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O五集) 2016/1/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0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三十页,我们从第一行第二句看起:
「克实而论,则烦恼不异菩提,始恶何妨终善。恶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上之会通,甚契法要」。经文里头往往有这些事情,都有根据。有人说三辈九品是阶位,往生的地位;有人是用因行做标准;也有人认为九品是念佛功夫的浅深。上上品往生,念佛的功夫,我们一般讲理一心不乱,讲得通的。《华严经》上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就是净宗理一心不乱的阶位;事一心不乱是见思烦恼断了,等于阿罗汉的境界;功夫成片是天台大师所讲的相似即佛,所以说的都有道理。四土三辈九品,四土里面最高的是常寂光土,这是等觉菩萨往生才能证得;等觉以下,十地菩萨都没有分,十地是生在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从初住算起,我们讲华严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都称为阿惟越致,这一点我们要知道。阿惟越致有浅深不同,这四十一个位次都叫阿惟越致,就是圆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极乐世界有这个品位,经上讲得很清楚,可是待遇是平等的,待遇统统是阿惟越致的待遇。阿惟越致在实报土里头有四十一个阶级,那是用哪一个阶级做标准?一定是用最上的,最上是等觉。所以这个也是难信之法,怎么会有这么高的位次、地位?顶级的,阿惟越致顶级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些是后补佛的地位,实报庄严土最高的品位,后补佛,等觉菩萨,再向上去就离开实报土,融入常寂光。这些理事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
此地所讲的三辈九品,莲池大师这几句话说得好,克实而论,讲真的,讲真的怎么样?烦恼就是菩提,是一不是二,迷了叫烦恼,悟了叫菩提,全是说的自性。我们从方便的话来说大家容易懂,真心。大乘教里头劝发菩提心,往生极乐世界不能没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的人决定不能往生,发菩提心最重要了!菩提心怎么发,什么叫菩提心,总得搞清楚。「菩提」是梵语,古印度的话,音译的,翻成中文叫觉,就是觉悟,不迷了。菩提这个字,标准的应该是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真的菩提。我们发心,没证得;证得那就往生实报土了,早就脱离六道轮回,没证得。我们应该如何发心?用真诚心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菩提心。佛家叫菩提心,在古老的中国有个名词,《大学》上讲的「明明德」,明德就是发菩提心。现在菩提心不明了,上面再加上个「明」字,这个「明」字是动词,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发菩提心。意思完全一样,一个是中国儒家,一个是大乘佛法,你要把这两个搞清楚了,你才晓得儒跟佛是一体。印度人称佛,中国人称圣人,孔子如果生在印度,大家称他佛陀;释迦牟尼佛要生在中国就称为圣人,是一不是二。
菩提心是真心,真诚到极处就是无上菩提心。所以迷了就叫烦恼,烦恼是妄心,菩提是真心。真心遇到缘现相,现什么相?整个宇宙。整个宇宙从哪来的?儒跟佛都不是说神造的,没有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自性变现出来的。你看惠能大师开悟了,他是唐朝时候人,他不是印度人,他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开悟了,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样子,说说看?他说出来了,说了二十个字,五祖忍和尚认可,他就毕业了,他就成佛了,衣钵就传给他。这二十个字很重要,这二十个字就是真心。真心第一个清净,「本自清净」。有没有染污?没有染污,染污的是妄心,妄心会被染污,真心永远不会受染污,它本自清净。换句话说,能大师何以能开悟?他心清净,他没有妄想,他没有杂念,凭这个就开悟。我们这些后人为什么不开悟?开悟的实在有,在中国禅宗,《五灯会元》里面记录下来的一千七百多人,都是明心见性的。所以一定要用清净心,用清净心就是用真心。单单有个清净,其他的没有得到,这就是阿罗汉,小乘,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
再往上提升,能大师说「不生不灭」。整个宇宙,连我们起心动念都有生灭,有生有灭,可是真心不生不灭,就是清净心没有生灭。染污的心有生灭,不是心生灭,是染污有生灭,这个要搞清楚,分别有生灭,妄念有生灭;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有生灭,那个心没生灭,这个要搞清楚。我们要在妄心里头见真心,就对了,这就很有受用。用真心不用妄心,这就是佛菩萨,这就是真正修行。都在我们眼前,眼睛睁开,什么是真、什么是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生灭跟不生灭在一起,像我们看电视,电视的萤幕没有生灭,打开电视一片光明,那个没有生灭;生灭是什么?里面的画面,画面是有生有灭,那个屏幕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跟生灭混合在一起,它互不妨碍,不生灭不妨碍生灭,生灭不妨碍不生灭,它不妨碍。我们凡夫只认识生灭,所以看什么?只看这个画面,不知道屏幕,把屏幕忘掉了。这个东西摆在面前,指名他容易懂得。用这个来做比喻很好,是很相似,从这个地方去体会,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里面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真心,所以它是清净的,它没有染污;染污是妄心,分别是妄心,执着是妄心,起心动念是妄心。懂得怎么修,本来是佛,要记住,每个人本来都是佛,应该要回头。
佛帮助我们,他出现在世间,他发了大菩提心、大悲心,帮助我们回归自性,这就是佛陀教育,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回归自性。佛有没有东西给我们?没有,他所说的、他所教的,全是自己自性里头本自具足。能大师第三句是「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才艺、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整个宇宙就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样样具足,不在外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你要懂这个道理。我求财,会求的人在哪里求?从心上求,不从外头求,外头没有。外面有,那是你命里头有,就是你自己修得的,不是自性的,自性的财宝从自性里头生。自性财宝怎么修?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是,自性统统具足。
可是自性财宝你不知道受用,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最好的典范。你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他的生活很简单,三衣一钵,那是他全部的财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是他日常生活。人家说这贫穷到极处了,做乞丐。好像是乞丐,但是这个乞丐与一般乞丐不一样,一般乞丐很苦,苦恼;释迦牟尼佛天天快乐,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不一样。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中国的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确实他是到这个境界,但是他还是没有办法跟释迦牟尼佛相比,释迦牟尼佛王位不要了,舍弃了,他还要去求个一官半职,还去周游列国,没有人敢用他,所以他没有社会上很高的地位,没有;他家庭生活很平常,不是富有家庭,也是勉强可以度日,这小康之家。但是夫子快乐,周游列国回来之后教学,只教了五年,他老人家就走了。最能代表,真正快乐的是谁?颜回,颜回是孔子弟子当中最贫寒的一个人,但是孔子三千弟子当中最快乐的、最乐观的是颜回。他乐什么?这是凡夫达不到的,凡夫没有这个境界,圣人,佛家讲佛陀,比菩萨还高一级。《论语》里头头一句话说,「不亦说乎」,悦是喜悦。「学而时习之」,把他所学的落实在生活,这快乐无比。
快乐不是财富,快乐不是地位、不是权势,与这个毫不相关。那些东西在佛法里看叫造业,你顾及老百姓,善业;你要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恶业。善业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你乐什么?你乐从哪来?像这些明心见性的人超越了,三界六道他清清楚楚,他能放下、肯放下,超越了,得大自在,无论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环境都快乐。孔子在陈绝粮,释迦牟尼佛有三个月马麦之报,给我们所示现的,妙极了!这个要懂得。所以为什么要学儒,今天讲为什么要学中国传统文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得很清楚,就为这个。为什么要学佛?释迦牟尼佛说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方东美先生当年把佛法介绍给我,我就听他这一句话,接受了,「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不是真的?真的,我学佛到今年六十五年,我可以证明,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快乐无比,没有忧虑、没有烦恼,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一律平等。为什么是平等?它都等于零,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就快乐。你要把它当真,那就苦不堪言;你要知道它等于零,你就快乐无比。看别人在生烦恼,我们不干这傻事,所以烦恼跟菩提划了等号。
我们学佛,特别是学净土宗,希望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没有学佛之前有造的恶,谁也没法子避免,生在这个时代。可是明白之后断恶修善,这就是始恶何妨终善。忏悔业障,断恶修善,其乐无比。恶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真正肯忏悔,真正肯改变,恶人就变成善人。现在我们知道,国内有不少道德讲堂,道德讲堂一期只有七天,封闭式的教学,很多恶人通过这七天学习就变成好人,真变了,不是假的,贪官到那里面学了七天就变成廉洁。中国有前途,从哪里看?从道德讲堂看。这个道德讲堂现在政府正式准许了,而且听说政府机关还在那里挂牌,连中央政府都认定。有益于社会,帮社会改造人心,断恶修善,真产生效果。这样的道德讲堂每一个县市都有,每一个村镇都有,小镇都有。中国顶多二、三年,就是全世界传统文化的大国,可以为全世界每个国家地区做榜样,你们来学。这是东方传统文化复活了,好事!
上面的会通是莲池大师所说的话,「甚契法要」。世尊所传的大乘法,「要」是重要的部分。「盖天台等主张两经相配者」,就是《无量寿经》跟《观经》,这两部经里头对于三辈九品的说法。「乃着眼于往生后之阶位」,没有提到现在在这个世间的修因,这「行持」,没有说到这一点。「灵芝诸师」他们有不同的看法,「乃专就因地行持,乃就曾否早发菩提心与平日之善恶而言。则《观经》之下三品,不能齐于本经之下辈矣」。
莲池大师末后说,「始恶不妨终善」,这句话讲得好!人只要改过,恶人改过就是善人,过去那个恶就不再追究了,他就是善人,他真回头。中国谚语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就是大善人。我们同学当中有个谢总,那就是始恶不妨终善。他表演给我们看,年轻时候参加黑社会,现在是大菩萨、大善人,不但自己回头了,他帮助几万人回头。现前就有榜样让我们看到。所以「恶人临终如能忏悔发心,至心念佛,则恶人已成善人。故亦蒙佛摄受,随愿往生」。
在古时候也有个好榜样,莹珂法师,宋朝时候人,出家人,破戒,所行不善。这个人好处在哪?他相信因果报应。他常常反省自己所作所为,肯定自己要不能往生,必定堕地狱。想到地狱苦,求阿弥陀佛接引,关起房门念阿弥陀佛,念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至诚恳切,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真的现身给他看。佛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学,十年之后你命终时候,我来接引你往生。莹珂可以说是福至心灵,他跟阿弥陀佛说:我的劣根性太重,我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如果叫我活十年,不知道又做多少罪业!我那个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去。阿弥陀佛答应了,告诉他:那这样,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往生。他真欢喜,房门打开告诉大家,阿弥陀佛三天之后来接引他。没有一个人相信,你这样的恶人,怎么可能?好在三天时间不长,大家等着看,看你是真的是假的。到第三天果然往生了,他要求大众念佛送他,念了一刻多钟,他告诉大家佛来了,我看见了,跟佛走了,谢谢大家,跟大家辞行,真走了。这桩事情记录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这里头都有,真的不是假的。虽然在世间没有人瞧得起他,真正肯忏悔,真正肯发心,发心就是求生净土,往生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习,真的是拜阿弥陀佛做老师,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本经所说的,那就是阿惟越致菩萨。所以莲池大师说得好,「岂不贤圣同科,同登极乐也」。
「由上可见,此经三辈」,只讲上中下三辈,《无量寿经》;「彼经」,《观无量寿佛经》,它里头讲九品,「实相配合,不容或疑也」。三辈,每一辈里边有上中下三品,就九品,所以这两个经可以合起来的,也应当合起来。「又《报恩论》曰:此经上辈当」,这个括弧是黄念祖老居士的话,「(当者,配合之义)出家。中下二辈当(同上)在家。乃从其多数,粗举大凡。故云凡有三辈。《观经》就此大凡,略开为九。而又极其优降,以括无量行因之不齐。此论极好」,这个说法说得好!
「《观经》中,上上品往生者,弹指往生,见佛闻法,即悟无生法忍。须臾」,这时间很短,「历事诸佛。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乃三辈中极优者也」,就是最优秀的,这是上上品往生的。往生的品位是念佛功夫的浅深;往生的条件是信愿,具足真信真愿,往生条件就拿到了。往生到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那看你念佛功夫的浅深,功夫最好的是上上品往生。上上品往生生实报土,实报土里头有四十一个阶级,应当是在最前面十一个阶级,就是十地,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不是,十地,从初地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觉,这十一个位次是上上品,这是最优秀的。他们有能力,到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智慧、神通、道力几乎跟阿弥陀佛相等。他们干什么事情?他们的法身在极乐世界没动。阿弥陀佛化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去接引那些信愿念佛的众生到极乐世界来,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不来接,你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一定要等他来接。这些念佛功夫深的人,他们到极乐世界得佛力加持,神通跟阿弥陀佛平等,也能够化无量无边身。他化身干什么?化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同时一个都不漏,一切诸佛刹土里面都有他,他去拜佛,他去供佛,修福,在佛那个地方听经闻法修慧,福慧双修。就是此地讲的,须臾,极短的时间,历事诸佛。这是遍法界虚空界,还有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他突破了,它没有了,过去诸佛他见得到,未来诸佛他也见到。须臾真是一刹那,他就能办到。次第受记,诸佛如来给他授记。还至本国,本国就是极乐世界,他再回来,回到极乐世界,你看看,他得的是无量百千陀罗尼门。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了八万四千法门,跟这个不能比,这是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超过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所讲的百倍千倍都不止。
所以我们在这边要不要学?不要学,学得太辛苦,而且把心都学乱了,念佛功夫要一心不乱。你懂得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金刚经》上一句话依教奉行,哪一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不要了,一句阿弥陀佛行了。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榜样,你看这个老和尚,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一生没有念过一部经,没有听过一次讲演,活了一百一十二岁;二十岁出家,师父就教他一句阿弥陀佛,告诉他一直念下去,他就老老实实念了九十二年,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你为什么要听经?你还有疑惑;不能说你不信,你的信里头有疑问,那就要听经,经帮助你断疑生信。真的信心生起来,没有丝毫怀疑了,经可以不读、可以不听,一句佛号念到底,像海贤老和尚、像莹珂法师,决定得生。但是这里头有个条件,就是要放下,不但世间法放下,佛法也要放下,什么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全放下,我就一句阿弥陀佛,心里就靠定阿弥陀佛,你决定往生。这就对了,这就叫净宗,这就叫易行难信。没有一个人做不到,做不到是什么?就是你不肯相信,你认为天下哪有这种便宜事情?只要你相信,你就得受用。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地方,很受感动。
这说了个上上品,再给你说下下品,九品里头下下品。下下品是什么人?「五逆十恶,地狱相现,临终忏悔,十念往生者,乃下辈中最下者也」。对佛的话不能不相信;不相信佛菩萨的话,不相信圣贤的话,不相信老祖宗的话,那是你一生最大的损失,你真错了。我在学佛早年,还认为佛教高于其他的一切,六十五年,到今天平等了,知道孔子是佛境界,孟子是菩萨境界,像文殊、普贤这种境界。不但中国这些古圣先贤,乃至于中国的三皇五帝,远古时代,那讲到五千年前,那都是佛菩萨化身。他们留下的东西虽然很简单,都跟佛境界是平等;换句话说,都是大彻大悟,无师自通。回过头来再看看别的宗教,你看看耶稣,看看摩西、穆罕默德这些人,不是佛化身来的,就是等觉菩萨化身来的。也证明了《普门品》里头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以仔细去学他的经典,读他的经典,你能够看到百分之七、八十相同。不同的地方大概有百分之二十,那是什么?生活环境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居住的方所不一样。古时候没有交通工具,所以大家老死不相往来的太多太多了,他活了一辈子,那个空间方圆不出一百里,那也就不一样了,言语就不相同。可是佛给你讲的,像三皈、五戒、十善,完全相同,劝你断恶修善相同,劝你孝顺父母相同,劝你爱护众生相同,劝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相同,统统都有,佛的五戒十善每个宗教经典里头都有,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也都有。我们找相同的,不同的放在一边,留给后人去解决,我们没有时间去解决它,留给后人。相同的部分统统把它搜集起来,我们印成一本《宗教圣经》。许多宗教都使用这一本,这一本里头,所有宗教的360都在里面,宗教大团结,有经典做依据。许多宗教很乐意,愿意参加,愿意来做这个工作,我说做出来我来印书,广为流通。将来宗教学什么?学这个;讲什么?讲这个;传呢?传这个,这是宗教圣经的标准本。
纵然五逆十恶,造作是无间地狱的罪孽,地狱相现前了,有,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人没死,在世间,可是灵魂已经在地狱里头受罪。我们看他怎么?看他精神不好,病很重,勉强那一口气没断,不知道他灵魂在地狱受罪。时间大概二、三年,他就走了,走了去下地狱。如果临终忏悔,十念他就能往生。一生没有遇到这个法门,临命终时这口气还在,眼还能看、耳还能听,听到这句佛号,听到人劝他,西方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听了他真相信,他不怀疑,跟着大家念一声佛、念十声佛就能往生,不再堕地狱。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地狱罪业是五逆十恶。这个五逆,第一个杀父亲,第二个杀母亲,第三个杀阿罗汉。阿罗汉是老师,这个要知道,前面是父母,这是老师,所以杀老师等于杀阿罗汉。老师的恩德大,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慧命得自于老师,所以对父母要孝,对老师用敬。孝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不孝不敬这就完了,那没办法,肯定是恶人,而且不能回头,不通忏悔。十念往生,五逆十恶,五逆后头还有两条。「出佛身血」,佛的福报大,想害佛害不了,但是让佛受一点伤、流一点血,这个有,有这个例子。佛的护法神多。这是大不敬,佛是圣人。最后一个是「破和合僧」,这五条里头以破和合僧为最重,破坏僧团,断人法身慧命,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现在五逆十恶真有!十恶就是十善的反面,杀生、偷盗、邪淫,身三种恶;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口四种恶;意,贪、瞋、痴,这合起来是十恶。
五逆十恶,这是无间地狱最重的罪业。现在的人犯的多,不犯的很少。大概犯最多的是邪淫跟堕胎,这个可不得了!堕胎是杀人,杀自己的儿女。大乘经上佛说,父母跟儿女是四种缘分,没有缘分不到你家来的。这四种缘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是报恩的,你把他杀了,恩变成仇;他要是来报仇的,你把他杀掉了,这个仇愈来愈深,下一次来了更厉害;要是讨债的,你没有还他债,还要欠他命;如果是还债的,好事情,来还债的,你把他杀了。这个真叫「怨深似海恨难平」,果报是生生世世没完没了,你说多可怕。不能不知道!
这底下说,「《观经》明其最优,兼指最下,故谓极其优降」,优是上品上生,降是到最下,下品下生。「而实旨正同也」,实实在在的讲,宗旨完全相同,两经不二。
下面这再给我们细说。这品经很重要,完全给我们说明往生的方法。科题,「次分述三辈。首明上辈」。我们编的科判,「别明三辈」,下面分三段,上中下三段,这上辈里面又分三小段,「上辈因行」,这里头也有三个小段,第一段「舍家弃欲」。我们看经文: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
下面是念老的注解,我们看他老人家怎么说。「经中上辈往生是否凡夫有分,乃净宗一大问题」。这古时候就有人提出很多看法,各人看法不一样。「古德有谓是乃菩萨之行」。下头举例子,「如谓上上品须四地至七地之菩萨」,那就是四地以上到七地菩萨,上品上生。「上中品须初地至四地之菩萨,余可例推。中品中生及以下,才是凡夫所能达」。这古人的看法。念老给我们说,「若如是者」,要真的像他所说的,「则弥陀大愿之无上,西方莲国之独妙,持名法门之易行,往生妙法之殊胜,皆成戏论」,戏论是开玩笑的话,不是真的。下面是念老的评论,「直使不可思议之净宗妙法,亦复成为可思议之法矣」,这把净宗不可思议贬低了。「故此实为净宗之关键,前于本解(贰)概要中,虽略论一二,未尽其旨,试更详之」。这个地方,黄念祖老居士要给我们详细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有关净宗是不是真的殊胜、真的微妙、真能超越一切,让我们一生圆满成就。
我们看下面念老所说的,「古说之非」,古人也有把这个讲错了,古人也有讲错,何况今人?所以今人把它讲错了,咱们一点都不要怪他。古人真的是有修行、有德行、有学问,他还讲错,何况现在!所以不要执着这些,我们还是多听听念老的话,念老不是凡人,他来是给我们表法的,他的话可以接受。这个老人我跟他多次见面,在世的时候,每年我至少到北京三次,去干什么?去看他。他大我十几岁,非常难得,通宗通教,显密圆融,都下过功夫,都认真学过,学得很认真,夏莲居老居士的传人。「古说之非,幸得」,这很幸运得到唐朝「善导大师,广引经论,力破旧说」。你看他不说他自己说的,谁的话?唐朝善导大师的,这大家没话说,善导是净宗第二代祖师。「大师于所着《四帖疏》」,《四帖疏》就是善导大师对《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叫做《四帖疏》,这里面说的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话。他说:「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这话说得好,为什么?我们有分。如果像前面所说的,我们没分,那得要登地菩萨才有分,我们没分;善导这个说法,我们统统有分,我们是凡夫。大凡夫、小凡夫怎么分?发大心的、发小心的,发大心就是发大菩提心的。到极乐世界为什么?为求法,求法干什么?为广度众生,这大凡夫;单单为自己了生死出三界,这是小凡夫,大小是这么分的。我们能够学阿弥陀佛这种大心大愿,依照他的四十八愿,我们也真正发这个愿心,那就跟阿弥陀佛一样,没有两样。这一段讲得好!
下品三人是遇到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这就是虽然造了一身罪业,他那一口气没断,还能忏悔、还能发愿,后不再造,他的品位就上升。你看临终藉善,遇到善知识,「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念老在这里加了括弧,「(古师谓下辈是大乘始学凡夫)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这是善导大师的话,所以不能把这段看错了,一定要了解它的真实义,错了之后会误导很多人,这一生不能往生,或者是往生品位往下坠落,这都给我们提出警告。
「疏中」,《四帖疏》里头,「复引《观经》十则,以证其说」,这个地方没有完全录下来。「大师直示」,直接指示我们,「极乐九品莲台,均是浊世凡夫往生之位。唯因世间遇缘有大乘小乘之差异,故往生后有上辈中辈之不同。净宗乃最极圆顿之教,大根大器之凡夫,若能信受,圆解圆修,则与常人日劫相倍」。圆人,圆教根性的人修一天,等于普通人修一劫。「故能一生功圆,迳登上品」,一生功德圆满,上上品往生。凡人,不是登地菩萨,这才显示净宗的殊胜、净宗的微妙,阿弥陀佛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赞叹才讲得过去;要跟一般一样的话,就显不出净宗的殊妙,殊胜、微妙。
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到的就是遇缘。我们现在从形式上说生在中国,所遇的缘都是大乘;生在南洋,他们遇的缘是小乘。特别是中国,中国大乘分八个宗派,八个宗派都是大乘,无论修哪个宗派,念佛求生净土,都是属于大乘根器。大乘根器里头跟小乘差别,就是大乘发菩提心,小乘没发。什么是菩提心?《观经》上讲的菩提心的体,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至诚心就是《大学》上所说的「明德」,后头有文,有解释,「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从诚到明,这是性德,就是无师自通,因为他真诚到极点,他智慧开了;从明到诚,这是学教,我们学了佛法之后,慢慢把心回归到真诚,让妄心回归到真诚,这叫教。所以前面这句是无师自通,后面这句是学了之后通了。明就是智慧现前,诚是真心。那我们现在懂得了,从诚,就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个是自明到诚,真诚心现前。
我们遇的缘胜,超胜,但是现在遇的这个缘不踏实。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两百年前寺院庵堂出家人,都真正有道德、有学问,都可以亲近,向他学习,现在不行,现在这两百年过来,他们不学经教了,也没有办法认真修行。修行只剩下一门,净宗信愿持名,这个法门还行。禅不行了,为什么?他的清净心得不到,他心生烦恼,不生智慧。密也不行,密不行是黄念老告诉我的。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告诉我,禅宗传到今天,开悟的没有了,得定的还有,他举了个例子,虚云老和尚得禅定,没有开智慧,距离开智慧他定功还不够。密宗,他也是密宗的上师,他说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那年我们见面的时候谈到的),学密成就的只有六个人,很难,往后更难了,只有念佛法门。所以他临终的时候念佛,他念了半年,这个注解注完之后、校正之后,该补充的补充,圆满之后他就一心念佛,告诉我一天十四万声佛号,追顶念佛,一句接着一句,念了半年他走了。为我们表法,通宗通教、通显通密,最后选择念佛往生净土,给我们看的。
下面这些话都非常重要。请看下文,底下这一段,「现就本经,兼采余论,以明三辈往生,实为凡夫,兼及圣人」。这是黄念老注解这一品经,重点在这里先给我们说出来。本经是《无量寿经》,兼采余论,这里面他都注明出处,说明三辈往生全实为凡夫,也能通圣人;圣人比凡夫高,当然没有问题。「经中《必成正觉品》偈曰: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这里一共十句,前面四句说明「大愿之由」,佛为什么发四十八愿?「乃欲令一切长夜冥昧之众生,离诸忧悲苦恼,出生善根,成就菩提」。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愿,他为什么?为这个,为的是诸群生,就是十方诸佛世界那里面的六道众生。长夜无忧恼,长夜就是指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头苦恼,要让他们离苦得乐;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这得乐。简单四个字,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离苦得乐,阿弥陀佛就为这个来的。所以念老在这给我们解释的,「乃欲令一切长夜冥昧之众生」,这冥昧就是指六道轮回,「离诸忧悲苦恼,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故知所欲普济者,实为长夜忧恼,待生善根之具缚凡夫也」。极乐世界是为谁?是为这些人,不是为菩萨,这个不能搞错了。离诸忧悲苦恼,出生善根,成就菩提,这是说明阿弥陀佛是为这个,离苦恼、待生善根的具缚凡夫。这个缚就是烦恼,具是具足,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统统具足,在我们这个世界能看到的,六道轮回的众生,是希望这些众生离苦得乐。
后面这四句,「明普济之法」,他用什么方法。后面四句说出方法,「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后面这四句明普济之法。「众生闻名,来生我刹。此诸众生」,就是长夜忧恼的这些众生。「是故善导师曰:三辈九品,总是为佛去世后」,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五浊凡夫」,五浊恶世的凡夫。
末后两句,「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可见忧恼凡夫,一登彼土,悉皆身真金色,妙相如佛,圆满具足」。这些话句句都是真实话,你要能相信,你要能真干,你是现前世间最有智慧的人、最有福报的人。没有大智慧、大福报,他怎么能在这个世间一生就成佛?这不可能。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成佛,得跟佛同样的智慧、道力、神通,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不是自己修得的,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给你的,慢慢的再等待一段时期,你自己修行就成功,也到达这个地位。没有到达之前佛加持你,一直等到你自己,完全好像你得到了,你的功夫成就,你得到了。这底下说得好,末后这两句,「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可见忧恼凡夫,一登彼土」,这就是只要你往生,悉皆身真金色,妙相如佛,智慧也如佛,神通也如佛,没有一样不如佛,圆满具足。
下面说得更清楚,「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这是很快,化身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佛法一天就学完了。无量无边诸佛在讲,他有无量无边身,每一尊佛前面都有他,福慧双修,供佛修福,闻法修慧,所以非常快。这一得法之后,也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跟佛一样去教化众生。「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这两句非常重要。这个欲是世间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这是五欲;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都是欲望,这个要远离,你才能深正念,正念是禅定、是念佛三昧;你放下的愈多,你念佛三昧功夫愈深。然后用你的清净智慧修梵行,梵是清净的意思,你在这个世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跟清净平等觉相应就是梵行,这个地方讲的梵行就是经题上这五个字,「清净平等觉」。
「是表诸往生者」。只要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不要求往生品位,为什么?那是妄想、那是杂念。老实念去,学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有人向他们请教,你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什么样品位你就满足了?祖师回答的是,我只要下下品往生我就满足了。我们要有这个心。定在下下品,这个杂念就没有了,不跟人去争,你们要争品位我不争。可能不争的反高,争的反而爬不上去,为什么?你有杂念,你还有分别、还有执着。统统放下,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我到极乐世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念起,为什么?无量寿,你还着什么急?决定成就。连基本的根都让阿弥陀佛亲自来帮你扎,这还得了!比那个插班进去更踏实,从根本学起。莲池、蕅益大师的话,话中有话,要好好去体会。这样真的,《金刚经》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做到了,法也舍了,一句,抓住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我决定成就。不与人竞争,老老实实从下下品修起,一年级修起,慢慢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做弥陀的好弟子。这个心踏实、愿踏实,没有不往生的。
这表往生者,「华开见佛,身心顿净」,清净心现前了。这个清净我们无法想像,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得的身体不是这个肉身,这肉身是物质,物质是生灭法,那个地方是法性身。我们现在这个身是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境界相,是生灭法。极乐世界没有生灭法,法性身,居住的法性土,所以身没有生灭,居住的环境也没有生灭。居住的环境我们要不喜欢,怎么办?我想改变一下。随心所欲,你的念头想什么,它环境就改变了。一切都随心所欲,想什么现什么,真的是我们这边一句话,是恭维的话,做不到的,叫「心想事成」,在极乐世界这句话是老实话、是真话,确实心想事成,不是假的。
「智慧猛利」,智慧像谁?像阿弥陀佛。「大悲无量」,这个大悲就是今天讲爱心,爱一切众生,爱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一切万物。为什么?全是自性现的。爱众生实在是自爱,圆满的自爱就是爱一切众生;爱自己不爱众生,那真正是不爱自己,为什么?一体。我爱细胞,难道不爱皮肤吗?这最小的单位是细胞,细胞要再分析就更小,分成基本粒子、分成夸克、分成微中子,这都是生灭法。所以从最小的爱,爱这身,然后再扩大,整个地球;再扩大,整个银河系;再扩大,佛经上讲的大千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一个自性变现的。所以一念能变虚空法界,一念。如果具足神通,这一念当中就能分无量无边身,就能办无量无边的事。自利的事,福慧双修;有福、有慧干什么?帮助苦难众生。
「自觉觉他」,没有丝毫吝啬。吝啬是大烦恼,会障碍你往生。这个也拥为己有,那个也是拥为自有,不肯帮助人,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不能够布施,不知道自他是一不是二。对你喜欢的人,你能够施舍;对你讨厌的人,就是对你冤家债主,都应该一视同仁,他有缺乏的,我有多余的,要分给他。怨恨是什么?怨恨是烦恼。他对我怨恨,他对我没有了解,没认识,这是很正常的,等他明白了,他的态度行为就善良了,自然就能改正。世间法、出世间法就是觉迷之分,除此以外没有两样,觉了叫佛菩萨,迷了叫凡夫。
「成就菩提」,成就菩提是成就无上佛果。「是皆阿弥陀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这是阿弥陀佛。所以到极乐世界,得佛威神加持,得佛功德加持,他无量劫修行的功德,我们都能得到真实受用。这个真实受用跟佛讲的一样,他有威神力,本愿力,满足愿,明了、坚固、究竟愿,每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跟他一样,统统都有,阿弥陀佛有的你也有、他也有,个个平等。极乐世界是真正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没有丝毫差异,这个世界才圆满。
智慧清净,身心如佛,你看我们这地方,六道轮回的凡夫,往生到极乐世界,真的是一刹那,一刹那就起这么大的变化。「能令长夜忧恼之凡夫,智慧清净,身心如佛」,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由是可见此土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辈往生,得无生忍,又何足异」,何足异是没有奇怪。确确实实,往生到极乐世界要发大心,心量要大,起心动念要想到别人;再扩大,想到社会、想到国家、想到这个地球,至少要想到地球。地球再扩充,无量无边的星球,这里面所有一切众生,不能说无,为什么?依报跟正报是不相分离的,依正是一体,星球居住地方是依报,里面必定有正报,我们看不到,空间维次不一样。好像在一个电视画面,频道不一样,几十个频道、几百个频道都在屏幕上,你按了它现出来;不按,它在,它不是不在,不是没有,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法藏比丘以偈颂愿」,他用偈颂。「首句」,第一句,「即是我建超世志。此正超世之处」,超越世间一切大众之愿,心量大。所以说,「安得守十方之常规,以论极乐之品位耶」,就不可以守十方的常规。佛说法,应机说法,机感不同,说法不一样,活的,不是死的。所以在经教里头修了一段时期之后会发现到,佛经没有意义,对大众面前生无量义,什么样的根机给你说什么样的法,活的,它不是死的。有意思,有意思是死的。不能说错,不能说这是有冲突,它没有意思,对各种不同的根机,各个人得利益,什么利益?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离苦得乐。这目的,目的是一个,但是说法、学法都不一样,活泼,所以不能守十方。我们是十方之一,我们这个地方的常规是释迦牟尼佛定的,为哪些人?为初学的人、根利的人,根性差的人佛就降等了,就不用这个。这个法妙极了!极乐世界超逾十方,十方世界所不能及,这个大家知道。所以不能用佛对我们这一方所说的法,对这个经上所讲的产生怀疑,那就错了。有怀疑也放在一边,最好把怀疑都丢掉,我就相信。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一切全明白了吗?凡是障碍往生的,我们都要把它舍弃,这就对了。
像我们今天,佛法讲的在这个世间,西方人讲二十一世纪,这个世纪也是历史上从来没见过的混乱,没见过的。这个世纪需要宗教团结。我们对宗教怎么看法?宗教都是佛菩萨示现。在过去没有交通工具,没有资讯,在那个时代,诸佛菩萨应机说法,各个不同的族群,现各个不同的身,说各种不一样的教。今天交通方便、资讯发达,应该所有的宗教合成一家。为什么?一个神,众神一体,宗教一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化解这个世间,从个人到国家各族群宗教,所有一切冲突化解,化解冲突,带给这个世间永恒的盛世,和睦、幸福、快乐,真的叫人离苦得乐,这宗教教育圆满。不能执着成见,我这里说的跟你的不一样。那是在那个环境,不是在今天的环境,在今天的环境就说一样的了。我们要活学活用,真正得到宗教教育的利益。宗教教育,按中国文字的解释,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这些年来,我们在世界上接触宗教,把这个名称讲给大家听,个个都满意,我的宗教就是这个,个个都讲。所以宗教可以团结,不难。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