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1-0322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二集)  2016/4/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2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六十七页,第七行第二句看起:

  「按上之论点有三」。我们这个当中有很多繁杂的事情,所以停了几天。停的时间久了,怕把上面讲的都忘掉了,我们还是从上面念起,从第一行念起,我念一念,然后我们接著讲。注解解释「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我们看注解。「梦见彼佛」,下面有两个解释,「其义稍异」,这两个说法有点不一样。第一个,「望西谓先是梦见,临终时是眼见佛。疏曰:三辈俱有梦见眼见故」,都有。「《觉经》中说上辈云:於其卧睡中,梦见无量清净佛」,就是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其人寿命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与诸菩萨、阿罗汉,共翻飞行迎之」,有这种现象。「中辈亦同梦见彼佛。往生先兆,临终来迎。本愿胜益,故俱应有。若无佛迎,本愿虚设」,这句话很重要。往生的人临命终时,只要具足两个条件,就是深信切愿,深信,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决定没有怀疑,这就是信愿具足。蕅益大师说得很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换句话说,有信有愿就是往生的条件具足了。念佛功夫浅深,讲念佛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是念佛功夫浅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不同。这都是四十八愿的愿文,愿文里面清清楚楚的,决定不是假的。所以临终佛来接引,这是必然的事情,我们决定不需要怀疑,我们应该具足深信切愿,取得西方极乐世界。

  过去曾经有人问莲池、蕅益大师,这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净宗两位大德,后人非常向往,他们不是凡人。尤其蕅益大师的《弥陀经》注解,印光大师赞叹,即使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种赞叹是赞叹到极处,无以复加了。换句话说,蕅益大师的《要解》,等於是阿弥陀佛自己来说的、来注解的,哪里会有错误?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念佛功夫浅深不要紧,甚至於,这都经上讲的,都是愿文上有的,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阿弥陀佛本愿里头没有说五逆十恶临终我不来接引,没有说这个话,没有说这个话,那就当然来接引。各个人发心、修行功夫不一样,所以临终的时候就福报不一样。我们这样讲大家更容易懂。福报差一点的,梦中见佛,自己还有些业障,佛来接引,也说不清楚。有人说出来了,我见到佛来接我了;有人没有说这句话,实际上佛也接他走了,肯定有很多。这些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了,最重要的是什么?将来自己走的时候,我们争取这一招。

  往生到极乐世界,你说我的家亲眷属,无论在哪一道、无论在哪一个佛国土,你在极乐世界统统看到了,到极乐世界就有这个好处,而且你就能够帮助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还有阿弥陀佛无量劫修行的功德加持你,让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几乎跟阿弥陀佛差不多相等。阿弥陀佛能现无量无边身,接引十方念佛往生的这些菩萨们。每一个往生的,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通常都称菩萨,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称菩萨,他们的智慧、神通、道力,得佛力这一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句话重要。阿惟越致是什么?法身大士,极乐世界殊胜就殊胜在此地,十方世界没有,只有它有,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萨。换句话说,极乐世界往生过去的人有没有等级?有,三辈九品,确实有等级,四土三辈九品,但是待遇完全是平等的,统统都是阿惟越致的待遇。这就很特殊了,待遇是法身菩萨的待遇,最高的待遇。这样的待遇,所以智慧神通就很大,跟阿弥陀佛差不多,有能力分身。阿弥陀佛分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接引众生,那往生的人就分身干什么?我们也分无量无边身,跟著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接引众生,我们分无量无边身到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去拜佛、供佛,这修福,听佛讲经说法修慧,福慧双修。你乐意怎么做,都能够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你不到十方世界去,行,就在阿弥陀佛大讲堂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也一样。

  佛佛道同,佛佛互相称赞。诸佛如来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起心动念、妄想执著都没有了。不是我有能力断掉的,不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虽有不起作用,起作用是智慧起作用,是佛力加持起作用。这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让我们对於释迦牟尼佛生起无尽感恩之心,要不是他介绍,我们怎么会知道?诸佛的介绍是阿弥陀佛的愿力,第十七愿「诸佛称叹」,称赞就是介绍,没有一尊佛不讲《无量寿经》,没有一尊佛不讲《阿弥陀经》,净土三经都是一切诸佛常说的。释迦牟尼佛一生多次宣讲,不是一次、二次,可见得这个法门重要。遇到这个法门,你这一生决定成就;遇不到这个法门,你这一生不太可能成就,只是善根福德提升,要想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不容易。

  这一段,我们看到经上所说的,克实而论,梦见之后可以见到佛来迎接。有人说出来了,有人没说出来,这是各人福报不一样。临走的时候清楚,把他所看到的说出来,这个福报大,为什么?影响别人,让旁边的人增长信心。自己走了,一句话说不出,这是自己业障重,他没这个福,但是他往生了,比前面一种人福报差一点。所以平常求佛加持,常常求佛加持,养成一个习惯,到临命终时,也求佛加持,让我有精神、有体力把临终的境界跟大家说清楚。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里引用《观经》上说得好,「化佛来迎」。恶人尚尔,况善人耶?五逆十恶临命终时,只要临命终时不糊涂,具足信愿,一心称念,一声、十声都能往生。造五逆十恶业,临终也能往生,何况我们虽然造业没那么重,佛哪有不来迎的道理!

  所以我们就接著今天这个注解来看。按上面的论点有三,第一个,「彼佛有临终接引之本愿。若於下辈,不来迎接,则有违本愿故」。佛是决定不会违背自己的本愿,他说到做到,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佛决定来迎。第二个,「《观经》下品,俱是恶人,佛尚来迎。今经下辈,俱是善士,焉能不迎」。这说得好,很合乎逻辑。彼佛有临终接引之愿,彼佛是阿弥陀佛,他四十八愿有发这个愿,所以下辈往生的当然也来迎接,不然的话就违背本愿了。再说就是《观无量寿经》的下品,统统是作五逆十恶的人,是讲这些,佛都来迎接。本经,今经是指本经,下辈往生,都是善人,不是造作恶业的人,哪有不来迎接的道理?第三,在五种原译本里面《汉译》的、《吴译》的,这两种译本里面,我们看到,上辈、中辈,「俱先梦佛,然后临终见佛」,经文上是这样说法的,上中二辈。现在讲到下辈往生,「亦应如是」,也应该都是先梦到佛,然后见佛。「是故本经谓梦见,言其前者。《观经》云见佛,指其后者也。此是一说。」这是第一种的讲法,都有根据的。

  第二,「另一说如《会疏》谓确是佛迎,但彷佛似梦」。真的佛来迎接他,这就是自己业障重,有没有见到佛?见到了,见到怎样?好像是在梦中,也就是说不是十分的清晰,确实是见到。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知道断恶修善,一切时、一切处不让自己有恶念生起。纵然见到不好的境界,逆境恶缘,环境不好,很不喜欢,见到一些都是冤亲债主,都是来找麻烦的,我们要用什么心对待?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用佛号把自己的心控制住,要起心看境界是极乐世界的境界,看众生统是阿弥陀佛,好!这功德很大,这真修行,真在这练本事。念念当中,一切人统是阿弥陀佛,一切境界统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切法从心想生,看你怎么想,那为什么不想好的去想坏的?好的、坏的都是从心想生的。平常功夫练成,养成习惯了,到临命终时管用。你见到的境界清晰,不是彷佛在梦中,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会给大众交代得清清楚楚,跟佛到极乐世界去了。

  底下举的《观经》,「疏曰:梦见彼佛者,如《观经》下三品人。命促刹那,狱火来现。虽佛来迎,彷佛不明,犹如梦中故」。这是造的业很重,自己的功夫不够深,要够深的话,看不到地狱。在梦中先看到地狱,警觉性很高,马上这一句阿弥陀佛,地狱就没有了。这个时候是关键的时候,功夫能不能真正得力,这关系很大。这个时候真的叫分秒必争,没有分,就是秒,秒秒都要争取,决定不许有恶念,不容许有恶的念头,有恶的念头不许可,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没有第二念。见到一切境界,全是阿弥陀佛,全是极乐世界,这就好。「若不尔者,何至临终,得安闲神游乎?」临命终时,这第二。「盖谓《观经》所示下品之人,临终之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众苦交逼。佛虽现前,但以神识不清,不甚明了。依稀彷佛,若在梦中。故云梦见彼佛也。若非有佛来迎者,焉能安闲有此十念,而随佛神游极乐也。」这些话很重要。佛来接引,你真得到了。「两疏所辨虽异」,这两家说法虽然不同,「但谓下辈往生,亦有佛来迎是一。殊途同归。故并引徵,以证斯旨。」这些都是让我们放心,下辈往生,佛真的来接引。问题,还是我们在平常生活当中要真正懂得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个功德,特别在临终见佛,显示不可思议的境界,自己欢喜,让在身边的大众个个生欢喜心,这无量功德。

  下面再说,「至於《观经》下品三人,俱是恶人者。善导大师谓下品上生者,是造十恶轻罪凡夫人,下品中生,是破戒次罪凡夫人」。这个破戒,里面包含著在家、出家,这个现象很普遍。在家受戒了,受了三皈五戒,受了菩萨戒,受了八关斋戒,几个人真正能守住?出家更不必说,沙弥戒有没有破?比丘戒有没有破?菩萨戒?那依照善导大师的话来说,现在在家出家往生的,大概都是下品,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都是属於这个。为什么戒那么容易破?环境太恶劣了。几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受环境干扰?那是念佛有功夫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也是常常念念劝导大家,这也劝我自己的,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有念头起来,就想著《金刚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不执著了。「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才能放得下。怎么放下?时时刻刻,无论在什么地方,统统是放下。

  最彻底的放下,身,这个身不是我,把它放下,不是我,我不要为这个身去操心、去造业。我有真我,真我在哪里?到极乐世界就见到真我了。真我不生不灭,我们这个身体刹那生灭。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灭,前念灭了后念生,前念灭后念又生,它永远不断,断了就没事了,它不断。这个东西在佛经叫阿赖耶,迷失自性的真我。觉悟了,觉悟了就叫法身,法身没相,法身能现一切相,证得法身,那是无相而无不相。他二边都不执著,无相不执著,无不相也不执著,为什么?都不可得。假相不可得,生灭也不可得,真相也不可得,为什么?真的它没有相。它是什么?净宗最高境界讲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常就是不生不灭,常;寂是清净,永远没有染污,也就是永远不受任何境界干扰;第三个,它是光,它的体是光。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统统在常寂光中,只是自己没有感觉到。证得常寂光就是圆满成佛了,什么人证得?净宗所讲的妙觉如来,证入常寂光了。很难懂。

  我们现在用这种高科技,用电视传播,我们在一起学习,我常常用电视画面来比喻,大家就好懂。我们打开屏幕是一片光明,一片光,这个光就是常寂光,里面什么也没有。按上频道,它就无不相了,现相就出来了,频道是什么?频道是阿赖耶,什么是阿赖耶?动念了,念头一动相就出现了,就频道按下去了。几个人能在频道里面知道,这个作用是屏幕跟频道同时现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相?我们都看到了,但是我们的注意力都在形相上,没有在屏幕上,如果在屏幕上的话,你就知道这个相全是空的,根本就不存在。它的频率太高了,我们今天用的电视,这个画面一个一个接著一个,前念灭后念生,多快?一秒钟一百张。所以你没有看到它跳动,它是一张一张在跳动,频率太快了,好像是真的,其实如果是一张你看不到,只有一张,一张过去,底下没有了。那你放放看,百分之一秒,你会看到什么?有一个光突然亮了一下就没有了,甚至於连这个光都看不到,你都没看清楚,有那么个印象,但是没看清楚,什么都不知道,它是一个整个的画面。

  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生灭多少次?不是一百次,一百次太慢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算出来,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现在的电视一秒钟一百次,而我们实际状况,我们生活当中,眼见色、耳闻声,实际上这个状况是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就完全不知道,都认为是真的,全是假的。这个要搞清楚、搞明白,叫知空知有。空有都知道了,空有二边都不执著,为什么?二边都不可得。执著空的人到哪里去了?到四空天去了,没出六道轮回,六道里面最高的是四空天,到那去了。执著色相的人到色界天去了,还有欲望的人,就是还有是非人我,欲界天去了,他的欲没有断。佛经上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我们自己在哪个层次,要清清楚楚。所以这些东西要把它统统放下,不容易,他已经养成习惯了,不是这一世养成的,生生世世无量劫养成的习惯,没法子断。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是断烦恼证菩提,你要不断你成就不了。所以我们没办法,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学佛六十五年了,前面三十年,我不相信净土,念头都是大经大论,这个很感兴趣,搞了三十多年之后,不行,烦恼习气一丝毫都不能断。这是讲到《华严经》五十三参,看到文殊普贤统统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我才受了感动。说明文殊普贤不到极乐世界彻底成就也不是容易事情,他怎么成就的?往生到极乐世界,还是求阿弥陀佛帮忙,一生圆满成就,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也就回头归极乐了,再把这个经连起来,看到夏莲老的会集本前面一篇长序,李老师告诉我,那篇长序是梅光羲写的。梅大士就是李老师的师父,他的佛学是跟梅光羲学的,所以说看到这个序文非常亲切,告诉我,我也就连著看了好几遍,对这个法门起了信心。尤其是梅大士的赞叹,这古来祖师大德也都这么说法,《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细心一核对,是真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如果有《华严》的基础,会把《无量寿经》讲活了,为什么?《华严》是细说《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略说《大方广佛华严经》,略说,是一不是二。我在这完全搞清楚了,华藏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从华藏世界的门入很难,不能带业,要把见思烦恼统统断掉,你才进得去;而极乐世界这个门宽,这三种烦恼,尘沙、无明、见思烦恼,一品没有断都能往生,这太方便了!不但能往生,而且经上说得很清楚,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他能信能愿,念一声佛号都能往生,也能进去。这法门到哪去找?换句话说,这个法门是真真实实普度无量无边众生一生成就,找不到第二门。门门都好,没有一个法门不好,人有四万八千病,佛有四万八千药方,都能治病。这是什么病都治,非常有效,而且治得彻底,决定没有副作用,这到哪去找?

  所以我们现在劝导一些同学们来学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头一环,重要的环节,它早就跟中国传统文化融成一体了,儒释道三家,我们不能把它看歪了。特别是大乘经论,在中国完全用中国汉字文言文翻译出来。为什么?只有汉字文言文的载体,它能够永远传下去,万岁万万岁,一点不假。梵文没有这个能力,梵文是拼音文字,三百年,言语变了,就看不懂了。所以印度这些高僧大德有智慧,把经送到中国来,用中国汉字文言文做载体,它就永远流传了。所以汉字文言文重要!诸位读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这三代是怎么统一的,而称为天子?其实它们国很小,周文王他那个国家也不过一百里,方圆一百里,商只有七十里,称为王。诸侯国都是独立国,都是主权国,几百个,大大小小。但是都向周天子学习,为什么?他的政治办得最好,很令人羡慕,大大小小国家都向他学习,尊敬,尊称他为天子,是这么来的。

  最近,特别是二十世纪后半期,很多外国学者到中国来研究汉文,研究中国的文字,文言文。他们发现了,中国文言文汉字,是了不起的发明。这个我们承认,全世界一直到今天,所有一切发明,都没有一样东西能够超过汉字文言文,太伟大了!它能把时间突破,古今可以往来,千万年前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些文字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看得懂,不陌生,没有错会意思,这还得了!我们再传千万年之后,后人他拿到这个东西跟我们一样,一点错误都没有。世间有什么东西比这个更宝贵的?没有了,这才叫真正之宝,国宝。千万年来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的理念、老祖宗的方法、老祖宗的效果、老祖宗的经验,世世代代相传下去,中国人还得了!你念这些书,你就是神仙,你什么都通达,什么都明了,不糊涂。全世界其他族群里头没有的,中国独有。过去是四个国家有,中国是源头,跟中国学的,第一个是韩国,韩国跟中国有三千年的历史,也就是在春秋那个时代,韩国人跟中国有往来,可以到周朝。日本跟越南,二千五百年,春秋战国的时候,他们跟中国就往来。完全,这几千年,他们国家都用汉字、都用文言文,都读中国书。佛教传到中国来,他们的佛教,从中国传过去,统统读的是汉字文言文的经典。所以汤恩比说,东方文化,如果这四个国家团结起来,它们能够领导全世界,能够造成整个地球的千年盛世,功德无量无边。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现在是这四个国家对於中国传统文化信心都丧失了,当然中国人是带头,中国人不相信了,他们也怀疑了。欧洲这十几位学者很了不起,他们大声疾呼,要复兴汉文化。只有汉文化对人类有大利益,对个人一生,这生活得幸福快乐,真的不是假的。

  幸福快乐与地位不相干、与财富不相干。所以中国读书人,一提起来「孔颜之乐」,孔子快乐,颜回快乐。这两个人没有做过大官,没有社会的地位,也没有财富,孔子是小康之家,能勉强维持;颜回就更糟糕,贫穷到极处,三餐饭都有问题。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你见到颜回都是满面笑容。他那个快乐从哪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学习来的,学的是圣贤之道,古圣先贤留下来。夫子是述而不作,没有自己作的东西,全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他学到了,他做到了,快乐!为什么要学大乘经典?答案都在经典上,部部经典都有。你看,夫子把为什么要学,他放在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味道!释迦牟尼佛放到最后,一头一尾都是最重要的,你看佛经到最后一句话是什么?「皆大欢喜,作礼而去」。为什么要学佛?皆大欢喜!弥勒菩萨做代表,你进入寺庙,进山门第一个见到的是谁?弥勒菩萨,满面笑容,在门口迎接你。不亦悦乎,皆大欢喜,你要不要?你自己得到快乐,一家快乐,一家幸福,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天下太平,决定没有战争,没有斗争,没有竞争。把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统统都落实在生活里头、在工作里头,处事待人接物,快乐!人生要的是什么?就是要快乐,快乐是幸福。为什么要学?这个答覆最好,我们就是为了看到这个要学的。真的,我学佛是方老师跟我讲哲学概论,讲到佛经哲学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为什么学佛?就为这个学佛。老师不骗我。以后我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劝我出家,要我学释迦牟尼佛。我出家之后再去看方老师,一见面看到,你真干了?我说是要真干,人生最高的享受要不干,那不太可惜了!我那个时候出家,没有一个赞成的,都说我学佛迷了,迷到所以然处了,怎么迷成这个样子?只有方老师一个人说,对了,你完全做对了!经书不能不读,特别是《无量寿经》,学了之后,你真正相信净土,真正相信一生可以解脱,慢慢逐渐逐渐在生活当中一切放下,得大自在,得大欢喜。

  我们在这里,继续看这底下一句,「下品下生,是具造(就是具足的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五逆大罪,没有比这更重的。第一个杀母亲,第二个杀父亲,古时候没听说过,现在真有,而且还常常听到。第三个杀阿罗汉,阿罗汉有神通,你找不到他,阿罗汉是老师,他是教化众生的,所以阿罗汉代表老师,杀害老师罪重,五逆罪。下面一个,出佛身血。佛是根本老师,福报大,有护法神保护,你害不了他,但是你让他流一点血,受一点伤,可能。这讲提婆达多想害佛,他知道释迦牟尼佛每天到村庄里面去托钵,经过一个悬崖,他在悬崖上面放了石头,佛走到下面,推下去,想把他打死,韦驮护法在当中,用金刚杵把石头拦到,石头碎了,碎片打到佛的脚,出了一点血,叫出佛身血,故事从这来的,这是五逆罪。最后一个,破和合僧。破坏僧团,让修行人不能成就;也就是说障碍修行人自行化他,障碍他自己修行,障碍他教化众生,这种罪也是最重的。五种,堕无间地狱,这是极重的罪。造这样极重的罪,如果你那一口气还在,有人劝你回头、劝你忏悔,你真心忏悔认错,信愿持名,还是可以往生。

  阿弥陀佛,大乘佛法,慈悲到极处,一生造罪业,临命终时,一念肯回头就行。回头就是佛,不回头是妖魔鬼怪,回头就是佛。所以,我们对於作五逆十恶的人,敢不敢轻视?不敢。为什么?他到临终时候,一遇到善知识,他一忏悔,他都往生极乐世界,我还跟不上去。这是真话,不是假话。我们怎么知道,他将来有没有机会?所以你能够向这处想,对於作恶的人,你对他也很恭敬,你也不敢随便批评他。所以他有好处,我们赞扬;他做得不对的地方,绝口不提,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把别人的恶放在我心里头,我这个心也就变恶了,这个当上得很大,不可以这样做法。决定不能把别人的恶行、恶念、恶言放在自己心上,再加以批评那个人,那你的业就更重了。眼目当中,从早到晚,看这个世界,样样都是美好的,人人都是佛菩萨。你决定是上品上生,没有恶念。这个世间是用念头造的,有不少有恶念人造的,我现在不参加他们的行列,我站出来了,我看清楚了,统统是善人,统统是佛菩萨。恶人是一念迷惑造业的,他不是真的恶,他本性本善,不恶,恶是习性,是受外面不善的感染变成不善。

  特别是把别人的不善放在心上,让自己也变成半个不善,这个问题很严重,而且非常普遍。今天在这个社会上,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能发现,而且很多。自己要认清楚,自己要学佛菩萨,用佛眼看众生,这就对了。我们这一生才能得度,有把握得度,把握在哪里?把握就是在见色闻声,接触大众的时候,警觉很高,不把恶的放在心上,放在心目当中都是善,都是好事。恶人,学孔老夫子那个态度就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是自己一个,另外一个善人,一个恶人。看到恶人,想到我自己有没有像他那样的恶行恶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是我的老师。善人,我看到的善人,想想我自己有没有善,有没有像他那样善,有,保存好,保住;没有,赶快学习。所以善人恶人都是老师,善人恶人都是佛菩萨,好!真学到东西,无论在什么场合,你都在提升自己,都在进步。这叫菩萨学处,一切时一切处,只要会。

  世尊在世,那么多人跟释迦牟尼佛。世尊走了之后,历代一些高僧大德,有不少也到释迦佛的地位,有修成的,有佛菩萨再来的,为我们做示现,来接引我们。方便有多门,门门都尽善尽美,问题在契机。契机我们要重视,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根器,我学什么法门就会很有成就。如果法门太高,太难学了,我不是这个根机,学一辈子不能成功,那就错了。教下比较普遍,有经典可以做依靠,太深了,我换浅一点的,或者循序渐进,慢慢向上提升,这很好。唯独一个宗门禅宗,一个是密宗,这两宗特殊,都需要真善知识帮助你,要不然走火入魔,自己不知道,自己以为成就了,其实错了。

  所以我这三个老师,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跟李老师,都警告我,决定不要去碰禅宗、不要去碰密宗,我是接受过警告的。他说这两个宗,不是你的根机,你做不到。所以我跟章嘉大师三年,是章嘉大师的晚年,我跟他的时候,他老人家六十五岁,他六十八岁走的。他告诉我,学密,前面十二年学显教,那我的显教还没有学完,不能学密。我跟他三年,那个时候他教我一句咒语,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这是普通大家念的,唵嘛呢叭咪吽,这西藏的发音。我向他请教,这句话什么意思?在密是不肯说的,只教你念,不懂意思。不懂意思怎么行?密宗要观想,观想、手印、口念咒,三密相应,所以我都问清楚。他老人家告诉我,这六个字,「唵」是身体;「嘛呢」是莲花,我们中国经文上翻摩尼,莲花;「叭咪」,保持;「吽」是意。你看,字的意思分开来讲,身、莲花、保持、意,那我们用中文来组合,就很容易懂了,保持你的心、你的身,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意思好!教我念这句。很多人念这个,不知道什么意思,我是章嘉大师给我解释。所以我们才晓得,密咒要是真正有上师给你解释,都是最好的句子。好在它密,密的好处,不让你知道,为什么?容易得定,就是只知道念这个咒,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念掉,是从念咒而得定。就像我们对知识分子,喜欢读书,读书千遍,用读书修禅定。所以无量法门,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统统修定,唯有因定开慧,佛教的教学目的达到了。所以密容易得定,没意思。章嘉大师给我一讲破的时候,我有意思,他们念这一句话没意思,我念这个话有意思。通常上师是不讲的,不跟你说的,只教你念。我的根性,你不讲清楚我怀疑,所以章嘉大师慈悲,就给我说明白了。

  下面,「下辈之内,有多类故。《观经》说恶。今说善人。故《觉经》(即《汉译》)云:其三辈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这八个字很重要。人之所以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爱欲。所以古大德又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这爱欲要不断,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情执里头最深的一层,无量劫薰修。所以人,佛说得很清楚,《百法明门》里面就可以看到,这法相宗入门的书,烦恼二十六个,根本烦恼六个,随烦恼,大随、中随、小随总共二十个。善心所,这就是说,烦恼心是恶心所,不善的,善心所只有十一个,恶心所有二十六个。你看看,你是善多是恶多?所以人学坏容易,学好难,不容易。善根的深厚,完全看爱欲,爱欲薄的人善根厚,爱欲重的人善根浅。其深浅固然是有关系,但它也不是绝对的关系,绝对的关系还在遇缘不一样,遇到的缘很殊胜,成功容易。佛法讲缘,但是遇缘跟自己的善根,过去世如果没有修行也很困难。过去世有修行,遇到同样的缘就方便了,过去学这个法门,现在又接上,很快就提升了;过去生中学的跟这一生不一样,提升就很困难。普遍快速,有成就,只有净土,只有这一门,这一门难信易行。你看看,蕅益大师把它说成四个字,净土宗,「信愿持名」。真信真愿,肯念这句佛号,四个字就解决了,就把这个法门说尽了,说得再多,都离不了这四个字。所以印光大师称赞,古佛再来也没办法超过其上,他说绝了。我们要重视,我们要知道自己根器不足,断烦恼难,开智慧也难,就用这四个字,好!这四个字要用得得力,你一切的愿望,这一生可以圆满。

  像海贤老和尚,海贤老和尚念佛功夫,功夫成片,我觉得二十五岁之前,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顶多三十岁;理一心不乱,顶多四十岁,换句话说,四十岁他就成佛了。他不说,他师父警告他不能说,他不说。我们相信老人不会骗人,他是多次见佛,没人问他。如果我要碰到他的话,我头一句会问:你见佛多少次了?我相信超过十次,有九十二年!从功夫成片,第一次见佛,换句话说,第一次见佛,往后估计九十年,总八十五年以上,这么长久的时间。我们初祖慧远大师,东晋时代,在江西庐山建第一个念佛堂,这净土宗的祖庭。远公大师一生见佛四次,最后一次他说出来了,佛来接引他往生,之前三次见佛、见到极乐世界,没有跟任何人说过,最后这一次来,往生了,告诉大家极乐世界真有。这第四次,佛来接引,而且看到莲社在他之前往生的人,统统在阿弥陀佛的旁边,一起来接引他,都见到了。所以海贤老和尚,那么长的时间,我相信不止十次。这给我们做见证,真有,不是假的。

  他能见到,我们也能见到,只要我们放下万缘,把障碍除掉。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杂念,分别执著这个东西把我们的慧根障碍住了,真能放下,智慧就现前。人人都有智慧,所以我们自己都有,只要自己肯干,依教奉行,都能恢复。恢复了之后,我相信,像海贤老和尚的师父告诉他的,明白了不能说。为什么?时代不一样。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可以说,你说出来,别人尊敬你。现在不行,现在人不相信,相信科学,叫拿证据来。你见到极乐世界,你把极乐世界拿给我看看;你见到阿弥陀佛,你把阿弥陀佛请来,让我看看,见见面。你要做不到,他说你胡说八道,妖言惑众,一身的罪名,麻烦可大了。所以处的环境不相同,只能放在心上。到临走的时候来现相,行,最后表演一下给你看,你相信了,你再找茬,他走了,离开这个世界了,找不到他了。

  所以爱欲,儒家教我们格物,物就是物欲,要无所贪慕,没有羡慕,没有贪恋,要做到这一点,就真能放下。第二,「慈心精进,不当瞋怒」。希望你这一生都不发脾气,要学这个功夫,再可恶的人,也是笑脸相迎,学著不发脾气,这是功夫,练功。逆境里头没有瞋恚,顺境里头没有贪恋,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不干扰你了,你都能不动心了,这定功。所以一个人一生在这个世间,没有一个是对立的,不跟人对立,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没有怨恨的人,没有对立的人与事,好!心清净平和,这就是享福,这就是享受。「斋戒清净」,斋是心清净,戒是帮助你心清净,身心要清净,与性德相应。你看惠能大师开悟,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是性德,不受外面干扰。「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这就是极乐世界。我们一心念佛,希望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无量清净佛国。

  「盖往生品类,万别千殊。三辈九品,只是粗分」,这是讲真话。是不是只有三辈九品?不止,品类太多了,这是粗分。告诉你这三辈九品,然后你知道为什么,每个人跟每个人带的业不一样,他怎么会平等?我们讲带业多少,这个多少也是个笼统的数字,多里头还有多,少里头还有少,无量无边,十方世界去往生的人,所以三辈九品是粗分。这一个下品当中,「已类别无数。彼经明恶人,本经则指善士」,这些都是下辈往生的人,「如《汉译》下辈之人,确是修善者也」。《观经》里面下品往生的,生前虽然是恶人,花开之后都是大乘。

  「下品上生,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就莲花开了,「经十小劫,得入初地」,初地是法身菩萨,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七七四十九天花开,十小劫,这都是说我们这个世间时间的算法,不是讲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人没有时间概念。我们有,我们为什么有?地球绕太阳转,对著太阳是白天,背著太阳是晚上,二十四小时转一周,所以觉得有昼夜。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一片光明,没有黑暗。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白天晚上的概念没有了;月份,月日、月份的事,极乐世界也没有。极乐世界有个很了不起的现象,一切现象就在当下,发心在当下,修行在当下,成佛也在当下。时间、空间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这个地方把它看得很重要,极乐世界没有人会想到有什么时间空间,没想到。在极乐世界唯一的就是听经学习,学习的范围太大了,遍法界虚空界都是你活动的范围。所以你会分身到十方刹土,帮助一些有缘人,无量劫来,十方世界我们都曾经住过,在那里都有过去的熟人,都会遇到。这些熟人见面,自然就明了,你知道他修什么法门,你知道他需要什么,你能帮助他,你能够提拔他,你能够成就他。跟阿弥陀佛行事是相同的,不可思议的境界。

  下品上生的,七七日花开,十小劫证果。下品中生的,要经六劫,莲华才开。这个劫数,都是我们这个地方算的。花开,「闻说大乘甚深经典,应时即发无上道心」,听佛讲经,就发了无上菩提心。下品下生,要满十二大劫,莲花才开,「闻法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嘉祥《观经义疏》曰:上品修大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故,还得小乘果。下品现在虽不修大乘善及小乘善。但彼临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妙法。以闻大乘故,得大乘果」。这是告诉我们,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传播大乘,怎么传播法?就一句佛号就行,劝人念这句佛号,告诉他,这一句佛号的功德无量无边。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万善同归,都在这句佛号。音声佛事,讲到究竟圆满,就是这一句佛号。劝人念这句佛号,他肯念,功德不可思议,将来一定能证果。

  我们再看下面注解,「《阿弥陀经》谓执持名号,得生净土之善男子、善女人」,举《阿弥陀经》上所说的,「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正符本经三辈临终见佛之说」,《弥陀经》上也是这么讲的,佛与圣众,现在其前。「其它如《称扬诸佛功德经》」,这里头又说,「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这就是说明净土宗念佛人,「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毁坏斯等正觉之心。」这也给我们做个证明。佛在《称扬诸佛功德经》里头说的,说得很清楚,「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这就是他能有这个机会、有这个缘分,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在命终的时候,他能够一心相信,这个乐是爱好,爱好西方极乐世界,我想往生,就是有信,这个乐是愿,有信有愿,念不忘舍,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将是带著,阿弥陀佛带著许许多多出家人,在他面前出现。他过去所造的这些恶,妖魔要找他索命,要找他报复,因为他念佛,佛在面前,这些妖魔不能得便,就是不能毁坏他正觉之心,佛在这个地方加持他、保佑他。这个也都增强我们的信心。

  又《鼓音王经》里面说,「若有四众」,四众就是出家的男众女众、在家的男众女众,这叫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彼佛是阿弥陀佛,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阿弥陀佛神力加持,让这个临终的人见到了,见到阿弥陀佛。这一桩事情,过去现在、国内国外都有发生,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机缘?过去生中种的因,在这个时候成熟了。

  我们在美国那一段时期,有几个居士,甚至於有一个周广大还谈不上居士,他没有宗教信仰。得的癌症末期,医院告诉他的家人,他的寿命不会超过一个月,好好去照顾他,想吃什么都给他吃。家人,一家没有宗教信仰,这个时候我们的佛教会刚刚成立一年,找到我们,问有没有救?我们派了几个同修去看,打电话告诉我,这非常严重,是没救的。我说没救就劝他念佛,劝他求生净土,跟他讲极乐世界的殊胜,极乐世界的美好。他能接受,很欢喜,告诉他家人,不要找医药,不要去找医生,帮助他念佛求往生。所以一家人跟著我们派去的四个同修,念了三天,三天三夜,走的时候瑞相稀有,真的念佛往生了。这是过去生中有念佛的根,临命终时遇到这个缘,他能接受,没有怀疑,当时就相信。所以信愿持名这四个字,他统统具足了。

  还有几位预知时至的,在美国往生。在家的女众,老太太,应该三个月之前就知道,要不然她做不出来,她把她家的儿子、媳妇、孙子孝服都做好了。孙子上学,儿子媳妇上班,白天就她一个人在家里,她把她的后事统统料理好,孝服她自己做,写了一张遗嘱。走的那一天,没告诉家人,告诉家人怕麻烦,省事。老太太睡觉的时候,她没睡,盘腿打坐,念佛走的。第二天早晨,因为她每天早晨要照顾家人的早餐,这一天她的房门没开,好像她没起来,没人烧早饭。她的儿子推开房门一看,妈妈坐在床上,盘腿打坐,看她旁边放的这些孝服、遗嘱,遗嘱都写得很清楚,这才知道她走了。这个很高明,不吭气,没障碍。所以她儿子赶紧打电话给一些念佛的朋友,报告这个事情,大家都来看,赞叹。当时有一个跟我很熟的甘老太太,她先生是将军,上将,过世了,儿子在美国读书,也在美国拿到学位,成家立业了,跟著他。亲眼看到的,打电话告诉我,真的不是假的,信心十足。这都不是过去,现前,让我们亲眼看到。

  刘素云的例子,那更是活生生的摆在面前。她的姐姐求愿往生,给大家做榜样,做往生的榜样。发这个愿跟佛就有感应,佛告诉她,她寿命还有十年,她十年不要了,我要做个样子给大家看看。她身体本来就不好,就有病,她就做样子给大家看。告诉大家往生的时间,阿弥陀佛告诉她的,她跟大家宣布,那一天,大家都去看她,看她怎么往生。跟大家有说有笑在聊天,时间一到,她说我走了,真走了,一分一秒都不差,证实这个是真的。十年寿命不要了,做榜样给我们看。这个做榜样,也是她的妹妹刘素云随便说了一句话,她很认真。她说净土法门,可惜没有人做个样子,活生生的往生给大家看。她听到,跟她妹妹说,我干,我来,就这么发心的。一个月,把后事统统交代完毕,发愿求生。空中有个声音,没见到相,有声音,刘素云听到的,就是日期,告诉她日期。刘素云听到之后,这个一组数目字,是二O一二一一二一一二,这么一组数字,二O一二是年,一一是十一月,二一是二十一号,后头还有个一二,十二点钟。她把这个数目字写下来,给她姐姐,她姐姐一看,点点头就收起来了,就这天往生的。在场的有四、五十个人,亲眼看到的。真的是想不到,为什么?讲笑话,聊天,又不是念佛。念佛是送往生,她又不是送往生,有说有笑,时间一到真走了,告诉大家我走了,就真走了。这为我们作证转。刘素云的功夫,她是没有露,我心里想她有,不是假的。每天十部《无量寿经》,她每天早课十部《无量寿经》,她现在念一遍大概半个小时,十个小时可以念二十遍,二十年没间断,恒心、耐心,不中断。每天二、三点钟就起床,早睡早起,八、九点钟睡觉,二、三点钟起床,一早到天亮,功课全做完了。这都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

  后面又举《华严经》,「又《华严经》云:诸佛世尊有十种佛事。一者,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是均为本经之良证。」最好的证明。《华严经》上所讲的是一般的,没有指定是阿弥陀佛。诸佛世尊有十种佛事,佛事是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了生死出三界的事,都叫做佛事。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释迦牟尼佛的事业是什么?办学校,教学。他没有校址,他讲经教学在树林底下,在河边,居无定所,但是教学每天不中断。过的是游牧生活,真的得大自在,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你看他讲阿含十二年,小学;方等八年,好比中学;般若是二十二年,大学;最后八年讲法华,等於研究所,由浅而深,慢慢培养的。这都是给我们做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

  所以宗教要回归教育,这就对了,它不是迷信。宗教要回归教育,宗教要互相学习。要是依中国人的文字来解释宗教两个字,非常正确,宗是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有这三个意思;教是教育、教学、教化,宗教两个字连起来,可以说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所以汤恩比说,人类离不开宗教,宗教是人类所必需。人类的文化是先有宗教,后有文化。如果没有宗教的文化,这个文化在世界上顶多二百年就消失了,能够长远的这文化存在,都是以宗教为基础。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有凭有据。中国文化流传到今天,就是因为有三家儒释道,这个根太厚了。世界上过去也曾经有古文化,没有办法存下来,没有宗教基础。没有宗教基础的文化还有很多,他是专门研究,这世界上出现过的。在这五千年当中出现过二十多种不同的文化,都是二、三百年就没有了,现在唯独中国文化,这么久,它还存在。所以我们现在想到,如果我们把儒释道丢掉了,我们的文化岌岌可危,可能会断掉。

  儒释道的三个根,我们过去提倡的德行的根,必须要学习,要遵守。《弟子规》,儒的根;《感应篇》,道的根;《十善业道》,佛的根,必定要学,不能不学。你学这个,才叫善人,佛经上善男子、善女人,才有你的分,你没有这个,你不是善男子,不是善女人。还有教也有三个根,我们也选三个代表的,儒,我们选四书,四书可代表整个儒家,儒学;我们选《无量寿经》,就是这部经,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代表佛教;道,老子《道德经》,可以代表整个的道。换句话说,这三样东西是本科,汉学的本科,必须要读,这三个根。这是文化的三个根,不能不学。有这个根柢了,再希望你能够在《四库》里面,喜欢哪一种,专攻一样,用十年工夫专攻,喜欢《易经》,专攻《易经》;喜欢《左传》,专攻《左传》。专攻一样,十年,你就会变成这个科目的真正专家学者,得大成就,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汉学家。我们相信,儒释道都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切经通,还是弘扬一门。像这样的专家,能有十几二十个,文化真的复兴了。专家怎么培养?要用中国古老的教材、古老的方法、古老的理念、古老的教学经验,才能够培养得出来。用现在教学的方法理念,那就完全错了,不是中国东西不好,方法错了。所以我们对於古人要有真诚心、要有恭敬心,要以清净心来接受,心浮气躁是学不到东西的,这肯定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