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石井牧师座谈会 (共一集) 2002/11/8 日本摄影制作公司 档名:21-149-0001
翻译:刚刚他介绍他自己,现在请师父介绍一下您自己,个人介绍一下。
净空法师:我叫释净空,祖籍在中国安徽,净空出生在中国安徽省。
翻译:师父您好,他说您这次来到日本访问,您的目的是什么?
净空法师: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大众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仔细去观察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他自从觉悟之后,一生(这是佛经上记载的)讲经三百多会,说法四十九年。佛每天都是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跟中国孔夫子当年在世的教学,我们能看出来,他们完全是相同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那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与中国孔老夫子一样有教无类,都是那样真诚热心的教导众生,解决社会上可以说从个人的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这是他一生所教学的内容。
我们尤其了解,佛所教的内容范围非常之深广,特别是对于现代二十一世纪社会复杂问题,几乎他都有原则性的指导,都有解决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把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教学发扬光大。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寺院就是学校,就是翻译经的场所跟讲学的场所。我们这次到日本来,希望能够带动日本的佛教道场,都能够恢复讲经、教学。
翻译:他说您老人家对日本,看到日本的佛教,看到日本的这些出家人,您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净空法师:在中国,最近两百年来也是时局的不安定,出家人的素质逐渐的往下降,所以佛教教学的工作几乎都停滞了。这次我到日本来访问,看到这个情形跟中国也很类似。但是毕竟日本跟中国还有古老文化的基础,只要有有心人来提倡,我相信恢复还是有希望的。
翻译:他说过去日本的佛教是以空海上人为首的,中国隋唐时代去中国留学,他们学习之后,把中国的佛法传到日本来。这次您老人家到日本来,您所弘扬的佛陀教育跟日本现代的佛教,您想想看是不是有很大的差距?
净空法师:差距是有,但是这个差距可以能把它融化。佛,释迦牟尼佛教学,我们体会他的理念、精神、方法都是非常圆融、非常活泼的,所以我接触佛教之后,自自然然就感到很佩服、很欢喜。佛教确实它能做到本土化与现代化,如果不懂得这个精神,不知道这个理念,这个差距就像有代沟一样,会有差距。如果懂得本土化与现代化,古今中外都能够融合成一体,它对于社会就有正面的贡献。
翻译:他说日本自从战争以来,在战争之前,日本人都有学习中国儒教,受儒教思想的影响。自从二战之后,日本人现在已经丧失了儒教的教学,而且还没有宗教教育的基础。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宗教问题,或者是对佛法不能够深刻的了解。中国人完全是相反的,中国人自从佛法传到中国来,一直都是受到儒学以及正确的佛法的薰陶。所以现在的日本人跟现在的中国人,他们对佛教思想的了解有很大的差距。法师,在现在的弘法过程当中,像这些问题,您是怎样弘法的?
净空法师:在现代弘法,确实比从前要困难很多倍。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于儒跟佛,中国还有个道,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不仅仅理解到佛教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儒跟道也不例外。再仔细观察全世界几乎所有宗教,我们研究它的典籍,都不外乎是多元文化的教学。我们从一切宗教典籍里面,我们找到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在佛家就是讲「慈悲」,在基督教、天主教所讲的「神爱世人」,在伊斯兰教《古兰经》也讲「安拉确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归纳起来,「仁慈博爱」是所有宗教创始人教义的中心点。如果我们都能够把仁慈博爱自己学到了,再把它能够发扬光大,我们能够爱一切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我们用一种真诚的爱心去爱护、关怀、帮助,从自己本身做起,中国古人所讲,真诚到极处一定能够感动人。所以今天我们在全世界,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最重要是用真诚心去感化。
翻译:他说我们基督教也是一样,佛教也是如此,其他宗教可能都是相同的。在诵经的过程当中,我们本人都听不明白,何况是一般的大众,他们更听不明白。法师,请您指点一下,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让一般大众听得明白?我也听说您老人家在弘法过程当中,您所讲的法语没有用这些术语,而且也能够让一般的听众都能够理解;不但理解,他们能够实行,他说这个很了不起。他说请老法师您指点一下,我们其他的宗教是不是也应该要这样做?
净空法师:教学,我们首先要肯定宗教是教育,是社会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首先我们把这一点肯定。教学是活活泼泼的,在不同的时代(古时候跟现在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当然它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非常活泼的,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现代化跟本土化。譬如说是以佛教做个例子来说,佛有没有形相?佛没有形相。佛在哪一个地区,那个造像就像哪个地区的人。像在日本,我们看到日本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在中国看佛像,佛像像中国人;在西藏看佛像像西藏人,在泰国看佛像像泰国人,这就是本土化。这就是要懂得本土化,他才能够契机,才能够度那个地区的众生,就在那个地方教学,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到现代。像我们经典的注解,经典是不变的,你看看在中国,唐朝注解就适合于那个时代人的;到宋朝,宋朝人又重新做注解,都不会再用唐朝注解。为什么?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宋代的人可以参考唐代的,他有新的注解出来。这是到元代、明代、清代,各个时代的注解都不一样,就是它能够适合当时人们的需要。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如果讲经还用古时候那一套,那肯定是没有人愿意学习。所以今天,我们应当要把经典做为二十一世纪新的一种说法。虽是新的,还是根据从前老的来的,像一棵老树一样,它年年发新枝,年年开新花,年年有新叶子,新的花一定是在过去枝叶上长出来的。所以永远是新的,永远不会落伍、不会淘汰,永远都是在进步,这佛法里面讲「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这个学问才是真实的学问,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把它发扬光大。
翻译:他说刚才听到老法师的一番开示,我有领悟到一些我们基督教的道理出来。像现代年轻的布教师,他们也是一样,在他们讲法的过程当中,来教堂听经的,他们自己都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且又讲给人家听,听众听起来是愈来愈糊涂。所以他慢慢的也在想,怎样能够改善,让一般的社会大众都能够了解这门教,都能够认识这门教?他说他也有一次,他在想这些问题。他说刚才听到老法师这番开示,他希望今后在弘扬基督教教理这方面,他也应该要向老法师学习,让一般的社会大众能够明白我们在讲什么。而且我们自己讲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能够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这样才能够把每一个宗教带到家庭、带到社会,能给社会有更大的贡献,这是我最大的希望。
净空法师:圣人的教诲,我们觉得都是相同的。因为在古代交通不方便,资讯根本都没有,所以许多人老死不相往来。我们知道,信仰宗教的人都肯定宇宙之间有一位真神。在佛法里面他不叫做真神,它叫「真如本性」,实在讲就是一般宗教里面讲的唯一的真神。《华严经》讲是整个宇宙,这个世界众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这是我们讲宇宙的来源、生命的来源,它是同一个源,同一个根源。既然形成了,我们不要以太空来说,就以地球上来说,地球有这么大,生活在每一个地区的人彼此不相往来,圣贤人都有义务,都应该去教导他们,怎样人与人之间相处,怎样与自然环境相处,怎样与天地鬼神相处,这几乎都是所有宗教教育里面的教学内容。因此他能够分许许多多不同的身分,不同的身的形状,说各个不同文化的言语、文字表达的方法。它的内容、方向、目标是一个,都是希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天地鬼神,都能够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样子一切冲突自然化解。和平落实了,繁荣、兴旺、幸福、美满才能够降临到每一个众生的身上、家庭、他的事业以及他的环境,这是我们肯定的。所以我们从这个理念来出发,宗教是一家人。
翻译:他说现在,令我们宗教界非常悲痛的一件大事情就是现在中东伊斯兰教,和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发生战争,甚至现在已经危及到整个世界和平。对这些问题来讲,这是我们宗教徒最悲哀的一件事情。我也很想做为一个宗教者来讲,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会请老法师慈悲,能够为我们开示一下,做为一个宗教的领袖,或者是宗教徒来讲,对这些问题,我们有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净空法师:这是一个教育上的问题。如果我们做为一个宗教徒,能够熟悉自己的经典,真正能够明了自己宗教里面所讲的理论,教主教导我们应当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我相信这个问题就化解了。可以说宗教当中的冲突,起源于自己对自己的教不了解,至少他没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其他宗教是一无所知,彼此又不相往来,这就免不了要发生怀疑。从怀疑就会产生误会,由误会再提升,就变成一种不能够接纳、不能够容纳的意思发生之后,摩擦就没有法子避免。所以中国古人常讲「通」,所谓「政通人和」,最重要的是沟通。如果常常往来,常常做朋友,不但我了解自己,我也了解别人,这样子冲突就能够化解。
我在过去讲经也常常说到,这个地球、社会像一个人的身体。我们今天缩小来讲,不讲宇宙,只讲这个地球,我们都是地球人,都是生活在这一块土地上;换句话说,都是一家人。我们希望每个国家、每个族群、每个宗教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就好像一个身体,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就像身体不同的器官一样,我们佛教是眼睛,基督教是鼻子,伊斯兰教是耳朵。如果说是我只爱我自己的,其他都不要了,我只有眼睛好,鼻子、耳朵都坏了,这个人就有病了。所以一定要每个宗教都第一,每个族群都第一,每个国家都第一,我身体健康;我每个器官都第一,我一点毛病都没有。要从这个理念去想,然后把它扩大,扩大到整个宇宙,我们要求宇宙和谐、宇宙平等、宇宙一家。你这样大的心胸,你才真正能做到彼此互相尊敬、平等对待、互助合作,宗教教育才能够落实。由宗教教育可以恢复到家庭教育,学校的道德教育,社会的伦理教育,统统可以能够恢复起来。事在人为!需要真正有觉悟的人,一起团结起来做这个工作。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也遇到不少真正热心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我们都非常尊重,希望把这个力量结合起来,能够产生一个改变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和平的力量。
宗教,我们在目前能做到的,就是要密切的往来,要互相的交流,我们诚心诚意来做朋友,彼此互相了解。当然这个事如果从根本上来讲,最好能够联合到全世界的这些宗教的领导人、传教师,在世界上建立一个宗教大学,每一个教成立一个学院,将来在全世界从事于宗教教育的工作,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不同的宗教就是不同的院系。所以确确实实把它变成一家人,给这个世界带来真正和平、幸福、美满。
现在在大学里面,教授教学生怎么样化解冲突,怎么样促进和平,我说我们如果单单为这几个学生、研究生来讲,我们收不到效果。应该怎么讲?应该学校里头要有远程教学,就是有卫星电视,我们的老师在卫星电视上上课,我们的学生是全世界的宗教徒,这样子把一般信仰宗教的人都能够唤醒、都能够觉悟。这对安定全世界的社会、促进世界和平是一个很大的力量,我们现在也正努力在做。
战胜别人不是英雄,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战胜自己不善的知见,这个人才叫大英雄。
翻译:他说他以前弘法,现在他是牧师,但是在他布教当中,他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宗教不接受任何宗教,而且觉得自己的宗教是正确的,其他的宗教都是邪教。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很久很久都是埋在心里最痛苦的一件事情。自从前几年他有从罗马教皇那边慢慢的学到一点东西,还有在生活当中,他也接触过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一些人士,但是他不敢正面的跟他们去交流,只是私底下做为一个朋友在交流,从这当中把他心里这个最苦恼的事情慢慢在解决。
刚才听到师父这番话,他觉得他的身心像开一扇门一样。他从今后也希望自己能够把自己的心胸拓开,能够像师父一样,在融合任何宗教的经典学习过程当中,自己也要认识自己的经典,同时也要学习其他宗教的经典。他希望他自己,而且也希望其他的宗教师,不但学习自己的经典之外,也能够学习其他宗教的经典。这样的话,我们的布教师和牧师的心胸才会打开,让一般的人更能够接受宗教,这样的话世界会和平,人民也会安居乐业。他说今天听到您讲这些话,感到非常的亲切,也好像找到一条归路一样。他希望其他的宗教也能够听到您这样的解答,或现在社会的问题都能会解决。他说今天真是收获非常非常之大。
净空法师:非常感谢。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我们的心善,看一切人都是善人;我们的心不善,看一切人都不是善人。所以佛法讲「境随心转」,外面的境界确确实实没有善恶。譬如说我喜欢这个人,我很喜欢他、很爱他,但是另外一个人很讨厌他,可见得它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每一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佛菩萨的标准是佛菩萨没有自己的标准,把自己标准放弃掉,所以他就平等。如果说有自己设立一个标准,那永远跟许许多多的人事物对立。我们能够把所有标准放下,让自己的心跟虚空一样,所以说「心包虚空,量周沙界」。这样的时候,我们跟最高层次的神明能够平等相处、和睦对待,能够跟地狱众生,畜生道、地狱道我们也是平等对待,也能和睦相处,你说这个多么自在!这是圣贤教导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一定要学习,要从自己本身去做到,能够爱一切人。像我这次讲《八大人觉经》里面就有「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决定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这是很大的错误。让自己的心真正做到纯净纯善,我们在这个世间没有冤亲债主,没有对立的,你说这一生过得多么幸福、多么美满!
翻译:什么问题都难不到您,我们提的什么问题,您都能够如理如法的回答。下面我们要用什么方法,进行下一步的座谈。他说他心中最难解的问题现在您都给我化解了,我非常欢喜。
他说刚才听到您的一番教诲,他也想到圣典当中也有教我们:如果你能够爱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爱;如果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如果你对别人亲切,别人自然也会对你有一种亲切感。他说这个问题是我们各个宗派,也许是各个宗教最大的问题。
净空法师:这个教理是真实的,所有宗教里面、经典里头都是这样教人。问题是我们自己要能够信、要能够理解、要能够认真的去做,要做出来,这才是真正接受圣人的教诲。我们学了,如果学了之后做不到,那我们很对不起教主,对不起圣贤一番教诲的苦心。譬如我们在新加坡,这是有一些同学们知道的,新加坡几乎所有宗教,他们做慈善事业,我们都会帮助它。当初有一些佛教徒不理解,来批评,说是我们佛教徒布施供养法师的,法师为什么供养其他宗教?有这种问题提出来。我给他解答,我说许多慈善事业,佛是不是教我们做?经典上有,都教我们做。我现在没有做,别的宗教做了,基督教做了,天主教做了,我们拿钱到那边去供养,等于说我们投资。所以他们到非洲去救那些病苦的人,他们有医生、有医疗队去,我们送了五万美金送给他们做医药费;最后他又告诉我,他们那边缺少救护车,我也送一辆救护车。他们做,他做、我做是一样的,何必要分,分彼此!这种分别是错误的。所以慈善事业,救济苦难众生,一定要合作起来做。
像我们在新加坡的温馨晚宴,现在我们在澳洲的温馨晚宴,你们都看到过,我们是接待这些贫苦的老人,每个星期请他们来吃饭。吃饭的时候绝对不谈宗教,这个大家欢喜。谈宗教怕里面有摩擦,彼此不了解,决定不谈,只是无条件的供养、无条件的照顾,来安慰这些老人。大家心里欢喜,感到他们在一生当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亲切的、和睦的一个团体。这就是回馈,我们尊敬别人,别人尊敬我们;我们爱护别人,别人爱护我们;我们帮助别人,别人帮助我们。所以得到政府的赞叹,也得到民众的欢迎。图文巴我们知道,是澳洲最保守的基督教一个区域,我们在那里能够做成功。这都是把教义付诸于实际生活,绝对不是空谈,问题才真正能够解决。
翻译:他说听到师父这一番开示之后,他现在心里也非常欢喜。他说我们做为一个教团来讲,根本不接受任何的一切宗教。现在听了师父这一番开示之后,我也希望我自己,从我自己本身做起,希望师父能够将弘法利生的一些经验传授给我,也希望能够跟师父一起互相合作,为世界和平、为社会安定,为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团结,我们努力奋斗。
净空法师:我们非常感谢。石井先生刚才有一个问题问了,我还没有回答他,就是他问到对于不同的宗教,如何能够来容纳?因为他们这个教要排斥一切不同的宗教。佛法里头有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是佛学名词,你们不必去管它。这里头最重要的意思,就是说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学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言行跟《圣经》里头讲的相应不相应?如果是相应的,我们都能接受;不相应的,它再好的宗教,我们也不能够接受。守住这个原则,这个问题就化解了。
翻译:他说我们认真努力合作,我们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