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1-0087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七集)  2014/8/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08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一十二页倒数第六行,最后一个字看起:

  「又《探玄记》解法轮曰」,《华严经探玄记》是《六十华严》的注解,贤首国师造的,他对於法轮两个字有解释,「法是轨持义」。前面我们学过,轨是轨范,持是保持。「通有四义」,一般来说它有四个意思,「谓教、理、行、果」。这通常讲佛法,佛法经典文字是属於教法,这教里头有理,有道理,根据这个理论方法去修行,所以经有教经、有理经、有行经,通过修行最后证果,证就是契理,契入理,或者是悟入,开悟。从教理行果这个意思来看,佛陀的教育是真实的,它有果。如果只有教、理、行,后头没有果,这就不是佛法。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意思完全相同。老祖宗教我们学习,前面四个是学问,后面一个是笃行,如果不能把所学的变成生活、变成工作,这个教学就不是真实的。中国的学问叫实学,真实的学问,学了之后管用。佛法亦如是,佛法不但有行,而且有证,就是契入所说之理,理是一切法的依据,一切法是事,有理有事,事从哪里来的有理论的依据,这个理就是自性。一切法是自性所生所现,阿赖耶所变,没有阿赖耶问题就解决了,有了阿赖耶就麻烦。阿赖耶是虚妄的,不是真实,迷失了自性,自性就现一个妄心,真心就现出一个妄心,这个妄心叫阿赖耶。阿赖耶能变,真心不变,真心所现的身体无量寿,永恒不变,阿赖耶,你看把无量寿的身体变成有量。原本自性不生不灭,就是法性身。我们这个身刹那生灭,一秒钟生灭多少次?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二千一百兆次,就在面前,我们毫无感触,完全不知道,它太快了,快到我们没法子想像,我们想像跟不上,跟不上它的速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极乐世界妙,好!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法性身,这是难信之法,法性身,不是肉身。居住的环境法性土,法性土里头没有灾变;法性身不会生病,没有生老病死,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了。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威神加持,弥陀久远劫就成佛了,无量无尽称性功德加持给我们。要靠自己修,那得修无量劫又无量劫,这是靠自力。净宗是靠他力,就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产生的能量,让我们生到极乐世界就跟法身菩萨平等。

  下面说,「轮是所成,义亦有四」,法轮,法有教、理、行、果四法,轮也有四个说法,有四个意思。第一个「圆满」,表圆满的意思,没有缺减。第二个「具德」,它有毂、有辐、有辋,毂是圆心,这个轮它有圆心,辐是圆心到外面的轮的支柱,外面的轮叫辋,所以这个在器具里面它是圆满的,它统统具足。第三个「有用」,佛法这个法轮是比喻,能帮助我们破除迷惑,我们通常讲破迷开悟,佛法有这种利益,有这个好处。第四个「转动」。科学技术所有的转动都是轮相,如果离开这个轮,所有机械都不能动,机械完全能动全靠轮的作用。「谓从此向彼」,佛教导我们,把佛所觉悟的、行证得的教导我们,这从佛转到学生;「亦从彼向此」,从众生向佛,众生有感佛有应,也是转法轮的意思。法轮两个字简单解释到此地。

  下面,我们看佛是怎么样转法轮,这就是「说法」。

  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诸佛菩萨彻悟之后,他明心见性以后做什么?就是教学,所以佛法是教育。『常』,没有间断。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示现,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在鹿野苑开始教五比丘。这五个人是他离开家庭,他的父王派遣的,都是跟他自己有亲戚关系,派他们来照顾他的,跟他一起修行。印度,古印度,凡是出家修道都要修苦行。苦行一般是三年,释迦牟尼佛六年,六年苦行,之后觉得苦行不能解决问题,放弃苦行,这五个人认为释迦牟尼佛退心了,就离开他。到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德行的感召,他们在鹿野苑修行,佛到鹿野苑去,这五个人就来了,为他们讲四谛苦集灭道,憍陈如尊者证阿罗汉果,僧团就建立了。你看有佛,有弟子,有闻法、有开悟的,有证果的,这是最小型的僧团出现在世间。从这之后佛教学没有停止,一直到七十九岁,我们中国人算年龄算虚岁,虚岁就是八十岁,外国人算实足年龄,七十九岁,讲经教学没有中断过。一生没有建道场,过的是游牧的生活,居无定所,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每天吃一餐,早晨出去托钵,中午在一起吃饭,吃完之后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中断。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佛是人,他示现的是人,在人道,用应身,应化身。用应身,应身是示现到人间来投胎,所以八相成道,这是八相里面的第七转法轮,最后入般涅盘。

  这八个字这总说,为什么要说法?帮助一切世间众生觉悟。法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教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目的是什么?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来的,迷失了自性,对於宇宙人间万事万物真相不知道,这就苦了,把一切现象、一切万法看错了,想错了。看错了叫见惑,想错了叫思惑,就是见思烦恼,这个错了产生的结果就是六道轮回。如果我们明白了,真正觉悟,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六道轮回佛在《金刚经》上把它比喻作梦幻泡影,它的存在不是真的,它是刹那生灭,前念灭后念就生,一个接一个。《楞伽经》上说得好,所有一切现象,整个宇宙真相是什么?佛说自心现量,是我们自己的心。他说的这个自心,就跟惠能大师讲的自性是一个意思,真心,自心现量。相似相续,它不是真的相续。前面一个相跟后面一个相完全相同,这叫相续;不同,阿赖耶里面所现的这个相,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找不到,所以说相似相续。不断之无,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无,无就是空,什么都没有,它不间断。这个不断之无,像我们看电影在银幕上看的画面,那个画面就是不断之无。不断,一个接一个,不断;无,确实没有,这事实真相。经教里头常讲万法皆空,跟不断之无是一个意思。相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佛陀教给我们,从相上见到心性就对了,就见到真相,那就是佛知佛见。圆满的觉悟就成佛,觉悟了还没有达到圆满称菩萨。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从此句往下,一直到「而现灭度」以前,这一段长的文全部都是第七相转法轮,转法轮相。这是佛出现在世间他所作所为的,就为这桩事情来的,所以说得特别详细。下面为我们解释法音,「法音者,广指如来教法,不局限於言语音声」,佛教化众生有言教、有身教、有意教,身、语、意是他教学的工具,用身来表法,用言语来说明。意,我们凡夫叫意,在佛不叫意,佛叫自性,圆满的教学。诸佛菩萨念念为众生,决定没有念自己,念自己就迷了,念众生是觉。入佛门难,我们有没有入佛门,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我觉悟了没有?章嘉大师所说的,我看破了没有,我放下了没有?真正看破,看破是了解诸法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是空的,就是刚才说的,自心现量,不断之无,无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跟这两句的意思完全相同。既然是无,既然是空,就不应当执著,也就是说不应当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错了,放在心上就是凡夫,不放在心上就是菩萨。菩萨度众生要不要现相?要现。释迦牟尼佛要教化地球上的众生,他现八相成道,跟我们凡夫好像没有两样。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这些现象他不放在心上。为什么?他知道没有,空的。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妙就妙在这里。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著相就是功德,著相做再好的事情没有功德。著相是什么?福德,把功德变成人天福报,六道十法界里面的福报,变质了。如果不著相,不分别、不执著,那就是菩萨,那就叫佛。菩萨跟凡夫差别就在此地,一个觉了,一个在迷。迷表现的就是分别执著,於一切法不分别不执著,这个人觉悟了。觉悟的作用大!

  我们细心去观察,在我们面前,去我们不远的,海贤老和尚觉悟了。你看他一生多快乐,我们一般人看到,好像他辛苦,他一点也不苦,他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跟他接触的人没有不欢喜。为什么?他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是平等的,他没有执著,没有执著是纯善的,纯净纯善,都在自己一念。这一念与自性相应就法喜充满,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法身、般若、解脱。如果起心动念就迷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那就过六道凡夫的生活,苦不堪言。佛是为这个来到世间,帮助我们离苦得乐,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破迷就离苦,开悟就得乐,这是佛陀教育。佛陀教育你真正懂得,能不学吗?能不接受吗?苦乐不从外头来,苦乐是从心里的感受,迷有迷的感受,苦;觉有觉的感受,乐。破迷开悟的教学,只有释迦牟尼佛有,除他之外,世出世间找不到第二家。尤其是佛陀慈悲到极处,他有特别法门,有无上的妙法,就是信愿持名,一生成佛。这个法门要给谁说?要给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的人说才管用。为什么?他相信,他能接受。没有善根、福德、因缘,不肯接受。不是佛不说,没有说的必要,他不相信。所以《弥陀经》上说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每一个往生的人都是善根具足、福德具足、因缘具足,这个在净宗叫根熟的众生,每一个往生都是根熟众生。

  所以佛的教学,不限於言语音声。「世尊说法」,法身菩萨亦如是,「乃尘说、刹说」,这是形容多,「炽然说」,无比的热忱来为你说,「无间说」,说法从来没有间断,说的时候说,不说的时候也是说,不说你看他表演,身教,说的是言教,圆满的表法,圆满的在教学,没有中断过,这个没有中断就是意教,身口意三业。我们起心动念有妄想、有烦恼,佛没有。佛起心动念是什么?众生有感,众生有痛苦的信息往外发,佛收到这个信息,收到信息看你善根、福德、因缘够不够,如果统统具足,佛一定给你讲净土念佛法门,帮助你立刻成就。给你说一次,时间不长,你完全明白了,就发菩提心,信愿持名。一念顷,速度快,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去。

  我们天天都在念佛,天天在求往生,阿弥陀佛没来,这什么原因?我们真诚心不足,佛来了怎么样?来了把我们吓跑了。你这个道场打佛七,挂个招牌说七天决定往生,看看有没有人来?一个都没有。七天死了,那还得了,谁也不干。这就是什么?假的,不是真的。佛是真正有能力,《弥陀经》上绝对不是假话,「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一天能往生。我们在《往生传》上看到的,宋朝的莹珂,三天。这一句佛号死心塌地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寿命,十年之后,你临终的时候我来接引。莹珂突然聪明起来了,跟佛说: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佛很慈悲,带他去了。从这个例子,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许许多多往生的人,是不是寿命到了才往生?不是的,都是还有寿命不要了,这样的人占大多数。寿命到了佛来接引你,有,不是没有,但是绝大多数寿命还没有到,他自己放弃了,佛就带他走了。另外一种就是能往生,随时可以往生,他还不往生,这是什么?像海贤老和尚一样,是受阿弥陀佛嘱咐,叫他在这个世间表法,到他跟这个世间的缘尽了,表法任务圆满,佛来接他。这个时间长短不定,有延长一二年、三四年,有延长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於有延长五、六十年,有。在中国古时候出现的,好像是唐代,我记不清楚了,有一位法师一百五十多岁才走的。

  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非常时代,中国外国历史上都没有的,整个世界社会秩序乱了,人多苦,灾难多。佛菩萨慈悲。扰乱社会的妖魔鬼怪,什么是妖魔鬼怪?左丘明在《左传》上告诉我们,他写的,他的著作,他跟孔老夫子同时代,孔子作《春秋》,他给它做注解,这个传就是注解,这里头有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这个话说得有道理,人要像个人,人有人的道德。什么是人?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具足,这是人。古时候读书人每个人都遵守,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这五个字是不能够离开的。仁者爱人,对别人恭敬,爱人,为什么?这是性德。这个性德从哪里来?从父子有亲来的。五伦是道,五常是德。人生在世间不能离开道德,道德都脱离了,人就是妖魔鬼怪。你看古时候,有仁、有礼、有义、有智(智是理智)、有信。现在的社会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五个字全没有了,五伦也没有了,现在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朋友没有信,全乱了,叫乱伦。五伦、五常没有了,这个社会就叫妖魔鬼怪。

  谁来救这个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所以今天社会里妖魔鬼怪多,佛菩萨也不少,如果没有这些佛菩萨应化在其中,这个世界还能住吗?我们看到不少,学佛的人、念佛的人、诵经的人、参禅的人、持咒的人,这些人里面有很多再来人,对於社会安全逐渐逐渐上轨道,各行各业都有佛菩萨在里头示现。所以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可以轻慢一个人。为什么?说不定他是再来人,他是来示现的,我们轻慢就造了不善的业。他慈悲,没有关系,他不怪我们,我们自作自受,自己造不善的业,自己要受果报。所以我们要学十善业道,我们要学十大愿王,对於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真诚恭敬,与性德相应,也就是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相应,我们要称赞。中国古人教导我们这些东西,实际上总的来说就十二个字,与这十二个字相应的,我们要赞叹。这十二个字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与这十二个字相应的,我们要赞叹;相违背的,不赞叹,不放在心上,这就对了,有礼敬,没有赞叹,有供养。礼敬、供养都有,没有赞叹,善财童子表演给我们看的,五十三参。

  我们讲这么一段经文,前面是十六正士,上官同学很难得,把十六正士的表法融入四十八愿、融入五十三参,让我们又深一层的体会得。这就是同学在一起的好处,切磋琢磨,彼此都提升。这在教学里头是不能少的,同参道友要自己去找。我在台中十年,接受李老师的教诲,他是身行言教,言教有时限的,一个星期三次。那我们修学怎么办?我找了七个人,包括我自己,我们七个人是个小班,每个星期一次,晚上三个小时,我们在温习功课,交换心得,十年如一日。我离开台中以后,听说这个班就没有了。这个班对我的利益太大了,我在老师那里学教,在这个班上消化,多半的时间是我复讲,做心得分享,这六个同学在一起互相讨论。我们用这种交流的方法,把老师所教的能消化,能体会得,最重要的是用在生活、用在工作,待人接物,活学活用。

  我们再看下面的注解,「不但有情说,无情亦说。故不宜以法音限於世尊之言教」。如果说法音只是世尊的言教,这范围太小了,局限了。实实在在佛的教化、神通、感应,我们无法想像,不可思议。他的对象,一切时、一切处,对象都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佛如是,法身菩萨亦如是,他见性了,他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都叫众生。这个范围大,动物是众生,植物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也是众生,矿物,山河大地还是众生,空中的云彩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没有一样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只有自性,这一样不是众缘和合,除这个之外全是众缘和合,所以众生的范围多广。我们听到众生两个字,往往只想到人,而没有想到别的。众生包括所有一切现象,连自然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今天科学把现象分三大类: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三种现象在佛法讲,全是众缘和合而生,统统叫众生。所以有情佛说法,无情佛也说法。无情有感应吗?有,水实验探测出来了。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实在讲很简单,被他在无意当中发现。台湾高雄给我治牙齿的刘大夫,他们有几个同学对这个很有兴趣,买了一些机器也设立一个实验室,做出来的成绩,我觉得超过江本博士。江本博士成名了,他没人知道。我看到他的实验,好!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在水实验里面统统有反应,真正证实江本所说的,宇宙的奥秘水知道。这个实验要很细心,要耐心去观察、去照相,因为它的生灭速度太快,如果不细心把握不到,结晶存在的时间只有几秒钟,必须要掌握才能看到。所以说无情亦说。

  「世间者,罗什大师曰:世间者,三界也。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这叫世间。世,中国人讲时间,三个世,三十年叫一世,这是中国人说的。间是空间,十方,东、南、西、北四方,四维,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加上上下,十方。所以世间两个字,用现在的名词就是时空,时间跟空间。在佛法里头一般称欲界,有六层天,欲界天下面有修罗,有人道,有饿鬼、地狱、畜生,属於欲界。色界,欲放下了,所以他的清净心现前,四禅八定,修这个,修四禅八定。修四禅生色界天,色界有十八层,修四空定生四空天,上面没有了,到此为止,这就是轮回的边际,但是他出不了。非想非非想天人,这是无色界第四层天,最高的,寿命八万大劫,这个时间很长,寿命很长,寿命到了,上头没有了,寿命到就是福报享尽了,阿赖耶里面恶业种子现行,这一现行他就往下堕落。堕落到哪里?一般多分堕落到无间地狱。为什么?他烦恼起现行,毁谤圣贤,他错认了,把四空天、把四禅天当作般涅盘,认为到那个地方不生不灭。寿命到了,这个生灭现象现前,这个时候怨天尤人,说圣贤人欺骗了他,我已经证得涅盘不生不灭,为什么还会有生灭?这种怨恨心一起就是地狱种子,爬得高,摔得重。

  出轮回真难,真不容易。不出轮回,离苦没有离究竟苦;不生极乐世界,得乐没有得到究竟乐。佛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离究竟苦,不但超越六道,还要超越十法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超越了,生到极乐世界得究竟乐,圆满的乐。我们要晓得,我们非常幸运,无比的幸运,遇到这个法门,发了心,天天念佛,这是什么?这就是离究竟苦,得究竟乐。可是不是想像那么顺利,我们遭遇的魔难很多。诸位要听清楚,我讲这个难,魔难。什么是魔难?天魔,魔王波旬不希望我们离开六道轮回,他要用种种方法来障碍我们,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天天生烦恼。这样什么?虽然你发愿求生,天天念佛,你还是去不了,这些魔难障碍你。凡是叫你生烦恼的,这些事情都是魔难。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别人对我们赞叹也好、毁谤也好、羞辱也好、障碍也好,甚至於陷害都好,不要放在心上,不被外面境界干扰,不被外面境界影响,你就平平安安往生极乐世界了。那我们得对付,就是应付这些魔来扰乱,要布施、要持戒、要忍辱、要禅定,还要智慧,智慧明了,不糊涂,布施、持戒、忍辱那是功夫。我们就依这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心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对这个世间一切法一丝毫贪恋都没有。心里念念求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除这一念之外,没有其他的妄念。我们这样的心态就能够往生净土,就能够脱离六道轮回。

  小小不如意心里就不高兴,不行。再大的名闻利养现前,欢喜,心动了,也完了。财色名食摆在面前,如如不动,要看破,这些东西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如果你动心就是造轮回业,你喜欢它,三善道,你讨厌它、怨恨它,三恶道,你想这多么可怕。知道这桩事情可怕,自己有高度的警觉心,把这句名号抓住,念念不舍,为什么?不念这句佛号就念烦恼。没有起心动念,也没有佛号,叫无明。无明就是根本烦恼,千万不要把无明烦恼当作是功夫、是境界,那就错了,境界是觉悟,无明是迷惑颠倒。所以有人修定,什么都不想,修无想定,以为这是最高的,我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好像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实际上他执著一个无,堕在空里面去了,叫恶取空。那不是真正禅定,禅定里头有境界,它里面的境界是一片黑暗,这是无想定。无想定修成,在第四禅的无想天,那个也是麻烦,在那个里面一切都不想,闻不到佛法,换句话说,把时间、精力完全浪费了。於是可知念佛可贵,不念佛怎么办?我们肯念佛,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今天能信,真不怀疑,真正发愿求生净土,是诸佛如来威神功德加持。如果没有这个加持,不可能,你怎么会遇到,你怎么会相信?现在问题,我们自己信心是不是真的圆满具足,愿心是不是真的恳切,对这个世间丝毫留恋都没有了?这自己心里就明白,决定往生。

  我们看末后这一段,「世尊受请后」,释迦牟尼佛示现,接受这些菩萨、天人请转法轮,接受了。「广演一代」,这个一代,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间,八十年;广演,演说大乘、小乘、权教、实教、偏教、圆教诸法。这一句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全都包括了,对大根性的人说大乘,对小根性的人说小乘;对烦恼习气还相当重,没有办法领悟到大乘,那就用权说,叫方便说;他戒定慧具足,可以接受大乘,就真实说,讲真的;偏、圆跟权、实意思差不多,佛有些经典偏於一方,那是什么?听众需要,把他纠正过来,圆是圆满,《华严》、《法华》圆满。目的,「觉醒三界一切众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佛不去,菩萨也不去,他们在定中,什么也不相信,他不能接受,「故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此是转法轮之总相」。

  下面,「别相」。别相落实在教学,总相是智慧,教学的理念,别相是教学的手段、教学的方法。这个里面也分两段,第一段,「普贤胜行」,因为净宗是大乘经。第一段普贤胜行分为三科,第一科「破迷启悟」,第二「悲智疗苦」,在后面。破迷启悟是教学总目标、总方向。

  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

  释迦牟尼佛在净宗《无量寿经》教我们什么?就这四句。城是比喻,「破烦恼城(见《唐译》)」,五种翻译本里面,唐朝时候《大宝积经.无量寿会》这个本子所说的。「烦恼」,贪瞋痴慢疑,思烦恼,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是见烦恼,合起来叫见思烦恼,一共十条,这是根本烦恼。下面为我们解释,为什么称烦恼?它「烦心恼身」,让你身心不安,所以叫烦恼。这十种底下说出来了,「又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十种,称为十烦恼」。天台法华宗智者大师所说的,「以见思、尘沙、无明三惑,称为三烦恼」。上面说这十种就是见思,见有五大类,思也有五大类,归纳起来说三烦恼,这是第一大类,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断了,证阿罗汉果,超越三界了。那我们就知道,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就是见思烦恼造成的。我们对这个十种烦恼,要有高度的警觉心,人不可以有。

  我们细细观察,海贤老和尚这十种都没有了。他有没有贪心?他有没有瞋恚?他有没有愚痴?他有没有傲慢?他有没有怀疑?全没有,思惑断了;思惑断了,见惑没有思惑才能断,有见惑就断不了思惑。所以身见、边见(边见是二边对立)、邪见(错误的见解)、见取、戒取(成见,自以为是,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这十种他都没有。在一般讲这十种没有是阿罗汉,不是普通人,小乘四果圣人。如果尘沙惑破了,无明惑破了,尘沙是分别,无明是起心动念,在我们净土宗,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就是见思烦恼断了;如果念到理一心不乱,无明烦恼断了,无明断了就是明心见性。老和尚有没有见性,明心见性?细心去观察,他见性了。他说了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听,跟人谈话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我什么都知道」。这句话不能随便说,这句话是只有大彻大悟的人,理一心不乱才可以说。什么都知道,他就是不说,天机不可泄漏。为什么不能说?师父教他的,师父早就知道,你将来会开悟,开悟之后可不能乱说,可不能指手画脚。为什么?时代不一样,他要生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就可以说,释迦牟尼佛一定派他去讲经教学。那个时候没有科学这些技术,真的要靠讲演。佛的这些大弟子得理一心不乱的,要代佛去说法,一年有九个月在外面教学,雨季结夏安居回到佛的身边,接受佛陀的再教育,把你提升,现在叫进修教育,每年要跟佛三个月。这是什么?阿罗汉以上。如果阿罗汉好学多闻,他不离开佛陀,只有佛知道什么?哪个人跟他有缘,特别有缘分,别人教不了,不相信,你去教他相信,就派他去教。当时佛在世有这种情形。

  菩萨在家出家都有,而且示现在家的不少,你看在本经表法,出家菩萨只说了三个人,在家菩萨说了十六个人。他们表的是些什么法?很难得,上官同学发现了,我们看到她的心得分享,我们在一起分享用了六个小时,难得。表的是什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华严经》的五十三参,这十六位法身在家菩萨,他们表这个法,这是大圆满。弥陀、世尊教学的就是这个法,这个法圆圆满满都在这一部《无量寿经》里头,所以《无量寿经》还得了!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所以前清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告诉我们,这个居士我们查出来了,黄念祖老居士没有说错,他的家庭确实是显赫之家,他的父亲、祖父两代都是状元及第,官做得很大,他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就是现在的国防部长。他十八岁考中进士,一生没做官,对於佛、道、儒都有浓厚的兴趣,他是大通家,儒释道全通,念佛往生净土,他到极乐世界去了。他告诉我们,《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华严经》叫大本,《无量寿经》是中本,《阿弥陀经》是小本。这三部经里面所说的完全相同,言语有简繁不同,《华严》说得详细,《无量寿》说得简单,没那么详细,《阿弥陀经》更简单,便於早晚课诵用,内容完全相同。我们相信。

  明朝末年,莲池大师著《阿弥陀经疏钞》,《疏钞》都是莲池大师自己造的,疏是解释经的,但是疏还是太深了,再用钞解释疏,就是注解的注解。这部经分量很大,我们曾经用这个本子讲过一遍,一共是讲了三百多次,一次一个半小时,讲三百多次差不多整整一年,这一部《阿弥陀经》。这个也叫很多人对於净土产生信心,一般认为净土的东西太简单了,《疏钞》完全用华严十玄来解释。我第二次到美国去的时候,是去讲经,就带了这一套,那个时候是卡带,方形卡带,录音带,一个带子是九十分钟,总共这一部经三百多卷。我把它摆在讲台上,讲台前面,人家问我,这是什么?《阿弥陀经》。大家一看呆了,《阿弥陀经》那么简单,讲这么长的时间?我说是。引起大家对於《阿弥陀经》的重视,因为一般学佛的人瞧不起。我到美国那个时代,美国的密宗很兴盛,禅宗很兴盛,净土都瞧不起。所以《阿弥陀经》这三百多卷带子摆在讲台上,一般人震慑住了,首先让他不敢轻视净土。

  细说呢?细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根据我过去的经验,这部经从头讲到尾要两万个小时。我们现在这个进度,一天四个小时,一年讲满三百天,一千二百个小时,十年一万二千小时,一部《华严经》差不多要讲十八年。这个世界上哪一门课程有这么多学分的?找不到,佛教大学才有。《华严》确实好,可以说,这是方东美先生说的,它是释迦牟尼佛佛学的概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都不出《华严》,《华严经》上全有,所以它是佛学概论,圆满的教科书。这个教科书编得太理想了,方先生完全把它当作哲学看待,这里头有圆满的理论、有细密的方法,末后还带表演,善财五十三参做出来给你看。这五十三个人代表我们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全都融化在《华严经》中,妙不可言!我们中国宋朝朱夫子编的《四书》,这大家很熟悉,我相信他编《四书》的灵感是从《华严经》来的。他学佛,不承认,为什么?希望死以后,他的牌位能够放在孔庙里头,做圣人的学生。他知道佛门里面不会放他的牌位,佛门里要祖师才行,所以他到孔庙去了。怎么知道?它很像,你看《中庸》理论,《大学》方法,《论语》跟《孟子》是表演。《中庸》的理论,《大学》的方法,圣人落实在《论语》,贤人落实在《孟子》,圣贤。他这个搜集编撰的方法,非常像《华严经》,《华严经》有理论、有方法、有表演。所以中国学问,《四书》可以做代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那是传统文化的概论,我们看到了非常欢喜。

  我们再看下面注解,城,「城者,城堡。佛演妙法,摧破众生身心中烦恼之堡垒,故曰:破烦恼城。」这个意思说得很好,说明烦恼真不容易断,太难了,像堡垒一样。我们如何能把这个堡垒瓦解,这是修行的功夫。破烦恼城,佛教导我们,前面讲的十种烦恼,见思十种,那是六道轮回,这十种烦恼化解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就好像一场梦醒过来了,梦里头痕迹都找不到,这是第一重梦。第二重梦就是尘沙、无明造成的,尘沙是形容多,分别、妄想,无明是妄想,见思烦恼断了,还有尘沙、无明。他住在哪里?他不住在六道,住在四圣法界,也就是声闻、阿罗汉修行的地方,缘觉、辟支佛修学的地方。必须要破无明,无明是起心动念。我们眼见色,看得很清楚,没有起心动念,这个人是佛;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个人是菩萨;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人是阿罗汉;如果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有,六道凡夫。这些非常重要的纲领要记住,然后我们修行功夫能得力。在哪里修行?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睁开眼睛看,我们这一睁开眼一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有,这叫造业。善念、善言、善行造三善道,恶念、恶言、恶行造三恶道,就这么来的。我们念佛想求生极乐世界,天天在造业,那怎么能成就?所以叫严持净戒。为什么?严持净戒意思叫我们不造业,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我们一般普通在家人,在现在这个时代,严持戒律,持什么戒律?我们在戒律里头只选了五科,好懂,好记。第一个净业三福,那是指导原则,决定不能违背。佛说得很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你怎么能违背?这三条,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把这一条落实在三个根,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后面修《十善业》。三福、六和,六和敬不能少,家和万事兴;三学、六度,我们要深入经藏,戒定慧,走这个路子,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最后普贤十愿。我们就持这个戒就行了,这就圆满了。一定要做到,要从根扎起,根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十善业道经》,我做了个节本,只有六百多字,在《世界宗教是一家》,在这个本子里头,诸位可以看到,便利现代人修学,要有善巧方便。所以要常常想到,持戒是断烦恼,烦恼断了清净心现前,心里没有烦恼、没有牵挂、没有忧虑、没有杂念。我们的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清净,阿罗汉;平等,菩萨;觉就是明心见性,成佛了。这是我们修行的三个目标。首先求清净,清净心得到了修平等,平等心得到了求觉,你看都在经题上。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