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1-0330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O集)  2016/5/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3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八十二页,我们从第一行看起:

  「乃至十念。乃至者,从多向少而言,如云下至」,下面一直到十念。「如上之信愿持名归向净土」,前面讲了很多,到这个地方,讲到最下面的、最低层的,「仅得十念相续」,这相续两个字很重要,「亦定生彼国」,定这个字很重要,语气非常肯定,念佛人下至十念都决定得生。这个地方讲的十念,包括第一个平时与第二个临时,临终这个更重要。平时,是对于一些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念佛的人,采取十念法,也行。不过这个十念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看下面的注解。第一个,「至于平时十念,亦有两种」,第一种,「如前引《弥勒发问经》中佛说之十念,不杂结使」。这一句是条件,这个条件很难。结使是什么?一般经上所讲的见思烦恼,这叫结使。这不是凡人能做得到的,这底下给我们解释,「是乃菩萨念,而非凡夫念」,这讲清楚了。菩萨,阿罗汉以上,见思烦恼断了。就是见惑跟思惑,小乘人断的,各有五种,就是五大类。见惑里面五种,第一个,「身见」。你看看六道凡夫哪一个人不是把身体看作我?对这个我非常执着,叫身见。这五种见都是错误的,错认了,假的,这不是真的。第二种,「边见」。边是二边,我们一般讲对立,相对的二边。譬如迷悟是二边,邪正是二边,是非是二边,人我是二边,二边对立了。佛为什么教我们要把边见放下?边见放下,没有对立,这就对了。为什么?对立是错误的。实在讲,大乘教里讲得很好,二边都不可得,就对了。二边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要把它放弃掉,这个错误的见解。第三种,「见取见」;第四种,「戒取见」,这两种中国人常把它合在一起叫成见,某人成见很深,成见就是这两种。在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在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它有因果。因果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最后一种叫「邪见」,不属于上面所说的这四种,其他所有错误的看法。见是我们的看法,思是我们的想法,六道凡夫看法错了,看错了,想也是想错了。思里面也讲了五种,贪瞋痴慢疑这五种。这五种哪个没有?六道凡夫人人都有,纵然到天道,天上也有,比我们淡一点,还是有。色界天有,无色界天他也有,只是在无色界天、色界天里面,他们定功很深,他能把它伏住,没断。如果见烦恼断了,前面讲的五种见惑断了,证小乘须陀洹果,见惑。思惑要是断了,贪瞋痴慢疑断了,证阿罗汉果,小乘人所证的。叫见思烦恼,五种见是见烦恼,贪瞋痴慢疑,思烦恼。我们每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离不开这十种,这叫结使。

  《弥勒发问经》里面所说的十念,这个十念是清净的十念、是平等的十念、是不夹杂见思烦恼的十念。我们就知道,不杂结使,阿罗汉以上,证得阿罗汉果是刚刚把结使放下。我们一定会联想到,烦恼还有习气,习气放不下,没有那么容易。习气要是放下了,他就不叫阿罗汉,佛经上称他为辟支佛、缘觉。缘觉比阿罗汉高一等,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习气没断;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他要修什么?他要修菩萨法,菩萨法是从阿罗汉向上提升的,尘沙烦恼。尘沙是形容它多,烦恼太多太多了,叫尘沙烦恼。这里头,善恶统统包括在里头,起心动念都是烦恼。所以菩萨要在这下功夫,修什么?修平等心。我们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是见思烦恼断了,得清净心;平等是不分别,分别就不平等,分别没有了。染污是见思,见思断了,清净心现前;分别断了,不再分别,不再分别就平等,菩萨修的,三贤菩萨。平等就归一,一里头平等,二就不平等,这些概念非常重要。我们学佛能不能得到佛教导我们无比殊胜的利益,从哪里看?就从清净平等觉里面看,你的心清不清净、有没有染污。什么是染污?眼见色起分别,这个我喜欢,那个我不喜欢,分别就是尘沙烦恼,喜欢不喜欢是见思烦恼。你看看,眼睛一见,见的时候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起心动念接着就分别,尘沙烦恼;又起爱欲了,或者是爱憎,喜欢的,不喜欢的讨厌它,烦恼全起来了。大乘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起心动念,这完全用真心。这是自性见,清清楚楚、明明了瞭,叫了别,它不是分别,了别,了别是般若智慧。分别是贪瞋痴慢疑,是落在这个里头,喜欢的,你贪爱它;不喜欢的,你瞋恨它,他起这种念头。

  所以佛教导我们首先要看破。看破是什么意思?对于事实真相完全明了,不迷惑,这叫看破。事实真相是什么?事实真相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事实真相。《般若经》上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个一切相包括实相在内。实相是真相,不生不灭,净宗称它作常寂光。它有没有相?它没有相,了不可得。它能现一切相,心现识变。它现的一切相叫实相,通过分别现的相叫假相、幻相。《华严经》上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境界是心现识变。唯心所现是真相,真相通过阿赖耶变了,阿赖耶是能变,六尘境界是所变,就是阿赖耶的相分、见分。阿赖耶迷了,为什么叫阿赖耶?起心动念是阿赖耶。不起心、不动念就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识成智。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起心动念,完了,迷了,无明起来了,起心动念是无明。无明是什么?就这个字的意思就明白了,无是没有,明是明白,明白没有了就迷了,就这个意思,用一个字说「迷」了。不迷呢?不迷是明,明了。

  这里头非常微细,真正用功的人,真正修菩萨道的人,功夫用在哪里?用在见色闻声,用在这个地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我们修行的地方。怎么修?从浅到深,首先不执着,于一切法都不执着。于身也不执着,知道什么?知道身是假的,知道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的身,是我所有,叫我所,不是叫我有,我所有。要把身体看作一件衣服一样,生死就是换衣服,衣服脏了换一件,这个身体用了几十年,不好用了,换一个。换的时候自己做不了主,谁做主?业力做主,这个麻烦大了!业力是什么?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它来做主。你的心、你的言语、你的行为善,与三皈五戒十善相应,你的身体换得好,三善道;如果你的身行不善,思想不善、言语不善、行为不善,三恶道。自己做不了主,业力做主,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小乘圣者,刚才说过了,小乘初果,最小最低的果位,我们不能轻视,圣人,小小圣人。为什么?他五种见惑断了,永远不会退转到凡夫地,所以叫他做圣人。他证得三不退里头的位不退,虽然他没有出六道轮回,还在六道里头,七次生死他就证阿罗汉果,脱离轮回,所以他在这里头不退。寿命长短不一样,人间的寿命短,天上的寿命长。他住在哪里?住在天上,也有住在人间。但是他们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都没有了,正知正见。

  小乘人,这个并不可贵,可贵的是大乘,前面讲的末后这一段,「住大乘者」,这一句了不起。大乘心量大,有智慧、有慈悲心,不但要自度,还要度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不离戒定慧。我们今天念了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三聚净戒,又包括宗门千七百条公案,禅定,教下大乘八万四千法门,一句佛号戒定慧具足。住大乘者不容易。在净宗个个都是住大乘者,为什么?他起心动念念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把戒定慧三学全包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也全包了,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没有一法不全包了。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佛号功德无与伦比,没有一样能比得上!所以住大乘者是菩萨念,常常念这句佛号的人是菩萨念。怎么念?分秒必争,从早到晚,念念都不离开阿弥陀佛,就对了。为什么?决定往生,往生决定成佛,成佛决定度众生,像阿弥陀佛一样。我有理由相信,那些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成佛了,他到哪里去?他还住极乐世界,感阿弥陀佛的大恩大德,永远依靠阿弥陀佛,像小孩依父母一样,不离开。

  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法性土是无量无边没有极限,不像地球、银河系还有边际,极乐世界广,没有边,真的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它是圆满的自性,找不到边际的。而且真的在一粒微尘里面有圆满的自性,就是有圆满的法界。极乐世界在不在?在。现代量子力学家为我们证明了,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往生极乐世界真的是回老家,你会非常爱这个老家。这个爱不是烦恼,不是喜怒哀乐里头的爱,是自性里本来具足的爱,本有的,是性德。自性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德能里头第一条就是爱,佛法叫慈悲。佛不用爱这个字,因为爱里头,怕人搞错了,这里头有情、有执;慈悲呢?这个爱里面是智慧,没有情执、没有烦恼,连烦恼的根都找不到,不一样。我们爱自己、爱人类、爱众生,都是用的真心,不是用妄心,这就对了,这叫菩萨行。这个心来念佛叫菩萨念,不是凡夫念,是乃菩萨念,而非凡夫念,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老老实实就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里头不夹杂妄想、不夹杂念头,就是菩萨念。不夹杂妄想是无明放下了,不夹杂邪念,无论什么念头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尘沙、见思没有了。这人是菩萨,大乘菩萨,不是二乘,当然不是凡夫。

  「本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上有,「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最重要的就是清净心,清净心要跟无量寿结合起来,这个无量寿就是愿生净土、愿见弥陀,这个愿要念念相续不能中断。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念这句佛号,用什么心念?用向无量寿心,用这个心。这个心是清净心,为什么?里面没有夹杂妄想,没有夹杂。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愿见本师阿弥陀佛,问我们有什么愿?就这两个愿,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一切都圆满了。绝不能夹杂别的念头,夹杂别的念头就是六道轮回,出不去。乃至十念,这就是讲即使是下下等只有十念也行。这是真念佛,真心念佛。「即以脱尽淫怒痴之三毒,具成就三明之智德」,脱尽,这一句里头最重要就是尽,一丝毫都没有了,淫怒痴就是贪瞋痴,三毒烦恼放下了,彻底放下了,没有丝毫念头了,统统放下了。放下贪瞋痴就成就三明六通,这是什么?自性本具的智慧现前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自性里头无量的智慧统统现前,无量的德能也现前,就是所说的功德,无量无边的功德,只说德不说功。不需要修,是自性本具的,一个智、一个德,无量无边。所以智慧、功德,向内求,不向外求,内求是圆满的,外面怎么修都不圆满,一切向内,好,不向外。三明是天眼、宿命、漏尽,完全恢复了,这里面的障碍统统放干净了。

  「以如是之心,而持佛名号。如是念佛,功德难思」。所以念佛,说来说去,还说的这个心,真心、妄心。妄心持名不能往生,为什么?极乐世界是净土,你心不清净,念阿弥陀佛去不了。这一句佛号对我们来说是帮助我们恢复清净心的,心净则佛土净。极乐世界从哪来的?清净心所现的。我们这个世界从哪来的?从五欲六尘里头变现的,跟七情五欲同一个意思,五欲六尘、七情五欲,从这变现出来的。我们起心动念没离开,言语造作也没离开,难!大乘教里佛怎么教我们的?教我们正念不能间断。净宗的正念就是一句佛号,不能间断,烦恼不能夹杂,统统放下。烦恼是什么?七情五欲。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五欲就是最后这个欲,欲又分作五,财色名食睡。六道凡夫都是生活在,生生世世都在七情五欲之中。这里头有善恶,善感三善道,恶则感三恶道,永远不能出离。我们在六道里住多久了?无量劫,我们在这过了无量劫,生生世世在这里头轮转,苦不堪言。

  地狱不能去,不但讲地狱,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三途,饿鬼、地狱、畜生,三途一堕五千劫。掉下去了,什么时候再出头,再又转上来?五千劫。不是万年,是论劫数算,五千劫,怎么得了!这些话不是佛吓唬我们的,不是佛骗我们的,我们这样想,我们就全错了。佛所说的话、菩萨说的话句句真实,包括阿罗汉所说的,阿罗汉不妄语,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晓得这些,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搞明白,你的出离心生出来了,这六道不能待,赶快走,你会有这个想头。这个念头好,这个念头决定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在这个世间,日常生活当中用什么态度?逢场作戏,可不能当真,没有一样是真实的,都是假的。「一切法」,一切善法、一切恶法都叫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一句佛号里头不掺杂一切法,一切法放下了,心里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起心动念想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快乐自在,为什么?极乐世界我所需要的全有,我这个地方一样都不要带,极乐世界一切受用,享受,心想事成,想什么它就现什么,不想就没了。还有哪个世界能跟它相比?所以我们的心可以完全放下了,我那边统统有,比这边好。无论什么,衣服、需要用的东西,统统有,不必从这带一件去,连这个身体都不要。那边的身比这个身好,这个身是物质,阿赖耶的相分,境界相,极乐世界是法性身。法性身好,不老,无量寿,永远不老,化生,不是胎生,化生,没有生苦。生老病死苦在极乐世界没有,名词都听不到。所以我们要用真心念佛,真信真愿。从什么地方表现?从放下,彻底放下,一尘不染,心里就一句阿弥陀佛,向往的就一个极乐世界,除这个什么都不想,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这样念佛,功德难思。

  「以此为因,则临终正念现前,定得往生」,这个定字用得好,肯定,毫无怀疑。「但此乃菩萨之十念」,我们能不能学?能学,学海贤就是菩萨的十念。他十念当中一切妄念都没有,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放下了。放下是《金刚经》上讲的无住,放下之后最可贵的还能提起,提起是《金刚经》上讲的生心。用在我们功夫上是什么?放下,万缘放下,佛法也放下;提起呢?一句佛号。提起佛号的时候是放下,放下佛号的时候是提起,提起跟放下是同时,这就是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生心是提起,生心就是无住,无住就是生心,跟禅宗不谋而合,不可思议。这是我们要学的,我们怎么念法?就这个念法。

  众生太苦,现在我们在这个时代遇到两桩大事,一个是大乘佛法衰了。原因在哪里?没人真干了。我们要发心续佛慧命,无论在家、出家,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第二个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现在也濒临着存亡的关头。怎么办?典籍,我们可以放心,不会失传了。现代印刷术发达,印书很方便,《四库全书》、《四库荟要》,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有翻印,所以我相信不至于毁灭。问题是谁来读、谁来讲?现在还有很少很少的少数人,大概都是七十以上,有能力读这个书的人不多,在全世界能不能找到一千个人?恐怕找不到。再过十年,这些人天天都在凋零,十年之后可能没有了,那可不得了!这个东西在面前失传了。现在我们要拼命救它,怎么救?帮助年轻人,请这些老人,有国学根柢、有文言文基础的这些老人,教小朋友。不能让它中断,谁来继承?孩子来继承。他怎么继承?我们现在帮他继承,帮就是我们自己要学,学了教小孩。真正兴旺起来是在他那一代,我们这一代是传承薪火,这星星之火我们来承传。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关系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存亡,关系全人类智慧、幸福,这是大事业,我们要全心全力以赴。自己不行,求别人。我自己认识,但是我没有学过。二十六岁才碰到一个好老师,三十二岁跟李老师学佛,都是太晚了,好在是一门深入,有点小成就。我们现在也全心全意帮助年轻人,年轻人真正发心、发愿的,我们全力协助,帮助他们营造学习的环境,让他真正能有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专攻。带一群小孩,最好的办法就是办一条龙的汉学,这学校有幼儿园、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我们要团结一些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数的,把这桩事情看清楚、看明白了,觉悟了,同心同德,我们共同来把这桩事情做好,非常有意义。

  全世界文明,英国汤恩比博士告诉我们,他一生专攻文化史,他告诉我们,我们地球上,这几千年来在历史上可以找到二十多种文明,都消失了,都不存在了。大多数的文明三百年、五百年就没有了。中国文明是最久的,到现在五千年,差不多也快灭亡。如果这个文明要灭亡,这不但是我们民族的不幸,是全人类的不幸。为什么?文明是智慧、是光明,这个消失之后,人就走向黑暗,没有智慧,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问题就严重了!中国的文明是什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明?简单讲就是四科,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包括全部中国传统文明;如果再简略一点,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在中国流传了五千年。这是性德,一切众生个个都有的。这个性德圆满的展现出来,就叫圣人,印度人称为佛陀,圆满展现;能大部分展现,还有小部分不能展现的,菩萨;少分能展现,大部分不能展现,这叫阿罗汉。所以中国人讲读书,为什么要读书?做人要做圣贤人。读书做圣贤人,不读书也要做圣贤人。农民里头有圣人,工人里头有圣人,医生里头有圣人,哪个行业里头都有圣人、都有圣贤豪杰,这叫文明。

  世间要不出圣贤,这个传统就传不下去,就会消失了。必须要有很多人真正下定决心认真来学习,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圣贤的生活、君子的生活,不一样。这个里头实在讲与读书不读书也没关系。但是今天要恢复,那离不开经书;离开经书,它已经快灭亡,找不到圣贤君子了,不像从前,过去圣贤君子到处都看到。民国初年之前,圣贤君子,真的,连乡下三家村里头都做到、都看到。现在完全没有了,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形相了,这个很可怕。我们不知道,不知道就算了,不怪你。知道了就要发心拯救,就要发心帮助它延续,不能在这一代消失,要传下去。这是很伟大的一桩事情,希望发大乘心的同修要记住。前面经文里头,「住大乘者」,为什么?大乘心就是有大慈悲心,怜悯一切苦难众生,想度一切苦难众生,这是住大乘者,是非常可贵之人,他容易觉悟,他一听一看,心里就明白了。这是第一种。

  「二者,慈云忏主有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漱口焚香,向西合掌」。这是家里没有供佛像的,面向西方;有佛像的,供佛像的,面对着佛菩萨合掌。「念佛尽十口气。一口气中,尽力念佛号,一口气尽,是为一念」,念十口气。早晚课,早晨睡觉起来,洗脸漱口之后,烧香,有佛像,在佛像面前;没有佛像,面向西方。一口气叫一念,这一口气不管念多少句,没有关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一口气,多少不管,念十口气。晚上晚课,睡觉之前,睡觉也要漱口,也跟早晨一样,焚香,在佛像面前念十口气。这个十口气通常用念珠,可以,不必计数,只计十句,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十口气,每天不中断,这叫十念法。

  这给谁的?下面说,「此为接引事务繁忙,或勤修别法,无暇多修净业之人」,对这些人说的。这里头是两种人,一种事务繁忙,工作量很大,从早到晚没休息,没有时间,用这个方法来辅助他;另外一种,他修别的法门,或者是修禅,或者是修密,或者是学教,大部分的时间他搞那些了,也想念佛求生净土,没时间。慈云大师慈悲,教你这个方法,每天兼修十念。准备着什么?其他法门要不成就,这个法门能帮助你往生。这个用心好,真是慈悲到极处,开这么一个法门。后面这三句重要了,要「终身修之,蒙佛本愿加威,亦得往生」。这句话说得好。这样求往生行吗?临终时候能生吗?能,只要你天天这样修,你一生没有间断,养成习惯了,到临终时,你就会想到阿弥陀佛。别的法门功夫不得力,这一句佛号管用。你念这句佛号,可能你就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真往生了。这都是讲平常修的。

  下面,第二段是讲临终的十念,这个非常重要!念老举《观无量寿佛经》经里头说的,「则如《观经》所说。暗契理一心,故必往生」。你所修行的,你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但是你用的是清净心。就是念佛的时候,即使是前面所讲的慈云大师的十念法,简单容易,养成习惯。这个十念也是清净心修十念,就是我这个每一念,佛号一句接着一句,一句接着一句,杂念进不来,这就是暗合道妙。妄想进不来,杂念进不来,所以这个十念跟理一心的道理很接近,暗合。到临命终时非常管用,所以必定得生。理一心,事一心,平常讲断见思烦恼。我们经题上,清净心现前,一切处、一切时都是清净心,就是说你的心里没有染污。什么叫没有染污?没有烦恼,没有喜怒哀乐,没有这个。没有贪瞋痴慢,这叫事一心。理一心呢?像禅宗里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理一心。事一心没见性,生方便土;理一心见性了,生实报庄严土。

  关键都在放下。所以放下是真功夫,现在人所谓硬功夫。那就是平常就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这就对了。你把这个世间的事物,拉拉杂杂统统放在心上,麻烦可大了!这些什么?这些叫轮回因,将来的果报是六道轮回。你干的是善业,三善道的果报;你造的是恶业,三恶道的果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不能不知道。「总之,种种十念往生,皆弥陀宏誓中十念必生大愿之所感」。这种种方便十念的方法,统统都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里头有一句「十念必生」这一个大愿之所感,到时候十念,佛就现身来接引。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净念彼佛」。

  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

  这个都是说善根非常深厚的人,他们的缘非常殊胜。我们看念老的注解,「一念净心,发一念心,与前文中一念净信中一念,均即是一心也」,一念信心,一向专念,都是这个意思。最重要就是一,一里头就没有一个杂念,加上个杂念就二了,没有杂念,不许可有二念,只许一念。这一念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阿弥陀佛,一切时一切处都能保持这一念,这个人是真正的暗合道妙。这样念佛,我们相信顶多三年五载,三年五载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跟参禅没有两样。比禅还容易修,禅不一定开悟,这个会开悟。为什么?佛力加持,禅是全靠自己,这里头靠阿弥陀佛,我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心加持我,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此一心乃十法界之本体,真如实相之异名」,亦即《那先经》里面所说的「最为第一」。念老不是凡夫,他做这本注解,引用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来注这部经,没有自己的意思,高明到极处。人家说你有什么资格注这个经?他可以说我没注,我都是经典上注的、祖师大德注的,这不是我注的,我只是把它抄在一起。这是真实智慧。夏老会集《无量寿经》连痕迹都看不到,就像是佛自己亲自所说的一样,会集得好,没话可说。注解亦如是,这部经谁来讲?诸佛菩萨来讲,祖师大德来讲,妙极了!这两个人你能说他是凡夫吗?不是,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是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样身分的菩萨来到我们世间,才能做得出来。谁受用?我们的福报真大,给我们作的。我们上一代也没见到,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李老师没看到;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连印光法师都没见到。我们有多大的福分,这一生当中遇到,不但遇到会集本,还遇到念老的注解,诸佛菩萨共同参与。

  所以这个一心,经上说的一心,乃十法界之本体。十法界,指究竟圆满所有的法界,十就讲完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上方、下方,讲完了,就是佛经上常说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一个不漏,统统包括了。本体,本是根本,体是载体。十法界的本体是什么?就是一心。所以大乘经上佛常说,《华严经》上讲到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般若经》上亦如是说。一心生万法,我们要记住。我们这个心,现在用的心,妄心。要知道,妄心没有离开真心,离开真心哪来的妄心?妄心是什么?妄心是真心迷了,还是真心。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不至于错会。真妄不二,真妄就是正反两面。十法界是假相,六道轮回是假相,不是真的。十法界里头包含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之外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这都是唯识所现,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把它变成十种,本来是一种。那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叫一真法界,那就是心现的,没有识变。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八识是能变,十法界是所变,没有能变的,当然就没有所变。所以极乐世界纯真无妄,得的身是法性身,居住的环境是法性土。法性不生不灭,法性清净无染。所以那个地方的人无量寿,那个地方所有树木花草也是无量寿,没有花开花谢,花永远开,树叶永远是绿色的,它不会变。一切法随着念头转,你想什么它就现什么,像变魔术一样。极乐世界必须要认清楚、搞明白,我们向往的心生起来了,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不去?想尽方法要去。

  这个心是十法界的本体,真如实相之异名。佛经上称为真如、称为实相,就是一心。真如是什么?一心。实相是什么?一心。一心就是没有杂起心动念,我们常讲,我们眼看,在色相上看,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没有起心动念,这就是真心看。起心动念是妄心看,就是阿赖耶,起心动念是阿赖耶。阿赖耶这么一动,第六意识分别、末那识执着,统统生起来了。一妄一切妄,一真一切真。希望我们用真心,用真心是什么?你是佛,你是菩萨,至少是法身菩萨。《华严经》上所说的五十一个地位,华严是圆教,初住菩萨就用真心了。我们听说了要学,学怎么样?在日常生活当中,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待人接物都用真心,把它养成一个习惯。不但你决定往生,你决定生实报土,不会错的。换句话说,你在一生当中你就完成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你到初住,前面十信圆满了。初信到十信好不容易!我们这一句佛号,知道这个道理、这个原理,运用这个方法,我们在一生当中就能把《华严经》上初信到十信位修圆满,我们往生的时候是初住,这还得了吗?这叫暗合道妙,一般人看不出来。所以我们大家要记住,用真心不吃亏。你为什么不敢用真心?就怕吃亏,就怕上当。佛告诉我们,用真心不会上当、不会吃亏,反而什么?占尽了便宜。你看你这一生当中生实报庄严土,还得了!这些如果我们不是通过这些大经大论,长时间在这里薰习,明白了。一遍二遍、三遍五遍不行,十遍八遍还不够,所以古人提出读书千遍有道理,千遍万遍,他熟透了,自自然然他用上了。大乘经上真如实相说得很多,你全明白了,真如实相是什么?一心。我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夹杂妄念,没有妄想,统统放下了,心里就这一句佛号,口里冒出来,实相,真如。这是《那先经》里面讲的「最为第一」,在这个地方修行的方法,我们就用念佛、就用持名,在八万四千法门、在无量法门它摆在第一,《那先经》上所说的。《弥陀疏钞》里面说,「全体是佛者也」。你用的是真心,用的是一心,用的是一念,阿弥陀佛这一念,莲池大师告诉我们,这个境界是什么境界?全体是佛,这还得了!

  「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即定生彼国者」,正是日本人幸西氏所主张的一念义。日本人有用这个方法的,一心专念,本愿念佛。可惜,我们相信幸西氏所说的说透彻,现在人含糊,没搞清楚。我们在日本遇到过这些同学,他们修本愿法,本愿法是什么?四十八愿,只要这一愿是本愿,其他的都不要了。只要这一愿,不行!这个误会大了。善导大师给我们讲四十八愿,他老人家举出五愿,里头有五愿是最真实的愿、最殊胜的愿,不是单单一愿。这个五愿,第一个是十二愿「定成正觉」。善导大师说,这是真实的,不是假的。我们对于净土、对于弥陀生起决定的信心、绝不动摇的信心、绝不迷失的信心,重要!第二个是第十三愿「光明无量」,智慧,光明是智慧。第十五,「寿命无量」。寿命是福报,什么人的福报大?念佛的人福报大,念佛的人无量寿。下面,第十七,「诸佛称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没有不介绍这个法门的。为什么?介绍这个法门,众生真正得度,个个成佛,不是这个法门,做不到。法门虽然多,八万四千,门门都不容易,都要断烦恼、证菩提。这个烦恼不断也能证菩提。但是烦恼不断要伏住,这句佛号能把烦恼控制住,压下去。临命终时,佛号起作用,烦恼不起作用,这才行。第五,最后一个,就是十八愿「十念必生」。今天这个经文统统是讲十念必生,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不能产生误会,这十念是正念,十念里头没有夹杂。我们要想临终十念现前,必须在现在就常常练习,用佛号把妄念压住。也就是我们念十声佛号,没有杂念,没有一个妄想,没有一个杂念,这叫功夫,这叫得力。

  「凡夫之信心」,我们再读下去,「如能一念与佛智相应,即得往生也。又此一念,既已全体是佛,即此全体是佛之念,以念彼佛,故一念即得相应,是以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这些话句句都是真实话。既然是念佛,莲池大师说的,念佛的时候全体是佛,这个全体重要。那用全体是佛的心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完全相应了。所以「全体是佛」,这句话要记住,要放在心上,莲池大师的教诲不能忘掉,时时刻刻要知道。那个全体是什么?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统统是阿弥陀佛。我眼见的一切,阿弥陀佛;耳闻的一切音声,阿弥陀佛;鼻嗅的香味,一切是阿弥陀佛,六根所接触的全是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一点都没错。这就叫佛的法身,法身如来。

  这功夫谁做到?我告诉诸位,我跟海贤老和尚没见过面,我敢说他做到了,所以他常常见佛。常常见佛是感应,他心里有佛,一心就是阿弥陀佛,一心就是真如本性,一心就是法界虚空界的全体,完全统合成一体,不可思议!真话,不是假话。他有没有看到恶人?没看到。他所看到的全是阿弥陀佛,毁谤他的人、羞辱他的人、陷害他的人、杀害他的人,在他心目当中是什么?统统是阿弥陀佛。他受不受害?他不受害。为什么不受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像舞台表演一样,变魔术一样,没有一样是真的,要明白这个道理。这叫实相。全是假的,真的、假的都不可得。唯心所现是真的,唯识所变是假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假的,一真法界是真的。十法界不可得,假的不可得;一真法界也不可得,你证得之后归无所得。所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不要以为你有个东西得到了,没有。完全回归自性,跟阿弥陀佛融成一体。这一体是什么?光明,华严是大光明藏,净土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常寂光就是一片光明,阿弥陀佛是一盏灯,我也是一盏灯,光光交互在其中,分不出彼此。这个光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肉眼看不见。肉眼看不见的光太多了,肉眼能看到的光就是适合这个眼的波长,这个光你能看见,比这个波长的看不见,比这个波短的也看不见。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懂得,是真的不是假的。

  底下这一句,「是以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这一句话是真的。一心是真的,一念是真的,定生彼国是真的。为什么定生彼国?彼国从哪来的?法性里头本有的。惠能大师第三条,「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极乐世界本自具足,阿弥陀佛本自具足,到那个时候统统现前,得到真正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些都待我们自己去证实,我们认真努力好好学习,都把它证明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