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1-0184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四集)  2015/2/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18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七十二页,我们从第七行看起:

  「本愿文曰:至心信乐。《观经》亦曰: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如何名为至心,又如何名为具足十念?此乃本愿之关要」,关是关键,要是重要。这一愿里头这两句,「至心信乐,具足十念」,一定要很清楚、很明了,我们才有下手之处。念老在此地举了一个例子,是鸠摩罗什大师说的,「罗什大师於此」,就是於这两句话,「有最极精要之论」。大师是用比喻说,「譬如有人,於旷野中值遇恶贼」,就是遇到强盗,遇到恶人,「挥戈拔剑」,戈是古代战争的兵器,「直来欲杀」,这些恶人要来杀你。「其人勤走,视渡一河。若不渡河,首领难全」。这个人赶快逃,前面一条河,如果要是不能渡河,一定被杀。「尔时」,这个时候,「但念渡河方便」,心里想著我怎么样过去,这个事情非常迫急,要争取时间。「我至河岸,为著衣渡?为脱衣渡?」渡河是穿衣服,还是脱了衣服?著衣非常不方便,怕过不了河;要脱衣,时间来不及。「但有此念,更无他意」,就在紧急关头、要命的关头,他只有一念,他没有别的念头,用这个来比喻一念。「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修行人,念佛的人,「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若念佛相这是观像念佛,十六观里面多半都是观想,最后第十六观是持名念佛,就是观想不能成就,干脆只念这句佛号也行。我们知道,古印度排列先后跟中国人概念差不多,把最重要的摆在最后,中国人叫压轴戏,最好的在最后面。我们就晓得,持名念佛摆在第十六,就是十六观里头最殊胜的,也是最容易的,比其他的方法都殊胜,这个我们一定要明了。平常念佛人若念佛名,若念佛相,「无间念佛」,不能间断。十六观多半是观想,心里想佛,想极乐世界。持名念佛就是一句名号,念念不能丢失,这就叫无间。念念相续,「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心里只有佛号,除佛号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叫至心,至心十念,这具足十念。「盖谓此时心中所思,唯是如何渡河,更无别念」,这是用上面的比喻。「如是之念,即是一念。如是念佛,即是至心。相继至十,即是十念。」十念十念,相续不断。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榜样,他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都是至心信乐,具足十念。这个十念就是印光大师所提倡的,现在我们也有一些同学用这个方法,胡小林在北京提倡,很有效果。印光大师这个十念法,是从一到十记得清清楚楚,念得清清楚楚。心里默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头记。不能说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阿弥陀佛三,这就是有夹杂了,你夹杂著数字在里头。数字清楚,不夹杂。如果不能,十念太长了,不能,印祖就告诉我们,你就分两次,一到五,六到十,这样记法。或者再有困难的,三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用这个方法,让你什么?让你念头能集中,不能打妄想,不能有杂念,妄想杂念一进去,这个数字就错了。暗记,记得清清楚楚,记到十就行了,再从一到十,再从一到十,就这样念法。不要十之后又念二十、三十、四十,不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很吃力,很容易念错,念错了就不算,又要从头来起。所以一到十这个标准,印祖提倡这种方法,他自己也用这个方法,有根据的,根据就是这一愿,具足十念,就这个意思,所以叫十念法。印祖的十念法是从第十八愿来的。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宗要》又曰:今经说十念,具此隐密、显了二义。」这个文愈看愈深了。「显了十念,即上文罗什大师所譬之十念;隐密义之十念,即《弥勒发问经》中,慈心等十念」,前面我们学过了。义寂大师说,「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意思是说,能如《观经》所说或者是罗什大师所比喻的这个十念,「一一念中自然具足弥勒所问之十念,盖於显了中自然含摄隐密之深意。此语道破净宗玄微,世人多慕玄妙,而不知最极玄妙只在平常中,故云平常心是道」。平是平等,就是相续相,前念跟后念完全相同,没有夹杂,没有妄念,是我们经题上平等,就是平等心;常是不间断,念念是平等心;这平等心的内容是什么?是阿弥陀佛,这是道。阿弥陀佛含无量义,不止前面《弥勒发问经》所说的十念,不止!一念具足一切念,一念具足一切法,无论世出世间法都不出这一念,真妙,玄妙到极处。所以念老说世人多羡慕玄妙,而不知道最极玄妙的在平常当中。海贤老和尚表演给我们看了,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从生活上看到,从他工作上看到,从他待人接物,你细心去品味,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平常心是道。

  「但当平平常常,老老实实,绵密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念念离念」。这个离念离什么念?离妄念,离杂念。清净平等心中没有一念,不杂一念,这就是道。这什么道?诸佛如来所证的大道,这就成佛了。世尊在大乘经上常常提醒我们,我们跟佛没有两样,佛是心现,我们六道众生也是心现,只是有了杂念就是识变。诸佛心现没有识变,那是实报土的法身大士,唯心所现,没有识变。六道轮回,十法界加了一个唯识所变,怎么变的?把一真法界、把实报土变成十法界,把实报土里面的万物统统变成生灭法。实报土里不生不灭,它没有相续相;十法界里面是刹那变异。我们今天所见的这个宇宙,是六道轮回的现象,心现识变。识变,我们丝毫没有感觉,我们能感觉到极其粗念,细念不知道。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细念是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这个数字就是一秒钟里头生灭的次数。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频率这么高,我们丝毫没有感受到,它就在面前,从来没间断过。到什么时候它就不见了,识变没有了?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净土宗所说的理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有两种:有事一心,有理一心,到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我们不能不知道。

  在一真法界实报土没有生灭的现象,有隐现。法身,法身没有相,能现一切相,有缘的时候它现,没有缘的时候它隐了,它有隐现两种不同的境界,不像十法界,不像六道轮回。一真法界我们逐渐逐渐有一点概念,心现的相是什么样子?是无量寿,正报身相,不生不灭,依报环境,植物,我们这个世间有春夏秋冬,有生住异灭,极乐世界没有,正报没有生老病死,植物跟人一样,没有生住异灭,没有,矿物没有成住坏空,跟我们这里完全不一样。我们这边有这个现象,这个我们大家都能理解,所有一切动物都不免生老病死,植物生住异灭,我们常说的春天生、夏天长、秋收、冬藏,植物;矿物,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无常。实报土是真常,我们这东西全是假的,无常,他们是真常,所以我们称他们法性身、法性土,法性没有生灭。我们这边是八识,用的是识心,八识五十一心所,所有一切现象都从念头生的。学佛必须要记住,时时刻刻要作如是观,这就是你看到诸法实相,十法界六道的现象,刹那生灭。

  《楞伽经》上说得好,「自心现量」、「不断之无」,讲得真妙!所有一切现象从哪来的?从心想生,从念头来的。念头太微细,我们不晓得,你看看一秒钟生灭多少次?二千二百四十兆次。这样高的频率当中,它不是相续的,每一个相不一样,也就是说这种幻相,我们叫它做画面,每一个画面都不相同,没有一个相同。一秒钟有二千二百四十兆,这样大的数字里头没有两个相同的,所以叫相似相续,不是真的。所以佛在《金刚经》上给我们讲真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我们现在著了相,放不下。放不下什么?放不下这个虚妄的现象,不了解这个现象的真相,造业受报,在轮回里头打转,永远出不去,问题就在此地。现在我们学习的就是世尊教我们一个方法,如何脱离六道轮回,如何脱离十法界。佛说得很清楚,十法界从哪里来的?妄想、分别、执著,从这来的。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六道轮回从执著来的,有执著就有六道;没有执著,六道就不见了。不但是世间法不能执著,佛法也不能执著,为什么?佛法是因缘所生法,佛法也是从阿赖耶里出来的。

  那要怎样才能够提升、超越?佛告诉我们:不执著,超越六道轮回;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超越十法界,十法界不见了,假的,一场梦,梦醒了。十法界梦醒是什么样子?就是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出现了。实报土不是阿赖耶变的,是心现的。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生万法是实报庄严土,不是十法界。十法界要加上八识五十一心所,就变成十法界,就变成六道轮回。这是诸法真相,佛经上的名字叫实相,实相就是真实相,你认识真实相。认识真实相之后有什么好处?你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人是什么境界?成佛了,这是佛境界。所以此地讲平常心是道,这个平常心就是我们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没有染污是清净;平等,没有动摇,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平等心现前了;平等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觉就是觉悟,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见到真相,圆满的真相。阿罗汉见到是局限的真相,不圆满;法身菩萨见到是圆满的真相,不可思议。

  然后我们读到这部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一愿,第十八愿「至心信乐」,具足十念就必定生净土,我们不再怀疑了。我们平常用功用什么功?放下,放下执著,放下起心动念,这是真功夫,这是真正向上提升。不要害怕,为什么?那全是假的。我们无量劫来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是一无所知,亏就吃在这里。现在搞清楚、搞明白了,该放下的全放下,全放下了自性就现前,就叫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不是禅宗独有,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门门具足,净宗也不例外。但是净宗全靠佛力,不是兼靠佛力,全靠佛力。诸位想想,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往生净土,他要不全靠佛力他靠什么?最后这一念,只要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正愿生净土,一句、十句就能往生,佛就来接你,所以它是全靠佛力。我们念阿弥陀佛是感恩,若不是这个法门,我们哪有能力成就?不要说大成就,小小小成就,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我们这一生得不到,这是真话。自己衡量自己没有法子,除了这一法之外没救,只有专靠这一法,靠定了,死心塌地,就像前面所说的至心信乐,心用到极处,我真相信,乐是喜欢,喜欢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愿,信愿持名,真信切愿。

  非常难得,黄念老慈悲,引《宗要》这一段话,显示出来净宗所含的隐密的深义。这一句佛号包含一切,我常讲包含一切诸佛菩萨名号,包括一切诸佛所说的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在里头,一条没有漏掉。清净平等觉就是大道,就成佛了。得清净心等於证阿罗汉,得平等心等於菩萨,后面是觉,觉就是开悟,开悟就是法身菩萨。我们纵然说没开悟,不要紧,只要信愿持名,往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你就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这一加持,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法身菩萨。华严,圆教,圆满证得三不退,位不退是阿罗汉,行不退是菩萨,念不退是法身菩萨,统统证得。佛没有妄言,这些都在四十八愿里头,四十八愿有一条没有落实,阿弥陀佛就发愿他不成佛;他成佛已经十劫,换句话说,每一愿都圆满了。我们要相信,要熟读,为什么?阿弥陀佛拿什么加持我们?四十八愿。我们真正把四十八愿搞清楚、搞明白,这还得了!要靠我们自己修,证得这四十八愿,要用无量劫的时间。弥陀慈悲,知道我们生活修行太难、太苦,为我们启开方便法门,方便当中的方便,第一方便!方便又成功高,成功之高,一切法门不能为比,比不上。它难信,当然难信,真正相信,这一生作佛去了;不相信的,再继续搞轮回。这两句话很重要,我们是想脱离轮回还是继续留在轮回里头,这是我们现前的选择。

  这方便到什么程度,下面两句话说,「但当平平常常,老老实实」,方便到这种程度,「绵密念去」,一句接著一句就念去。念四个字好,莲池大师自己念佛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接著一句,不要间断,要把清净心念出来,这就叫功夫得力。念佛还有杂念、还有妄想、还有染污,染污是什么?七情五欲是染污。还有这些东西,这是功夫为什么不得力,也就是清净心为什么念不出来,这个东西没放下,这些东西放下,清净心就念出来了。清净心现前,就是一般讲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有什么好处?是刚刚念到一心不乱,刚刚念到,这个时候你要能保持,不要失掉,会感得阿弥陀佛现身给你看。佛现身一定告诉你,透消息给你,你的寿命还有多久,他会告诉你,等待你寿命到了的时候,他接引你到极乐世界。你往生真有把握了,弥陀送信给你了,就取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功夫成片。要讲念到一心不乱,事一心、理一心,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功夫成片一般人可以达到,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如果从这再向上提升,提升到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断了,永远断了,再不会现行,这是菩萨的境界,比阿罗汉高,往生到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事一心。再提升就是理一心,理一心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生到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这是凭咱们自己念佛的功夫,统统会感得阿弥陀佛来给你透露信息。

  但是别忘记四十八愿里面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花开见佛,得到四十八愿的加持,除四十八愿之外,还有阿弥陀佛无量劫修行的无量功德的加持,我们立刻就变成阿惟越致菩萨,法身菩萨,实报土的。所以我们就想到极乐世界,经上说得很清楚,确实有三辈九品;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就是六道,方便有余土就是四圣法界,十法界的四圣法界,实报土就是一真法界,有,真有。一切诸佛刹土都有这个四土,分得很清楚。你看我们在此地,释迦牟尼佛的报土,六道跟四圣法界有隔别,他们看到我们,我们看不到他们。释迦牟尼佛的一真法界,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华藏世界,法身菩萨修行的处所,我们完全不知道。极乐世界跟一切诸佛不一样,虽有四土,它四土是在一起,没有障碍;换句话说,同居土里面的人天能见到实报土的法身菩萨、等觉菩萨,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只要他心里想,他就能见到,没有障碍,四土都在阿弥陀佛现身教化之中。

  极乐世界,学了这么多年,一定要知道,极乐世界是个学校,广大没有边际的学校。这个学校里只有老师跟学生,没有政治组织,没有国家领导人,只有佛跟菩萨,佛是老师,菩萨是学生。所有的学生统统是菩萨,不但是菩萨,老实说都是法身菩萨。那个法身菩萨不是他自己修的,是阿弥陀佛加持让他得到,让他成就。正因为如是,所以十方国土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都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为什么?成就快。极乐世界是速成班,成什么?成佛,快速成佛,没有拖泥带水,成佛就能普度众生。极乐世界的菩萨每天干什么事情?求学,福慧双修。自己的本身在极乐世界讲堂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没有动,如如不动;同时有能力化身,化无量无边身,干什么?到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去供佛,供佛是修福,去听经闻法,听经闻法开智慧,福慧双修。诸佛刹土里面都有与自己有缘的众生,他们或在十法界,或者在六道轮回,苦不堪言。跟我有缘,有缘就见到,有缘就遇到,见到、遇到,顺便帮助他们、教导他们、度他们。上求下化,圆满功德。对佛,自己是弟子;对众生,自己是老师。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天天干这个事情,没有休止,快乐无比,法喜充满。个个都是平平常常、老老实实,这个我们要学。绵密念去,一句接著一句,不要间断。知道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佛法抓到这一门,这一门很幸运,这是大总持法门,一门就是一切门。原本佛家的法门,任何一门都是一切门,但是难易不一样,这一门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四十八愿本愿的加持,特别有受用,超出其他法门太多了。自己要感到庆幸,这一生怎么有这么好的运气遇到了。无量劫来没有遇到,这一世碰到,如果失掉了,恐怕又要经无量劫才会遇到一次。很难很难遇到,遇到要珍惜。

  底下说,「自然暗合道妙,念念离念」。念,阿弥陀佛;离念,阿弥陀佛以外的一切妄想杂念统统放下,没有了,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就对了。海贤老和尚念了九十二年,给我们做出榜样,像他那样念佛就对了,他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在光碟,在《永思集》里头,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他什么时候功夫成片,什么时候得事一心,什么时候得理一心,你统统可以看出来,这就是暗合道妙。尤其念念离念,后头这个念字一定要懂得,那个念是什么?是妄想,是杂念,是分别,是执著,统统离掉,太妙了!

  「以凡夫心入诸法实相」,说它快,「唯持名与持咒为最易」。这就是你能证得诸法实相,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什么法门最容易成就?持名第一,持咒第二。为什么?它直截了当。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他得清净心、得平等心,最后大彻大悟。清净平等觉,觉就是大彻大悟。「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念咒也是一样,「因念念暗合实相故。」实相就是自性、就是真如、就是本性,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真心、真如、自性,里头没有起心动念。为什么?起心动念是阿赖耶,一有这个东西,一真法界就不见了。迷失了一真法界落在哪里?落在四圣法界,落在六道轮回。落在四圣法界是轻的,落在轮回是指严重的,那是一念不觉。由此可知,这句佛号就是觉,佛号不间断,念念觉,念念觉而不迷,你说妙不妙!阿弥陀佛是觉,照字面上完全翻为中国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念念是无量觉,你怎么会迷?一念不觉就迷了。我们迷的时间久,不怕,迷的时间再久也没有关系,为什么?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只要一念觉就回头了。一般人念佛一念觉,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在念,念念觉,他为什么回不了头来?烦恼习气太重,对这个世间情执放不下,学佛修道的对这个世间法执放不下,两种执著,必须情执、法执都放下就回头了。

  学佛好不好?好,佛的法门很多,都想学,华严喜欢,法华也喜欢,三论喜欢,法相也喜欢,样样都喜欢。喜欢是什么?要知道,严重的分别执著,它是障碍,这东西要把它放下。你一眼要把它看破,假的,不是真的,阿赖耶所变现的。阿赖耶就是虚无缥缈,就是相似相续。没错,它的体是自心现量,可是它的相、它的作用是相似相续,幻相。科学也讲到这个问题。佛说阿赖耶的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是什么?一念不觉,这叫无明,迷了。一念迷了以后怎么样?念念迷了,就回不了头,叫起心动念。从起心动念里面起分别,从分别里头起执著,愈陷愈深,这是迷的事实真相。觉的事实真相,要知道一念不觉是假的,不是真的,分别执著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世出世间法无不如是,所以佛才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就是教你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佛法,这就成佛;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菩萨;有分别就变成三贤菩萨,十法界里面的菩萨;有执著就是六道轮回众生,就这么一回事情。这几句话把佛法都讲尽了,佛法不过如此而已。中国《易经》上讲得没错,愈是大道,愈简单,愈容易。眼见色,练,练什么?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修行。修什么行?一乘,一佛乘;如果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修大乘;还有分别,没有执著,修小乘,如是而已,学佛同学不能不知道。

  末后一句说,念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德?因念念暗合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没有相。你念佛,心里只有这句佛号,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就跟实相暗合。实相是什么?实相是觉悟,大彻大悟,对於整个宇宙、世法、佛法完全明白了,真相你看到了。真正练功夫,这一句佛号会念,我眼见色,看到外面这些,心里动了,赶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统统归到阿弥陀佛去。不准分别,不准执著,不让它起心动念,就是这一句佛号,这个念佛功夫,这会念,功夫得力,功夫得力实相就现前。

  十念必生,往生极乐世界不难。难就赶快要学经教;不难,经就不要学了。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学过经,没有念过一部经,连《弥陀经》也没念过,没有听过一次经,什么都不会。出家了,五堂功课不会,早晚课都不会,庙里面的人都喜欢他,为什么?勤於劳作。乡下小庙没有香火,生活靠什么?靠他耕种,生活靠他来的。他种田、开荒,乡下山地里头没有人的,他把它开出来,种菜、种粮食、种果木树,每年丰收,生活有靠,他干这个。他有体力,又非常勤快,一天到晚找事干,他不偷懒,所以没有人不喜欢他。早晚课,别人在做早晚课,他站在门口念阿弥陀佛。没有人知道他的成就,他一丝毫不炫耀自己,表演的就是平平常常、老老实实。对一切人都尊敬,自己谦虚,对一切人都欢喜,清净平等心现前,一生没有毁谤过人,没有批评过人。这个《永思集》、光碟一定要多看,我总觉得是先看这些,然后你再来学习大经,学习念老的《集注》,你就看得懂了。入门、下手,从这些光碟下手,多听光碟,然后再看《永思集》,你要把里头门道看出来。

  这末后还有两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两种人不能往生,是真的,还是假的,古人有不同的解释,这也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五逆者,罪恶极逆於理」,跟道理完全相违背,违背到极处,这叫做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又名无间业」。这个五逆罪也叫造无间地狱的业,果报在无间地狱。现在这个社会,大家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因果,敢造,我们学佛的人看到了很难过,而他怎么样?他觉得我们迷信,说我们是一班糊涂人。相信因果,相信鬼神,他们觉悟了;认为世间没有因果、没有鬼神,什么样的事他都敢干。佛经不可不读。你造这种恶业,将来堕地狱,后悔莫及,又何况这些事情决定不应该做的。

  下面举的,《阿闍世王问五逆经》,什么叫五逆,佛在这个经上说得很清楚,「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族姓的子女就是孩子们,经上讲的族姓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世家,读中国的历史,传记里头有世家。世家是有道德、有学问、有智慧、有财富,对社会、国家做出贡献的这些人,历史学家给他写传记,称为世家。帝王有纪,称纪,大臣则有世家。那么里头受过教育的,不谈别的,先谈你的家境好,富贵人家,有教养,怎么样?你不应该做这些事情,可是为烦恼习气所迷,有时候会做。哪五种?第一个「杀父」。排列的顺序,前面的罪轻,后面的罪重。第二个「杀母」,杀母亲的罪比杀父亲的罪重。为什么?母亲对你的付出最多,你不感恩,你要把她杀掉。父亲对你的付出比母亲少,所以第一个杀父,第二个杀母。第三个「害阿罗汉」,阿罗汉是老师,菩萨、佛,这都是在社会上尽义务的教化众生,一切众生的身命得自父母,一切众生的慧命得自於老师,老师对我们恩德大!老师的恩不知道报恩,你怎么可以杀害他?这个罪重,比杀父母还重,为什么?一个好老师教化一方,你把他杀了,你害了他,一方人没有人教导,做错了事情,这个责任要推到你身上,你要负责。一些人断了智慧,断了慧命,这个罪比杀父母还重。比这个还要重的,破和合僧,「斗乱僧众」。斗是斗争,乱是捣乱,不守清规,不持戒律,破坏僧团。这个僧是团体,佛在经上常说的,四个人在一起修行,无论是出家在家,四个人以上这就叫僧,就是一个小团体。他们遵守六和敬,你搞得这些人不和,搞得这些人斗争,这个罪过比害阿罗汉重。为什么?这些都是学佛人,无论在家出家,他是学佛人,他是依教奉行,将来都能修行证果,你这一扰乱把他破坏了,这个因果责任要承当。因果责任很严重,这个不能不知道,《戒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最后一个很严重,出佛身血。佛,人天导师,出现在世间,众生的福报,你要是把他杀了,你杀不了他,为什么?他福报太大了,但是让他身上出血有可能,你害不了他的命。这是恶意对佛陀,佛陀是人天导师,你障碍他,你破坏他,让正法不能久住,让正法在这个地区消失,这个地区的人没福,这个地区的人没有智慧,这个罪太重了!佛门出家人,在家居士,不像世间做老师的,有酬劳,要缴学费,不是义务的,缴学费那就是贩卖知识,开佛店,开学店。圣人是传道的,机会是平等的,绝不是你有钱我才教你,没有钱我不教你。教,因材施教,你不是这个材料,你家钱再多,缴再多的学费也不教你,为什么?教不会。那个穷人家的子弟,确实有善根、有出息,一分钱都没办法缴给你,他是人才,好好教他,老师不收学费,甚至於还供给吃住,好老师!这样的老师你怎么能障碍他?你怎么能破坏他的教学?他教的这几个学生,将来有一、二个出人头地,有一、二个变成圣贤的承传,将来成就大圣大贤,众生有福。你障碍他,让他不能成就,众生福报全被你恶劣的心行毁灭了,这个罪重。所以这个排列的顺序,愈是后面罪愈重,永远脱离不了无间地狱。

  《华严孔目章》第三卷说,「五逆,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初二(前面两种)背恩养」,违背了,父母对你有养育之恩,你怎么能叛逆?「次三坏福田」,让众生没福。众生的智慧,法身慧命从哪来的?要靠老师,僧团是培育老师的地方,佛是导师。这个罪重。如果反过来,你能够对阿罗汉、对佛、对僧团护持供养,这个福报大,真正种福田。这个僧团里头将来出人才,这个人才能够救社会、救国家、救世界,你的功德有多大。所以《华严孔目》跟《阿闍世王问五逆经》的意思相同。「犯此逆者,身坏命终,必堕无间地狱,一大劫中,受无间苦。」一大劫是我们一个星球成住坏空一次,叫一大劫,你说时间多长。犯此逆者,身坏命终,必堕无间地狱,这个我们要把它记住,时间是一大劫,受无间地狱的果报。

  我们再接著看下面,念老这里注得很仔细,下面第一个是诽谤,「诽谤者,诽义同谤。谤者,毁也。言人之恶而过其实曰谤」,这个人是有不善,但是你说得太过分了,这就叫谤。「诽谤正法,即诽谤佛法」,此地的正法专指佛法。「此十念必生之大愿,普被一切,但除既犯五逆又谤正法之人。」这是说弥陀十念必生的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普度一切苦难众生,上到等觉菩萨,下到无间地狱。弥陀的愿力多大,希望世出世间一切众生都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在那个地方快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显示出阿弥陀佛无量的悲心,现在人讲爱心,爱护、救拔。但除既犯五逆又谤正法,这个人不能往生,这种人除外。

  「《观经》曰: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亦得往生。今经所除,盖既犯五逆重罪,复诽谤正法,罪上加罪;且谤法罪最重」,这一句要记住,一切罪业里头,毁谤佛法的罪是最重的,没有比这个更重的,「谤法之人称为谤法阐提,故不能往生。」这是经上的意思,后面举出祖师大德有不同的解释。在这段文字里头,最重要的一句就是谤法罪最重,就这一句,我们是不是犯这个过失?我说过失都说得很轻,应该怎么说法?我们有没有犯这个重罪,会不会常犯这个重罪?有。为什么?如果不犯,你早就开悟,你早就证果了。我们是一面学一面犯,犯的时候不知不觉。我们对一个法门不感兴趣就会批评,批评就是谤法。尤其对法门认识不清楚,特别是人家已经学念佛法门,还劝他干别的,说还有法门比净土高明多了,净土消不了的罪业,那个方法很快就消掉。是不是真的?犯的人还是好心,想帮助人,结果怎么样?把这个人往生净土的机会耽误,本来这一生可以去极乐世界的,经过他一劝,他修行路上拐弯,改换法门,把这条稀有难逢的大道他让他脱离了,这帐怎么算法?必须堕到地狱才知道后悔莫及。自己堕落了,对方也堕落了,多!很可怕。

  所以学佛要亲近善友、善知识,要请教他。真正善知识决定不会批评一个法门,为什么?批评一个法门是批评释迦牟尼佛。所以真正善知识,对一切法门平等恭敬,赞叹;但是对於一个人来讲的话,契不契他的机,他要做出指导,那个法门好,你不能修,为什么?你不是这个根机。我初学佛的时候,我三个老师,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他们三个人没有见过面,指导我学佛,特别警告,你不能学禅,你也不能学密。所以我跟章嘉大师三年,他不传密法给我,为什么?不是这个根性,叫我学教。方老师的指示,叫我从法相入门,我学了《百法明门论》,我还讲过几遍,学过《唯识三十颂》。特别喜欢梅光羲老居士的法相宗的一些典籍,《相宗纲要》我有缘还找到了续篇,续篇李老师没见过,他只读过正篇,所以看到续篇他非常惊讶,我把它印在一起,他写了个序文。所以法要契机你会很欢喜、很顺利的,这个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步的高升。三个老师都告诉我不要碰禅宗的东西,禅宗是天才,一步登天,你这一步要登不了,摔下来就粉身碎骨,一切都完了。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根性,老师看得很清楚,要听话,不要自以为是。我在学习过程当中,以后我学过《金刚经》、学过《心经》,《金刚经》我学的讲义,江味农的讲义,《心经》,周止庵的注解,这两个人都是一生的精力用在一部经上,真的叫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在这两部经上看到了,学东西不能杂、不能乱。见到李老师,在见李老师之前我认识忏云法师,我跟他住茅蓬住了半年,他介绍我净土,《阿弥陀经》三部注疏,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我都很用心的读过。忏云法师要我把科判用表解的方式排出来,我排出来之后,自己感到非常惊讶,初看,章法结构太美了,细细深入,思想体系不能不佩服。所以以后到台中我学做科判,李老师指导,从哪里开始?从用《古文观止》,篇幅小,一下就看到了,然后慢慢再学大经。善知识非常重要,跟善知识的条件,你有没有成就,决定在老实、听话、真干。如果你有这三个条件,你肯定有成就;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自己常常有自己的意思,很难成就。到最后呢?到最后善知识也对你敬而远之,为什么?教不出来,你不听话,随你去,他不能帮助你,他也不会害你。所以难!

  现在我们读到这段文,诽谤正法,五逆再加上谤法,谤法的罪最重。谤法的人,佛经上称为谤法阐提,阐提是印度话,没有善根的人叫阐提,这不能往生。是不是真不能往生?所以下面,「或问,若人犯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观经》里面说他可以往生。都有经典做依据,《观经》讲可以往生。「若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不犯五逆,可往生否?《往生论注上》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可见诽谤正法的罪重,只要有这一条,决定不能往生,这一次遇到这个缘也可惜了,不能成就。是不是还能救?念老注得非常详细,特别引用善导大师的开示,善导大师讲得最好。有传说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那么善导大师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我们要特别尊重他。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