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1-0206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O六集)  2015/7/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20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二十五页,第一行看起:

  必成正觉第七】

  这是第七品。我们看科题,「颂行愿以求证」,分五个小科,就是分五个小段。第一段,「法藏说偈」。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法藏比丘这句话不能够轻易看过,说明什么?说明前面四十八愿是法藏比丘说的,交代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重复为我们转述,法藏比丘没有到这个地方来,是释迦牟尼佛把他的话原原本本一字不漏传达给我们。

  我们看注解,念老这里注解不多,「法藏比丘于世间自在王如来,说四十八愿已」,已就是说完了,四十八愿说完了,「乃于佛前复以偈颂表此行愿,并请证明」。愿发了,向老师报告,不但发了愿,而且依这个愿来修行,认真努力,希望将四十八愿愿愿都兑现,并且请佛给他做证明。「以大愿真诚深广故,应时感得雨花地动,空中赞云:必定成佛。以上是本品内容」。这个里面我们要学的,真诚深广,要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诸佛菩萨的工作就是教学,在十方世界现种种身,度种种不同的众生。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愿满普济」,这一科里头又分为五小段。庚一,「超世愿满」。请看经文:

  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我建超世志』。「建者,立也」,建立。「所谓超世志者,注经家中颇有异解」,古代注经的大师说法不一样。「如净影云」,隋朝净影寺的法师,他的注解里面说的是:「前所发中,求法身愿、求净土愿,名超世愿。」净影是慧远,跟我们初祖名字完全相同,所以在历史上称他作「小慧远」,隋朝时候的人,他有《无量寿经》的义疏。「净影以《魏译》光明无量愿」,他根据康僧铠的译本,「光明无量愿、寿命无量愿与诸佛称扬愿,为摄法身愿」。这些地方,虽然大家说的不一样,都值得我们学习。净宗,阿弥陀佛是净宗典型的学人、模范的学人,我们跟他学,得要学得像。要像阿弥陀佛,那怎么能不生极乐世界!怎么个像法?第一个就是愿,他发四十八愿,我也发四十八愿,跟他的愿完全相同,这就对了,这样学阿弥陀佛就学得挺像,至少在表面上看很接近,是我们往生根本的依据。前面讲的法身,后面讲的净土,这个五愿超越世间。憬兴法师说法跟他相同。「义寂、望西等则谓总指所发之四十八愿,后说甚是」。不仅前面这个五愿,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平等的,愿愿都是真实的,都是从自性里头流出的,这个意思就更圆满了。

  「《甄解》」,这是日本的净宗祖师,他说,「吾祖」,日本净土宗的第一代祖师,就是善导大师,他们公认的。净土在日本有十几个宗派,但是初祖都是善导大师,他们对善导大师非常恭敬。说善导大师说的,「不可思议四十八愿」,这肯定了四十八愿愿愿都不可思议,「又云无碍誓愿。世人以谓此四十八愿者,愿愿各头」。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这个世间人有分别、有执着,纵然学佛,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还是有分别、有执着;证得阿罗汉,见思烦恼才放下。古时候这些祖师大德当中,他们的成就不可思议,但是他们说经、注疏,那个时候功夫还不到,习气没断;证得阿罗汉,阿罗汉习气也没断,辟支佛才断习气,所以就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看法。虽然不同,都有道理,都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甄解》里面的后面这段说得好,他说愿有四十八,但这四十八愿是一愿,总的来说是一愿。这个愿是什么?这个愿是普度众生,我们要学的是这个。我们今天发的愿是什么愿?只求自己往生,没有想到别人。回头看看阿弥陀佛这个愿,还得了吗?愿愿都是普度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里面一切众生,上到等觉菩萨,下到地狱众生,一个不漏。这是弥陀四十八愿,这个心量多大!我们千万不要疏忽、不要忘掉。我们这世间人心量就是想到家亲眷属,学佛的人量再大一点,冤亲债主、六亲眷属,有几个人能想到我们这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很少;做大法会里面,有,回向偈里头我看到这个愿文。没有看到像阿弥陀佛这样,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众生;这个一切众生,上面是等觉菩萨,下面是无间地狱,全包了,一个也没漏掉。这是我们应该要记得、要学习的,我们的愿才跟阿弥陀佛相应,否则怎么发,跟阿弥陀佛都不相应。

  阿弥陀佛愿愿度众生,我们跟众生还有意见,这个众生我喜欢他,我要度他;那个我讨厌他,我才不度他,好像度他到极乐世界,天天看到他不高兴。我们想一想,这样的心态能去得了极乐世界吗?也许在你临终一念没有这个杂念,你去了;如果临终一念还有这些念头在,就去不了。净宗法门之殊胜,不讲这些烦恼习气,叫带业往生,着重在临终那一念,这是这个法门无比殊胜。所以修这个法门,心量要拓开,临终才有把握。我对于贪瞋痴慢疑、怨恨恼怒烦全放下了,这个东西都不放在心上,对我们往生净土的信心增长了,愿力加强了。在这个世间,对我再不好的人,生生世世陷害我的人,都原谅他,不把它放在心上,像诸佛如来一样宽宏大量,大量是什么都能包容,没有一样不能包容,这个重要。

  这个地方总结为「无碍誓愿」,「无碍」两个字要重视,有障碍就不行,有好恶就不行。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怨恨恼怒烦,这能放下就无碍了。前面放下,心无碍了;后面怨恨恼怒烦放下,事无碍了,理事都无碍。我们得学这一点,在日常生活当中在这下功夫。毁谤我们的人、障碍我们的人、陷害我们的人,要原谅他,为什么?我们知道他跟我是一体,我们是自性生的,他也是我自性生的,是一不是二。中国古大德,那时佛教没到中国来,就说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说这个话的人是什么人?佛教没到中国来,跟佛教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能说得出这个话来,在印度人,这个人就是佛菩萨;在中国人,我们称他为圣贤,大圣大贤。既然是一体,还能有怨恨吗?牙齿把舌头咬破了,舌头还要报仇吗?为什么连报仇的念头都没有?一体。这个重要,时时刻刻想到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惠能大师开悟的这五句话末后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是自己的自性,别人的自性跟自己的自性是同一个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就叫菩提心。所以我们常常勉励同学要发菩提心,什么意思?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真心,就叫发菩提心。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用,有体有用。用,前面三个是自受用,是对自己;最后一个慈悲,是他受用,对他、对身外一片慈悲。对自己,清净、平等、觉,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清净,清净心是阿罗汉;第二,平等,平等是菩萨,比阿罗汉是高了;第三个,觉,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自受用。清净平等觉不能疏忽,在修什么?就修这个,对内修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没有染污;平等,没有高下;觉,圆满成佛。对人,用清净心对人,用平等心对人,用正觉心对人。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真的,不能用假的。这是佛教,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乃至八万四千法门,菩提心是平等的。发菩提心,真佛弟子;没有发菩提心,不是真佛弟子,是在门外的学生,在门外旁听的。真正发心才是佛的真正真实弟子,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懂。

  这一次第四回我们在一起学习《无量寿经》,跟前面三次不一样,前面三次我们着重在经的义理,这一次学习我们如何深入,如何得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我们偏重在这里。所以特别我们有个学习班,学习班的同学们好,都有这个感触,真得利益。我们深一层去学习,字字句句不要放过。

  这个下面说得好,「又曰不可思议四十八愿。四十八,一一愿皆具不可思议德故」,这句重要,愿愿都具足不可思议的功德,不止五个。善导大师在四十八愿里头选出五条最重要的,那就是「定成正觉」,第十二愿;十三,「光明无量」,光明是智慧。所以惠能大师开悟,第三句说「本自具足」,具足什么?第一就是具足光明无量,第二个具足寿命无量,这是利益里头最真实的利益。在哪里?在菩提心里头。佛的智慧为什么那么大?菩萨的智慧,法身菩萨跟佛好像差不多,为什么?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就叫法身菩萨,为什么?他证得法身了。什么叫法身?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这就是法身。我们每个人都有,从来没有离开过,就是不认识,把这肉身当作自己,把法身忘记,着相了。开悟的人知道,我这个生灭身跟不生不灭的自性是一不是二,他真正相信自性本具无量功德,这个无量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是我自己心变现出来的。所以你从整个宇宙来看,你就能慢慢体会到自性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在日本,日本有一派专门念第十八愿,十八愿是什么?十念必生;四十八愿不要了,就要一愿。我在日本讲经讲过两次,他们那边的法师、同修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们专念十八愿行不行?我说会的人行,不会的人不行。他问我什么叫会?四十八愿每一愿都具足其他四十七愿,这叫会;一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执着这一愿,这一愿里头圆满其他四十七愿。这他才晓得。你把这一愿独立了不行,其他都不要了,那怎么可以?那阿弥陀佛的愿有欠缺、不圆满。愿愿都圆满,愿愿都不缺,一愿就是一切愿,愿愿都是四十八愿,这才没有搞错。单单执着一愿,其他四十七愿不要了,错了。

  所以这个后面说得好,这个我们要记住,四十八愿,一一愿皆具不可思议德故。「诸愿相入,而无所隔,名无碍」,把无碍解释出来了。「由上可见四十八愿互融互入,一一皆是超世之愿也」。祖师跟我们讲的四十八愿哪几愿殊胜,是对初学人说的,为什么?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还很浓,给你说这个,让你生起信心,求愿往生,慢慢再向上提升,这就对了。

  下面一段,「善导大师于《法事赞》中云:弘誓多门四十八,遍标念佛最为亲。是谓一一之愿悉为念佛也」。怎么知道每一愿都是为念佛?这就是,遍是普遍,普遍为我们标示出来念佛最为亲,信、愿、持名这三资粮。《华严》说得好,《华严》这句话要常常放在心上,时时提起观照的功夫,就是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范围大了,一法含摄一切法,一愿含摄四十八愿。我们把它扩大,四十八愿能不能包括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大愿?包括。再把它扩大,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宗教,那些宗教能不能都包括在这个愿里头?包括,四十八愿愿愿包括,四十八愿任何一愿圆满包括。八万四千法门是一门,一门就是八万四千法门,一门就是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就是一门。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知不知道?如果真知道,你心就定了,你会守住你修习的这一门。

  所以宗教需不需要改变?不需要。你信基督教,你将来生到天堂。我想到极乐世界去,我不想到天堂。你要真正到天堂,我们生极乐世界,到那里就碰到了,怎么你也在此地?那个人说,怎么你也在此地?我们学的都不一样的宗教,怎么都在这里?你才恍然大悟,《华严经》上告诉你的信息,你没有听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叫它天堂,这里叫它做极乐世界,其实是一个地方,妙不可言。宗教有没有冲突?没有冲突。冲突从哪里来?是你自己迷惑颠倒来的。你要搞清楚、搞明白了,哪来的冲突?于是我们明白了,明白我们见到不同宗教的人,跟他说什么?一门深入,你是基督教,就一部经典《圣经》深入,长时薰修,告诉他这个。跟其他宗教往来,可以涉猎他的经典,我的路不变,就对了。那些宗教都可以帮助你,你这一门是正修,其他东西帮助你助修,正助双修。所以会的,全是利益、全是功德;不会,那就发生障碍,甚至于造罪业。互相毁谤,互相标榜,这就造罪业,所谓自赞毁他,不知道自他是一、一体。这个道理不可以不知道,知道自他一体的时候,这一门就是一切法门、就是普门,一门深入,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无量寿经》讲的三个真实,你统统得到。

  这三个真实,我们不按经典排列,我们按我们自己的需要,第一个,智慧,真实智慧;第二个,真实之际;第三个,真实的利益,这对自己。对别人呢?对别人的时候,后面两个要调换一下,对别人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后面是真实之际。排列的次第,活的,不是呆板的。随缘度众,随缘就是活泼的,所以佛法没有定法,活的,哪来定法?佛现的身相,没有定相,《法华.普门品》里面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你看多活泼;他需要什么法,就说什么法。佛有没有法可说?无有定法可说。由此可知,所谓的法,全是方便法,真实也是方便。方便里头有真实,为什么?你开悟,就真实的了;不开悟,真实也是方便,妙!

  这净土宗,遍标念佛最为亲。一一之愿悉为念佛,没有一样不是念佛。「又《往生论》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这个三种庄严说得多了,国土庄严,先从依报说,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庄严,十七种,说了十七种;正报庄严,正报有佛、有菩萨,佛,说了八种,菩萨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太多太多了,说了四种。这三种是大分的,三种是依报、弥陀、其他的菩萨,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无为法身就是真实之际,合起来就是真实的利益,这是净宗的宗旨。

  净宗学习终极的目标,我们要得什么?真实智慧在哪里?无为法身在哪里?真实利益在哪里?都不在心外,心外无法,都在心,这个心是真心、菩提心。妄心里头没有,妄心里头有烦恼。真心里面有智慧、有法身、有功德,利益就是功德,真实利益就是真实功德,无量无边的功德。功是功用,德是自性本具。自性就是法身,法身是自己,不生不灭,清净无为。学佛终极的目标就在此地,本经上讲的三种真实。真实就是自性,就是自己真身,禅宗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们学净土的人,本来面目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名号统统叫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不会看乱,不需要分别,一点都不会认错。阿弥陀佛是我的老师,每一个往生的人到那边都成就,成就了都是阿弥陀佛,都成佛了。这一品,「必成正觉」,必定成正觉。

  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就是一法句。「且以声字皆实相」,声是念佛的声音,「南无阿弥陀佛」,声音;字是这六个字,不要「南无」也行,「阿弥陀佛」四个字,音声、这四个字都是实相,实是真实。什么叫实相?永恒不变。为什么声跟字永恒不变?它是自性流出来的。我们今天声跟字为什么会变?阿赖耶流出来的。阿赖耶是什么?阿赖耶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三个名词我们常用,妄想、分别、执着,如果跟法相宗来对号,妄想就是阿赖耶识,执着是末那识,分别是第六意识,你就完全明白了。没有转识成智叫权教菩萨,权教是没有超越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我们要知道。如果转八识成四智,转八识,妄想放下,没有妄想,大圆镜智现前;没有执着,平等性智现前;没有分别,妙观察智现前;这样一转,前五识也转了,变成成所作智。这个成所作智是什么?帮助众生,度化众生的方便全出来了,无量无边的方便,八万四千法门是方便。所以相宗修行是转识成智,华严、天台都是修止观。净土宗的方法妙,带业往生,一句佛号,信愿持名,四个字就解决了。你要真相信,不能有丝毫怀疑,要真发愿,我这一生念念就是求生净土,我不想再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的事情统统放下。随缘不攀缘,攀缘很辛苦、造业,随缘不造业,随缘能成就功德,随缘要智慧,攀缘是感情。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法藏菩萨大愿摄三种庄严」,依报庄严、正报庄严,正报里头有佛庄严(阿弥陀佛庄严)、大众菩萨庄严,四十八愿愿愿普摄三种庄严。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殊胜无法形容,我们的思想达不到,我们的言语也达不到,「究竟圆满,圆入一法句」,多么难得。后面给我们说,「故此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这一句名号,「即是法身本体,即是圆圆果海」,为什么称两个圆?因,圆满了,果,圆满了,因圆果满,「乃四十八愿之所标」,看四十八愿,你就能体会到,四十八愿是净宗所依的根本义,净土宗就是建立在四十八愿上,四十八愿就是一句名号,「故体具本愿一切功德妙用」,它既然是法身本体,这句佛号从本体流出一切功德妙用。妙用太多了,我们身心不安,念这句佛号,得佛力加持,身心安了;遇到一些灾变,你还能够提起这句佛号,一心称念,灾变就化解,真起作用,一切法从心想生。

  日本人的本愿念佛,不能说他没有道理,提倡的祖师很有智慧。如果我们能懂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不会见怪了,也会赞叹他,希望他念佛不要改变。一心专念,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海贤老和尚一句佛号,九十二年不拐弯。他念到什么境界?肯定念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因为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这句话透的信息,「我什么都知道」。这句话谁敢讲?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敢讲。如果不是明心见性,说这句话叫大妄语,叫自赞毁他,大妄语的罪是在无间地狱。他能说出这句话,难!透了一点信息给我们,什么都知道;说不说?不说,妙!你问他,他什么都不说,他就劝你念佛。

  这个后面说得好,「又此名号,是性德之本体」,无量觉,一切无量,出生无尽,名号是性德的本体。「修德所圆成,性修二德,圆摄无余」,修德里头有性德,性德里头有修德,性修相应,性修一体,性修不二,圆摄无余,这起作用就不可思议,无量无边。「今四十八愿,遍标念佛」,普遍的给我们标识出念佛法门。「愿愿皆摄佛之果德」,每一愿里头都含摄佛之果德,「一一全显无为法身,故可悉谓为摄法身也」。法身是决定不能离开的,没有一法能离开法身。就像我们电视的屏幕,屏幕上每个方寸的画面都离不开萤幕。同样的道理,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六根接触到外面的境界无量无边,法身在哪里?要在相上能见性,就开悟了,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怎样才能见性?见色闻声,六根缘六尘境界,没有妄想、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见性了。我们现在为什么见不了性?我们一接触就起分别、就执着、就打妄想,这叫凡夫;真正做到不执着,那就是阿罗汉;不分别、不执着,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法身大士。在哪里修?全在根、尘、识境界上修。

  《楞严经》上二十五圆通,二十五位大菩萨,他们怎么能成无上道?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抓一样来修,久久他就修成功了。大势至菩萨,他用念佛这个法门修成功的;观音菩萨,用反闻闻自性修成功的。这两位菩萨修行的方法,就是净宗修学方法的根源。「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反闻就是常常看着自性,自性是真心,决定不能有妄想、分别、执着渗透进去,我们常常说的,心里头只装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要放在心上,就对了,就这个修行方法。见色,阿弥陀佛;闻声,阿弥陀佛,全都归阿弥陀佛。所有色相,阿弥陀佛变的;所有音声,阿弥陀佛变的,统统归阿弥陀佛就好,不要再起其他的分别执着,这会修。所以,他不需要很长时间,二、三年时间,他心就清净了;七、八年的时间,他心就平等了;十几、二十年,他就不起心、不动念,就开悟了,就见性了。

  我看海贤老和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大概在什么时候?四十岁左右。他是示现的,示现一个普通的凡夫。用他那个方法,他二十岁开始念佛,念到四十岁,二十年,可以达到理一心不乱。要遇到好老师,好老师给你选择法门,不会选错,适合你的根性。自己本身具备的条件,老实、听话、真干,就能成功。所以我们看到来佛寺的三圣,在这个时代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你看他们走得多自在、多潇洒,年岁大,没有老苦、没有病苦、没有死苦。世间的八苦,他没有求不得的苦,全放下了,无求了,真正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一心向往极乐世界,一心在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往生。

  「诸愿互融相入,无所隔碍,一一愿含无量不可思议无上殊胜之愿,无有限量。进言之,则所云四十八者,亦只是随顺众生之假名,实则本愿无量也。又本愿之数虽无量,但究竟只是一法句也」。这个一法句,《论》上说的「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我们本经上所说的「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说了三句,这三句是一而三,三而一。这是我们要学的地方。我们学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事情这么烦、这么多?不知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问佛菩萨有没有事?没事。你要问海贤老和尚有没有事?他也告诉你没事。事,是你自己找的,从你自己妄念上生的,没有妄念,哪来的事?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至于对超世之解,诸家亦复不同」,超越世间。「义寂谓为超胜地前世间之位,故名超世」,这都讲得通。地是十地菩萨,超越胜过十地之前,他超越了,超世是这个意思。憬兴师说,「为地前十向满位一重发心。盖均谓为初地之前也」。地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地前的,有四十个位次。念佛法门,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能帮助你超过,超过太多,我们今天连十信初信都没有达到。初信位的断惑证真跟小乘初果相同,都是要断见惑这个五种,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我们没断。这个五种见惑断尽了,证须陀洹果,大乘菩萨初信位。这个地前是初地之前,初地之前是十回向。这里底下讲过了,盖均谓为初地之前。

  「善导、昙鸾等师,则大异于是」,跟他们说法不一样。「如昙鸾师谓:法藏菩萨于世间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此乃《璎珞经》中六种性之第四种,即十地菩萨)于此性中发四十八愿。善导大师亦判为十地菩萨之发心。故均远超地前之说」,后面说得比前面好,这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善导、昙鸾大师说得好。这有证据,经典上有,确确实实法藏菩萨在世间自在王所,他就悟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七地以上。所以这个时候,这是《璎珞经》上所说六种种性的第四,就是十地菩萨。于此性中发四十八愿,他发四十八愿的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地位?十地菩萨。所以,善导大师也判为十地菩萨,跟昙鸾法师的看法相同,圣种性。

  「复以法藏菩萨大愿,不但超过三乘,且超逾诸佛愿也。经云法藏发愿之初便言: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经上确实有这一句。「《后出偈经》云:发愿逾诸佛,誓二十四章」,这个也明白说出来,他发愿超过诸佛。二十四章,夏莲老会集这个本子,采取二十四章四十八愿,把两种融合在一起。「经中成就文曰:微妙奇丽」,这讲极乐世界,「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这是说极乐世界依报超越诸佛。经中又说,「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正报超越诸佛。「可见法藏菩萨超世之愿,亦超逾诸佛之愿也。极乐世界无量清净庄严,全显当人自性。心作心是,理事无碍」。这一句,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相由心生」、「色由心生」,色跟相都是讲的物质;经上也说「心作心是」,这个是《华严经》上讲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乘经上所说的,这都是全显当人自性。

  我们对这些经文,如果真的通达、真的体会得了,解决现前地球灾难、社会动乱,就找到门道。如何落实?那就要肯定,佛教是教育,中国古圣先贤所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什么最重要?教化人民,教育最重要,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什么教育?最高的教育、最究竟、最圆满的是大乘教育。我在年轻时候,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我跟他学哲学,他跟我说:「大乘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要学哲学不能不读佛经。」我听了这话之后,我得想想这话是真的、是假的。方老师教我,不是在学校,是在他家里,他家里一个小客厅,我们师生就两个人,每个星期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两个小时,他给我上课。所以我就常常到他家里,他家里我就很熟。老师说这个话,我就很留意,看他的书房,他的书桌上有没有佛经?果然有,从来没有看到他书桌上不摆佛经的,没有。所以我就晓得他真看,他话不是假的。他每天读书,确实没有一天是不读佛经的,佛经是他的常课,天天不缺的,他说的话我才会相信。

  儒的教育不错,道的教育也很好,所有宗教教育,我们可以把它总的合起来称之为圣贤教育,不迷信。古人把这些圣贤教育称之为宗教,高明到极处,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为什么?中国文字里头「宗、教」两个意思太好了,宗有三个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也有三个意思:教育、教学、教化。宗教这两个字连起来,意思是什么?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宗教是人类重要的教学,宗教是人类尊崇的教化。什么人才能够主持这个宗教教育?一定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样的人在佛教里头就称他作佛,佛来主持教育。把他降一等,法身菩萨,他们超过二十八层天,二十八层天比不上。这些诸佛、大菩萨主持教育,他不搞行政,他们来做校长,佛做校长,菩萨当教员、当教授,把人民都教好了,他们有真实智慧、有真实的德能(道德、能力),把人民都教好了,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天下太平。这是超世。

  今天中国国内,我们在媒体上已经看到,肯定佛教不是宗教、不是迷信,是教育,这真难得。我在二十多年前,一九八O年代的时候,国家开放不久,我到北京去访问,第一次跟朴老见面。我们是同乡,所以谈得很亲切,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谈了四个半小时。当时我向朴老建议,国家应该办一个宗教大学,每个宗教成立一个学院,佛学院、基督学院、伊斯兰学院、道学院,中国承认的这些宗教,每个宗教一个学院。然后再增加一个管理学院,培养什么?护持的人才,道场需要有人护理,维护的。这样,宗教就统一,宗教就变成一家人,我们学的科系不一样。建一个大道场(宗教活动中心),用现代化的媒体,网际网路、卫星电视,用这个来教学。教授都集中在宗教大学里面,在讲堂平常教课的、讲经的这些课程,在电台就可以播放,让全国人民都受到圣贤教育,问题真解决了。他那时候听到很欢喜。中国所有的这些寺庙,我说寺庙现在不能修行了,为什么?都变成观光旅游景点,至少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大家都想看看,全世界来中国观光旅游的人有多少!所以这些寺院庵堂,统统都划归旅游局,做为观光旅游景点,做为佛教宣传的机构,他们来参观,给他们介绍,顺便给他讲佛法,佛教到底是什么。好!这样的宗教教学,对于国家安定和平做出最大的贡献,不但能和国家,它能和天下,带给整个地球的安定和谐。那个时候朴老年岁大了,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能够实现。现在做,还来得及。现在我们在图文巴,澳洲这一个小城在做实验,做成功了。我这次访问英国,英国人有意要做,要建一个大道场,提供给全世界做为宗教活动中心,这是真实智慧、真实的功德,真正是救社会、救国家、救世界,我们希望他们早一天能够建成。

  这个下面,看看我们的科学能不能做到。「水鸟树林,宣流正法。声色香光,悉增道念」。这就是文艺的表演,能不能像佛所说的,全是正法?真正做到,像孔老夫子所理想的,文艺,一切艺术的呈现,都不要忘记一个总纲领、总原则,「思无邪」,这就好了,很重要。以这个做标准,艺术表演是教育,教育教导人正知正见;决定不能够把他引入邪思邪念,那就错了。今天的媒体,电影、电视,非常遗憾,谁也不能阻挡。早年,国内搞文化大革命,台湾提倡复兴传统文化。实际上,台湾只喊了口号,没落实;如果要落实,台湾不会像今天这个样子。

  有一天,我在方老师家里,也是早晨,那天早晨的课就没上,教育部三个官员来访问,向老师请教,怎样落实复兴传统文化?老师听了笑了一笑,坐下来,告诉他们,方法有。第一,台湾有三家电视台,关闭。还有几十个无线电台,关掉。那个时候无线电广播很多,电视是刚刚兴起,黑白的电影、电视。再者,报纸停刊,杂志停刊。这几个官员听到,说:老师,这做不到!老师就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你要不把它们停办,复兴传统文化是不可能的。

  今天社会为什么这么乱?灾变为什么这么多?就是这个东西引起的。我们相信,佛法讲得很清楚,「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你只要注意,细心观察,现在人,从老人到小孩,他想什么、他说什么、他干什么。这些传媒在教什么?都在教名闻利养、在教杀盗淫妄,哪个人不干这个事情?把人全教坏了。所以方老师讲的,救苦救难必须先把这个东西制止,停止掉。现在是民主国家,靠投票的,老百姓喜欢这个。为什么喜欢这个?没有正面的教育,他就走向低级教育去了。国家政府没有提倡,没有用正法教人。

  正法,这些东西可以表演的,但是要记住「思无邪」。你看中国传统,历代演的戏剧、歌舞,不是没有,朝朝代代都有,但是都能遵守夫子这个教训,「思无邪」,而表演的内容都与伦理道德有关系。所以这是把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用艺术的方法呈现给大众,好事。所以中国的戏剧,总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总离不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离不开这个。所以人民虽然读书不多,好多文盲,没有上过学校的,他都有智慧,他懂道理。从哪里来的?从戏剧、歌舞,从这来的,他学到了。好东西,真好,我们不能不知道,要把它找回来。方老师的那几句话很有意思,很重要。在一般民主国家,人家不敢做,做了什么?怕人家不投你的票。中国可以做,中国各级领导人不是民选的,中国可以做得到;换句话说,中国可以带给全世界伦理道德教育、圣贤教育,可以带领全世界走向安定和谐、太平盛世,这值得赞叹的。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