含义。(三)海贤老和尚榜样。(四)古人修行榜样。四、解决问题:(一)印光大师开示生死心切。(二)省庵大师开示生死苦。(三)佛经祖语示生死苦。(四)从比喻、故事体会生死心切。五结尾。

  一、开头。中峰禅师说,现在人参禅不灵验的原因是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同理,念佛不灵验的原因是不把生死当作一件大事,生死心不切。生死心不切是个大问题,但这个大问题大多数人都不重视。

  二、提出问题。(一)普遍现象:念佛功夫不得力。念佛十年、二十年,功夫不得力,往生没把握,什么原因?打个佛七,一开始好像念得不错,貌似很精进,可是慢慢愈念愈枯燥无味,愈念愈不想念,念不下去,什么原因?闭关念佛,刚开始凌晨三点钟起床念佛,过几天五点起床,再过一段时间八点起床,最后索性不起床睡大觉。大家不要笑,换成你你也可能也是这种状态。大部分人都是这种状态,念佛时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明明知道净土法门殊胜,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可是这一句佛号就是愈念愈没味道,愈念愈没动力,最后干脆放弃,什么原因?

  (二)根本原因:生死心不切。以上问题,我们从历代祖师大德的著作里面去寻求原因,终于找到答案,根本的原因就是生死心不切。生死心不切,这是我们目前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大问题,所以念佛多年,乃至念了一辈子,功夫不得力,往生没把握。我们现在先不说往生没有把握,我们连不堕三恶道的把握都没有,对吗?

  (三)生死心是入道基础。因此这篇报告把彻悟大师的一句话做为题目,「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生死心不切,跟他说再多都是多余,废话。相反,真正生死心切,不需要开示,自然就会一句阿弥陀佛分秒必争、日夜不断,像海贤老和尚那样。生死心是入道的基础,仍然引用彻悟大师的原文,「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印光大师评价彻悟大师的这段话说,「此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当熟读之。」

  三、分析问题。(一)生死事大。莲池大师年轻时便书写「生死事大」四字放在书桌,策励自己精进用功。如果我们觉得这四个字与自己无关,那么对不起,你还是门外汉。真为生死的心没有生起来,修行还没入门,念佛也没入门。印光大师说,「人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讲求也。」我这一生死了,死了往哪里去?我能够往哪里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大事,叫生死大事。有没有认真的、慎重的考虑过?来生,我有把握往哪里去?是要继续轮回,还是要结束轮回?古人常常提醒我们生死事大。生死事大,可是我们的现状呢?世尊在《无量寿经》说的,「世人共争不急之务」,我们整天忙着不急之务,本末倒置,对于与生死无关的事情争先恐后,却从来不把生死当成一件重大的事,也不惧怕六道轮回的苦,更不想想死后往哪一道去。偶尔有想一下,或者有时候看到身边的亲戚、朋友突然去世,暂时有一点触动,但很快又被世间的不急之务淹没了。嘴上虽然也念几句佛,念后能不能往生?打一个大问号。

  (二)「死」字的深刻含义。我们听到锅漏匠的故事,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我们很羡慕,很向往过像他一样的日子,古人描述的,「百八轮珠六字经,消磨岁月度光阴」,但真正去做的时候,我们做不到。刚开始很精进,慢慢就懈怠;懈怠,长时懈怠,最后一蹶不振。关于长时懈怠,印光大师有一段简要的开示,「汝之懈怠,由于不详审未来之苦,倘能详审以思,断不至长时懈怠。」这是生死心不切,不详细去思惟,如果不能往生,来世堕在三恶道的痛苦。所以印光大师教给我们念佛的秘诀,把「死」字贴在额头上。

  死,这个字有无穷、深刻的含义。古人说,「不见棺材不掉泪」,现在的人是见了棺材都不掉泪,不怕死,不害怕轮回。我们同修经常去给别人助念,看到别人临终痛苦的情形,常常有所警觉,暗下决心说,「这次回去我一定好好念佛,万缘放下」。可是没过几天,原形毕露,该怎么忙不急之务,还是怎么忙不急之务。结果?死后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所以祖师教我们用这个死字来提醒自己生死事大。他老人家简单扼要这样开示,「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

  (三)海贤老和尚榜样。上面谈到谛闲老法师的徒弟锅漏匠,念佛往生的典型代表,宋朝的莹珂法师、锅漏匠,乃至最近的海贤老和尚,其实包括《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的所有往生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念佛之所以能成功,都隐含了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大前提,什么呢?生死心切!生死心很切,这是他们念佛成功的共同大前提。我们看海贤老和尚的光碟,看他一生的经历,在在处处都透露出一个隐含的消息,他生死心很切。生死心很切,必定是求往生的心很切;求往生的心很切,必定是盼望自己能早一点往生。这个世界苦不堪言,我要留在这里干什么?最好是眼睛一闭,阿弥陀佛马上接我走,一刻也不愿意多停留,迫不及待。海贤老和尚就是这样,这叫真信切愿。

  我们读古人的诗就能体会到这种心情。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峰国师说,「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哪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轮回没了时。」再比如日观大师在《怀安养》这首诗里说,「梦中哭向佛,愿早死便得,小小莲华开,永超生死窟。」意思是即使在梦里,我也不断的在阿弥陀佛面前哭着祈求,愿我早一点死,早一天离开娑婆世界,生到佛的座前。不必说更高的,只要我的一朵小小莲花能够开放,从此就超出了生死魔窟,得到永远的解脱。这就说明,他心中最大的愿望是往生极乐世界,是真心的求愿往生。

  我们看两段海贤老和尚的原话,「我现在一百多岁了,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老佛爷(阿弥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啊!我给老佛爷求过几次,要跟他去,可老佛爷都没叫我跟他去,说我修得好,再多活两年,做个样子给大家看」、「我要赶紧念佛,求阿弥陀佛来接我」。这些话大家不要轻视了。我们扪心自问,自己一辈子有几次发自内心的想往生?又有几声佛号是在真信切愿的摄持下念出来的?所以念佛不得往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也是很普遍的一个问题。印光大师说,「往生者少,实由信愿不真切之所致。信愿若真切,即临终始念,亦有得生之理。」海贤老和尚一生唯持六字洪名,时时刻刻、日日月月、年复一年不曾间断。老人家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我们现在不要说一年从头到尾念佛,我们就连念一天的阿弥陀佛都念不好,精神好的时候打妄想,精神不好的时候打瞌睡,念着念着不想念了,念不下去,是不是这样?老人家为什么能二十四小时这句佛号不间断?原因就是老人家生死心很切。生死心很切,必然求往生心很切;求往生心很切,必然这句佛号昼夜不停,停不下来。

  (四)古人修行榜样。看看过去真心修行的人,昼夜精进。唐朝的怀玉法师,一生之中常坐不卧,诵《阿弥陀经》三十万遍,每天念佛号五万声。宝相法师,每天诵《阿弥陀经》七遍,念佛号六万声。道绰大师,每天念佛号七万声。宋朝的思照法师,每天四更时起床(凌晨一到三点)开始念佛,三十年如一日。莲宗十一祖,清朝的省庵大师,自从他二十四岁受具足戒后,一生当中日中一食,夜不倒单。到晚年的时候,每天念佛号十万声。并且在会客室写了一首《寸香斋铭》,「尊客相逢,勿谈世谛,寸香为期,唯道是语。不近人情,不拘俗礼,知我罪我,听之而已。」为什么古人修行能够日夜不停的用功,不休息?因为人家生死心很切,想到生死事大,想到无常迅速,一刻都不敢放松。我们想学锅漏匠学不来,念佛坚持不下去,佛号常常中断,原因就是生死心不切。

  四、解决问题。(一)印光大师开示生死心切。一、如堕水火、如救头燃以念佛,则无业魔不消矣。二、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堕落三途恶道,则佛念自纯,净业自成。一切尘境,自不能夺其正念矣。三、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四、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五、念佛不昏即散,是以泛泛悠悠之心了事之现象。若能如堕水火、遇盗贼,以急求救援之心念,自无此种毛病。六、祸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事便宽缓,此凡夫通病也。然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但未烧至其身,转瞬则全体炽燃,遍界无逃避处。尚犹悠忽度日,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从印祖自励的楹联,也能看到他老人家生死心很切。一、「道业未成,敢使此心散乱。死期将至,力辞一切应酬」。二、「虚度七十,来日无几。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谢绝一切,专修净土。倘鉴愚诚,是真莲友」。三、「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汝将死,快念佛,志若真诚,便预莲池,声闻缘觉犹弗住,定克证等妙圆乘」。

  (二)省庵大师开示生死苦。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印光大师赞叹其,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果能依而行之,肯定能俯谢娑婆,高登极乐。里面有一段详细描述生死苦的文字,这是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里面的状况,「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洋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当年恩爱,今作冤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

  (三)佛经祖语示生死苦。无始劫以来,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受苦是无量的。按照《除忧经》所说的内容来思惟,能令心对轮回生起极大的厌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轮回中曾经受过的苦。「数于地狱中,所饮诸烊铜,虽大海中水,非有尔许量。生诸犬豕中,所食诸不净,其量极超过,须弥山王量。又于生死中,由离诸亲友,所泣诸泪滴,非海能为器。由互相斗诤,积所截头首,如是高耸量,出过梵世间。为虫极饥虚,所啖诸土粪,于大乳海中,充满极高盛。」下面从祖师大德的诗也可以帮助我们激发生死心。元朝优昙大师,「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省庵大师,「一自娑婆系业因,多生流转实酸辛。须臾出屋又投屋,迅速舍身还受身。曾作王侯争国邑,几为蝼蚁丧埃尘。这回若不思归去,依旧从前受苦轮。」以上是佛经和祖师大德的开示,培养我们的生死心。下面从一个比喻和一个故事来体会生死心切的样子。

  (四)从比喻、故事体会生死心切。罗什大师有个至心喻,「譬如有人,值遇恶贼,直来欲杀。其人勤走,渡河求免。尔时但念渡河方便。但有此念,更无他念。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这就是生死心切的样子,但有此念,更无他念。海贤老和尚就是用这种心念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所以他能成功。生死心很切的人,内心只有阿弥陀佛,没有其他念头。举一个例子体会生死心切的样子。梁武帝请宝志公禅师看戏。结束时梁武帝问禅师:今天戏演得好吗?禅师答:我不知道。武帝又问:今天戏唱得好吗?禅师答:我不知道。武帝十分奇怪,禅师明明坐在这儿看戏,怎么会不知道?禅师说:陛下,明天不妨再要这一班戏子来做戏,并选一已判死罪就要杀头的罪犯,命他手捧一盘水,跪在戏台前看戏,并对他说:等戏好了,这盆水一滴都不洒出来,立刻赐你无罪;如果洒出,立刻绑去斩首。武帝虽不知用意,但还是照办。

  次日,罪犯看完戏,水一滴也不洒出来。宝志公问罪犯:戏好看吗?答:不知道。宝志公又问:戏好听吗?答:不知道。宝志公问:你跪在台前看戏、听戏,怎么会不知道?答:我心顾着这盆水都来不及,哪有心看戏、听戏?武帝一听,终于明白,心不在戏,对戏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宝志公心在生死大事,而不在戏,岂能知戏演的好坏?如果我们心在生死大事,心在往生大事,那么这句佛号自然就不会中断,就算人家不让你念,你心里仍然绵绵密密,一声接一声。就像海贤老和尚,文革人家不准他念佛,他在心里念,这句佛号从来不曾丢失过。

  五、结尾。印光大师在普陀山法雨寺闭关三十多年,住藏经楼,把《大藏经》熟读透了,总结出两句话告诉我们,「归根结顶高深处,只在洪名一句中」。归根结顶高深处,只在洪名一句中,海贤老和尚把这一句洪名默默无闻执持了九十二年,自在往生。从海贤老和尚身上,我们是否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我们的信愿,求往生的信愿?他老人家的真信切愿是满分,我呢?及格吗?生死心不切,哪来的真信切愿?没有真信切愿,怎么能往生?不论在家、出家,我们应该冷静反省反省,我们遇到念佛法门的时候二十多岁,今年我们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五十多岁了……多少年过去了,体力一天不如一天,我们却仍然一事无成,道业上一事无成!忙忙碌碌一辈子,正像罗状元《醒世诗》说的,「辛苦到头还辛苦,奔波一世枉奔波」,古人也说,「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大多数人都是在忙忙碌碌中老去,没有几个人会想到死,知道要提早放下世间的事。再这样下去,我临终往哪里去?真的像印光大师说的,「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无量劫以来的生死大事,不是靠晃晃悠悠唱几句心不在焉的佛号就能解决,那叫杯水车薪。我们的佛号常常夹杂,常常丢失,常常中断。真正想在这一生往生的人,好好在信愿上下功夫,在真信切愿上下功夫。而强化信愿,首先要生死心切,真为生死。

  值此澳洲净宗学院戒学研习班期间,摘录莲池大师的一段开示供养大家,共勉共进,「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门。何也?戒乃防非为义,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为义,若一心念佛,心不异缘,即定也。慧乃明照为义,若观佛声,字字分明,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如是念佛,即是戒定慧也。」莲池大师的话。莲池大师作过一幅念佛堂的对联,印光大师说莲池大师这幅对联好极,但绝未见人用过,所以印光大师常常抄了送给人挂起来。由大师之德,感人必深。上联是:主极乐六八大愿之慈尊,绝限量寿命光明,不离当处;下联:过娑婆万兆佛邦之净土,妙庄严楼台池沼,原是吾乡。

  最后,这篇报告其实不是我写的,而是集合祖师大德关于生死心的法语,以报告的方式供养大众,并启请师父上人讲解、开示。这些法语实在太重要了,针针见血,能够帮助我们念佛。报告过程恐有错误,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同修批评指正,不吝赐教,望众慈悲,布施欢喜。阿弥陀佛。不肖弟子释自了叩呈。

  老法师:我们看了这一篇的报告。法师的德号不是自了,如果是自了,他就不提出报告了。提出这个报告,真的是供养大众,普度众生,把现在修行人的毛病从根上挖出来了,说得一点都不错。引用经典、古大德这些开示,有些我们读过的,在这里重复再温习一遍。真的要温习,为什么?全忘掉了。没有读过这些经论的,今天在此地也能够读到了。佛在经中的开示,祖师大德为我们的提醒,人生第一桩大事,确实就是生死大事。可是人都迷惑了。过去的人对这桩事情警觉性比我们高,我们现在全忘掉了。为什么会忘掉?每天忙着这个花花世界,把我们薰习迷惑到所以然的程度,对于真正大事忘得干干净净。虽有人提起来,一天提十几遍也是枉然,为什么?没放在心上。可是关系很大,这一生不能解决,来生必定沉沦,一沉沦非常可怕。

  李老师在世,特别是晚年,非常慈悲,常常提醒我们,我们对这些事情耳熟,可是怎么样?没有真正去做,人没有办法把缘断掉。缘有善缘、有恶缘,我们有能力辨别善恶,远离恶缘。但是善缘,特别是善缘能够利益众生,我们不能不做。没有缘,决定不攀缘。虽有缘,我们尽心尽力,为苦难众生做一点好事,决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与三空三昧不相应,变成什么?变成人天福报。不放在心上,能相应,就是无作无愿。无作无愿不是说真的不做,是做了,作而无作,身做了,口做了,心没做,心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为什么?心是真心,所以行是正行,言是正语,三业都得其正。正不要着正的相,不要有这个念头,有念头就又变成福报,没有这个念头是功德。功德跟福德差别在此地,心里头有念头是福德,没有念头是功德。功德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福德受人天福报。

  佛这些开示我们都得搞清楚、搞明白,我们从早到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跟功德相应还是跟福德相应,这都是好的。如果跟恶业相应,跟贪瞋痴慢相应,跟自私自利相应,问题就严重了,那是什么?那是造地狱三途业,非常可怕。为什么?毕竟我们还没有能力辨别真正的是非善恶。我们今天是非善恶是自己以为的,跟经教里所说的相差很远。这是什么?我们不虚心,我们有傲慢,甚至于还有嫉妒,我们并没有依教奉行。佛的教诲,大根大本就是三皈、五戒、十善。大乘八万细行都是从这个地方延伸出来的,小乘的三千威仪归纳起来就是三皈、五戒、十善,开合不同,开出来无量无边的行门,归纳起来就这几句。我们有没有把它搞清楚、搞透彻,有没有相应?这个很重要。

  这个法师,我们看了这篇东西,他不是自了,他是来度众生的,来广度众生。这篇东西,真正修行人,真正想在这一生求出离,出离六道轮回,出离生死苦海,要多看几遍,要认真的学习。我对于这篇看得很重,不亚于海贤老和尚的表法。所以我们感恩、感谢他。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