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第四集) 1989/4 新加坡 档名:02-003-0004
请掀开经本第九面,我们从第二章看起:
【德遵普贤第二】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而为上首。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昨天我们介绍到此地。这一段经文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讲普贤大士之德,昨天跟诸位略略的介绍了第一个大德,就是礼敬诸佛。礼敬的意义虽然说出来了,要如何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譬如我们见到佛菩萨的像,我们都会恭恭敬敬的顶礼三拜,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见了一切众生,是不是也都要恭恭敬敬顶礼三拜?经上又告诉我们,「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桌椅板凳我们见到它,是不是也要给它磕三个头、拜三拜?如果要这样的学法,那就变成佛呆子,那就学错了。佛法在世间是活活泼泼的,一定要明白佛说法的义趣。开经偈不是说吗?「愿解如来真实义」,你要懂得佛法的真实义。
礼节是随着每个朝代、每个国家民族所不相同的,佛法讲的是中道第一义,它不是执着在一种情况之下的。因此,我们见到佛菩萨,今天还用跪拜的礼节,因为这种礼敬是属于修行的法门,否则的话,应该是可以改的。从前老百姓见到皇帝要三跪九叩首,现在见到总统是三鞠躬,我们见到佛,也可以改成现代的礼节,三鞠躬。可不可以?实在讲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为什么我们还提倡在佛面前还是这样礼拜?其实这有两个用意。第一个用意,刚才说过了,是修行,礼拜是修行。有人专修礼拜的法门,一天拜三千拜佛,他用这个方法来修行。诸位稍稍明白佛理都晓得,佛法所修的是觉正净,礼拜是修清净心。我在拜佛的时候,心里没有妄念,至诚恭敬,所以是修清净心。身体动作要按照规矩,五体投地,每个动作都做得很正确,给诸位说这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身体是机器,如果要是老不动,它就会出毛病,身体一定要运动,礼拜是最好运动。因此有人一天拜三百拜、拜一千拜、拜三千拜,最好的运动。这种修行,心是清净的,身体是不断在运动,对于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利益。现代的人,富贵人毛病很多,特别多,毛病从哪来的?就是他颠倒了,他身要很舒服,不动,身不动,缺少运动。身不动,心在那里胡思乱想。心是要清净的,它偏偏静不下来,身是要动的,它又不动,颠倒了,这一颠倒什么毛病都出来了。诸位要晓得,我们拜佛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所以学佛的同修,拜佛拜的的确是愈多愈好,特别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出门都有车,运动比较少,用拜佛的方法是非常恰当。
第二个意义就是做给别人看的,学佛的就像唱戏一样,表演给别人看。希望那些没有学佛的人、没有接触到佛教的人,看到你对佛像这么恭敬,他心里必定有所感动。你为什么对佛像这么样的恭敬?他一定要来向你请教,为什么向佛像这样拜法?你就可以藉这个机会把佛法解释给他听,这就是机会教育,诱导他入佛门,有这样的功德利益。所以这个礼节一直到今天,依旧还是把它保存下来。我们见人就不必了,见人随俗,我们这个地方风俗习惯用什么样的礼节,我们就用什么样的礼节。可是内心一定是至诚恭敬,内心的诚敬无二无别,我们对佛对一切众生没有差别。但是在形式上一定要随俗,一定要随着风俗习惯。
其次讲到对物,对物的恭敬,就是要把它保持得整齐清洁,这是对它的恭敬。像昨天讲到,这《华严经》上说的,桌子善知识、香炉善知识、蜡台善知识,这个东西我们对它怎么礼敬?你每天把它擦干净,摆得整整齐齐的,就是对它的礼敬。经书,经书我们读的时候,恭恭敬敬的翻开,读完了把它合起来,也把它放得规规矩矩。家里有书架,放书架里面,有书橱则放书橱,不能够随随便便乱丢,这是对书本的恭敬。以此类推,对任何一物我们都要有恭敬心,这个恭敬就是礼敬。对于事,做事情要认真、要负责,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到圆满,这是我们对事的礼敬。所以礼敬的对象,概括起来不外乎对人对物对事,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然后才能够将这一大愿,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圆圆满满的把它做到。
第二愿,「称赞如来」。如来跟诸佛意义是相同的,也是一切称赞,但是这个称赞是有个标准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如来」。大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由此可知,这个如来并不一定是指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不是的。我们每个众生都是如来,如来就是性德,就是本性里面本有的德能,这是要称赞的。简单的说,就是三皈依里面讲的觉正净,觉正净是我们本来有的,不是外面来的。如果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与觉正净相应,就得赞叹,为什么?这是正知、正见、正语、正行,当然应当要赞叹。假如与觉正净相违背,我们就不能够赞叹,那赞叹是赞叹他迷惑颠倒,不可以的。所以标准在「如来」这两个字。经上这个说法,我们最常见的,也就是中国人最喜欢读诵的,是《金刚经》。《金刚经》里面一会儿说诸佛,一会儿说如来,你就晓得,它说如来有如来的意思,说佛有佛的意思;说佛是从形相上说的,说如来是从本性上说的。所以,如来的意思比诸佛的意思还要深一层,这是我们要明了的。
称赞是智慧之行,没有相当的智慧,这一愿很不容易修。为什么?因为要见如来,你才会称赞;你要见不到如来,你要称赞就称赞错了。这个话我们不能多说了,诸位仔细从觉正净这三个标准去深思,这一愿你就可以能够修持了。
第三愿是「广修供养」。这一愿有两个意思,就是自利、利他,有两个意思。自利的是什么?是断除我们的悭贪烦恼,这个烦恼是烦恼当中的根本。菩萨行门六波罗蜜,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度悭贪。悭是悭吝,我们自己有的,舍不得给别人、舍不得布施;自己没有的,希望能够贪求、贪得。所以,悭贪是我们根本最大的烦恼。能够广修供养,这个烦恼就可以逐渐淡薄,到最后能把这个烦恼断除。这个烦恼一断除,可以说所有的烦恼都断了,因为它是根。像树一样,树根要是烂掉了,枝叶当然也就随着倒下来,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这是根本烦恼。第二个意义就是利他,利益众生。譬如说,诸位同修在此地建立这个道场,这个道场之成就是大家供养的、大家布施奉献的,这个地方才有道场。有这个道场,才能请法师、大德在这里讲经说法,许多众生在这里听经开悟,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这是你布施、供养对一切众生的真实利益。
可是,广修供养也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往往就造业。假如你是供养一个外道,供养一个不如法的道场,这个道场建立,它天天在造业,那好了,他造的罪业你将来要跟着倒楣。他为什么能造这么大的业?你帮助他的,他堕地狱,你也得跟着去,免不掉的。所以要知道,布施、供养要有高度的智慧。尤其是供养法师,你们常常听到供养法师功德很大,在我看未必,甚至于我所见到的,供养法师不是功德很大,是罪过很大。为什么?法师身上没有钱,他就乖乖的天天在念经、天天在拜佛,他就好好修行,钱一多他就作怪,胡思乱想。多少的好法师,都是被你们一供养,供养坏了,供养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你们供养法师是消灭佛法,灭佛法的果报,将来堕在阿鼻地狱,你们以后还敢不敢?一般寺院里头都不请我去讲经,为什么?请我讲经,他们都得不到供养。在每个地方请我讲经都是居士道场请我讲经,出家人道场都不请我讲经。我跟大家讲真话,决定不欺骗诸位。
道场,建立道场,顾名思义这个场里头要有道,我们这个地方的人就有福。如果这个场没有道、没有正法,我们这个地方不但没有福,反而受其害。所以,这一条的确是有高度的智慧。尤其是道场不能够送给出家人,这个诸位要记住。出家,你看看这两个字,他出了家,他没有家了。你看他没有家,你再买一个家送给他,那好,他又回家去了。这个不得了,人家发心出家,你现在又买个家给他,又给他枷住了,那可麻烦大了,这个罪就非常之重。因此,你看佛陀在世,以及佛法在中国过去,现在是末法时期,一切都乱了,从前出家人没有家的,寺院都是叫十方道场,我只要是出家人,这里有庙,我到这里挂单不会拒绝的。所以,自己的确没有家,所谓是「铁打的常住,流水僧」,是这种情形。那种道场的建立,供养、捐献真是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现代有许多道场不是如此,道场属于私人的,到这个地方去,你跟他有交情,也许可以住几天;没有交情,甚至于一餐饭都不供给你,这是出家人走到末路了。你要仔细去追究,这个原因怎么产生的?都是你们在家信徒供养过了分,把房子、地捐献给一个人,这就糟了。你想想过去,过去大富长者很多,他们把寺院捐给佛教,是捐给整个佛教,不是捐给某一个人。因此,道场的建立是属于地方,就好像办学校一样,这个学校是你们地方大家发心来办的,出家人在里面做住持,就好像当校长、当教员。教职员、校长是我们聘请他来的,那个地方不是他的,他在这个地方一定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在这里修行,在这里用功,讲经说法,利益大众。为什么?他要教得不好,我们听得不满意,我们就解聘,我们就不让他住。如果他是自己的地方,那无所谓,我天天睡大觉,你也管不了我,你也无可奈何他。如果这个道场主权是你们在家同修的,这修行人就要认真、就要用功,不敢懈怠。所以我劝同修们,你们如果要广修供养,眼睛要睁亮一点,千万不要造罪业,千万不要破坏佛法。现在大家都有钱,有钱破坏佛法很容易。
我自己讲经三十年,我今天三十年我没有庙,我也没有一个地方。我今天住的小房子,是一个居士供养的,产权是他的,不是我的,等于我借来住的,我哪天不住了,他就收回去,所以我也很放心。道场是公家的,不是自己的。因此,我普遍劝诸位同修们,你们要广修供养,我劝大家印经,这个决定没有错误;劝大家放生,这个不会错误,不会有罪过;劝大家布施医药,贫困的老年人、有病的人,我们多多的帮助他。我没有劝人建庙,没有劝人建道场,所以我讲经三十年都没有道场,大概这也是报应。不过古人常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没有道场就无事,清闲自在,有了道场,柴米油盐什么都来了,那个事情很麻烦。想想还是没有道场的人有福报,我认为我在这个世间第一有福,因为我没有事情,什么事也没有。心里没有事,身也没有事,身心无事,在这个世间一生什么事都没有,不容易,很难得!没事才是真正的福报。成天有事,我觉得那不是福报,没事才是福报。当然这些事情,是你们喜欢有事的人,大家好好的努力去做;不喜欢做事的人,好好的念佛求生西方,早成佛道,这个功德也就无量。
第四条,「忏悔业障」。业障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如果你没有业障,你早成佛了。你没有成佛,换句话说,你必定有业障。什么叫业?什么叫障?这两个字的意思要把它搞清楚。所谓业就是造作,造作的结果就叫做业。通常我们讲事业,事是造作,造作的结果就叫做业。造作则有善、有恶,你造作的善,结果是善业,你造作的恶,结果就是恶业。有了业,后来一定有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真理。我们每一个人,人绝对不是只有这一生,有过去,既然有过去,当然就有未来。我们学佛的同修都相信三世因果,都相信六道轮回,这个是事实。由此可知,我们所造的业,是生生世世无始劫以来累积到今天,这个业不知道有多少。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所造的业,要是有形相、有体积的话,哪怕是再小,像一粒微尘一样,无始劫来,我们所造的业,它是尽虚空都容纳不下,我们造业造得太多了。所以我们在人生一世当中,样样不如意,不如意就是障碍。人一定要觉悟,不要怨天尤人,为什么?自作自受!你说那个人对我不好,他为什么对别人好?他要是对我不好,应该对所有的人都不好才对。他对别人好,但对我不好,那我跟他过去结的是恶缘,我造的是恶业。
人能够处处向内反省,这是智慧,这是觉悟!所以真正觉悟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一切事情往内里面去反省,问问我有没有做错、我有没有想错、我有没有看错,不要去问外境。这样自己的修持功夫就会得力,功夫得力就叫做「忏悔业障」,业障才忏悔得了。样样都是别人不对,我自己都是对的,这只是业障上再增加业障,决定不会消除,天天拜「梁皇忏」也没用处,也消不了业障。所以诸位要知道,忏除业障最低的限度是改过自新,业障才能真正忏除。佛门里面忏悔法很多,不是把那些忏悔文念念,业障就消除,不是的。是要把那些忏悔文念了之后,自己好好的想一想,我们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错了,哪些地方需要更改过来,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罪障忏除。所以佛家没有迷信。
这条修行的方法完全从内心的醒悟,完全要依靠自己的自觉,才真正能做得到。如果说别人能够代替我们忏悔,我们造了罪业,自己晓得造得太重,请几个法师给我拜几天忏,我业障就消除了。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话,是真正可能的话,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应当天天替我拜忏才对,他要不替我拜忏,他叫什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我们头脑要清楚,不要被人骗、被人迷惑,没有这个道理,讲不通。自己有罪业,请几个人替我念念经、拜拜忏,罪障就消除,没这个道理,罪障消除不了。但是你请几个人给你念念经,是替你修一点福报,修什么福报?因为他不念经,我给他钱,他在这里念两个钟点的经,他有福,是我叫他念的,他念了两个钟点的经,这个福报就这么大。自己业障呢?业障没有忏除掉,修了一点福而已。这个帐要会算,各是各码,你要算得很清楚。
第五,「随喜功德」,这一愿也是消除我们烦恼当中最大的一个,嫉妒。世间人嫉妒的烦恼也是与生俱来的,这不要学、不要教。你看小朋友一、二岁,他还不懂事,他就有嫉妒心,他看到你给糖给另外一个小朋友,他就不高兴,你晓得他就有瞋恨、有嫉妒。所以佛教给我们,这是与生俱来的烦恼,我们应当要学随喜。不但不嫉妒,我们看到别人好,我们要能够生欢喜心,希望一切大家都好,都能够超过我,我们这个社会才能够安定、才能够幸福、才能够繁荣。如果说别人都不如我,那就很可怜!所以,「随喜」,不但不嫉妒,见到别人好事情能生欢喜心。更进一步,我们还能够尽心尽力帮助他、促成他的好事,不但不障碍,还要帮助他。
普贤行愿的伟大处,是以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来修,因此在一切众生之内里头没有界限、没有分别。我们的标准,就是善恶,善恶的标准,是对这个社会、对一切众生有利益的就是善,有危害的就是恶,我们只有这个标准。因此,连宗教都不能够分别,不能说他是基督教,我不应该帮他,这个不可以;基督教他要是善的,我们一样帮助他,我们只辨邪正,没有其他的界限。这一点我在美国觉得比我们东方要好得多,我们东方宗教里面界限划得很严,都对立。我在美国弘法,有很多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父都来听经,听出兴趣了,有时候还特别给他们举行座谈会,做深入的研究、探讨,他们都非常欢喜,我们彼此当中都能够帮助。他们承认佛教对社会有利益,对于佛法在那边弘扬,他们都能够赞叹、都能够欢喜。所以,在美国这个国家,我觉得他们那些宗教徒心量比我们东方这些信徒心量要大很多。学佛的同修心量更应当要拓开,经上常讲,佛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量要大、要能够包容。所以一入佛门,你看到弥勒菩萨肚皮大,就表示能够包容,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我记得大概是在二十多年前,台湾大专学生学佛的风气开了没多久,那个时候我还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法,我还是在学生的时代。台中慈光图书馆在台湾是第一个举办大专佛学讲座,办得非常成功。我记得有一年,有台湾大学的几位学生,带了一个外国的牧师,这个外国牧师是美国人,他在我们台湾东海大学,东海大学是基督教办的,他是东海大学的教授。这些同学们平常跟我很接近,就把他们老师带来看我,有台大的,也有东海的,来看我。这位教授牧师跟我一见面,就自己介绍他的身分,他说他到台湾来没有多久,大概才来了四个月。以前是住在香港的道风山,道风山是基督教丛林,专门破坏佛教的。我听说,那时候我还没到香港去过,我不知道,他自己介绍的,不过我知道有这么回事情。他说我虽然在道风山住了两年,我没有做破坏佛教的工作,他特别声明。我一听他说这个话,听他这个声明,我马上就给他讲,我说你们基督教道风山的丛林办得非常好,我们佛教很欢迎。他一听也就听呆了,他那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从大陆上逃到香港的出家人,在香港生活没有着落,他们供养。所以,它里头也有佛像、也有佛堂,他不干涉你,他来救济。慢慢的,人总有感情,你看佛教都不理我们,挂单的地方都没有,基督教来招待我。到最后,慢慢都变成信了基督教,很多法师在道风山还俗。他们做这个工作,目的就是劝出家人还俗学基督教,目的在此地。
我就很赞叹,我说你办得很好,我们佛教很欢迎。他一听就听呆了,他说为什么?我说我们佛教,佛教在中国一千九百多年,将近两千年,当然出家人里头良莠不齐,有很多的垃圾、渣子我们没办法清除,排不掉。你们道风山设在那个地方,是我们佛教一个垃圾堆,把我们的垃圾统统清除掉,所以我们对你们的功德非常感激,一个不够,多办几个。我相信他马上把这个话就传到道风山去,我们失败了!我如果是骂他一顿,那他真办成功了。但是我说的话是真话、不是假话。为什么?道心坚固的人,什么样的诱惑他也不会动,被他少少的诱惑就动了心,那当然是垃圾,这没错,我讲的是实话。实在讲也就是告诉他,你这个做法错了,我们佛教里真正的精英,你一个也没办法动,我们的渣子、败类被你清除掉了,我说的是真话、老实话。你那个事情做的,对你没好处,对我们有好处,劝他好好的反省反省,少造一点业。所以随喜功德要有,这个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真正能够成就无量的功德。
第六条,「请转法轮」,这个非常重要。转法轮就是讲经说法的意思,讲经说法为什么叫转法轮?佛教里面的标志,自古以来用法轮做标志的最多。像贵会,我看贵会徽章的标志,外面也是个法轮。轮这个相是最圆满的,佛法讲中道,空有不二,什么样的东西能够代表空有不二?在一切法里只有圆,圆就是轮,轮的确是空有不二。圆有圆心,那个心是空的,有没有?确实有。能不能看得到?看不到,心看不到。诸位学过数学、学过几何,几何里头圆心,圆心确实有,但是圆心找不到,心是空的,代表佛性、代表法性。但是相是有的,相就像外面的轮,圆周,它是有的。相是动的,心是静的,心是清净的。所以,圆代表空有不二,性相一如,佛取法轮做我们佛教的标志,道理在此地。因此佛讲经说法就比喻作转法轮,也就是说把佛所觉悟的这些道理,从他的心里面,透过他的言语传达给我们,使我们也觉悟,好像从这个轮把它转给我们,有这个意思。
佛法在世间最大的功德就是教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你们诸位查查《大藏经》,他老人家自从示现成佛之后就开始讲经,一直讲到入灭,整整讲了四十九年,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这是佛陀当年一生在世的事业。佛法是以讲经、说法、教学为第一个目标,像近代做法会这些,没有,在经上没听说过。你们查遍《大藏经》,释迦牟尼佛几时、在什么地方跟一些人打过一次禅七,你去找找看,看有没有办法找到?没有。有没有跟人家在一起打过佛七?也没有。有做过什么法会?也没有,什么都没有。释迦牟尼佛天天讲经说法教学,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不是宗教。佛门里面的法会就是讲经的法会、教学的法会,传法,大家聚集起来在一会。跟当年孔老夫子在世没有两样,传道、解惑、教学。
因此,十愿里面的「请转法轮」就非常重要,佛法,就是正法,才能够常住在世间。我们建道场,建道场的目的在哪里?就是请这些法师、大德来给我们讲解佛法,让我们大家有机会来学习佛法。佛法就是智慧之法,佛学是智慧之学,我们这里是学智慧的。虽然如此,在技术上如果我们用得不当,不但我们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反而受了佛法的害处,这一点不可以不知道。那就是说,我们的同修在这么多法门里面,我们修的是哪一个法门,我们请这些法师、大德到这儿来教我们,必定是与我们自己所修的法门要相应,要有帮助,我们的道业才能够成就。如果我们请来的法师、大德讲的跟我们不相应,反而破坏我们自己的修学,那就错了。佛教的道场,在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等于是专科大学一样,所以请法师一定要请专科的。譬如我这个道场专修净土,我请来的法师、大德一定跟我讲净土的经论,勉励、策进我们大家在净土修学上的精进,这就对了。如果请个禅宗的大德,来给我们讲禅,教我们打坐,就错了,为什么?法门不相同!再找个密宗的法师来给你灌顶、教你持咒,那就更糟糕。不是说他那个法门不好,我们不是学他那个法门,法门只可以学一个,你才能够成就,不能学多,多了你的精力统统分散。
所以听经,讲到请转法轮,也不是一桩容易事情。你请来的法师多了,譬如说你们诸位这边同修,你请我来给你讲净土,另外再请个法师给你讲禅,再请个上师给你讲密,再请个法师给你讲戒律,你统统都听到了,脑子里听糊涂了,不晓得学哪个好。每个法师都赞叹,我这个法门好,别的法门都比不上我。听了三、四个之后,到底哪个好?算了,还是不学算了。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我过去曾经参加过很多大专的夏令营,大专的讲座,也曾经办过佛学院,好在时间都不长。我觉悟了,现在我不敢办了,为什么?干这些事情,不但没有好处,造罪业。我说个真实话,我不是在教导学生,我是在染污学生,怕学生头脑还不够肮脏,我再把它染污染污。佛学院讲座里那么多人,每个人讲一个门路、每个人讲一个方法,学生听了之后无所适从,这是错误的。以后想想,台湾的大专讲座,实在讲值得称赞的就是台中李老师。李老师办的讲座,里面开六门功课,请了五个老师来教,五个老师除他自己之外,其余四个是他的学生。所以,他那六门功课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宗旨、同一个目标,每个老师讲的都是一样的,学生听了很有受用。不像其他的,其他佛学院里头,老师不合作的,各说各道,所以学生就无所适从。因此,我从此以后,哪个佛学院请我去讲,我都不敢去讲。我自己也办大专讲座,我自己一个人教,我找不到助手,只有一个人教,一天上六堂课。好在时间短,一个星期,不超过十天,还行。
这就是说我们道场有独立的道风、有独立的学风,我们启请的这些法师、大德,一定要与我的道风、学风相配合。这样我请他来讲经说法,对我们有绝对的利益,这是请转法轮不可以不注意的。不能什么人都请,这个不可以。
我在台北,台北有两个道场,都是请我在那里挂名负责。我跟诸位说过,我是不管事、不管人,也不管钱的,什么都不管。既然要我挂名负责,我说我只管一桩事情,除这桩事情,全权授权你们大家去管。什么事情?就是请法师到我这个道场来讲经,你们如果请法师来讲经,一定要经过我同意,我不同意的话,任何人不能到我这儿讲经,我只坚持这一条。为什么?我这么多年,我们的同修一心一意都在修净土,如果搞一个其他的法门来,把我们同修信心动摇,对这个法门怀疑,去学别的法门,那我们对不起人。这是一定要坚持的,其余的我一概不坚持,只坚持这一条。
所以请转法轮是决定正确,但是决定不能破坏人家的道场。我举个例子跟诸位说,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认识了圣一法师。我很尊敬他、很佩服他,圣一法师是参禅的,我是念佛的。我到他宝林寺去参观,他有个禅堂,有四十多位出家,也有些在家的,每天都坐香,这是我看到真正学禅的第一个大善知识,非常了不起。他邀请我到他禅堂里讲开示,我讲什么?我要劝那些人都念佛,说念佛比参禅好,那不等于骂他?那还得了,造反了,那也没有礼貌。他邀请我,我就在《六祖坛经》里面选了一段,跟他讲禅。我虽然没功夫,但是口头禅还可以。决定赞叹,劝他们努力跟随圣一法师修学,使他们的同修对于圣一法师增长信心。这是我帮助他道场,这是应当要做的,这个也是礼貌,应当要做的。
去年我到此地来,去年来的时候,我在香港得了很重的感冒,到海上放生吹了风。到这里虽然十天,十天身体一直都不舒服。演培老法师给我安排了两次讲演,我只去了一次,第二次实在身体不行,我只去了一次。演公老和尚是修弥勒净土,我是修西方弥陀净土,不一样。我到那个地方去,我对西方净土一个字都没提,我专门赞叹弥勒净土。他老人家在此地二十五年了,那么多信徒都是跟他修弥勒净土的,我要说弥勒净土不好,弥陀净土好,这个说不过去,怎么说都说不过去。这是礼貌,一定要懂得。晓得他们那边是修什么的,我们特别去赞叹他,使那个地方的同修对于那个法门的信心更深、更坚固,他才有成就。所以,人家请我们去讲,我们也事先打听他那个地方学什么的、修什么的,得问问清楚,决定不能破坏别人道场。十大愿王称赞如来、礼敬诸佛,我们怎么可以去破坏?假如他这个道场没有专修专学的,那个可以,我们自己修的法门可以介绍他;他已经有专修专学的,决定不可以。现代有些年轻的讲经大德们,他们不懂礼貌,不顾别人修学,开口时候口无遮拦,往往破坏别人的信心,叫这个学佛人听了之后无所适从,这是很大的罪过。讲到请转法轮,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到。
第七愿是「请佛住世」。实在讲这一愿很重要,但是这也是缘分,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当年在李老师会下学佛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李老师问我们这些学生的志愿,像孔老夫子对他的学生讲各言其志,你们每个人说说,你们将来的愿望如何。我给老师说,我将来只希望到处能够讲经说法。他听了之后笑笑,他说你倒是满轻松。接着告诉我,你这个做法不能成就众生。我就问他为什么不能成就?他说释迦牟尼佛以后,你几时看到或者是听说,听经的人听一座经就开悟证果的。我一想,的确没有。他就告诉我,不能乱跑,一定要在一个地方住上几十年,这个地方人才能成就,要长期的薰习、薰修。他就告诉我,你看看自古以来这些祖师大德们,哪个人不是在一个道场住了几十年的?想想,果然没错。清凉大师在五台山讲《华严经》讲了五十遍,这《华严经》我算了一下,一天讲八个小时,一年讲一遍,五十遍至少是五十年。他老人家在清凉山,五十年都不能下山。再看看古人的《高僧传》里面,《大藏经》传记部里面一看,没错。李老师在台中一直就住了四十年,四十年没有离开台中莲社,所以有那么多人的成就。我明白这桩事情。
也许你们要问,你既然明白了,为什么你今天还乱跑?我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因为我没有道场。李老师有台中莲社,他可以不要乱跑,我没有道场,只好到处乱跑,到处结结法缘。如果真有一个道场,我也不愿意跑,我一定会住下来。这个地方告诉诸位,不是说有道场,道场倒是很多,很多道场希望我去常住,场有了,没有人跟我学,我去干什么?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没有人跟我学。所以就到处结结法缘,给佛教做一点宣传的工作。这是我一定要把这个原因跟诸位报告清楚。但是我到每一个地方讲演,确实都能够叫一些人生了信心,但是信心能不能长久,就靠不住了。所谓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因为差不多每个道场我一年去一次,时间短的,五天到一个星期,今年到你们这个地方是最长的,一个月的时间,最长的。我每年一定要到的道场有十几个,还有一些不得已被人家拉去的,总共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地方。二十多个地方,一个地方差不多住个十二、三天,我一年就去掉了,一年就没有了。所以,人家要问我住在哪里,我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找我也找不到,不晓得我在哪里。告诉诸位,这是不得已,不是这样做就是对的,这样做不是完全对的;完全对的是要住在一个地方。
我过去曾经有这个愿望,台湾煮云法师在世时候,他老人家请我讲经,在凤山佛教莲社,我前后在那里讲过三年。我曾经跟他老人家商量过,我说这里是个净土道场,我们两个人合作,不要出门,就在这个道场,不出山门。你领导大家念佛,我专门讲净土的经典,我们每天讲经两个小时,念佛六个小时。一天有八个小时这样课诵,我们完全不间断,这个道场十年、二十年一定就变成净土宗的祖庭。他听了之后,不错,这个很好,很欢喜。第二天他就走了,头天晚上讲好了,第二天就走了,这个事情没有能够达到愿望,可见得因缘很难得,因缘非常不容易。
「请佛住世」,现在佛虽然不在了,如果遇到真正祖师大德,真正有修有学,我们请他常住在这个地方,长期的教导我们,才会有成就,这是一定的道理。一年当中偶尔听这么一次,不管用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受感动,三天以后都忘掉了。这是我讲得比较上是恭维一点、客气一点,有的人听了,出了大门就没有了,就忘掉了。像我们李老师以前办大专讲座,大专讲座在暑假期中,听他老人家教诲四个星期。四个星期,确实学生从进来,四个星期出去,的确样子是变了。但是这个学生跑到电影院看两小时的电影,马上就复原了,我四个星期舌头都讲硬了,电影院两小时就完了。可见得这个社会诱惑的力量多大!所以要不是长期的薰习,实在是不可能。一座经听了就能成就,那个人决定是佛菩萨再来的,他不是凡人,凡夫是做不到的。
因此,请佛住世就很重要。此地这个道场建立非常之好,我劝勉同修们多多的留意有修有学的大德,倒不一定出家,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也一样。真正有修有学的大德,请他来做住持,请他到这个地方长期来领导我们、来教导我们,我们依靠他学习,这样就好。
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到「请佛住世」这七条是愿,是大愿,后面的三愿,实在讲是回向。第八「常随佛学」,第九「恒顺众生」,这两愿就是上求下化,是属于回向,最后「普皆回向」,是属于总回向。但是前面这两条非常重要,我们学佛要以佛做标准,我们要跟佛学。佛不在世了,我们依靠什么?诸位要知道,就是依靠经典,经典就是佛的法身。尤其是这部经,能够把这部经典里面所讲的道理、方法、教训,我们都能够身体力行、都能够做到,你就等于跟释迦牟尼佛天天在一起,等于跟阿弥陀佛天天在一起,没有离开佛。要以佛为标准,这是说我们上学。除了我们学佛之外,我们要面对社会的现实,这个很重要。在实际上现实社会里,我们如何来处事待人接物,如何来过我们现前这段生活,你就要懂得「恒顺众生」,这个日子过下去才没有障碍。要顺他,不能不顺。顺的里面要有智慧,不是一昧感情的顺,是要有理性的顺,这样才没有错。要与大家和睦相处,佛教重视和,要修六和敬,团体里面,它的精神就是六和敬。
「见和同解」,见和同解拿现在来讲,就是达成共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这才能够相处。也就是我们抗战期间,对日本人作战的时候,当时政府提出的口号,「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国家至上,民族至上」。这四句话都是属于见和同解,见解相同一致,这个国家决定不会灭亡,再大的灾难都能够平稳的度过去。俗语也常说「家和万事兴」,你这一个家庭里面,父子、兄弟、姐妹都能够和合,这个家庭一定兴旺。公司行号、团体、社会、国家都是一样的,一定要着重和睦。要能够做到这条,一定要恒顺众生,所以和,要委曲求全,要把自己的成见放弃,才能够跟大家和睦相处。
我去年到北京,看了看清朝皇宫,我第一次去看,我看了之后非常受感动。皇宫里面最主要的建筑物是三个大殿,我们俗话说金銮殿,三个大殿。抬头一看那个大殿的匾额,第一个最大的殿是「太和殿」,你看它这个「和」字,第二个大殿是「中和殿」,第三个大殿是「保和殿」,它三个殿都没有离开和。清朝建立政权,能够延续二百九十多年将近三百年,它靠什么统治国家?靠和。尤其是清朝这些皇帝非常之聪明,他们在建立政权之后,宫廷里面用什么方法来统一见解?像过去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他用三民主义,毛泽东建立的政权用共产主义,清朝用什么主义?我告诉诸位,清朝就用这部经。皇宫里面,从皇帝到文武百官,大家都念《无量寿经》,这个真是让我们佩服得不得了!大家都学佛,以佛作为我们思想、见解、行为的标准。所以清朝能够有那么样的强盛,宫廷里面读经。这个经的序文里面,梅光羲居士都说得很清楚,在宫廷里面的万善殿,万善殿它规定有一定的时间集合大众读《无量寿经》,这个真是超人的智慧。他不用什么思想,不要说你一定要服从我,我一定要跟你学,他不用。我们大家都学佛,皇帝也学佛,大臣也学佛,老百姓统统学佛,他是用《无量寿经》来治国,这真正不得了!很可惜的,慈禧太后专政之后,她把读经废除了。在我想想,这个经里面讲了很多因果报应的事情,大概慈禧太后看了很不痛快,因为她很多所作所为与经典上违背,没有照佛的意思去做,大概听了这些话很难过,不要念了。不要念,国家也亡了。如果清朝始终保持祖先的规矩,一直到今天都念这个经,以这个经来治天下的话,我看清朝到现在都不会亡国。
没想到今天这部经,我们诸位都得到手上。你们在家庭里面,一家念这个经,你们的家庭一定是吉祥如意;你公司里头,老板员工都念这个经,你公司一定是发达,一定是发财。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要念这个经,这个国家一定强盛,一定是会真正做到安和乐利,你就晓得这个经的好处。这是我们说到经上教给我们,怎样去恒顺众生,用你的智慧,顺着他。像我刚才给诸位讲的,我遇到基督教的牧师教授,我顺他,我也不骂他,我也不说他做得怎么样,我顺着你的意思去说,让他自己去回味,这样我们交了一个好朋友,我们绝不排斥。「普贤大士之德」简单就介绍到此地。再往下面看。
『具足无量行愿』,普贤十大愿王是大愿的纲领。每一愿如果我们要展开来看,那是无量无边的行愿,就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超不出十大愿王。所以,十大愿王可以说是一切诸佛菩萨在因地所发大愿的大成,归纳的十大纲领。『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安是安稳,住就是心定在这个地方。定在什么?定在「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是指如来果地无尽的功德。如果就本经来说,那就十分的具体,阿弥陀佛成就庄严极乐世界,接引十方众生往生不退成佛,这是诸佛真实的无量功德,这些菩萨们都能够安住在如来大功德法中。可见与会的这些大众,绝大多数一定是已经往生净土,从西方极乐世界倒驾慈航而来的。如果不是从西方极乐世界回头来,就不能说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所以,前面这十六正士,乃至于文殊、普贤、弥勒,这个都不必说了,就是连与会的一万二千人,里面大多数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倒驾慈航到这儿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接引众生的。再看下面一句。
【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这个四句完全是包容了净土法门。『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那些菩萨们,也就是说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些人。也许诸位要问,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几时才可以回来?这个问题我们本经后头有答案,咱们还没有讲到,我先把这个问题告诉大家。你跟阿弥陀佛见个面,在那里磕三个头,阿弥陀佛,我向你告假,我现在要到娑婆世界度众生。阿弥陀佛点点头,好,你去吧!就行了,你看看多快!阿弥陀佛没有说,你到我这儿一定要住多少年,一定要证什么果位,你才可以去。没有,经上说你喜欢什么时候去,你就什么时候去。西方极乐世界的确是民主自由,真是民主自由,一切是随心所欲,阿弥陀佛都不限制。
譬如说诸位,我看到诸位在这里听经坐这个凳子,我都很难过,坐两个钟点很累!所以我想,这个地方大概是不常讲经,如果常讲经的话,以后至少要坐靠背的,靠臂椅,因为坐的时候比较舒服一点。我在台北我的讲堂,我的座位很舒服的,因为叫人家坐在这里,坐得很不舒服,这是对不起大家。所以同修如果你们是广修供养,把这个钱先买椅子,你们大家坐得舒服一点,这个很重要。极乐世界真的是自在,譬如说听经,我在阿弥陀佛面前听他老人家讲经要规规矩矩的,要随随便便就没有礼貌。你说我不想在这里听,阿弥陀佛点点头说可以,你到外面去。你喜欢鸟,阿弥陀佛就变个鸟来给你讲经,那就很自在,你躺着听都可以。你看佛多慈悲!只要你欢喜听经、欢喜学佛,你觉得什么样方便,他就会给你什么方便,决定不强迫你,决定不妨害你。我觉得这也不方便,那也不方便,他不妨害你。所以,十大愿王到西方极乐世界才真正做到圆满,所以普贤菩萨也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他要不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这个十大愿王不能做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都是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诸佛菩萨们,可以说统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德们,这是大慈大悲,倒驾慈航,行权方便。
『入佛法藏』,什么是佛的法藏?这一句非常的要紧。如果照常理说,佛的法藏会说得很深,简单的讲,就归纳到一般常说的「一乘果海」,就是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证的,这个叫法藏,这叫佛法藏。但是这个说法我们很难抓到要领,换句话说,我们得不到受用。要具体的说,就可以指这部经,这部经就是佛法藏。为什么?与刚才讲的一乘果海没有抵触,因为本经,蕅益大师说过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我们中国佛教,没有不尊重《法华》、《华严》的,称这两部经是经中之王,一乘了义,这两部经,大家都认为没有一部经能够超过这两部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是中国佛教每个宗派祖师、大德所公认的。但是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他说《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是《华严》的奥藏,奥是奥秘,就是《华严经》的精华,《法华》秘髓,就是《华严经》跟《法华经》的精华。既然说精华,当然比那两部经还要高、还要妙,这是蕅益大师把《弥陀经》、《无量寿经》赞叹到了极处。
他说这个话有没有讲得过分?这是我们很关心的。如果诸位仔细去研究一下,他说的可以说是恰如其分,说得正好,绝对不过分。为什么?《华严经》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部经从头到尾字字句句都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不是《华严经》的精华?当然是的。《法华经》在「药王本事品」里面,佛明白教诫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何况在梵文本里面,「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后面还有六首偈颂没有翻译过来,我们现在中文本的「普门品」里面少了六首偈颂。这六首偈颂就是劝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偈颂,民国初年吕碧城居士曾经翻出来过,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经训。可见得我们将这部经指称为佛法藏,这是不为过的。入佛法藏,就是把这部经里面的理论、方法、教训我们统统都做到。
所以,这个经不但要念,不但要懂得,要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生活、行为,要真正去把它做到。你能够百分之百的做到,决定上品上生。如果你要打一点折扣,我不能完全做到,我能做到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也可以上品中生。百分之九十我也做不到,我只能做到百分之八十,那还有上品下生。依序往下降,下品下生至少要做到百分之二十,要做到两成。两成都做不到,就很难了,很难往生。所以,最低限度希望大家要做到两成,那个折扣就打得很大了,做到两成保证你往生。由此可知这部经的重要性。
『究竟彼岸』,这句经文依我们本经宗旨的解释,究竟彼岸就是成佛;换句话说,念佛成佛。《观经》开头讲的三福,就是十方诸佛净业正因。佛给我们讲了三条,最后一条是讲菩萨福,菩萨修的,第一句是「发菩提心」,第二句「深信因果」。我在从前念这个经,念到这一句很怀疑。因为它三条,第一条是人天福报,第二是讲声闻缘觉,第三条讲菩萨。「深信因果」应当是跟我们人天讲就可以了,为什么跟菩萨讲?人天这一条里头没有,菩萨有。我们就感觉到非常怀疑,难道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因果报应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凡夫都晓得,怎么菩萨不晓得?到以后这个经念多了,才觉悟到,那个因果跟我们通常讲的因果不同。佛在那个地方讲的深信因果,是讲什么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因果确实很多菩萨不知道。菩萨要知道这个因果,他赶快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佛了,他也不必去修三大阿僧祇劫、不要再去搞无量阿僧祇劫。就是因为不晓得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佛真是非常慈悲,给我们这些缘熟的众生,一语道破。所以,这个「究竟彼岸」就是念佛成佛。到这个地方是一段,向下的经文,都是讲这些菩萨们的权德,也就是讲他的示现,他游戏在人间,这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
这一句是说极乐世界那些菩萨们,诸位要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菩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二乘,没有天人。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是有十法界,有佛、菩萨、缘觉、声闻,下面有六道;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法界,纯粹是菩萨法界。所以,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菩萨,这个不可思议,一切诸佛都有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个情形到四十八愿的时候再跟诸位说,这个世界非常奇妙,非常特殊,所以十方诸佛都赞叹。这里面的菩萨,哪怕是下品下生的,跟阿弥陀佛见了面,他发了愿,要到其他世界去度众生。有些人很着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想,「我娑婆世界,新加坡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在那里还没有得度,我赶紧回去度他」,马上就回来了,就可以回来。回来度众生的方式很多,最殊胜的方式就是示现成佛,像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在印度示现成佛,这就是『成等正觉』。也就是「普门品」上所说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示现佛的身。所以无量无边的身,「普门品」里面只讲三十二应身,它是把所有应身归纳成三十二类,三十二就是代表无量无边,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可以示现什么身。这个经上举一个例子,这一个例子举的示现佛身,只举这一个例子,其他的例子就不举了,要举就太多了。
虽然现身,现身度众生,以什么法门为主?他从极乐世界来的,当然是以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一定是以这个法门为主,这是主要的法门。如果他一时不能接受,再跟他讲别的,其他法门都是帮助的,是以念佛法门为主。说老实话,连释迦牟尼佛示现都不例外,释迦牟尼佛虽然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他真正主要的就是这部经,这是他主要讲的一部经。其余的,纵然连《华严经》、《法华经》都是配角,都不是他主要所讲的。将来到第三章诸位就看到了,看到本经的发起,就看到了。才晓得这个是佛度众生,出现于世间主要要讲的一部经。我们看底下:
【舍兜率。】
佛先示现在兜率内院作后补佛,作补处菩萨。
【降王宫。】
在八相成道里面,『舍兜率』就是降生,八相成道里面第一个降生。『降王宫』,佛要是以佛的身分到世间来,一定是以王子的身分。他不会出现在其他人家里面,他一定是找个国王,去做这个国王的太子。为什么原因?对于以后教化有很大的方便。世间人都是求功名富贵,拼命去求,他不要求,自己有了,有了不要,这个意思就告诉你,学佛比作国王还好,还要殊胜。要不然他为什么把国王的位子舍掉不要?别人拼命去争的,他有了,他不要,便于教化众生。所以,这一句就是托胎出生。
【弃位出家。】
把王位舍弃掉,出家去修道。
【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他的用意就在这一句,『顺世间』,这就是十大愿王里面的恒顺众生,这个意义非常之深。告诉我们,世间所有荣华富贵不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佛决定不会舍弃,不是真实的,昙花一现,是假的,大家要觉悟。佛教我们什么?要求真实的,你永远可以得到、永远不会失掉的,这个我们要求。会失掉、保不住的,我们不要去求,这个随缘就好。俗话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大家都知道,可是怎么样?因为现在还没死,所以还要求,还要拼命去求。
现在求财富不得了,大家好像其他都不求,求财富可以说现代人列为第一个心愿,第一个要求的。我在美国遇到一个同修,他说他去年年底到香港,去香港看他一个亲戚,是他一个表兄弟。这个表兄弟现在在做股票,说有一个什么机器,大概是收音机一类的,我不懂这些东西,随时带在身上。每两分钟就要播一次股票的消息,他是全心全力聚精会神听,二十四小时都不中断的。打瞌睡时,马上就要放到耳朵,吃饭的时候,请他吃饭,也是在那里听。他说他用心到了这种地步,这两年给他赚了不少钱。因为他那个时候给我讲这桩事情,以后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念佛要怎样才能念到一心不乱?我就告诉他,像你表兄搞股票那样念法,那就到一心不乱。他求错了,他如果拿这个希求的心、专注的心,要专门来念佛求生净土,他决定上品上生。现在的确整个世界上都被股票这些东西搞成疯狂,人都迷了,迷在里面去了,说实在话,有点像走火入魔。
佛这个示现,就是你们所求的,告诉你们,统统是假的,真的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虽然还没死,实在讲我们每天晚上都要死一次,你每天晚上睡着了,睡着的时候你想想,哪一样东西是你的?你睡熟的时候,人家把你身体抬走你都不晓得,哪一样是你的?真睡着的时候,睡着了就等于死一样,没有两样。每天都死一次还不觉悟!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的,真正要觉悟。古人常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是真正要觉悟,真正要警惕,我们要抓住永恒的,真正能够带得去的。依照这个经典修学,西方极乐世界是永恒的,西方极乐世界最殊胜的就是无量寿。他说的一切再好,如果寿命短,那有什么用?你享受不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无量寿,只要无量寿,一切所得到的才是真实的。
刚才你说了,每天晚上睡一觉也小死一番,西方极乐世界睡一觉不也小死一番吗?我告诉诸位同修,西方极乐世界人不睡觉,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昼夜,它是光明的世界。那里不需要日月星辰,每个人身上放光,所有一切物质都放光,大地也放光,光明世界。那个世界人永远不会昏沉,所以他不需要睡眠。睡眠是障碍,五盖之一,财色名食睡,这是五欲,也是五盖,盖复住我们的本性。像色界天人就没有睡眠,色界是禅定,他也不需要饮食,禅悦为食。可见得,我们娑婆世界高等的凡夫,都不要睡眠、不要饮食,何况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人不要饮食、不要睡眠,得大自在。所以他用功不间断,不像我们用功会间断,用功累了睡一下,睡一下就中断。他们用功不间断,所以成就非常快。这个用意我们一定要晓得,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他偏偏不让我读,我想念佛,他看到我讨厌,他要找我麻烦,这就是怨,这是冤家。魔是里面的障碍,怨是外面的障碍。用什么方法来克服?对于魔,自己里面的,要用定,对于外面的要用慧。譬如说,你在家庭,你一个人想念佛,你家里人不是学佛的,看到你念佛就要骂你,就要毁谤你。你也不愿意他造业,那你用智慧,还是念佛,大概你在家里看看报纸,家里人不会反对,不会骂你。你报纸一打开,你看报纸上每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拿那个字做念珠。我佛也念了,不要念出声,心里默念,他以为我在看报纸,实际上我在念佛。用慧去降伏魔怨。