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39-0210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一0集)  2010/11/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1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五十九面倒数第四行,从经文看起: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一章也就一愿,我们看念公的注解。「右第十八,十念必生愿」。「日」指日本,「净宗古德较量诸经。余经中」,就是除这一部经之外,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叫余经。「《华严》独真实。若与此经相较」,就是互相比较,「则此经为真」。这是一层一层的比较,这是第一层。世尊当年在世,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讲经教学,一直到老人家圆寂。他是七十九岁圆寂的,三十岁开始讲经,一生讲经教学四十九年,这经里头也常说,说法是三百多会,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身口意三轮宣说,身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这身教,他老人家一生所说的他全都做到了,他没有做到他不会说,说的他都是先做到,然后讲解给大家听,这是佛菩萨,这是圣人。如果说了自己没有做到,那叫骗人,没有人相信他,佛统统做到了。

  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哪一部经最重要,可以做为四十九年说法的代表?这桩事情,隋唐时代,日本人,多半是日本出家的,在家也有,到中国来参学,现在说留学。回去之后,把佛教带回去了,在日本先后建立十三个宗派,比中国还多,中国大小乘总共十个宗派,日本十三个宗派。他们这些祖师大德,多半都是智者大师的学生跟善导大师的学生,所以日本人最崇拜的是这两位大师。智者传天台法华宗,日本念《法华经》经题的人很多,「南无妙法莲华经」,他就念这个。念佛的很多,弘扬《无量寿经》的比中国还要盛,《无量寿经》的注解有二十多种,中国才只两种。他们研究比较,几乎公认是《华严经》代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所以《华严》称之为根本法轮。早年方东美先生他给我们介绍,《华严》是佛经哲学概论,也推崇它是佛法里面的第一部经。因为在中国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派的教义都在《华严》里面,所以称《华严》为根本法轮,是非常有道理的。

  《华严经》跟这一部经做比较,那这一部经是真的,这就是超过《华严》,为什么?《华严经》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就是说,五十三参善财童子最后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华严》到最后还是归《无量寿》,还是归阿弥陀佛,这就变成第一的第一,真正是世尊出世所说的第一经。前面我们看到过,黄念老引用善导大师的话,善导大师说过,「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是中国人讲的,他的意思:十方世界一切菩萨成佛,成佛之后一定是弘法利生、讲经教学,讲什么?他说「唯说弥陀本愿海」,就是这部经,就是《无量寿经》。跟我们前面读的「诸佛称赞愿」意思完全相同。为什么诸佛都讲这个经?没有别的,这个经是一切普度,不像其他的。你说《华严经》,真正够得上学《华严》条件的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个意思是说《华严》度的是上上根人,不是普通人。上上根人,一万人当中难得找一个,恐怕一个都找不到,真不容易!而这个经统统度,上上根也度,下下根也度,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就是把所有众生全都包括了,所以它比《华严》还要真实。

  我们再接著看,「又本经诸大愿与此愿相较,则此愿最为真实。」这都是祖师大德们,他们宣说的。这部经在这一品里头,第六品「发大誓愿第六」,这里面给我们讲的总共有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哪一愿第一?这找第一,这些祖师大德给我们的资讯,也是第十八愿是第一。我们记住一个总的原则,如来出世,应化在世间,来干什么?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来干这桩事情的,是来普度众生的。哪一个法门才真正做到百分之百的普度?只有这部经。而这部经里面什么地方讲到普度?就是这一愿,这个第十八愿。你看第十八愿说的,这多么简单,『十方众生,闻我名者』,下面谈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至心信乐』,第二个条件『愿生我国』,头一个条件,你真心相信,喜欢极乐世界,喜欢这个法门;第二个,你真的发愿,我一定要去;第三个就是『乃至十念』,你看看,多简单。所以蕅益大师讲得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至於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那是持名功夫的浅深,这句话要注意到,持名功夫的浅深,不是念多少。念佛念多少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功夫浅深,功夫是什么?那个佛号能伏得住烦恼,那叫功夫。佛号能把烦恼念断了,上乘功夫;能把烦恼控制住,不起作用,这就能往生。我们今天知道,这个烦恼断可不容易,要说断烦恼往生,那往生的人就少了。那要什么资格?至少要阿罗汉,你看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无明没断,那阿罗汉以下都不能往生。这一愿告诉我们,十念能把烦恼控制住都能往生。这个十念是什么时候?临终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最后十念,最后这十念是清净念,清净心,没有怀疑,没有夹杂,符合《大势至圆通章》里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这十念,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著,这相继,净念是不怀疑、不夹杂,就成了。

  我们早年在美国送一个,不能算居士,因为他没有学佛,周广大先生。这个人是非常善良的人,他什么宗教也不相信,在美国开了个面包店,得了癌症,医生给他宣布没有法子治疗了,让他家人把他带回家去,告诉他想吃什么都给他吃,他的寿命只有几天了。这个时候家人著急,家人也不相信,所谓是病急乱投医,医生不收了,医院不收了,我们那个地方有个净宗学会,他就找到我们,问我们有没有办法帮助他。我们有几个同修去看看,确实他是没有办法再恢复健康,结果就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讲给他听。他听了很欢喜,你看这有善根,他能接受,听了欢喜。就告诉他家里的人,不要再去找医生给我找什么药了,大家统统念佛送我到极乐世界去。你看这个念头转得多好!证明这个第十八愿是真的,十念必生。那么家人,我们学会里有几个同修都帮他助念,这一念的时候,他就告诉他家人(本来癌症是很痛苦的,要打吗啡这些东西),这不痛了,念佛就不感觉痛,很舒服,药物都不用了。三天,念了三天三夜他走了,不止十念,三天三夜,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最后的这个三天,他能往生。往生的时候瑞相非常好,全身柔软。

  所以这种往生本身必须也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头脑清楚,不迷惑。人要病重的时候迷惑了,家亲眷属都不认识了,那就很麻烦,那个真是助念都帮不上忙,非常困难。所以第一个头脑清楚,这他的福报,。所以一生善人,善有善报,走的时候头脑清楚。第二,要遇善知识,要有人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你,你看这个缘他遇到了。第三个条件,听到这个法门要相信,要发愿求生,要跟著助念的人一起念佛,这个他都具足了。往生净土缘具足了,他就成就了。可是我们要知道,这样殊胜的缘也是亿万人当中难得找一两个,不简单!我们看看,到医院去看看就晓得,你看那个人,临命终的人,几个人头脑清楚?绝大多数眼睛张开了,看看你不认识,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认识,这个事情就麻烦了。又何况现在这个时代,老人痴呆症特别多,一痴呆助念就没法子,就是连一生信佛念佛都有困难。困难在什么地方?情执断不了,怨恨忘不掉,还有一些杂事情放不下,那就麻烦了,阿弥陀佛不会等你的,你不去就算了,再等下一次吧。下一次那就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世了,非常难讲。所以我们了解事实真相,这一生当中一定把这个机会抓到,决定不能错过!

  我们看念老底下提醒我们的,「盖表此愿乃真实中之真实也。」这句话太难得了!换句话说,这一愿是大乘佛法普度众生真实当中的真实,几个人有这样好的善根福德因缘?你能遇到!确实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所讲的「无量劫中稀有难逢的一日」,你遇到了,这个缘多么殊胜。下面就是经文里重要的几个字,第一个「至心信乐」,至心。什么叫至心?「至诚之心也,至极之心也」。至诚,两百年前,曾国藩先生给这个诚下了个定义,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谓诚」。要是用这个定义来讲,什么人能做到?法身菩萨。为什么?他确确实实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完全放下,这叫至诚至极,真诚到了极处。这是真心,这个不是妄心。真心能现一切法,整个宇宙是真心现的,我们这个世界也是真心现的,谁的真心?自己的真心。真心只有一个,没有两个。真心就是真如本性。在此地,我们在修行功夫上来说,这就讲第二义,这不是第一义,前面说的是第一义。在用功的时候,就是大势至菩萨这两句话,「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至心。至诚,不怀疑、不夹杂;至极,那是一念不生是谓诚。

  「《金光明经文句》」,《文句》是它的注解,里面有个解释,「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云至心。」它这个意思也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实际就是本性,心源也是自性,都是讲明心见性,这个时候才至心。我们虽然做不到,一定要向它靠近,距离愈近愈好,怎样靠近?要放下万缘。我在最近,也有二、三十年了,常常劝勉同学们,最基本的,我们要想念佛功夫得力,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要把这些东西放下,还得要放下贪瞋痴慢,尽量的去放。这十六个字都放下了,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统统放下了,有没有入门?给诸位说,没有。这十六个字做到,你在佛的门口,我带你们到门口,差一步你就可以进去了。进去,我这个标准不行,我这个标准只能到门口,进一步要用佛的标准,要用经典的标准,经典标准比我这标准高,但是诸位要晓得,我这个标准做不到,经的标准你是决定做不到的。

  经典的标准就是见思烦恼,你得要断这个,把这个东西放下。见惑,经上讲得很清楚,三界八十八品,世尊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五大类,这好记。这五大类头一个,身见,不再执著身是我,你的身见就破了,身是假的不是真的,因为你有身见,执著身是自己,太苦了,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就从这个执著变现出来的,这个执著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你看有许许多多人,包括念佛的人在内,临命终时还执著身是自己,不肯放下,佛来接引,去不了!你爱这个身,你不会跟佛去,你麻烦在此地。一定要知道,这身是假的。佛讲得很清楚,身跟我们是什么关系?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这个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衣服不是我。你要认清楚,身体也不是我,我所有的,跟衣服一样。年岁大了,这身体不太好用了,用旧了,用旧了换一个,换个新的。在六道里面轮回就是换身体,所以身体不是自己。换身体,自己又做不了主,这就很可怜。自己能做得了主的,那是谁?阿罗汉以上的人,四圣法界的人,他自己可以做得了主。六道凡夫自己都做不了主,乃至於无色界天人他也做不了主。无色界的寿命长,长也有尽的时候,寿命尽了他就往下堕落。如果他能做得了主,他怎么会堕落?怎么再去搞轮回?这做不了主。

  「我」的意思,就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这两个意思,我们这个身上都没有。佛法里面有没有说我?我们在前面读过,确实大般涅盘里面有「常乐我净」,叫四德;有法身、般若、解脱,叫三德,这三德里面各个都具足常乐我净四德。有真的,真能做主,真得自在。所以这些都要清楚,要明了,不执著这个身,不留恋这个身体。身体都不留恋了,何况身外之物?身外有人,你自己有家亲眷属,你要晓得,你家亲眷属那个身体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他也做不了主,他也不能保住。由此可知,人在世间不能不修德,不能不积德,修善积德提升自己的境界,你将来换身体就愈换愈好,比现在好。如果不修善不积德,你换身体就愈换愈差,来生会换成畜生身,换成饿鬼身,那就差很多了。所以这些都必须要明了,要搞清楚。所以要破身见,要破边见。边见就是对立,这个念头不好,这个念头是所有烦恼的根源,放下对立,烦恼就去了一大半,许多烦恼都是从对立里头产生的,所以这个念头非常非常不好,对别人不利,对自己更不利。你冷静去想想,对别人不利只有三分,对自己不利有七分,这不能不知道。

  再就是成见,我们今天讲的主观观念,这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大乘经教里面佛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才晓得成见是错误的,一切法不可得,无所有,你那个成见不就变成妄想吗?无论是因上的成见,果上的成见,统统是妄想,这个东西要放下,你才能够证得须陀洹果,小乘须陀洹。在大乘里面,像《华严经》上讲的,十信位的菩萨初信,你真的入佛门了,虽然是小小圣,刚入门像小学一年级,经上告诉我们他是圣人,他不是凡夫了。虽然还在六道,还没有能力出六道轮回,但是这样的人,就是已经证得初信位的菩萨,须陀洹,小乘须陀洹,他在六道里头决定不堕三恶道,叫位不退,他只有往上提升,他不会往下堕落。他有期限,天上人间最多七次,他就超越六道轮回。如果在这个阶段当中,他要念佛求生净土,生到极乐世界,他们不生在凡圣同居土,因为他是圣人,他生在方便有余土,不一样!方便有余土里面下下品,超过凡圣同居土的上上品,他在凡圣同居土的上面。所以应当要放下,世间人最难的是情执,情执比其他的还难放,一切都要放下,什么都是假的,别当真,你就自在了,你心里就清净,烦恼轻,智慧就长了。

  下面解释几个字,「彻」,这上面《金光明经文句》里面说,「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云至心」。下面解释几个字,「彻」是彻底的意思。「到」是到达的意思,「即游子到家之到」。这个比喻很好,家是哪里?极乐世界是家,没有回到极乐世界,都在外头流浪,六道轮回是流浪,十法界也是流浪,回归到极乐世界这就真的回家了,游子到家了。「心源者,自心之本源。尽者,穷尽。实际者,即本经中真实之际」,这在前面讲了很多,就是真如自性。这个心源也是真如本性,都是说的一桩事情。「信乐者」,它的意思是「信顺」,完全相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随顺佛陀的教诲,「所闻之法,而爱乐之」,这个不念「乐」,念「要」,乐是爱好,非常的爱好,「即信心欢喜也」,就这个意思。「又至者,真也,诚也,实也。心者,种也,实也。信者,真也,实也,诚也,验也,满也,忠也」,它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这个信字。可见得我们用这个标准来检验自己的信心,你就会知道我们信心不足。这个信心是不是真信?有问题!是不是实信?是不是诚信?都有问题。是不是通过检验不是迷信?是不是圆满的信?是不是忠信?这个忠,你看心字里面一个中,不偏不邪,这叫忠信。拿这些字来检验就知道我们的信心不圆满,所以我们念佛还是没有感应,信里头有问题。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相继」,我们那个净字里头不圆满,有疑虑在里头,有夹杂在里面,不但是念佛有夹杂,我们信心有夹杂,我们的愿心也有夹杂,可见功夫不纯,感应就不现前。如果真正做到信心清净的时候,大势至菩萨讲得很好,「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感应。信心清净是因,诸佛现前是果,我们没有见到佛,佛在哪里?一切时一切处他都在,佛没离开我们,只是我们跟他的频道接不上,问题出在这个地方。所以信心真不容易!

  我在早年出家,我三十三岁出家的,三十五岁受戒的,佛门里面的规矩,受完戒去拜老师,离开戒坛回去之后拜老师。我的老师是居士不是出家人,李炳南老居士,我的经教是跟他学的,在佛法里面来说,我们的关系,我称他作和尚,他是我的和尚。所以诸位要晓得,和尚这个称呼,出家可以称呼,在家也可以称呼,比丘尼可以称呼,在家女居士也可以称呼。这是印度话,意思是什么?翻成中国意思就是亲教师,你的法是跟他学的,他直接指导你的,这个人就是你的和尚。所以佛门的称呼一定要晓得它的意思,一说和尚都是出家人,错了,你根本就不了解和尚是什么意思。出家人是比丘、比丘尼,这个在家人不能称。诸位要知道,和尚能称,法师能称,阿闍黎都可以称,这是佛教名词都可以称。只有沙弥、沙弥尼、比丘尼、比丘,这个一定是出家人,这在家人不能称的。所以诸位从称呼上你就了解,佛法是师道,不是宗教。和尚是老师、亲教师,现在的大学里头指导教授。学校老师很多,不是亲自教过我的书的,不称和尚,要称阿闍黎,就是我们一般讲称老师。指导老师跟一般的老师不一样,他是我们学校老师,没有上过我的课,所以有分别的。通称法师,法师未必上我的课的,我未必跟他学的。但是称和尚,那就一定是你跟他学的这位老师,关系非常密切。称阿闍黎那是很尊敬的称呼,虽然他没有教我,但是他的德行,他的学术、行持都能做我的榜样,是这个意思。念老这里解释,解释得很详细,解释得很清楚,让我们深深去反省,我们的信心诚不诚?我们的愿心,修学精进,都在此地找得到标准。

  「乐者,欲也,愿也,爱也,悦也,欢也,喜也,贺也,庆也」,你看说这么多,讲爱好!爱好到什么程度?这里头分等级的,这八个字,里面浅深意义不一样。我们对这个法门,对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我们喜爱他,喜爱到什么程度?喜爱到极处,那是贺也,庆也,要恭贺自己,要庆幸自己,不容易遇到,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天遇到了,你说多么欢喜!「故至心即是真、实、诚、满之心,愿欲爱悦之心,欢喜庆幸之心,以如是心而信之乐之,故谓至心信乐。」这就讲一个字,信!我们如果对这个法门真的相信,到这个程度,跟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就有感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那怎么会一样?我们今天也信、也发愿,古人所说的叫「露水道心」,不坚固!李老师有一天讲经的时候,我们有个同学也在听,突然有个人来报信,他家邻居的房子失火了,他这时候怎么办?是继续留著听经,还是赶快跑回去救火?马上就考验出来了。这个朋友很难得,他听了之后,「知道了」,把他打发回去,还是继续听经,经听完之后再回家。这就不容易!有些人一听到有些事故,他心就乱了。像这些地方考验你的信心,你还是顾及你家的财产重要,还是求道的心重要?所以那个真信很难得,非常非常不容易!真信,那就真起作用。

  「善根者,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你看身口意,就是十善业,讲善根,不贪、不瞋、不痴,这是根。根在意里面,如果真的不贪不瞋不痴,他身三善自然就做到,不杀、不盗、不淫,他就做到了,口里面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他做到了,真做到了。如果这个意里头没有这三个根,身口就守不住。我们今天特别在三善根里头还得加个两条,我们要好好守住,这两条就是不傲慢、不怀疑。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叫五个善根。疑,特别对圣人教诲。傲慢是非常非常大的障碍,一定要学谦虚、学恭敬,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从恭敬当中得来,印祖说得好,「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二分恭敬得二分利益」。老师在课堂上课,学生很多,这一堂课下来之后,每一个学生得的利益不一样,为什么?对於课程、对於老师恭敬心不相同,十分恭敬的那个学生他就得十分;三分恭敬的学生他就得三分;没有恭敬心的这个学生,什么都没有得到,一点都不假。二千年前是汉朝,汉朝有个大儒郑康成(郑玄),年轻的时候读书,他的老师叫马融,也非常有名,《汉书》里头都有传,官也做得不小,相当於现在的部长,也是大儒,学生很多,跟他学的人很多。这个老师很厉害,老师常常提起,他的学问,学生当中只有一个人完全学去了,就是郑康成。怎么看出来?修学的心态,听课的时候专心,三年,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眼睛看看外面,都看老师,专注!在课堂的时候没有一个杂念。所以老师对他很佩服,老师也预料到他,将来这个学生的成就超过自己,果然没错,真超过他了,超过他太多了。所以就看你能不能专注,这些细节里面能够看出一个人。所以善根,身口意三业的善,固不可拔,坚固。

  「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善根」。你看这非常明显的,不贪的果报是大富,不瞋的果报是慈悲,不痴的果报是智慧,就是它能生妙果。余善,所有一切善法,都从这个三善根出生的,所以它是一切善的根本。「心心者」,这两个字连起来,「纯一之心也,净念相继之心也」。这个心是当念头讲,每一个念头都清净,每一个念头都善。「回向者」,这里大家要注意到,因为常常回向,不知道回向的意义,这个地方说出来,「回者回转,向者趣向,回转自身所修功德,而趣向於所期」,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谓之回向」。所以,回向一定要有功德。你自己所修的没有功德,拿什么去回向?那个回向是有名无实,有名无实的回向是欺骗人,自欺欺人,那就错了。所以我们要有真实的功德,譬如听经,听经有所领悟,这是功德。明白了,明白就破迷,所谓破迷开悟。破迷开悟有大小不一样,小的是小功德,大彻大悟是大功德。这一悟,就是修,这一悟是把自己的错误立刻就改正过来,这是真实功德。譬如我们听了经,晓得贪是烦恼,贪是恶业,世间人现在哪个没有贪心?他能贪得到吗?给诸位说,决定贪不到。那有人贪他得到了,得到是他命里所有的,他命里没有他决定贪不到。譬如贪财,十个人去贪财,有二、三个人得到,其余的没有得到。如果贪心会得到财物,应该十个人都得到才对,为什么有很多人得不到?他命里没有!错误了,不贪就发财了。所以佛教导我们,那是真理,一点没错。

  今天上午还一个居士来看我,他在国内做了很多好事,捐助很多钱,办了很多慈善事业。他告诉我,他收入是愈来愈多。我就告诉他,这是正常的,愈来愈多,你就愈去多做好事,你就对了。愈施愈多!这讲钱财。法布施,法布施长智慧,智慧天天在增长。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这是佛教导我们的,你看你求财、求智慧、求健康长寿,有方法,正确的方法,三种布施得三种果报。如果你在这三方面都吝啬,这三方面的果报你都得不到。凡事它有个理,理明白了,这就是破迷开悟,觉悟之后再不干糊涂事了,这就是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够改正错误,这是真修行,这是积的真实功德,用这个功德回向。现在我们回向所期望的,佛门里有一句总的目标,法界一切众生圆满成佛。这个愿望很好!你想想看,那要多大的功德,这个功德到哪里去求?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功德大。平常我们起心动念不为自己,为一切苦难众生,为现今多灾多难的地球,我们给它回向它知不知道?它知道。现在我们很清楚,所有物质现象都有受想行识。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用科学给我们证明,水确实它能看、能听、能懂得人的意思。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有受想行识,也就是五蕴,体是五蕴,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再小的物质,小到现在量子学家所观察到的叫小光子,比基本粒子还小,它也具足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五蕴的发现,在佛法、在大乘,这是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的。

  「《华严大疏钞廿三》曰」,第二十三卷里面有讲到这里,「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下面说三处,「三处,谓众生、菩提以及实际」。众生是法界一切众生,众生两个字的意思要懂得,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众生。众生的范围太大了!我们身体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这个地球也是众缘和合生起的现象,我们的太阳系、银河系还是众缘和合生起的现象。它包括遍法界虚空界,我们今天所讲的动物、植物、矿物、生物到微生物。有没有无生物?我们讲矿物,矿物有没有生?在佛法里讲,统统都是有,众缘和合。为什么?现在量子力学家知道了,科学家将这些物质分析成分子、原子、电子、核子,分到基本粒子,现在又分到小光子,佛法里面叫极微之微,那就不能再分了。极微之微还是具足五蕴色受想行识,换句话说,它还是众缘和合而生。在佛法里面,量子也叫小光子,它还是有机的,现在叫有机,就是说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因为它具足色受想行识,小光子也具足色受想行识。换句话说,它能看能听,我们起心动念它能感受到,整个宇宙是活的,没有一样东西是死的。佛法在三千年前讲的,现在科学都把它证实了,证明佛说的不是假的。所以这第一个回向众生,那是遍法界虚空界,这是大宇宙。

  第二个,菩提,菩提是自觉觉他,自觉之后帮助没有觉悟的众生,这是自然的。为什么?一切众生跟自己原本是一体,这个要承认。为什么?一个自性,又叫真如自性,真心是一个,整个宇宙万事万物都是这个真心变现出来的。所以二千五百年前,佛教没传到中国来,老子说了这么一句话,「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一句话,以后佛经传到中国来,被证实了。现在呢?现在科学家给我们证实了,确确实实是一体。既然是一体,我们觉悟了,那边还没有觉悟,像我们身体一样,突然有这么一块地方麻木了,麻木就不觉了,那我们已经觉悟的一定要帮助它恢复知觉,这是自然现象。你局部麻木了,你能不帮助它恢复吗?一体!所以佛家讲慈悲,叫「无缘大慈」,无缘就是没有条件的,叫「同体大悲」,众生跟我是一体,怎么能不照顾?他不照顾,认为他跟我没关系,这是在迷,没觉悟。真正觉悟了,他不是这样的,尽心尽力的帮助他、照顾他,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认识自己,自他不二,这是佛法。所以佛法说穿了没有别的,就是认识自己,认识到什么程度?认识到整个宇宙是自己,那就成佛了,整个宇宙是自己。这是菩提的意思。

  「以及实际」,实际是自性,要求自己,这回向。要求自己,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见性就叫做佛,所以见性成佛。菩萨帮助别人,要帮助到什么程度?也要帮助他到明心见性,就圆满了。没有明心见性,他的迷惑还没有断干净,迷断干净了就见性。通常大乘教里面所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在《华严经》上,实际上他的地位是初住菩萨,那真的叫成佛了。为什么?他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也断了,无明是起心动念,他在任何境界里头,眼见色、耳闻声,他不起心不动念,这真的成佛了。可是他还有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尽,但是无始无明习气并不障碍他的智慧神通道力,不障碍。他能够像究竟圆满佛一样的面对著遍法界虚空界,众生有感他就能应,像《普门品》上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能现什么身。虽现身,虽教化众生,他没有起心动念,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起心动念,他就堕落了,他真的不起心不动念。在教化十方一切众生当中,慢慢的、自自然然的无明习气就淘汰尽,淘汰尽,那就是妙觉位,就是究竟圆满佛,这才回归到自性,是究竟圆满,这叫实际。

  所以实际的意思有浅有深,浅是明心见性,深是无始无明习气没有了。所以在实报土里面修行,因为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所以他就没有变化。西方极乐世界,世尊为我们介绍的就是这种状况,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说我们这里生,像小孩一样慢慢长大,不是的,他是化生,莲花里面一开,那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这前面我们读过,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我跟诸位说了,那是报身佛,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完全平等!所以极乐世界的众生不生烦恼,大家样样都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连相貌平等、肤色平等、体质平等,找不到不一样的东西。永远不老,永远不衰,连花草树木都是的,永远长青,为什么?它没有变化。不像我们这个地球上,它刹那刹那都在变化,人慢慢变老了,树叶慢慢就变黄,落掉了,它随著四季变化。极乐世界没有,没有变化。寿命很长,多长?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以后呢?以后真的无量寿了,回归到常寂光,真正回归到永恒。常寂光起作用,不是不起作用。常寂光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我们讲三种现象都不是,不是自然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物质现象。它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它就现相。我们今天见的山河大地,见的所有现象,都是我们的心有感,它现相。我们的念头不一样了,它现相就起变化,所谓是境随心转。

  现在我们知道,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居住的地球病了,病得很严重!它为什么会生病?用我们的话说,它生气,气坏了。为什么生气?我们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不争气,全干坏事,它忍受不了,所以它病了。怎么治它的病?我们能够改邪归正,你看科学家告诉我们,改邪归正,弃恶扬善,端正心态,地球就欢喜了,真的欢喜,不是假的,它懂得人的意思。我们爱护它,你看看江本博士实验的,那个图案多美;我们说讨厌它,它的图案就很丑陋,地球也是这样的,没有例外的。所以我们造作种种不善,惹它生气,现在这个身体气坏了,到处都有毛病。我们果然能够回头是岸,它的病就好了,它就有救了。所以今天的社会,必须要恢复伦理道德的教育,要恢复因果教育、宗教教育,才能帮助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恢复安定和平,帮助地球恢复健康。不回头,麻烦就大了!真的地球会展现出末日来,那人类是空前的浩劫,没有地方可以逃。

  下面说,「《往生论注下》曰」,下是下卷,《往生论》是两卷。「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往生论》完全是修学净土宗的,所以回向的目标不一样,念念跟佛一样。佛,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目的就是接引一切众生,生到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佛。所以修学净土的同学,我们的愿要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也是念念期望一切众生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就对了。「是即愿中回向二字之义」,这把两个字的意思解释出来了。经文里「愿生我国即回向之鹄的」,这个在此地,它这个是有念「胡」,在此地我们念「古」,鹄(胡)是鸟,鹄(古)是射箭的箭靶中心,当这个讲。「愿我共一切众生往生极乐国土也」,我们要跟阿弥陀佛发同样的愿心,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念佛往生净土。

  底下讲十念,「十念者,如《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笺注》曰」,《笺注》是丁福保居士他编的,他说「十遍称名也」。这十念就是十句,十句念阿弥陀佛的佛号。「望西曰:经十念顷,专称佛名,为十念也。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以上经论义同。」经跟论里面都是讲十句名号这个十念法。我们在日常念佛当中,古人有教导我们十念法,对哪些人讲?工作非常繁忙的人,没有时间做早晚课,那就教他早晚十念。早晨起来,家里面有佛堂,面向佛堂合掌念十句阿弥陀佛。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十念当中没有疑惑、没有夹杂,这就是真实功德,如法。为什么?跟第十八愿相应,而且自己很清楚的知道,这一念就具足四十八愿,这个很重要。如果四十八愿都不要了,我只要这一念,那你就错了。

  日本有这么一个法门,叫「本愿念佛」,本愿就是第十八愿,他其他的愿都不要了,就这一愿,这是错误的。我相信日本当年祖师传这个法不是这个意思,后来愈传愈讹,传错了。念佛的观念、心态重要!你看科学家教我们应付这个灾难,里头重要的一句话就是「端正心态」,这句话很重要。如果我们四十八愿只要这一愿,其他的都不要,我们就错了,我们的心态发生错误。要怎样端正?这一愿具足四十八愿,这就对了。要是更好的呢?这一愿具足一切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无量法门,那就更正确,这是真的,跟经上完全相应的。所以我们不可以抓住这一愿,其他都不要了,那你就完全错了。所以这个心念比什么都重要。念的时候要真诚、要恭敬,念的时候。如果要真正累积功德,要把这种真诚恭敬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真诚恭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真诚恭敬,你真正是弥陀弟子,阿弥陀佛自然欢喜。如果我只有对阿弥陀佛至诚恭敬,别的算了,不要去理它。阿弥陀佛会叹气,说你怎么样?糊涂!你还没有觉悟。觉迷就从这里分。看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决定正确的,为什么?阿弥陀佛是自性,你在相上见到性,那就是明心见性,那真的不是假的。在一切万物上,万物统统是自性,没有一样不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遍法界。所以这个十念有效。

  我早年住在新加坡的时候,我提倡了一种十念法,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学习,他们告诉我非常有效果,简单、不费事,就是十句佛号,念「南无阿弥陀佛」,行,不念,念「阿弥陀佛」,也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早晨起来念一次,晚上睡觉之前念一次,就两次了。三餐吃饭,人家是念供养咒,我们合掌,吃饭的时候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念十声阿弥陀佛,你看这一天三次,这就五次了。你工作的时候上班念一次,下班的时候念一次,下午上班下班都念一次,一天九次。一天九次,可不能忘记,到时候你就会念,养成这个习惯,非常管用。时间短,一、两分钟就念完,效果非常殊胜。我这个方法从哪里学来的?从伊斯兰教学来的。我在新加坡有一次到马来西亚去讲演的时候,马来西亚是回教国家,早晨起来的时候听到这些回教徒们在做祈祷,他们是一天五次祈祷,可是他祈祷的时间并不长,大概是五、六分钟,一天五次,一天都不会缺的,无论在什么地方,时间一到,他马上工作放下,他就做祈祷去了。我看了很感动!我们念这个十念的时候,比他更简单,我们九次比他更多,真的很有效果,很简单、很容易,确实有效果。这十念十句佛号的时候摄心,把所有妄念放下,你一心去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很好!

  「乃至十念者,指称念名号,下至仅得十念者,亦得往生」。我们的十念一天九次,这个十念是用清净心念。很多人一天念到晚,一天念几万声,他虽念佛,他有杂念、有妄想掺进去,功夫还比不上十念,这个道理要懂。念佛念得很多,古人说的一句话说得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比不上十念净念相继,他十念是净念。净就是什么?没有怀疑,没有夹杂,这是净念。十句,一句一句相继不断,净念相继,我们符合大势至菩萨的开示,一天九次就很不错了,这九次是固定的,一次不能缺的。除此之外,你有时间念,那个不是正课,叫闲课,空闲的时候你可以多念,念的时候,最好也是用十念法。印光大师以前教给我们,念佛怎样摄心?他说念十句。如果十句,你心里又要记数,要十句的时候,还是分心,那他老人家教给我们,叫「三三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很容易的,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最后是念四句,这样念法,清楚,句句清楚,又不需要用心去记。因为十句,记的时候你还得要用一点心,用心,最好不要用心,清楚。所以我们的十念法,就用印光法师教的,用三三四的方法,不要用心去记,自自然然的,这个方法非常之好。

  「此乃指其至下者,故云乃至。若能多念,则多多益善矣。」多念好,但是要记住大势至菩萨的教诲,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我们平常的功夫,换句话叫万缘放下,都摄六根就是万缘放下,让自己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平等心,至少要保持这个。一切时一切处心地都清净、都平等,用这个心来念佛,句句跟佛相应,佛法里面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就是这样的净念,它才相应。有怀疑,就不相应,有夹杂,不相应了,这非常重要。不怀疑、不夹杂,要有信心。

  前几天,大同有一位居士来告诉我,他得的是红斑狼疮,跟刘素云居士一样,他是个很虔诚的念佛人,看到刘素云的光碟,所以他就决心不看医生、不吃药,发心念佛求往生。他告诉我,念了大概三个月,情况就非常好了,本来他满身都是的,以后只剩了几个,几个点。又念了两个月的时候,一个都没有了,再到医院去检查,医院医生说,看到以前的,是不是诊断错误?怎么你的身体样样都很好,你一点病都没有?真正的例子,前几天来看我,告诉我这桩事情。这个是什么?这叫真正净念相继,真的信佛,连身体都不要了,生死不管了,念阿弥陀佛了,就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它真管用。如果有怀疑的话,这行吗?这念佛能治好病吗?那你赶快去找医生治病,为什么?你有疑惑,效果就没有了。一丝毫疑惑没有,就有感应,这不是人人能做得到的,真信切愿,一定有感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